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启族谱开始打造长生仙族 第44节

  “你,别找了!你这副鬼样子,人没找到,先把全城的人都熏跑了,赶紧去清理一下,没味儿了再回来。”

  “赵老,我们走!掘地三尺,我也要把那个姓云的杂碎揪出来,扒了他的皮。”

第69章 归家

  黄皓带着姓赵的老者,再次分头行动。那位被“金汁厚礼”熏得七荤八素的老者,则被他嫌弃地赶去清理。

  黄皓和赵老这次格外谨慎,神识如履薄冰般寸寸扫过,生怕再踩进什么恶心人的陷阱。

  然而,搜寻了大半个时辰,整个通河县城几乎被他们翻了个底朝天,却依旧毫无所获。那“云先生”的气息,就仿佛凭空蒸发了一般,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公子,那人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我们找遍了整个县城,都没有他的线索。”赵老回到黄皓身边,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和无奈。

  黄皓脸色阴沉得可怕,他在一家茶馆的雅座上坐下,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一声声沉闷的响动。

  “看来这个人的警惕性很高。”他眼中闪过狠厉之色,今晚的连番打击,让他的怒火几乎压制不住。一个炼气期的散修,竟然能把自己玩弄于股掌之间,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不过,一个敢花大价钱买残功废品的人,本公子倒要看看你究竟能玩出什么花样。”黄皓冷笑一声,语气中充满了不屑和阴狠。他就不信,这世上真有能凭空消失的修士。

  赵老躬身询问:“公子,我们接下来怎么办?要不要调集更多人手,封锁附近区域?”

  黄皓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眼中寒光闪烁:“不必。先回栖川郡,让家族的人手留意青州各地的动向。”他放下茶杯,目光深邃。

  “这种喜欢收集残破功法的怪人,早晚会露出马脚。敢让本公子吃瘪,还如此戏弄我黄家,你可跑不掉。”他黄皓向来睚眦必报,今晚的仇,他记下了。

  而此时的孟希鸿,已经踏上了返回云泥乡的最后一段路程。

  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小陷阱已经发挥了作用,更不知道黄皓正因为他而气得跳脚。他只是出于本能的谨慎,才选择了如此隐秘的撤离路线,避开一切可能存在的追兵。

  夜风习习,带着山野特有的清新气息。山路蜿蜒,在月光下如同银蛇般延伸。

  孟希鸿脚步轻快,心情愉悦。

  今夜的收获,足以让他在修炼路上更进一步。

  特别是那两部残功,《九转焚焰诀》和《游龙步》,虽然残缺不全,但在他看来,这根本不是问题。

  以他的【仙骨】所带的观想之法和【文心风骨】,推演完善一部功法,并非难事。

  他甚至已经隐隐有了些许头绪,只待回去潜心钻研,便能让这两部残缺功法焕发新生。

  天色微亮时,孟希鸿终于回到了云泥乡。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身形一晃便潜入内院,先是来到妻子白沐芸的房前。

  妻子已有九个月的身孕,睡颜恬静,眉眼间满是温柔。孟希鸿在窗外静静看了一会儿,心中一片柔软。

  随后,他来到大儿子孟言卿的房外,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

  孟希鸿神识一扫,便在后院看到了那个小小的身影。八岁的孟言卿已经开始晨练,一套基础拳法打得虎虎生风,一招一式都极为扎实,显然是下了苦功。

  二儿子孟言巍的房间里,小家伙正襟危坐,手捧一卷书册,身上隐有浩然之气流转。那专注的神情,让孟希鸿看得暗自点头。

  最让他意外的是三女儿孟言宁。

  小丫头还在熟睡,但孟希鸿却敏锐地察觉到,她体内的灵气波动已达炼气三重!

