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承诺,是要有前提的!
宇文洪璋认识到,尽管神朝覆灭过去九百年,天下圣地还是都希望能维持现状,于是借着天下圣地都不愿继续交战的念头,同时也依仗大晋天下第一的实力,提出在晋都签订一份盟约,一份相邻两州都互不侵犯的盟约。
要知道,当时天下十三州可不像今天,虽然大家都是来上门威逼大晋停手,但各自对外的战事却从没停过,他们无时不刻都想要吞并对方,增强自己的实力,如何能答应签订这份条约,所以刚开始还是有些不愉快,盟约并未顺利达成。
但后来,宇文洪璋展露了自己的强势,言明自己一心为了天下安定,八大圣地若不答应,就是不愿天下太平,他大晋圣朝继续攻打并州,就没什么心理负担了。
同时他还将此事昭告天下,顿时就赢的天下人的赞许,二十二家天级大势力、七十多家地级大势力,乃至数不清的一流势力都派出代表前往晋都,劝说其他圣地签订条约。
舆论一引爆,八大圣地中,自称正道魁首的白鹿书院率先就顶不住了,毕竟他们一向自诩追求平定天下,这么一份明显能换来太平的合约,他们不签,也太不像话了。
紧接着就是当时已经奄奄一息的血灵魔宗,孟秋璃若是不签这份盟约,并州她都可能保不住,自然也没有选择。
冀州琴剑山庄是第三个签的,据说是大晋给他们下了一大批的战马和兵器订单,重利引诱之下,赵虞龙也妥协了。
有了这三家挑头,剩下的也都没什么意见,签了盟约。
不开玩笑的说,这份盟约的签订,可以说是自大禹神朝覆灭以来,天下百姓最为津津乐道,同时也可以说是这一千三百多年来,最重要的一件事。
史书称其为:晋都会盟。
晋都会盟的起因,是大晋内斗,晋帝宇文洪璋吞下汾州过后,还想继续吃下并州,八大圣地担心大晋膨胀太快,联合到晋都威逼,这才有了晋都会盟的先决条件。
而晋都会盟的经过,就是八大圣地同意了宇文洪璋的划分州界,息战修养的主张,换来大晋不继续攻打并州的结果。
而这场会盟的成果,那就是《晋都盟约》了!
一纸晋都盟约,仔细划分了所有相邻两州的疆界,一些有争议的地区暂时搁置,两方都不派人进驻,同时还规定了各大圣地的大能,在没有对方允许的情况下,不得私自跨界,成功让天下圣地暂停了州界边境的战争,真正迎来了休养生息的时期。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原本宇文洪璋作为当年武宗御前近臣,背叛大禹神朝,他创立的大晋虽然如日中天,可名声却一直都不好。
而且因他最早侍奉武宗,中途又对兵马大元帅赵虞龙极尽阿谀奉承手段,最后叛逃前的一段时间,又拜了夫子为师,所以被天下冠上了一个“三姓家奴”的名号。
可就因为晋都会盟一事,宇文洪璋顿时名声大噪,一下就洗清了以往背负的恶名,成了天下不少追求太平的武者,以及九成平民百姓眼中的贤君。
到今天,三姓家奴这四个字,已经很少有人提及了,相反对宇文洪璋的评价,全都是贤明之君,开拓之主,开明大帝之类,极具褒义。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当年的晋都会盟,最赚的其实不是八大圣地,也不是侥幸存活的血灵魔宗,而是大晋圣朝。
晋都会盟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新禹历901年,宇文洪璋令太子宇文东都监国,自己虽仍坐帝位,但却退居二线,专心闭关修炼,将大晋的实质权利,都交给了长子。
宇文氏大概是祖上冒青烟,或者说是大晋的国运到了,宇文东都监国的表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超越了他父亲宇文洪璋的。
宇文东都监国之后,先是花了三十年,派大军彻底清缴大晋境内荒野妖魔,起初人们还不知道他要做什么,后来看到妖魔被剿灭过后,大晋治下幽、豫、汾三州百姓可以自由的相互流通,立刻就明白了。
