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收徒孙悟空,我重塑西游量劫 第122节

  “太可笑了!简直太可笑了,一个连榜单都上不去的人,也配称之为诗仙?”

  忽然一众人将李白围了起来,发出刺耳的嘲笑声。

  “孟兄,你身为状元,今时今日,可有所感?”李白没有理会众人,他又看了一眼阴影,随即看向孟郊问道。

第170章 登科后

  “孟兄,今日高中状元,可是有什么感慨?是否愿意吟诗一首?”

  李白虽然不知道那阴影之中有什么,但是他可以确定的是,自己今日该是有使命的。

  李白的身上终是被唐王亲封为诗仙,而且此间幻境引动的是大唐科举制的力量,这是属于所有寒门子弟晋升的机会,他打破了氏族对权利的封锁,所以,即便是大梵天亲自设定幻境,也无法完全影响到李白。

  如今的这一句问话便是证明了这一点。

  嗯?

  孟郊看着李白,眼中也多了几分莫名。

  要知道,这位是诗仙李白啊!可是连最后一名都没登上去,按道理来讲,李白现在应该垂头丧气,郁郁不得志啊,怎么还有心思询问自己是否有吟诗一首的打算呢?

  孟郊心中这个念头升起的那一瞬,他就下意识的捂住了自己的嘴巴,生怕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没有吗?可是榜首状元啊!十年寒窗苦读,孟兄若是不能吟诗一首,那可就太可惜了。”

  此间的众人似乎都被李白的话所引动,当即附和道。

  “是啊!孟才子,吟诗一首,也好让我们见识见识状元郎的才学。”

  “状元郎当众吟诗,后世定是会传为佳话。”

  孟郊被众人烘的有些害羞,回想十数载光阴,又见这么多张面庞翘首以盼,当即哈哈大笑:“诗仙抬爱,我若是再矫情就辜负众同僚的热情了,既如此,孟郊献丑了。”

  李白当即执笔,自是有识趣的学子趴在李白的面前,又见有学子在其背上铺好宣纸,有人捧着砚台递到李白的面前。

  这一套流程实在是太快了,看的孟郊都有些蒙圈,随即哈哈大笑。

  “妙哉!妙哉!”孟郊的眼中藏着泪花,十数载寒窗苦,在此时似乎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以后这科举制,定是会让所有寒门子弟疯狂,这科举制就和鱼跃龙门一个道理,自己不过是才得了榜首,就有这么多人要为自己这一首诗‘献媚’,那要自己更上一层呢?

  长安!

  这才不过是开始,我竟然有些舍不得你了!孟郊心中如此道。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浪荡思无涯!”

  好!李白当即挥毫,飘逸的字体配上这一句,当即让所有的学子全都红了眼眶。

  大梵天藏在阴影中,大眼睛瞪得像铜铃,那一张童颜满是震惊。

  “这里的幻境是我为了保证真实性,引动未来的力量,所以这个孟郊是日后真实存在的,若在大唐,定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将他拉入阿修罗一脉,这等魔染的能力好强,好强!”

  大梵天方才起了惜才之心,就听见一阵阵呜咽之声响起,随即又听见放肆的笑声。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浪荡思无涯!

  众学子看着李白落于宣旨上的字迹开始变成耀眼的金色飞向半空,竟是全部齐声诵念。

  “好一个今朝浪荡思无涯!不愧是状元郎,只一句直抒胸臆,我已服了!”

  “那还不是有前面那一句昔日龌龊不足夸作为底调,正是因为昔日龌龊,才有今朝浪荡,吾辈学子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嘛?”

  “就是,是唐王开了科举制,才有吾辈鱼跃龙门,暮登天子堂的机会!如今这等局面,是先辈们用性命撞出来的,可即便是如此,我们想要入朝堂还是难之又难啊!”

  众学子有放声大哭的,有掩面哭泣的,显然只这一句,就引动了所有人的共鸣。

  暗影里的大梵天嘴角不住的抽搐,祂的眼睛开始泛红,祂当然不是共情,祂是被气的,随即忍不住笑出了声。

  哈哈哈哈哈!

  “本魔王竟然把共情当成了魔染,哈哈哈哈哈!”

