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这身体情况,还是比以前结实了一些,也学了不少东西的嘛。”
程宗亮打了个哈欠,闻言不由白了自己大哥一眼,叹声道:“不学东西,爹得打死我。还不让我找招娣来娣她们。”
对于他这个大哥,程宗亮倒是没有多么惧怕。他也知道自己大哥也向来是疼他的,虽然有些时候严厉一些。
听他学习的原因,程宗阳差点气笑了,这小子是为爱拼搏啊?
程宗阳过去搂住他的肩膀,边走边说道:
“你那学得如何?学得不好,招娣她们不说你不上进?”
两兄弟也是许久没这般聊过天。程宗亮倒是无所谓,任由自己被大哥搭在肩膀往外走,只是无视了大哥后面一句,举起斜跨的布袋包,嘿嘿笑道:
“她们肯定不会,看到我这布袋了吧?是伱未来两个弟媳送的。”
程宗阳脚步一顿,一脸黑线。这小子何时学会秀恩爱,撒狗粮了?当即低头瞥了他一眼:
“……不是,招娣两姐妹在来我们家之前,也不曾见你这般模样,怎么之后就变了呢?”
程宗亮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没话说继续往前走去。
程宗阳乐了。肯定有什么他所不知的猫腻了。
但也没继续调侃,快上几步,继续搂住他的肩膀:“那在学堂学得如何?”
程宗亮顿时挺胸道:“那自是没问题。都是你以前让我看的那些,自然学得快。但如今夫子所教的都是识字认字的过程。只不过夫子倒是常夸你……”
两兄弟边聊边往河外方向走去。
程宗阳也算是从自己弟弟口中了解到学堂面临的一些问题。
笔墨纸砚不够,至于座椅板凳反而不缺。
这点程宗阳记下,过几天出去再去县城搜刮看看。
此外,今早也不用上学,而是要观礼入族仪式。带书包去,只是下午还需上课。
让二弟去学堂放书包,程宗阳则是去宗法堂。
一进去就见自己父亲等几个长辈在谈着什么,而在外面,围着不少人。
“宗阳,不多睡会?”周振远见到程宗阳,也是笑呵呵地问了一句。
顿时,其余人也都纷纷看了过来。但随之继续谈着事情。
程宗阳微微摇头:“习惯了。这是在做什么?”
“商讨祭祖之事。”周振东和程宗文也走了过来。
这种事情,大人谈话,他们这些小辈只能在一旁看着,也是学着。
“这是要开始增设地支一脉了。”程宗文低声道。“这两天也基本都商讨好了,就等着时辰,还有祭祖的物品送到祠堂。”
程宗阳微微颔首,倒是没想到这么快。昨天才提起吧?
周振远有些不懂地问:
“看样子应该挺大的场面,这祭祖应该不是平时我们逢年过节祭拜祖先那般简单吧?”
程宗文点头:“是的,但会按大三牲进行,祭祀物品会多一些,如酒水,水果,糕点等,不再是小三牲简单。这种增加一脉之事我们也从未试过,所以算是按照大祭祖的方式进行。也是敬告祖宗。”
程宗阳看着堂弟,也是微微一笑。
这类事情,程宗文倒是经常和周汉松和老爷子接触,所以会了解多一些。解释起来也颇为自然。
周振远和周振东两人也知晓大三牲和小三牲。
随着几个大人商量完,周汉松将他们四家的几个长子都招过去,开始吩咐道:
“宗文,你去外面通知安排那些人做好准备。告知他们一些规矩和礼数。”
“好!”程宗文点点头,立马离去。
之后是周振远和周振东两兄弟,被安排端拿供品去程家祠堂。
最后是程宗阳。
“宗谱在祠堂,你之前说过宗谱有特殊之处,所以,此次宗谱地支一脉的名字录入由你处理,有没问题?”程光海目光灼灼地盯着儿子。
自从在听闻宗谱有特异之处,程光海就没让人动过。
不仅仅是宗谱,就连仙祖之誓的兽皮,他也将其从宗法堂转移到了程家祠堂存放。
就是避免一些秘密被外族之人知晓。
程宗阳闻言,也没拒绝,点头应下。
花名册被他用于宗谱,便是因为其功能。虽说如今还是残缺状态,但后面会着手进行恢复。
程宗亮折返回来,同时也带着几家的弟弟妹妹进入宗法堂,在他们的兄长身后乖乖站好,安静听着。
入族仪式,在程家村没有所谓女子不能参加的规矩,也没有不准进入祠堂的规矩。
这条规矩,几位长辈当初也提过,但被他否决了。
这只是参与族中仪式,并非做主族中计划,更没有接触到家族的核心秘密,没什么好保密的。
这种方式,只会让村里,族中女子觉得被排斥,觉得未来也是外人一个,从而没有多少为家族的归属心。
因而否决掉这条规矩,让她们有参与感,也会增强全族全村的凝聚力,才能让程家村和程家周家更好!