三州百姓武者以及民间势力,可以自由流通后,大晋的经贸交流立刻就迎来了指数级的增长,伴随这个的,就是大晋武学、经济、文化以及武者修为,乃至是那些入流势力的急速成长。
北地百姓本就尚武好斗,实力如此急剧膨胀,野心自然也是一步步的提升,大晋治下共有七家天级大势力,可以说是全天下十大圣地中,治理难度最高的一个。
不得不说,在三州初步开通商贸时,作为统治者的大晋由于治理模式没有及时跟进,整体获利反而不如下面的那些小势力,尤其是那七家天级大势力,更是隐隐有联合在一起想要抵抗大晋的意图。
眼看三州已经有些不对劲了,宇文东都的下一步动作,立马就来了,他先是设立北庭司,司职统管三州治下的所有入流势力,并且还严令七大天级大势力,不止要派核心传人加入任职,还要他们每家各出一尊大能级武者,担任北庭司七位都统。
在此基础之上,宇文东都规定,三州各地经贸互市产生的税收,都由北庭司去裁定税率以及收取,如此一来,七大天级势力全都傻了眼,互市贸易的税率他们来定,产生的收益也由他们来收取,这意思就是得罪人的事,他们全都干了!
七个天级大势力,能拒绝吗?
当然不能,因为这些税率与收益,大晋跟他们七家,是六四分成的,大晋只收四成,他们收六成,于是乎,尽管知道大晋把锅甩给自己了,七大天级势力还是妥协了,毕竟,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
宇文东都的这一手,一下子就震惊了大晋内外,让天下人对这个建国太子刮目相看了!
其次,他又设立了风云阁,花大价钱收买各地风媒,以大晋的名义,编纂新星、魔头、巨擘魔道三榜。
实际上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种榜单是大晋用来挑动六州武者,甚至是各家小势力内斗的,但大部分人还是难以抵挡名声的诱惑,三大榜单一出,引得魔道六州武者乃至一些入流势力,都趋之若鹜,纷纷以入榜为荣。
两大机构一出,宇文东都这个监国太子的地位,算是彻底坐稳,并且促成了其父宇文洪璋,在新禹历1200年,就把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从龙卫指挥大权,交给了他,也算是彻底奠定了他的继位大权,断了他另外七个儿子的念想。
最终,新禹历1319年,也就是三年前,刚刚出关的宇文洪璋,再度宣布闭死关,邀天下圣地前往大晋观礼,将帝位正式传给了宇文东都。
宇文东都正式登基虽然只有三年,但因其早已监国四百多年,所以今时今日大晋的强盛,与他是脱不开干系的。
他治理大晋四百多年,境内三州百姓已经完全融合到了一起,因为当年大晋是在新禹历7年正月十五创立,所以宇文洪璋将每年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定为新年节日。
三州原本都是有各自不同节日的,如今也都视上元节为最重要的日子,仅从这一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大晋对三州的治理,绝对算得上是成功的。
其次,穿衣着装上,大晋原本只有幽州尚金,如今三州之人都视金色为最尊贵的颜色,但凡武者穿的衣服,都会带着点金色,以及一些金制的饰品,而越厉害的武者,自然金色占有的部分,也就越多。
这其实在正道七州那边,是被不少人诟病了,但大晋我行我素,也不管其他人怎么说,穿衣风格一直就这么延续着。
……………………
幽州中心区域,一片广阔无垠的平原地带。
一人一马,正迎着朔风缓缓向北徐行。
那人,若是光看背影,就显得颇为冷峻,他骑着的那匹黑色骏马,高大的有些不像话。
已经入秋的朔风,还是有点大的,吹起他脸颊上的几缕碎发,才得以窥见他的真容:
那是一个面向约莫二十出头的青年,他一袭金丝收边的黑色飞鱼服,头戴一顶金色半月冠,手里还拿着一柄丈许长戟,脸上微微带着些玩世不恭的笑容。
如果侯玉霄在这,肯定一眼就能认出来,此人正是在昭阳救过侯玉端一次的那个大晋从龙卫,拓跋荒!