  笑着笑着,他脸上的笑容就渐渐的消失了,因为祂发觉,大唐的人族有些可怕,这等诗词仅一句,就能感染这么多人,若让大唐真的发展起来,那得有多少人能像李白那般使出意境手段。

  “大唐有点意思,这个情报必须要传递给老祖,否则的话,待到老祖出关,不知大唐人族已经发展到这般地步,一定会吃大亏的。”

  “我这里只需要破坏李白的心气即可,大杀招有天波旬兜底,我得保留实力,必须留下一道意志将情报传递回去,绝对不能像湿婆那个莽夫一样,半点分身残魂都没留下。”

  大梵天已经心生退意,要知道,此次祂们三个魔王出来,为了能够契合量劫因果,只夺舍了唐三藏必经之路的三个妖怪,修为都没有超过大罗金仙,若是不早作准备,定会都如那湿婆的那一缕意志一般,直接湮灭。

  想到这里,祂将阴影分出一道。

  “孟兄,请继续!”李白觉得自己神智又清晰了几分,当即喊道。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好!”

  李白高喝一声,当即挥毫,这一句诗词落下,孟郊身下当即出现了一匹白马,驮着他游京。

  孟郊纵马扬鞭,当真是好不潇洒。

  “好!不愧是状元郎!”

  喝彩声更盛,待到孟郊抒发完心中的情绪,他对着李白拱了拱手。

  “诗仙,今日这等揭榜的好日子,不如我们痛饮几杯如何?”

  “状元郎,你这可不厚道,你都已经作诗完毕了,诗仙怎么能不作诗呢?虽然他没有上榜,可终究是唐王亲封的诗仙啊,这等好日子,若是不能让诗仙留下几分墨宝,那可不行。”

  人群中有人发出声音,众人齐刷刷的看向声音处,被行注目礼的那个学子当即连连摆手。

  “不是我说的,不是我说的啊!”

  “我觉得那位兄台说的没错,诗仙难道是自认为才华不如孟状元,所以不敢落笔。”

  众学子又看向新一处声音响起的地方,那个学子亦是连连摆手。

  孟郊正要开口,忽然踉跄了一下,再度睁开眼,祂嘴角挂着冷笑:“诗仙大名,孟某亦是久闻,今日这般场景,诗仙若是不作一首诗,似乎真的不能平众怒!”

  顿时,人群中响起齐刷刷的附和声:“正是,正是!”

  李白看着孟郊,握着毛笔的手紧了紧,他感觉到了恶意,极为清晰的恶意。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这位状元郎忽然性情大变,可李白还是笑了笑:“也好!我虽无甚钱财,却也有五花马,千金裘,今日全用来换银子,设席摆宴,为孟兄庆祝,再作诗一首,全了孟兄的心意!”

第171章 大杀伐

  李白当真将自己身上的千金裘以及胯下的五花马兑了出去,换了金银,请在场的学子们入了酒楼。

  不多时一个两个就喝的东倒西歪,即便是李白,也是喝的尽兴,他总觉得今日所结交的人合该出现在他的世界里。

  就如那岑夫子、丹丘生之流,只是与他们二人对视,就觉得有一种莫名的契合之感,交流之下,他们更是一拍即合,视彼此为此生知己。

  “哼,且让你得意一会!只要一会你的诗词之中出现半分气馁,今日我定叫你再无半分心气。”人群中的大梵天现在也是躺平了。

  他明显感觉到,这里的幻境从那一首登科后,就已经有些不受祂的掌控,准确的说是祂无法强行推进剧情。

  这才给了李白一次又一次的喘息之机,但好在这一首诗,李白是作也得作,不作也得作。

  毕竟,大梵天如今动用的幻境,除了采纳未来之力,还引动了大势。

  大势之下,李白推脱不得。

  如今气氛到了,大梵天当即开口道:“诗仙李白,如今酒也喝了,肉也吃了,这诗词是不是也该拿出来了,不会是肚子里没墨水,故意拖延吧!”

  “这位仁兄,不可胡言,李兄乃是唐王亲封的诗仙,怎么可能没有墨水,一定是有的,只是怕不如孟状元的诗词好,所以才迟迟不肯开口。”有人附和道。

  孟郊此时喝的脸通红,眼神迷离,当即起身对着李白的方向拱手:“说来李兄今日这般破费,也是因为我,这一场宴会的酒钱我来付吧,毕竟总不能让李兄破费。”

  “有理有理,孟状元是应该出一点,毕竟李兄就差把手上的毛笔当了,身上怕是也没什么钱了,当真是打肿脸充胖子,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赚回来那匹马,那一件衣服,哈哈哈。”大梵天毫不犹豫的讥讽道。

  这还不算,大梵天持续补刀:“而且李兄身为诗仙,却不能上榜,入朝为官,这辈子怕是没有什么前途了,若是今日再不能当场吟诗,那诗仙的名头怕是也该让出来。”

  字字珠玑,字字如刀!李白感受到了磅礴的杀意,这种杀意并非针对肉身,而是——精神!

