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慈沉吟道:“你真要去查这童男童女之事?”
陈业听着师父语气不对,忙问:“师父有什么忧虑么?不是说好了紧紧抱住清河剑派这条大腿?”
墨慈没了刚才的兴奋,沉吟道:“此事处处透露着古怪。”
陈业却说:“我也知道有古怪,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凝气丹都吃到肚子里了,省了十几年苦熬,总不能重新吐出来。再说了,清河剑派说不定还有回礼,不去就亏了。”
对墨慈这种老魔头,就不能用道义和规矩来说服,必须讲利益。调查肯定是要调查的,但陈业也明白明哲保身的道理,先回崔县看看情况,真有应付不来的危机,回头跟苏纯一直说便是。
这位苏姑娘值得让陈业开诚布公,若是弄虚作假反而毁了交情。
听到陈业这么说,墨慈也不再反对。
清河剑派的好处确实是不好拿,但真拿到了,也确实是大赚。
“罢了,你小子比我聪明,如何把握,你自己考虑,为师要歇一歇了,不过有三件事你需要听我的。”
陈业听得墨慈语气变了,忙问道:“师父有何吩咐?”
“第一,蹚浑水之前先将那剑匣炼化,那小姑娘已经将炼化之法留在剑匣上,应该不花多少时间。第二,你还要选一门法术专心研习,以备斗法之用。”
陈业点了点头,师父这是关心自己的安危。
斗法便是修行中最凶险的劫数,这次能将苦厄和尚拿下运气努力是五五分,说得上一句侥幸。日后再遇到其他修士,万一动起手来,陈业也得有保命之法。
“好,我答应了,那第三件事呢?”陈业问道。
“第三件事,记得蒙面,你如今的模样,再去崔县会引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陈业:???
第27章 法宝与法术
斗法,这是修行者永远逃不开的劫数。
其实大部分法宝法术对修为没什么帮助,像魔门最常见的万魂幡,此物斗法好用,但管你有多少恶鬼怨魂,也难让你修为增长,终究还是要炼丹服药,专心修行才能长生得道。
只是修行太过艰难,光靠静修打坐,一辈子撑死了也就是个气海境。
陈业若非得苏纯一帮助,光靠血炼修行也得再过几年才能凝聚气海。
天下奇珍总数就这么多,你不争不抢,你便成不了仙。
所以总有争斗,那便免不了斗法。
法宝与法术都是斗法必备。
陈业如今有万魂幡和剑匣,法宝已经不缺,倒是法术确实要好好研习了。
别看陈业挖坟时搬运术用得挺熟练,一把挖下去就是一个大坑,看起来跟苦厄和尚的金刚杵差不了多少。
但苦厄和尚的金刚杵是念动即成,当头就来。陈业的搬运术需要念咒半天,然后全神贯注一点点地施展。
若是真以命相搏,陈业早死了一百次。
所以法宝和法术都讲究念动即成,施法速度越快,保命可能便越大。
部分墨慈传授的法术里面,能选的实在不多,这便是散修的麻烦之处,没有完整的传承,什么都要靠自己。
不过陈业如今更在意的是墨慈最后一句,什么叫做自己的样子会引起麻烦?
除了他高洁纯粹的灵魂之外,这副皮囊就是陈业从上辈子带来的最珍贵的东西了。
长相这方面,陈业可是很有自信的。
但墨慈说得煞有其事的,让陈业也有点拿不准。
难道这几天露宿荒野就损了颜值?