拓跋荒走了一会儿,微微抬头往前一看,隔着远远看到一抹金色,他的脸上,顿时露出一抹轻松神色。
“终于回来了,呜…………”
“你这次才出去也就一年不到的时间,有必要这么激动么,老子鄙视你!”
如果说拓跋荒的声音用玩世不恭的来形容,那后面这个对他表示鄙视的声音,简直就是肆无忌惮了。
可平原上,明明只有一人一马,并没有第三个人,若是换个人在这,只怕会觉得是闹鬼了,但拓跋荒却司空见惯了一样,并没有露出任何疑惑,只是冷笑着道:“你懂什么,纪衍之身死、雷音寺败走、皇甫星现身,荆天羽落败,徐州攻打铜陵失败,雍徐两州开战,我这次带回这么多好消息,大帝肯定龙颜大悦!”
“龙颜大悦又怎样,你还想升官不成?”
“升官算什么,这次雍徐两州大战,我大晋肯定会趁势介入,就是不知道大帝派不派兵过去,若是派兵的话,我就主动请缨,这半年我在雍徐两州待着,对那边的的情况很是了解,大帝肯定不会拒绝。
大晋四百年无战事,只能在边境搞搞渗透,做些小动作,这次两州大战,就是我拓跋荒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龙煞,你说我怎么能不激动!”
拓跋荒确实很激动,说到最后,他甚至忍不住拍了拍胯下黑马的头,“龙煞”显然就是这黑马的名字。
“老子还在长身体,你能别拍我的头吗?”
“好的,龙煞!”
啪……
“拓跋荒,我曰你……”
啪……
“我……”
啪……
最终,龙煞还是屈服在拓跋荒的手上,一路朝着晋都方向狂奔,只是眼神里满是幽怨……
请一天假!
办事现在才到家,估计赶不出来了,大家见谅了!后面补,今天先鸽一天!
第182章 风云变幻、天下形势(下)
天下十三州,如果要强分南北的话,那么大致能以云澜古江为界,江北共有八州,从西往东看,大致分别是并、幽、汾、雍、豫、凉、中、冀八州。
江南则有五洲,依次为徐、青、扬、兖、交五洲。
古江起源于幽州,先向下过并州,再自西往东途径雍州南、过徐州北、再往东流过,作为扬、交两州与冀州的分界线,最后才自交州的地盘流入浩瀚的东海。
途径六州之地,又划天下南北,即便不考虑它灌溉沿途两岸田地,惠及亿万生灵的水利作用,云澜古江哪怕是静静的躺在那里,也注定了它不会平凡。
神朝时期,天下畅通无阻,不似如今这般闭塞,两岸数州的经贸交流,交通运输,乃至大禹神朝对西陲域外诸国的掌控,也多亏了这条江的存在,黄金水道之称可谓当之无愧。
即便如今天下,各州相互提防,闭塞不通,各大圣地断绝了民间的往来,官方对古江都持封禁的态度,但实际上它依旧还在发光发热。
天下除了十大圣地之外,还有二十二家天级大势力,其中有三家干的,就是漕运的生意,分别是控制上游的天下水上第一大帮漕帮,控制中游位于青扬夹道的陆氏,以及掌控下游沿途自兖州到一直到入海口范围的东海盟。
单一门漕运生意,能养出漕帮、陆氏、东海盟,这三个天级大势力,足见其利益之大,而这三家中的漕帮和东海盟,坐拥战船百余艘,在所有天级大势力中的地位,仅次于雷音寺,即便是最弱的陆氏,在其掌控的中游段,也是当之无愧的江面霸主,哪怕是沿途江岸的圣地,也要给三分薄面。
这三家都是水上豪强,又依云澜古江而生,故天下人将三家并称为云澜三英。
在地面十大圣地说了算,到了江里就是云澜三英说了算。
这一句世人口口相传千余年的俗语,足以证明这三家,在云澜古江全程百万余里水域上的巨大影响力。
………………
新禹历1322年八月初一,入夜
云澜古江徐州境内下游,夜幕笼罩的江面一片漆黑,一盏亮堂堂的飘灯,就如幽浮一般,自西向东缓缓而来。
