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慈连忙说:“那还等什么?还不快将宝贝取出?”
陈业却再次拒绝。
“师父,现在可不是寻宝的时候,我刚得了璇玑露,当然是赶紧炼丹修行啊,何必多生枝节?”
墨慈又问:“你就不好奇里面藏了什么宝贝?”
“好奇自然是有的,但事情有轻重缓急。如今我凝练气海有望,不过两日便可功成。若是分心寻宝,只会平白生出许多枝节。师父,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等我凝练气海了,再来寻宝也不迟。”
“若是那苏纯一提前回来呢?”
陈业平静地说:“那算我命中注定与此宝无缘。”
墨慈没想到陈业定力这么好,明摆着的宝物放在眼前都能暂时放下。
若是当初自己也有这份坚定,说不定便不会落到如此下场。
“罢了,你自己决定。”
墨慈沉入万魂幡中不再言语,而陈业当真看也不看这弃尸之地,转身便回到了那洞窟之中。
为求稳妥,陈业还在洞口精心布置了几个简易的示警陷阱。
等到准备妥当,陈业才开始炼丹。
凝气丹的炼制方式本就不难,陈业熟练地起锅烧油,先把辅助药材一股脑儿丢进锅里,慢慢熬成药汤,而后,将最为关键的璇玑露轻轻滴入其中。
璇玑露一入锅,奇妙的事儿便发生了,锅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气旋。
若是璇玑露品质欠佳,那可就麻烦些,得小火慢慢熬着,陈业还得亲自动手,不停搅拌,助力漩涡生成。
这可是个漫长的过程,没个三个时辰,根本停不下来,体力若是差些,一个不留神,便会前功尽弃。
不过,高端的材料往往只需最简单的炼制手法,就像这品质上乘的璇玑露,压根儿不用陈业多操心,它自个儿就会主动吸收其他药材的精华。
如此一来,陈业倒闲了下来,可他也没四处溜达,而是老老实实待在原地,耐心等候凝气丹的最后成型。
上辈子看了那么多小说,这辈子又听师父讲了诸多反面教材,尽是些炼丹时粗心大意的意外,要么丹药被人偷了,要么就是各种意外频发,导致功亏一篑。
陈业可不会在这关键时刻掉链子,反而愈发专注,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
足足耐心等了三个时辰,直到锅里的药汁彻底消失不见。
一颗青色的丹药,仿若凭空而生,悠悠悬浮在铁锅之上。
这丹药,远看犹如翡翠雕琢而成,精美绝伦,若是凑近仔细观察,便能发现里头藏着一个微缩的漩涡,正如丹田气海一般。
陈业二话不说,一把抓起丹药,仰头吞入腹中,随即盘膝而坐,闭目入定。
凝气丹入腹,瞬间化作一团虚化之物,在陈业的神念操控下,缓缓沉入丹田。原本蛰伏在此处的微薄灵气,仿若受到感召,纷纷围绕凝气丹自行旋转起来,一点点剥离那翡翠般的外壳。
片刻之后,被困于丹药中的气旋脱困而出,在陈业的丹田之中徐徐转动。
一周天,二周天……三百六十周天,每旋转一次,这气旋便淡去一分。
陈业全神贯注,操控着这个新生的气旋,不敢有丝毫懈怠,直至其完全消散。
看似药效消散,一无所获,若是自行摸索修行的散修怕是已经慌了神。
但陈业有师门传承,他的师父虽然只会照本宣科,但这些基本常识还是教得相当用心。
气旋消散之时才是最关键的时刻,成败在此一举。
陈业彻底放开所有控制,就连意识都变得模糊不清,整个人仿若陷入了深沉的睡眠。
也不知过了多久,直到丹田之中,一道微弱的气流悄然生成。
起初,不过是一缕细丝,可眨眼间,便如有魔力一般,吸引无数灵气蜂拥而至,化作星云般绚丽的气旋。
陈业猛地睁开双眼,继而纵声大笑,笑声在山洞之中回荡不止。
破而后立,气旋自生。
丹田气海已然成功凝聚,从今往后,陈业即便不打坐入定,也能自行吸纳天地灵气,修行速度相较之前,那可是快了百倍不止。
启灵境时,与凡人相差无几,可一旦迈入气海境,那便截然不同了。灵气充足,便能施展更多法术,再也不能以凡人视之。
而气海境的修士,首要之事便是壮大丹田气海,同时,慎重选择自己需要修炼的法术。
法术的修行绝不可贪多,毕竟每一种法术,都需耗费经年累月的时间去练习。
就像苏纯一所使的剑术,威力惊人不说,念动即成,施法速度快得惊人,必定是长时间苦练的结果。
就算把清河剑派的剑术秘籍一股脑儿全送给陈业,他估摸着让飞剑飞起来都得念半天的咒语。
气海境修士寿元不过两百年,这点时间可经不起随意挥霍。
因此,气海境的修士大多会选择一门法术,潜心专修,用以应付斗法,其他辅助类的法术,则有选择地练习,做到熟练即可。
作为一个魔修,可供斗法的法术五花八门,可大多数魔门法术修练起来都残忍恶毒。陈业本来便不是嗜血之人,能选择的并不多。
“若是能学会清河剑术就好了,毕竟清河剑术天下第一啊。”
陈业心底虽这般想着,可他也明白这是痴人说梦。清河剑派门规森严,外人想要得到真传,那是难如登天,不管苏纯一如何好说话,也绝不可能将师门秘术传授给他。
而陈业也不可能加入清河剑派,魔修的身份一旦暴露,不掉脑袋都算是万幸。
不过,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如今修为已然提升,是时候去探究一下那个神秘的尸坑了。