否则的话,他二婶就不可能成为库房兼户政堂的负责人。
商量完毕,等周振东来通知准备完毕,他们便开始往程家祠堂而去。
整个村子三百多人悉数往河内区域而去。
第160章:增设‘程氏公产’
增设地支一脉的过程,程宗阳对几个长辈的操作从头看到尾,也算是知晓了一个流程。
从一开始,十六名被告知规矩的入族人员悉数排好队,在周汉松的宣告下,让他们进行拜天地,祭祖。
之后是族长程光海进行说话,告知程家事迹,程家规矩,以及后续的安排等。
之后便是给他们进行改名,逐一宣布,再由程宗阳用特殊血墨进行书写,然后按血指纹于宗谱上。这时,原本的黑字转为红字。
意味着,他们的生命状态是正常的。
生命状态的显示是红——灰——黑!
前后代表生、死,中间处于生死之间。
若是哪天这些人之中的某个名字从红色变为黑色,则是代表着他们已经死了。
但这花名册还有一个功能,会自动吸收所登记之人死亡后的魂魄,从而自动修复花名册。
这也意味着,拥有花名册完全掌控权限的程宗阳,可以从花名册调出魂魄。
但也仅限调出对话之类的,而无法做其余事情。
跟着就是签订仙祖之誓。
这份仙祖之誓是程宗阳经过修改的,不和外族武者签订的一样。但都是同样用于约束地支一脉的人员。
寿元自是被扣去了四十八天。
顺利签订仙祖之誓,所有知晓内情的人员也自是放心了。
顺利签订,意味着他们确实是自愿,没有二心。
虽然以后不知如何,但这仙祖之誓足以让他们给家族造成损失之前就被处理了。
之后便是全部祭拜祖宗,再带着他们十六人到外面,向全村进行宣告。
至此,增设地支一脉,十六名十一到十六岁的孤儿全部成为程家一员,祭祖仪式也就结束。
全程持续了一個时辰左右。
随着所有人员散去,程家祠堂便只留下四位长辈和四位长子,以及十六名地支一脉的新成员。
程光海也开始对他们进行新的安排。
“尔等如今已是程家地支一脉,身份不同,一些安排也自是不同。接下来,你们会有新的住所,也会过上自己的生活。但鉴于你们的年龄,所以,你们在十八岁成年之前,一切的吃喝,都会有人负责。
后面,你们也需要做事,学习,习武,为程家村做出你们应有的贡献,同时也要考虑到你们的身份,如今你们代表的也是程家一脉。有没问题?”
“没有!”
十六人前后纷纷应道。
随之,程光海便让周振东带他们去户政堂更改身份领取新的身份牌,以及领取物资,还有安排新的房子居住。
待他们离开后,程宗阳便开口道:
“正好,既然大家都在,我也和大家商量一件事。也和这次的地支一脉有关。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商讨。爹,公产之事可清点好?”
被问到的程光海闻言,虽然不知自己儿子要做什么,但也是微微颔首:“昨儿你二婶已清点好。”
周汉松当即让自己的儿子周振远去安排桌椅,而程光山则是让自己儿子去唤来他母亲。
程宗阳则是借故先回自己的房间领取一些资料。
半刻钟后,众人悉数到位,祠堂大门也随之关上。纷纷看向程宗阳将一块大木板挂上木架上。
众人见程宗阳这般严肃,也是纷纷安静地等着。
程宗阳挂好木板,拿到二婶程陈氏所带来的公产清单看了看看,心里也有数了。
“本想到月底开总会时跟大家说的,但既然增设地支一脉之事已经完成,那我也由此先说了吧。等我说完之后,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说说,大家也一起进行完善。”
程宗阳当即拿过工部堂制作的炭笔,在木板上写下四个字——程氏公产。【注①】
“各位长辈,我准备提前成立‘程氏公产’制度!该制度初步分为四点。”
“一,衣食住;二,婚嫁生育丧葬;三,文武进修;四,济助捐赠。”
程宗阳继续写下这四点内容。
众人看着,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也没有发问,静等程宗阳进行解释。
程宗阳先指着那四个字,解释道:
“程氏公产,意思是程家村的公共财产。程氏公产,也称之为程氏义庄,其意义体现的便是‘义’字。”
“它所针对的人是未来程家,周家,地支一脉之人,以及符合鳏寡孤独废疾的程家村人。这公产的作用,便是用于赡养或资助。”
“如今,我们的公产并不多,只有这些开垦出来的田产,房子等。我们这些人,整个村子都还很好,所以不用担心。但随着未来家族的扩张,伴随村子的扩张,意外总是会有的。
那么,鳏寡孤独废疾者便会出现。
所以,这规矩就要从一开始制定下来,再逐渐完善,最终后代之人就能得以使用这种制度。保证家族,乃至整个村子,都有基本的保障,让族中,村人为家族村子做事时,没有后顾之忧。
在解释后面几点之前,先说下公产的处理方式。”
“每年结算一次,总的粮食收成,银钱,布料等物资,取总数三成归于公产,基本以银钱结算,取用时再与库房兑换为物资,这是便于长期存放。
其中三成按照人口数量发放于各族各房。剩余四成入库,供村人兑换和奖励使用。互不冲突。
公产单独管理,不和库房财产混合。由宗法堂监督,护法堂执法,任何私人不得随着取用。无论私人取用抑或是村中取用,需要通过会议商讨,哪怕族长也不能单独决定。
库房每次发放的物资若是不够用,可以去库房用自己的私钱或贡献去兑换。这更详细的制度,我已经写着,大家待会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