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当官的,养几个妖怎么了? 第463节

  皇帝也有龙颜大悦一说,这是在告诉群臣,做什么样的事情能得到她的喜欢。

  萧歆玥拍着椅子把手,不住朗笑着,俏脸绯红,满是激动。

  萧歆玥不多见的情绪失控,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众臣渐渐冷静下来,观察着萧歆玥的表情和态度,也在心中各自盘算着。

  这次明辰凌玉又干出了大事情。

  等他们回来了,想必又是一顿封赏,地位再度拔高一层。

  隐隐的,已经要超过陛下了。

  那么接下来,他们底下这些人该何去何从呢?

  朝廷之上永远都会有派系,有斗争,有朋友,有敌人。

  在势力还弱小时,有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大家同仇敌忾还不显。

  但当地位越来越高,蛋糕越做越大,利益越来越多……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纷争。

  人这一生一直都在争。

  相互算计,彼此消耗。

  现在新乾元的朝堂上,已经渐渐有些趋势了。

  这是大势,是人性,经历多少年都无法改变的。

  萧歆玥对此也无能为力,她能做的只是维持好平衡,尽力将斗争转向良性角度。

  朝堂上没什么营养的恭贺场面话和马屁过去之后。

  一少年郎站出一步来,朝着萧歆玥说道:“陛下,既然大齐已经亡了。”

  “臣以为,该立刻派大军东出,借着明辰和凌玉两位将军的无敌军锋,以风卷残云之势,镇压所有不臣叛逆,收回乾元失地,使我大乾一统。”

  云征,刚刚新婚不久,身居高位,家庭美满,正是春风得意之时。

  朝堂上,他却表现得超出于他年龄的沉着冷静。

  不过虽然面上平静,内心却还是不由得为明辰感到震撼和无奈。

  他很清楚,单凭凌玉是做不到这一步的,定然有明辰的手笔。

  他无奈也无奈在这里。

  他自负有天人相助,资质卓绝,聪慧明睿。

  投效乾元,年纪轻轻创下了这些功绩,换在任何一个时代,那绝对是最璀璨明亮的星星。

  偏偏头顶上却始终有个大山压着,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明亮的太阳傲立于天空之上,注定令所有星星都失去光芒。

  他总是在追逐,但却永远都只能看到背影。

  妈妈,我一直活在他的阴影之下。

  天爷,既生征,何生辰呐?

  压下心中的想法,他语声晴朗道:“陛下,臣以为,莫要让两位将军回来了,以逍遥城为轴心,直接让他们北上,趁着大齐大挫,我军士气锋锐,直接将失地都收回来。”

  汪槐并不是把一个完完整整的大齐送给了明辰。

  他留下了很多烂摊子需要处理。

  大齐的天下并不单单只是属于大齐的而已。

  因为汪槐的统治和一系列失误,滋生了许多的反叛和割据势力。

  徐仲灵只是其中最大的一支罢了。

  大齐境内遍地烽火狼烟,土匪乱窜,收拾这些山河也需要出些力气。

  况且汪槐只是带了一众精锐的士兵来剿灭徐仲灵而已,除了这些兵马外,其余安定的州郡也有些残余的大齐势力在各州郡驻守把控。

  这数万人因为汪槐崩殂,军心震动,加上明辰一行到来的及时,还有汪槐留的下属帮忙,综合种种因素,这才促成了这场和平受降……

  否则的话,无论如何也是轮不到乾元的。

  汪槐身死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他那些下属的想法无人知晓。

  投降?还是割据?

  只有真正占领的土地,才是自己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很高觉悟的,也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乾元的。

  汪槐放手,自然也不可能处理这些事情了。

  云征的意思就是趁着现在大齐一片混乱,明辰和凌玉的组合又十分无敌,干脆直接摧枯拉朽将失地收回。

  不回来?

  萧歆玥闻言眯了眯眼睛。

  云征这话听来似乎有些道理。

  但是……

  冯孝忠上前一步来:“不可!陛下,臣以为,不该在这时候东出。”

  “齐皇崩殂,东部大乱,各方势力群龙无首,势必进入混乱争斗。咱们不妨现在旁边看一看,让这些人斗的俱伤,咱们再站出来,收渔翁之利。”

  毕竟先前乾元就是这样的,傍依慎江天险,蜗居西部发育,坐看大齐和陈国争斗,现在成了最大的赢家。

  冯孝忠性子本就是沉稳的类型,猥琐发育上瘾了,想要观察一下情况,不愿浪费兵力和资源。

  云征闻言却皱了皱眉头:“争斗不一定会俱伤,还有可能会合并。冯大人是想让这些人整合起来,组成一个难啃的大骨头么?”