说不定,能有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18章 邪佛
陈业再度来到这尸坑之时,天色已然大亮。
暖煦的阳光倾洒而下,虽说驱散了几分阴森寒意,却也将坑内的尸体映照得愈发惨不忍睹。
幸亏陈业已经不是初来乍到的穿越者,这几个月来,他见识过诸多人间惨事,已然有了几分定力,能勉强适应眼前这般景象。
他沿着尸坑缓缓踱步一圈,而后从储物袋中掏出一堆枯木,口中念念有词。
随着一声“火来”,那堆枯木瞬间燃起熊熊烈焰。
陈业以燃木为笔,在尸坑周遭开始刻画卦象。此时,他丹田气海飞速旋转,为他源源不断地输送灵气。
这感觉让陈业无比畅快,恰似穷了大半辈子的人一夜暴富,花钱如流水的感觉分外令人兴奋。
一番忙碌之后,陈业终于布下了一个简陋的法阵。
木生火,阳气盛,不管这尸坑内潜藏着何种凶险,以火克之,总归不会出太大差错。
待阵法缓缓运转起来,周遭的气温悄然升高,陈业这才施展出“搬运”之术,准备将坑内的尸骸逐一捞出。
灵目、搬运、隐身、穿墙,这些皆是修仙途中最基础的法术,然而,消耗也是不小。
想当初,启灵境界的陈业,仅仅施展灵目术,便能将体内的灵气挥霍一空。
如今,他拥有了丹田气海,这才真正有了修仙者的派头。
只见他念了好一会儿咒语,然后双手虚空抓拿,无形之力悄然生出,稳稳地将一具尸骸抓起,而后缓缓地送出大坑之外。
陈业初习搬运术,手法尚显生疏,只能一具一具地搬运,而且需要全神贯注,稍有分心,灵气便会肆意溢散,白白浪费。
以陈业当下的水准,若想将搬运术用于斗法,那便是取死之道了。
遇上苏纯一那般的剑修,怕是咒语还未念完,便会被剑光细细切成臊子。
但陈业此刻却似一个刚得到心爱玩具的孩童,即便累得满头大汗,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乐此不疲地施展着搬运术。
从相对完好的尸骸,到已然完全腐烂的,都被陈业仔细捞出。
当最后一具尸骸被陈业搬运上来,尸坑底部终于露出了不一样的东西。
陈业俯身俯瞰,眼前的景象让他惊愕不已。
“佛像?”
只见那大坑底部,一尊被尸水浸泡得乌黑的佛像静静矗立。
仔细端详,还能瞧见佛像那圆润的大肚子里透着光,似乎存放着什么神秘物件。
这着实勾起了陈业的好奇心。
虽说在这个世界,神仙与佛陀的传说时有流传,但却远没有陈业上辈子所熟知的那般完备的神话体系,仅仅只有寥寥几个名字为人所知。
尤其是佛门,传承稀缺,就连菩萨、罗汉之类的称呼都未曾听闻,管你什么佛,统称佛陀。
更为奇特的是,佛门竟不被视作正道门派。
当下最为知名的佛门宗派名为涅槃宗,却是世上公认的魔门。至于其他零散的佛门宗派,统统被划归为旁门左道,游离于正道之外。
究其根源,乃是此世佛门秉持断红尘因果的理念。
佛门虽有戒律,却坚守着一条令人费解的规矩。
无论此前犯下何等伤天害理之事,一旦出家,便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当年,不少魔头被正道追杀得走投无路,转身便投入涅槃宗门下,而那群和尚来者不拒,尽数将其庇护。
正道中人对此自然难以接受。
凭什么剃个光头,就能斩断因果,免去罪责?
佛门却自有一套说辞:剃度出家,便已超脱红尘俗世,你们正道有正道的规矩,难道我们佛门就没有自己的规矩?
涅槃宗这是典型的念歪了经,摆明了的魔门作风。
既然谁也无法说服谁,最终只能靠实力说话,以拳头论高低。
后来,正魔大战爆发,涅槃宗的宗主命丧正道之手,自此沉寂了一段时日。
在这段时期,传闻有涅槃宗弟子大彻大悟,毅然叛出宗门,创立了慈心寺。这慈心寺行事作风正派,只收纳良家子弟,严守清规戒律。
然而,终究是出身涅槃宗,即便如此谨言慎行,慈心寺依旧被视为旁门左道之一,暂时未得正道诸派认可。
难道说涅槃宗缓过气来,又有弟子行走天下去念他们的歪经了?
陈业对涅槃宗了解甚少,所知的也不过是些广为流传的消息。
如今,面对这一尊诡异的邪佛,他虽无法确定是否与涅槃宗传承有关,但能断定,这尊邪佛绝非寻常之物。
陈业正思忖着是否以搬运之术试探一二,却见那尊邪佛陡然睁开双眼。
刹那间,两道金光如闪电般射出,直直刺向陈业面门。
陈业反应迅速,连忙侧身躲避。然而,那邪佛已然将他锁定,双目中的金光如灵动的游蛇,在他身上来回扫射。
陈业顿觉身体仿若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禁锢,变得僵硬而迟钝,一举一动都慢了半拍。
“果然有陷阱。”
陈业心中暗叫不妙,当机立断,发动了先前布置的阵法。
刹那间,一圈熊熊烈焰腾空而起,熊熊火墙将那邪佛的金光隔绝在外。
陈业顿感身体一松,恢复了往日的灵活。
果真是有备才能无患,若不是早早准备了这个阵法,此刻怕是要遭了暗算。
可陈业刚松了一口气,耳畔却传来一阵古怪的诵经之声,隐隐约约,他听到了一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本应庄严肃穆的佛陀真言,此刻在陈业听来,却仿若恶鬼的凄厉呼号,是夺人魂魄的魔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