修为的快速提升,离不开丹药以及天材地宝进补,赚到大量灵石,是第一要务。
除此之外,便是为了‘正初道君’发展信徒。
方才那一缕香火愿力,神婴的确得到了一些滋养,这是不可忽视的好处。
既然对于修为有好处,且无法抛开,那么楚政便准备开始在这方面,花费一部分心力。
要招揽信徒,并非一件易事,从此前袁大遵的身上,就能看出些许端倪。
因此,楚政需要编造一连串的神话传记,来帮这位无面道君,立住足够令人信服的支撑点。
哪怕这些是假的,只要有信徒愿意相信,便足够了。
这一次出城,楚政走的更远了些。
踏入灵变境后,可以操纵法器赶路,速度以及搜寻的效率,发生了很大变化。
绕着附近转了一大圈后,楚政忽然间看到了一条熟悉的大江,沿着大江一路前行,很快,他便走到了最先的那一处部落。
相较于此前,村落之中,发生了不少的变化。
岸边那位‘镇合灵君’的神像已然消失无踪,部落中的家家户户,摆上了一块长生牌位。
“九霄长明天君……”
从这一块牌位来看,当日那一场的胜负,不言而喻。
天君境香火神灵,有上位及下位之分,上位天君,相当于仙劫秘境修士,即便是下位天君,也足比拟通玄。
单论实力,这位九霄长明天君,要远比镇河灵君强得多的多。
甚至于,可以说,这二者根本不是一层次的生灵。
不过,虽然得到了一位更加强大的神灵庇佑,但是这一处部落之中的人,脸上不见分毫喜色。
楚政隐身在部落中转了一圈,很快便明白了缘由。
九霄长明天君,固然强大,但他的信徒太多了,根本不可能一一庇佑。
若是有妖兽异种袭击部落,造成信徒死伤,九幽长明天君,必然会管,甚至会一劳永逸,将其彻底根除。
但平日里的风霜雨雪,潮涨潮跌,甚至于是否风调雨顺,九霄长明天君,并不会过多理会,这是天数,不会伤及人命。
只有一些小神,为了聚拢信徒之心,方才会在这一面下功夫。
而这些,实际上正是这些部落百姓所需要的东西,这是存续之本。
楚政没有惊扰这个部落,悄悄离去,向着远处奔去,继续开始搜寻。
天蒙蒙亮之际,楚政回到了城池之内。
这一夜,他收获颇丰,得了不少法器残片,修补之后,他将其全部交给了袁大遵。
他年岁太小,自己出面,难免让人看轻,还易惹出祸事。
由袁大遵寻机出手,届时再换成灵石以及灵丹,再合适不过。
楚政特意叮嘱袁大遵,出手之时,一定要万分谨慎小心,遮掩形貌。
这些法器兵刃,都是自战场中摸出的残缺品,修复好后,不排除被原主撞上的可能性。
在修为不足以前,还是安稳些好。
除了这些琐事,楚政正式开始为‘正初道君’编写神话志传,这便需要花上一些心思了。
即便不谈开创宇宙,划分阴阳那般夸张,楚政也要将‘正初道君’所具备的力量,尽可能的往上提高,否则在这神灵遍地的情况下,缺乏竞争力。
楚政一番沉吟后,将正初道君的起源,定在了太古时代。
太古蛮荒,很多事都已失传,留给楚政发挥的余地很大,反正也不会有人真的去核实。
【道君秉持天地造化而生,生而握阴阳之消长,无师自通,食阴阳之气,天地之精,入修行之道……】
…………
…………
转眼之间,三年时间已逝。
三年静修,楚政修为稳步踏入了玉骨境后期。
这个速度,已是楚政有意压制,稳步前行,但相较于寻常修士而言,依旧是快的惊人。
关于正初道君的传记,一经发出后,在四周反应平平。
但是,在一部分信徒前来尝试参拜后,楚政没有丝毫吝啬,洒出了大把的灵石,终究还是聚拢到了一批信徒。
虽然没有独奉一神的狂热信徒,但那一具金身,依旧成功养成了神胎,有了一缕真灵。
第200章 神婴变化,杀劫
神胎境,是香火神灵道的第一个境界。
入此境,便意味着楚政正式踏入了香火生灵道,成了一尊香火神灵。
蕴养出神胎后,这一具泥塑的神像,已然通灵。
楚政的本体,与这一座神像之间,已有了联系,甚至能够通过这一尊神像,隔空施展出部分神通。
踏足此道,楚政方才理解了当时在那颗星辰之上,为何赵庭仙会突然现身。
真名,对于香火神灵而言,异常重要,绝不能随意外泄。
若是有信徒祈愿,加之有人呼唤神祇真名,只要香火神祇身在一定范围之内,本体都必须降临。
若是距离太远,一时间无法赶及,也必须通过金身,显化神迹。
信徒,是香火神灵的力量之源,无法割舍,这是信徒对于香火神灵的约束。
因此,世人大多只知晓神灵封号,而并不知其真名。
道祖金身遍布诸天万界,却依旧没有人知晓其真名,应当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香火愿力,也就是信徒,亦有分级,大致可分上、中、下三等。
能提供上等愿力的,被称为狂信徒,对于信奉的神灵有最虔诚的奉献之心,随时都能为了自身信奉的神灵赴死。