只可惜墨慈又睡了,陈业都没办法问个明白。
这荒山野岭的哪来镜子给他照,陈业只能摇动万魂幡,唤出一个满脸疤痕的怨魂。
这怨魂刚现身,见到陈业张嘴便是“拜见恩公”。
这是被苦厄和尚炼化的万魂幡主魂,名唤杨崇光。生前是位从军多年的老人,因为家中孙儿重病,去求苦厄和尚救命,谁想到一家七口都上了万魂幡。
虽然死时年老体衰,却是沙场勇将,炼化后凶悍异常。
别看现在也挺凶狠,刚见面时,他几乎都没有人形,脸上每一道伤疤都化作狰狞巨口,要择人而噬。
苦厄和尚折磨他的时候可不会心慈手软,后来陈业帮他完成了复仇,杨崇光便甘愿受陈业驱使。
如今奉召而来,表现得异常恭敬。
“老人家无需多礼,我说了为你们报仇只是适逢其会。而且,其实主要还是靠你们自己报了仇。”
陈业只是设了阵法,然后等苦厄和尚自投罗网,开战之时只靠嘴巴嘲讽,连面都不露。
杨崇光却说:“我粗鄙之人,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若无恩公相助,我等一辈子都是孤魂野鬼,受尽折磨。而且,恩公不止救我等一次,那什么河派的不是要让我等魂飞魄散么,若非恩公仗义执言,我们便魂飞魄散了。”
陈业叹息道:“也怪不得苏姑娘,魔道犯下累累血债,许多时候不得不矫枉过正。”
杨崇光却问道:“皇帝老儿一声令下,数十万人为他修行宫,死伤大半,不见这姑娘来管?我等被害被杀之时,也不见那什么派来救人,怎么到我们报仇雪恨这时就来矫枉过正了?”
陈业笑道:“老人家这话问得有道理,回头我也问问苏姑娘。”
陈业可不会劝杨崇光大度,对这些不公,他上辈子也是感同身受。
“恩公言重了,老夫没读过书,更不懂修行,但看得出来那位姑娘身份不一般。发发牢骚而已,若是让恩公为难,便是老夫不知廉耻了。”
杨崇光很庆幸自己能遇到陈业,在他眼中,这位少年是极好的人,简直就是救苦救难的神仙,自然若是让他为难,那当真是忘恩负义。
“这点小事,回头再说。老人家,那苦厄和尚招了没有?”陈业问道。
杨崇光连忙说:“招了招了,早就招了。只是我等恨他入骨,恩公不问,我们便多用几次酷刑。”
陈业看上了苦厄和尚毕生所学,准备将所有的功法都挖出来,原以为还要一段时间呢,谁想这苦厄和尚这么软弱。
不过想来也没错,修魔的就是贪图享乐,熬不得苦修,自然也没什么坚定意志。
正好看看有什么能学的,那开口禅的神通陈业可是相当眼馋。以他这张嘴,要是学会这门神通,那不是绝配么?
仔细收好从苦厄和尚那挖出来的东西,陈业又问杨崇光道:“老人家,我有个问题想问问,你看我这张脸,是否有什么不妥之处?”
杨崇光仔细端详陈业这张脸,迟疑道:“恩公这脸……”
杨崇光沉吟半天不说话,急得陈业心惊胆战,连忙问道:“我这脸怎么了?老人家但说无妨。”
“恩公这脸……所谓鼻若悬胆通秀骨,唇点朱砂胜牡丹。掷果盈车洛阳道,满城争看美少年。老夫以前听的戏文里这么唱的,这段词说的就是恩公这种容貌,绝对是世上难得一见的美男子。”
陈业差点没被他吓死,这大喘气的原来是在想词呢。
那不对啊,师父为何说这张脸需要蒙起来呢?