  岑夫子当即猛喝了一口酒,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站了起来,随即一口酒直接喷在了大梵天的脸上。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眼中精光绽放,当即挥毫,顿时那一口酒直接化作了滔天的怒涛。

  将大梵天直接冲了出去,而随着这一手诗词的落下,此间竟然只剩下李白,岑夫子、丹丘生、孟郊四人。

  黄河之水将此地的酒楼直接冲垮,不仅如此,原本热闹的长安城也不见了,只有怒涛不绝。

  大梵天稳稳的落在黄河之上,看着李白,神色冰冷:“好强的演化之力,但你这一手诗词已经落了开头,我曾在外面听过,以此为头,怕是衔接不上适才的景啊!如此,此诗不成,你的心气必散。”

  大梵天那一张童颜之上渐渐浮现笑意,祂丝毫不在意自己适才暴露了杀机,从而让李白有所察觉。

  祂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李白面对自己的攻击,一定会演化自身最强的攻击手段,如此一来,适才大势所推动的一切,根本无法落在这首诗词之上。

  李白,已输!

  孟郊此时来到李白的身边:“李兄,这可怎么办?”

  虽然孟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大梵天所展现出来的杀机不似作假,他明白,他们怕是惹到了不该惹的人。

  岑夫子,丹丘生落于李白身前,护持左右:“虽然只有一日的情分,但却好似存了数十年的交情,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绝对会死在你前面。”

  李白看着异口同声的二人,心底生出几分温暖。

  “无妨,区区蝼蚁,还不值得你们为我拼命。”李白拨开二人,缓缓踏前一步。

  “大梵天魔王!”

  “嗯?你难道还要挣扎?适才的攻击诗词做头,你契合不了大势,现在认输,我可以在轮回处为你求情,让你入阿修罗一脉做一个将军。”大梵天是真的生出几分惜才之心。

  人族这些年,从未听说过有李白这样可以将诗词演化成意境的攻击手段,所有开创先河的人,都值得被记住。

  “当然!毕竟我是唐王亲封的诗仙!大梵天魔王,感谢你让我真切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随心而发的诗词,知道了师父给我这些诗词的真正含义,真的希望能够和你做朋友,多演化一些幻境,让我体会一下那些诗词诞生的真正的来源。”

  大梵天眼睛微眯,祂看着李白那真诚的模样,心下不知道为什么多了几分慌张。

  “哼!等你先能从这一场幻境之中脱离出去,再说吧,我倒是要看看你该如何对抗我!”

  大梵天动了,身形以极快的速度冲向李白,也就在此时,李白高喝道:“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不好!”

  大梵天没什么文化,故而没在这句诗词之中感受到了壮志未酬的悲壮和韶华易逝的感慨,只能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

  这也就让这句诗词的威力达到了最大化,祂的动作开始变得缓慢,祂的身体开始变得佝偻,祂的容颜开始变得枯槁。

  一股垂垂老矣的死气开始弥漫开来,这还不算,祂清楚的看见浑浊的黄河之水变得清晰,最终化作一面镜子,映照出祂的模样。

  童颜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如老树皮一般的面庞,狰狞又恐怖。

  “啊!”祂发出刺耳的尖啸,不敢置信抓着两侧生出的白发。

  祂可是大梵天啊,号称有不朽容颜,可如今在这一句诗词之下竟是开始变老了?

  祂的身形缓慢的从黄河之水上向着李白走去,步履蹒跚,行动极为缓慢,祂的牙齿脱落,说话漏风,声音也变得模糊不清,可却能够感受到祂满腔恨意。

  “李白,你的杀伐之意越强,你就越不能契合先前的大势,你做不出符合先前大势推动幻境下的诗词,你会同我这一缕意志一同陨落在这里,你会被大势磨灭的!”

  似乎是为了回应大梵天的话语一般,李白的周身开始有雷霆锁链浮现,随时准备落向李白。

  “是吗?”李白冷哼道。

  “你莫要死鸭子嘴硬,我不信你如此杀伐之力的诗词下能衔接先前的欢愉!”大梵天颤颤巍巍的回道。

首节 上一节 122/1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