提供中等愿力者,被称为真信徒,在所有神灵的信徒群体之中,这类信徒,占据了最为核心的地位,是万丈高楼构建的基石。
真信徒至多会供奉两位,或是三位神灵,而且会为了自身信仰的神灵传道,不断扩大信徒的群体。
至于下等愿力,来源很杂,这类信徒,被称为伪信徒,这类人,大多供奉着很多神灵,参拜亦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若是有了更好的选择,甚至于会随时倒戈易帜。
楚政靠着灵石收拢来的信徒,其香火愿力,质量相当的低,在下等之中,也属最为低劣的一等。
只要楚政断了灵石的供给,这些聚拢而来的信徒,很快就会散去。
不过,即便香火愿力品质不高,楚政依旧是得到了不少的好处。
因为这些因灵石聚拢来的信徒,有很多都是修士,每日参拜,能给他提供不少的香火愿力。
香火愿力对于神婴的增幅,显而易见,这三年时间,至少省了他十余年苦修。
仙道修为先一步突破,已踏入了神婴中期,而且在以极快的速度向着神婴后期迈进。
这尚且是香火愿力并不算充裕的情况下,如果有足够多的信徒,香火神灵道提升修为的速度,堪称恐怖。
赵庭仙能够在短短千余年之内,踏入仙尊之境,与香火神灵道,决计脱不开关联。
相较于那些因灵石而来的修士,袁大遵显然是个例外,香火愿力,能够最为直观的体现一个信徒的虔诚度。
这三年时间,随着时间推移,袁大遵焚香礼拜时,传递而来的香火愿力,愈加浓郁,远超过普通信徒数倍。
这是楚政唯一一位真信徒。
他已经真的相信了,太古时代曾经存在这么一位道君,如今要借香火神灵道,重临人间,而楚政,就是其代言人。
因为,楚政的修为提升速度,他是看在眼里的,若是没有神灵相助,根本不可能。
楚政的信徒质量极低,相对而言的,因为灵石的局限性,也已经注定了这种模式无法长久维持下去,需要求变。
没有那么多残缺的法器,能够让楚政不间断的获取灵石,这三年间,每日的大笔支出,已是让他有些捉襟见肘了。
他需要改变这种模式,让香火愿力的供给,变得稳定,且能持续下去。
…………
…………
接下来一段时日,楚政中断了参拜神像之后的灵石供给。
当参拜神灵不再能够得到灵石后,香火愿力的供应,短短时日内,便减少了很多。
很快,楚政的本体就察觉到异常,神婴之中传来了些许空虚之感,但修为境界并未跌落,凭借丹药,能够补齐这部分损耗。
这或许是活着的修士,修行香火神灵道的好处之一,即便信徒散去,依旧能靠着自身修为存于世间,影响不会那么大。
信徒日渐稀少,刚刚聚拢的香火,开始散去,袁大遵看在眼里,不由得有些着急。
在香火愿力见底后,楚政从头开始,重新筛选信徒,同时,为‘正初道君’传道的任务,自然是落在了袁大遵的身上。
为了增加香火,袁大遵每日出门,开始在城内为楚政搜寻合适的信徒。
在楚政的叮嘱之下,他没有再跟旁人提及楚政二字。
这些时日,他最初的愿望,已是渐渐发生了变化,在道君手下,做一尊游神,也算是能够达成此前所愿。
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道理,是个人都懂,身后没有人脉支撑,即便他收拢到了小部分的信徒,死后侥幸入了神庭,作为籍籍无名之辈,最终的结局,只怕也很是凄凉。
神庭只有三万六千五百神位,修行香火神灵道的修士,何止十万百万。
入了神庭,也可能会被挤出正神之位,而不能入神庭,就只能被打为淫祀之列,沦为不受神庭庇佑的野神。
淫祀邪神之间的争斗,极为残酷,为了争夺香火信徒,时常会有战事,从古至今,被扫灭的淫祀,数不胜数。
大多数修行香火神灵道的修士,最终皆是因此而亡。
袁大遵此刻已将希望放在了这位突然冒出的道君身上,如果这位道君,将来成了气候,他或有从龙之功,应当会受到很多优待。
正如那位食神,只是因缘巧合之下,给那尊大帝做了顿饭,如今就已成神庭支柱。
…………
…………
转眼之间,又是七轮寒暑。
七载光阴,在袁大遵的不懈努力之下,楚政的信徒数量有了极大的增长。
真信徒发展到了百余位之多,伪信徒更是早已过万。
正初道君,有了自身的第一座神庙,同时,刻着正初道君之名的神位,已发出千块之多,被诸多信徒,供奉在家中神龛之内。
每日的香火之力,源源不断的传回了楚政本体处,细水长流,极为稳定。
天色渐暗,长空落雪,寒星点点。
道君神庙之外,数位真信徒轮值驻守,日夜交替不休。
纵横六丈有余的神庙之内,楚政身披黑白两色长袍,盘坐于庙宇之中,静心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