  若只有两个大国,他们矛盾尖锐不可能联合,那自然可以坐山观虎斗。

  但是现在是一个个心思各异的小小势力,彼此消磨的可能性有。

  但云征以为,更大的可能却是兼容并包。不趁机一鼓作气把他们都剿灭,难道要等出来一个厉害的领袖,把他们都整合起来,组成一个巨无霸再费更大的精力去与之争斗么?

  萧歆玥坐在王座上,静静的看着下面的群臣,没有表态。

  这是新朝新的风气。

  这个时候,萧歆玥的意思便是大家踊跃发言,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提出自己认为事情的优劣,但要注意秩序,并且论事不论人。

  萧歆玥集合多人的智慧,再进行决断。

  “陛下,臣以为冯大人说得对,不妨再观望观望,就算是东边苗头不对,我们也可以那时候再出兵,尽最大可能保护我们的士兵,毕竟我们的敌人还有北烈呢!”

  “不不不,陛下,此言差矣!战争时机稍纵即逝,战报传递有延期,臣以为云大人所言在理,两位侯爷还在前线,不妨直接挥兵北上,势必有所斩获。”

  开了头,陆陆续续有人站出来,朝着萧歆玥报告。

  萧歆玥很喜欢这样的氛围,群臣各抒己见,阐明利弊,说的越多,她的视角就越清晰。

  不过明辰不喜欢,毕竟他不是皇帝。他不上朝,就是懒得打这些嘴仗。

  许多事情注定不可能全对,也不可能全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其中还掺杂了一些党派之争和利益分割的问题,听的人脑仁疼。

  收复东方失地,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分蛋糕,采取了谁的策略,那么分蛋糕的时候,理所应当要分一块利益。

  此刻踊跃发言,无疑是在未来争取机会。

  不过,大家不是明辰,官员的生存方式如此,也没什么好说的。

  “不可!陛下,臣以为无论战与不战,都该让两位侯爷回来。咱们回越阳之事在即,明大人挽狂澜之既倒,为我朝续命。凌将军率大军投效,立下汗马功劳。他们合该去越阳参加祭天大典,昭告天下其功勋。”

  一时间,整个朝堂安静了些。

  下一个想说话的官员也噤声,观察着萧歆玥的反应。

  明辰和凌玉在乾元是一对特别的存在,地位太高。

  明辰甚至都不上朝了。

  现在立了大功,地位势必还会再进一步,兴许都要威逼皇权了。

  还不了的大恩就是大仇。

  自古帝王容不下功高震主。

  乾元如今繁盛离不开萧歆玥兢兢业业的努力,但是孜孜不倦的细水长流注定比不上惊世骇俗的一鸣惊人震撼眼球。

  明辰一次次震撼人心的表演直接把萧歆玥给显没了。

  一个大爹拖着他们全朝人飞。

  两人这次以极低的战损比立下了灭国之功,陛下的心里真的如同面上表现的那么高兴么?

  虽然有些靖安侯与陛下风流韵事的传闻,但陛下心里真实想法是怎么想的没人知道。

  所以大家都避讳有关两人功劳方面的讨论,一切交由萧歆玥决断。

  甚至觉得,让两人别回来,别去越阳露脸,沉寂一下也不错。

  只是现在却跳出一个人来,把这些事情摊到了明面上。

  “况且现在两位大人吸纳了太多降卒,降卒兵力远远大过我军。人心不齐,鱼龙混杂,不好调动,根本无力再继续发动长途奔袭的战斗了。当今要务,该是将这些降卒带回我朝,整合管理才是。”

  “各位大人,如今最该讨论的问题,也是这些降卒该如何处理,如何分配。”

  “若要东出,也该派其他将军和其他兵马。”

  这官员用另外的几个角度,朝着萧歆玥阐明了自己的看法。

  云征和冯孝忠这些就事论事的人一愣,也不住点了点头。

  倒是忽略了这一点。

  凌玉和明辰表现的太出色了,人们下意识便把他们同普通人区别开了,感觉一些小问题在他们的手里不算是问题。

  手下这么多降卒,东奔西跑去打仗确实很麻烦。

  若是丢下这些人让他们自己回来,怕是更生事端。

  现在明辰和凌玉是必须要回来的。

  萧歆玥闻言眯了眯眼睛,多看了他一眼。

  很好,这人的官职可以再往上调调了。听了这么多话,也就这人说的最合她心意。

  很多人失策了。

  萧歆玥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皇帝,没那么多猜忌和唯我独尊的傲慢,也不嫌功高震主。

  至少对于明辰是这样的。

  明辰对她意义非凡,定位很模糊,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臣子。

  是老师?是同伴?是知己?是情人?是仰慕之人?

  这作为一个皇帝并不合格,若明辰心怀不轨,那么她将王朝易主,身败名裂。但萧歆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她还想着拖拖时间等明辰回来跟自己一起回越阳呢。

  这帮苟东西,还要把他丢出去打仗。

首节 上一节 463/4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