算了,如今多想也是无用,回城之前,先将法宝法术给练好。
剑匣的炼化方式很简单,苏纯一早已将法力烙印都抹掉,只需要陈业将灵气注入其中,在阵法内留下自己的烙印即可。
不过片刻功夫,沉重的剑匣便悬在陈业身前。
随着陈业一声喝令,剑匣中便飞出一道玄光,朝着远处山石飞去。
只听得一声轻响,那剑光几乎完全没入山石之中,只留半寸在外,随着灵气溢散,剑光也徐徐淡去,只剩下山石上的一个空洞。
“厉害,不愧是清河剑派的法宝,不过这消耗也太大了。”
这剑匣里面并无飞剑,而是能将灵气凝聚成剑光,威力是不小,但陈业修为低了些,若以自身灵气激发,最多只能支撑三道剑气。
不过这剑匣自有妙用,可以提前凝聚好剑气,在剑匣中保存。最多可以保存三十六道剑气,不过还有时限,若不是每日以灵气温养,每道剑气最多留存七天。
这可是吃灵气的大户,若陈业还未凝聚气海,这剑匣就等同废物,根本用不了。
陈业仔细计算了一下,以他如今的灵气,最多能保证剑匣中存有七道剑气,再多便只有整日抱着剑匣输入灵气,什么也别想做了。
法宝算是炼好了,接下来便是法术。
墨慈所传魔门法术大多恶毒残忍,而且以伤人害人为主,陈业有剑匣护身,倒是暂时用不上。
至于苦厄和尚的开口禅神通,陈业着实有些眼馋。
要辩经,陈业还真不怕谁。上辈子那光怪陆离的社会,各种暴论层出不穷,随便掰扯一点就能让寻常修行者气得七窍生烟但无言以对。
这神通修行也简单,念诵经文,向那涅槃宗供奉的“佛陀”立下宏愿,便可练成神通。
然后便是践行宏愿,自然便能获得对应加成。
苦厄和尚的开口禅便是要不断与人辩经,只要自己不破防,便可获得金身守护。修炼不难,陈业也不需要到涅槃宗供奉,不管何时何地,只要念诵经文就能完成发宏愿的仪式。
只是,这门神通的本质终究是向“佛陀”借法。
经文上说的是佛陀无私,普度众生,任何人都能发宏愿修神通。
但谁知道这位佛陀是真是假,万一是涅槃宗编造的邪神呢?
看涅槃宗弟子的行事方式,这神通多半有邪异之处。那供奉这位连名字都没有的佛陀,怕是早晚要出事。
思来想去,也就《地藏本愿经》中拘、锁、问、刑这四门神魂秘术练起来稳妥些。
仔细研读了四门秘术,决定从“锁”字诀开始修炼。
锁魂之术,正是陈业用来抓住苦厄和尚的关键,既然已有基础,练起来也能快些出成果,而这锁字诀的第一招便是“定身术”。
第28章 老魔头与小魔头
法宝,法术,符咒,阵法……对修行者来说,本质其实一样。
天道基础早已定好,阴阳两分,五行齐备,世间万物都在其中。
天地万物都是画布,而灵气则是颜料。
不管是卦象、符文或者是巫术咒语等等,都是修行者以灵气作画的方式。
基础的颜色都在这里,能画出什么模样,全靠自己本事。
法术之所以难练,就是因为需要虚空作画。
灵气本来就飘渺无依,随手勾勒成型非常困难,若是全神贯注仔细操控还好说,但斗法之间都是生死相搏,差一丝便是生与死的区别。
所以不仅要快,还要准。
这定身咒本来并不复杂,总共不过一十七枚符文,只是虚空作画想要快而准并不容易。
陈业按照经书中记载,以体内灵气刻画符文,只是第一个符文还没画好,前面留下的灵气就已经散了。
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法术哪有这么好练的,不是年深月久哪能熟练掌握,因此修士斗法很少会扔出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法术。
真正能用得上的可能就三五个,高阶修士寿命长些,掌握的法术也多些,但也多半是用最熟练的。
陈业不心急,也不懈怠,保持着平常心,边走边练,反倒是很快有了进展。
几个时辰过去,从原来的一个符文也没画好,如今已经能连续画好两个,可以说是有明显进步了。
只是不知道哪里练得不对,陈业修炼这定身咒时,总觉得丹田气海会受到影响。
随着灵气消耗,这气海转得时快时慢。
按照墨慈所教,这气海一旦形成,便很难再通过外力来影响。气海转一周天,便吸纳一分灵气,灵气汇入其中,便会让气海壮大一分,如此反复。
到后来气海转一周天,吸纳的可能就是十分百分灵气,气海境便是这样修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