  要知道,孟言宁今年才六岁半,而且从未正式修炼过。仅凭天生无瑕仙骨的自然吸纳,就能达到如此境界。

  “好家伙……”孟希鸿咂了咂嘴,“我这族谱词条给的【仙骨】,跟女儿这天生的无瑕仙骨比起来,好像……有点盗版的意思啊。”孟希鸿心中感慨。

  正当他准备回房时,一道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院中。

  正是云松子。

  金丹修士的感知何其敏锐,孟希鸿一进村,他便察觉到了。

  如今的云松子,一扫往日的邋遢,白须白发打理得整整齐齐,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模样。孟希鸿心想,收了言巍当徒弟,这老头是越来越注意形象了。

  “希鸿小子,回来了?”云松子开口,眼中带着笑意。

  “云松子前辈。”孟希鸿拱手行礼,“晚辈正想去寻您。”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云松子的静室。

  孟希鸿将拍卖会上的见闻一五一十道来,重点说了上品筑基丹的归属,以及自己拍下的两部残功。

  至于那块“乾坤残图”,他只说瞧着古朴有趣,便顺手拍下,并未提及族谱的异动。

  云松子听完,捋着胡须笑道:“一枚上品筑基丹罢了,拍出天价也属正常,你倒不必为此烦心。”

  “前辈的意思是?”

  “老夫虽主修文道,但早年游历天下,炼丹的手段也粗通一二。”云松子瞥了他一眼,语气平淡。

  “你忘了?咱们发现的那处秘境里,炼制筑基丹的几味主药,可是一样不缺。”

  孟希鸿眼前一亮。

  云松子继续道:“等你修至炼气圆满,老夫便为你开炉炼丹。虽说上品不敢保证,但中下品的成算还是有的。毕竟老夫好歹也是个道士,炼丹可是吃饭的本事。”

  孟希鸿闻言,忍不住小声嘀咕了一句:“前脚还说自己是读书人,这会儿又成道士了,您这身份变得可真快。”

  云松子何等耳力,听得一清二楚,当即被气笑了,指着他道:“好你个小子,又在背后编排我?”

  “文道也好,道家也罢,万法同源,殊途同归。”云松子摆摆手,神色忽然变得郑重。

  “修行之路,最忌心浮气躁。你天赋异禀,更要懂得藏锋守拙,一步一个脚印。”

  “那些残功可以钻研,但不可本末倒置。先把自身根基打牢,再去想那些花里胡哨的。”

  孟希鸿肃然点头:“晚辈明白。”

  云松子满意地点点头:“你这次能有所获,是你的机缘。不过,那个黄家的小子,你也要多加留意。”

  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你那些小手段,用得不错,能不费一兵一卒就脱身,这是智慧。”

  云松子淡淡道:“黄家在栖川郡虽有些势力,但也仅限于此。就算他们黄家的金丹老祖亲自上门,也翻不起什么大浪。何况,你如今可是准‘天衍宗’宗主,又有老夫在此坐镇,寻常宵小,谁敢轻举妄动?”

  说到这里,云松子话锋一转,语气沉了下来。

  “但是,小子,你要记住。这些终究是外力,是旁门左道。真正的强者,靠的是一双拳头,是能掀翻棋盘的绝对实力。”

  孟希鸿心头一震,躬身道:“晚辈受教了。只是……这不是实力不够,只能先用脑子凑嘛。”

  “你这小子!”云松子失笑摇头,随即又道,“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实力不足时,智取确实是上策。但你不能总想着智取。”

  孟希鸿眼神微动,心中却有了另一番计较。

  实力固然是根本,但在拥有掀翻棋盘的力量之前,首先要保证自己能安稳地坐在棋盘前。

  云松子起身,走到窗前,望着东方渐白的天空:“天快亮了,你也回去休息吧。那两部残功,有空时可以拿来给老夫看看,或许能给你一些建议。”

  孟希鸿告辞离去。

  回到自己的房间,他轻手轻脚地躺在白沐芸身边,看着妻子安详的睡颜,心中涌起无尽的温柔。

  今夜的收获确实不小,但真正让他感到满足的,还是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

  修仙路虽然精彩,但有家人相伴,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他闭上眼睛,很快就沉入了梦乡。