等离的近些了,才能看到,那盏顺江而下的灯,原来是一艘约莫六十丈长的大船,因甲板四周有上百个火把照明,又被江风吹的左右摇晃,所以才会给人一盏飘灯的感觉。
那艘船的甲板前端。插着一只有五丈高的桅杆,桅杆上方一面金色旗帜正在迎风飘扬,通过时不时摇晃的灯火,依稀能看出那旗帜的上半部分,绣着一个大大的“陆”字,下半部分,则是三点水滴的标志。
旗帜下方,有一个老者和五个年轻人,六人身上穿的衣服都是白色,且后背上都有一个三水纹的标志,唯一不同的就是水滴的颜色,老者是紫色,而五个年轻人则是金色。
老者正在遥望东方,一直是眉头紧锁的状态,而五个年轻人则神色各异,有两个正顺着老者的目光,也看着江面,似乎是想看看老者在看什么;有两个则时不时回过头看着船舱里面,明显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只有最左侧的那个,低着头,似乎也跟老者一样,正在思考着什么。
不知过了多久,老者紧锁的眉头松弛下来,才回过头看着身后的五个年轻人,注意到前面四人的神态,顿时无奈的摇了摇头,可看到左侧那人,又目光一亮,沉吟了片刻,他才轻咳两声,先将五人惊醒,才缓缓开口。
“还有多久到扬州啊?”
“回四爷爷,还有两个时辰!”
五人脱口而出的回答,几乎是异口同声的。
看到五人回答的这么快,老者脸上顿时露出一丝笑意。
这就是他陆氏的本事了,对江面的熟悉,远超其他人,即便是黑夜,也能通过一些特殊的本事,辨认出自己所处的位置,再根据船只航行的速度,测算到目的地的距离。
老者先是抬头看了一眼船舱,再将目光转向五人。
“今天跟那位徐州田公子聊过了吧,觉得他为人如何?”
五人都相互对视了一眼,最终还是右侧那个年轻人站了出来,沉思一会儿后,拱手回答道:“不愧是圣地传人,田公子对天下各州风土人情聊熟于心,谈吐见识,远超于我,就是他因老师过世,情绪不高,否则我还真想与他过过招,见识见识白鹿书院的浩然正气,到底有多强!”
“我也是!”
“我和大哥想的差不多。”
“田公子为人确实不错。”
右侧那人开口,另外中间的三人也都纷纷出声,不过想法都与为首那人差不多。
老者听到四人的回答顿时眉头一蹙,低声道:“跟他过招?田公子是正心三境的正身小儒,等同于宗师元气三境,你们五人中,修为最高的元东和元甫,不过才宗师二境,就想跟他过招,你觉得你们能打得过他?”
四人闻声顿时露出一丝不服气的表情,老者看到这一幕又是连连摇头,不过,发现左侧那个年轻人还在沉默,老者脸上又露出一抹希冀,开口问道:“元甫,你怎么想?”
被点名的年轻人,也就是最左侧的陆元甫,面色一正往前站了两步,回答道:“我与大哥他们想的差不多,不过我觉得那位田公子,颇有心思!”
老者闻言眼睛顿时一亮,追问道:“怎么说?”
陆元甫沉吟片刻后,继续道:“这次雍徐两州动乱,他的老师纪先生死在雍州,照说他这个学生应该很是悲伤才对,但我和大哥五人去找他,他虽装的有些悲伤,但跟我们五人交流时,反应依旧敏捷,纪先生昨日夜间死的,照说作为他的关门弟子,田公子的反应,不该只是这样!”
“那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我猜测,只有两个原因,要不,田公子与纪先生的师生情谊并不像外界传闻的如此深厚,要不就是,纪先生这次死在雍州,田公子心中早就有数,所以他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