  而在储物袋中,那块神秘的“乾坤残图”正静静躺着,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第70章 朝阳辞乡梓,宏图映云泥

  时光荏苒,又是一年的春节来临。转眼间孟希鸿等人已经来到云泥乡三年了。

  云泥乡的日子恬淡而充实,对于孟家而言,这三年是夯实根基,积蓄力量的黄金时期。

  云泥乡的年味,比往年浓郁了数倍。

  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挂上了崭新的红灯笼,孩子们穿着新衣在雪地里追逐嬉闹,欢声笑语传遍了整个村落。

  而这热闹的中心,无疑是孟家大院。

  天还未亮透,院门外就已聚满了提着篮子、挑着担子的村民。篮子里是自家养的肥鸡,担子里是刚下的土鸡蛋,还有自家酿的米酒、晒的干货。

  “孟先生!俺给您拜年来了!”

  “孟先生,新年好啊!”

  一张张朴实的笑脸,一声声真挚的问候。

  孟希鸿站在门口,亲自将每一位村民迎进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村长王启年拄着拐杖,挤到最前面,浑浊的老眼里满是不舍。

  “孟先生,你……真要走啊?”

  此话一出,喧闹的院子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孟希鸿身上。

  孟希鸿点了点头,声音清晰地传遍全场。

  “王叔,各位乡亲,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我孟家在此叨扰三年,多谢各位的照顾。”

  “先生说得哪里话!”一个壮硕汉子急了,“要不是您,俺们哪有今天的好日子!”

  “是啊!您开的惠民药铺,救了多少人的命!药材好,价钱还公道!”

  “还有您教的五禽戏,俺现在浑身是劲,冬天都不得病了!”

  村民们七嘴八舌,言语间尽是感激与挽留。

  这三年,孟希鸿并未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将善意落到了实处。

  药铺的药材,由白沐芸用灵力悉心培育,药效远胜凡品,却只收寻常价。他传授的“五禽戏”,能疏通气血,强身健体。他偶尔出手指点的农具改良,让收成多了两三成。

  点点滴滴,早已深入人心。“孟先生”三个字,在云泥乡重逾千斤。

  孟希鸿心中一暖,对着众人深深一拱手。

  他朗声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落入每一个人耳中:“孩子们长大了,总要出去见见世面。云泥乡是我孟家的福地,我孟希鸿怎会忘了本?”

  他话锋一转,带上了几分轻松的笑意:“再说了,我人走了,这惠民药铺的大门,可永远为乡亲们开着!”

  话音刚落,人群里就有人忍不住高声问了一句:“那……那药价?”

  问话的汉子脸一红,声音越来越小,旁边的婆娘狠狠掐了他一把,这么大恩情,还惦记那三瓜俩枣!

  孟希鸿哈哈大笑起来,指着那汉子道:“问得好!我今天就把话放这儿,药铺还是咱们的冀叔管着,老规矩,价钱一文钱都不会涨!”

  “好!”

  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叫好声,所有人的脸上都重新绽放出笑容,那离别的不舍,瞬间被这份踏实和暖意冲淡了大半。

  之前那个急眼的壮硕汉子,名叫李大壮,此刻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他“噗通”一声就想跪下,被孟希鸿眼疾手快地扶住。

  “孟先生,俺……俺嘴笨不会说话!”李大壮眼眶泛红,声音哽咽,

  “俺就替俺家二小子给您磕头了!要不是您看得起他,让他去县里当了个分店掌柜,他哪能有今天!现在一个月挣的钱,比俺在土里刨一年的收成还多!”

  此言一出,人群里顿时炸开了锅。

  “是啊是啊,我家那小子也被选上了,在邻县管着铺子,上个月捎信回来,说都存上钱准备娶媳妇了!”

  “孟先生真是我们的大恩人!”

  原来,这两年里,惠民药铺的名声早已不胫而走,传遍了十里八乡。

首节 上一节 44/1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