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我也就告诉你吧。”
“李家,卢家,杨家,赵家……皆是我派人覆灭的,并非血衣军所为。”
有些聪明的百姓都看的出来,自己这自命不凡的儿子却看不出来。张伯兴也是颇为无奈。
“啊?这……”
张黎的世界观有些震撼,他愣愣地看着自己的贪官父亲,只觉对方有些陌生。
那可是好几百口人啊!
这人轻飘飘的……就灭了?
“是非对错,你好好想想罢!”
张伯兴不管一脸呆愣的儿子,只是叹了声,匆匆离开,去处理事务去了。
……
“这……咱们要投降血衣军吗?”
“张大人贴公告了,说是三日后非必要不要出门!”
“唉……这都要过年了,怎么能不出门呢?”
“血衣军可不是什么善茬啊!忘了李家的事儿了?我听张大人的,我不出门。”
“这你还真信啊!那时候哪有血衣军啊?血衣军闲的没事就杀大户啊?”
“啊?那是谁?”
“不可说……不可说……”
“张大人太没骨气,为何要投降血衣军那些土匪强盗?”
“咱们只是一座小城没兵怎么挡得住血衣军?”
……
雪花飘摇,新年欢乐团圆的日子,沉重的消息却随着张贴的告示,在城市之中流传。
百姓们面色各异,议论纷纷。
血衣军即将到来,为减少伤亡,知县张伯兴决定开城门,投降血衣军。城中各百姓尽量留守在家,不要出门。
不知何时,关于张伯兴贪腐的消息渐渐少了许多,不再为人们所流传了。
毕竟城里权贵大户都死的差不多了。也没什么人供张伯兴贪了。
时间会改变许多事情,会让真正的璞玉从灰尘中绽放。也会变黑为白,扭转百姓们的观念。
乱世之中,迟钝的百姓们似乎也渐渐反应了过来。相较于其他城市饥寒交困,朝不保夕的人们而言,他们似乎过得还不错。
他们的赋税不高,他们的城市建设很好,他们没什么官僚权贵欺压百姓之事……
日子并非大富大贵,但好歹有些奔头,只要勤奋找个营生做做,就可以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中好好生活。
而这一切的缘由呢?
兴许,是那五年来被流言说着贪腐,却默不作声的知县大人吧。
无论百姓们如何想象,他们的命运在人世间沉浮,并不为自己所掌控。
大雪飘飘,新年到来的日子。
凛冽寒风之中,一留着山羊胡,身形瘦削的人影静静的站在城门口前面。
远方千军万马,呼啸而来。
新年到了,血衣军也到了。
第218章 悔否?
“你就是望阳知县?”
千人血衣军呼啸而来,为首的先锋将军看上去是一年轻小将,名叫陈华。
他穿着一身亮堂的铠甲,戴着红色的头巾。
昂着脑袋,俯瞰着眼前这站在城门前的老者。
舅舅跟他提过一嘴,务必要保住此人的性命。
“各位义士,我就是望阳县的知县张伯兴。”
张伯兴看着这一群虎狼一般的士兵,朝着他们拱了拱手:“陈国无道,我愿弃暗投明,开城投降义军,望与诸位友好共处。”
望阳县无险可守,并非一坚城。
张伯兴是无论如何也守不住城市的。
“好好好~”
“张大人明断是非,你的选择没错!”
陈华笑呵呵地说道。
单单是这开局,似乎没什么问题。
双方相处的倒是和谐。
血衣军进了城。
“啧啧……张大人治里的县城不错啊!”
进了城门,眼前的景色焕然一新。
道路井然,一个个房屋错落有致,百姓生活的应该还不错。
最起码陈华打南边一路行军闯来,除了一些大都市,没见过几个城市如同这望阳县一般富庶。
围墙上,门缝里,透出一双双眼睛来,或是好奇、或是恐惧地窥探着他们。
陈华四处打量着,眼中多有些惊叹,朝着身边张伯兴说道。
“咳……过奖过奖!陈将军过奖!”
张伯兴轻咳了声,他察觉到这些血衣军看城市的眼神有些不太对。
他眯了眯眼睛,说道:“将军一路舟车劳顿,我已备好酒菜,还请随我去府上休息一下吧。”
只想赶紧送走这些名声不太好的义军
“莫急!”
然而陈华却是摇了摇头。
手下的士兵四处张望着,眼神有些热切,显然已是迫不及待了。
张伯兴心下一沉:“这?陈将军何意?”
陈华挑了挑眉:“张大人不知我们血衣军的规矩?”
难得遇上了这么一座富庶的城市,他们怎么可能就这么直接走了?
接着,不待张伯兴回复,他便是自顾自地答道:“张大人,咱们行军是需要粮草辎重的,要不然怎么打仗?咱们陛下亲口定下的规矩,进城之后补给三天。”
大齐的制度存在一些漏洞。
汪槐战争属性不错,气魄雄浑,身先士卒,确实是一无双勇者。
然而草根崛起,他的目光注定有许多局限,明辰为他开了悟,但却没有教给他后面需要做什么。
他只有恢弘的理想愿望,政治属性和眼光格局并不太高,工作重心始终放在战争上。
他也太过于高估自己人的思想觉悟了,并不是所有人都跟他一样。
汪槐对自己人太好了,他只想对百姓好,却又缺少许多惩治戒律。
成势之前就许诺了许多事情,得到了百姓大批量的追随和支持。
但随着渐渐做大,一些弊端也开始暴露出来。
那就是过于狂热的信仰和落到实处的资源矛盾。
明辰原本就说过,血衣军就只是义军而已,存在很多问题,现在根本就没有建立国家的资格。
年老者倒还罢了。
一些年轻之人,狂热的加入了血衣军,却不从事生产。
只需要天天游街去喊口号,便可以得到饭食,吃饱穿暖,那么谁还会出大力去干活呢?
要知道干农活可是一点都不轻松的,风吹日晒,做不完的事情。
懒惰是病毒,人们总会去寻找最为轻松的生活方式,一人懒惰可以过得很好,那么就会令周遭的人不平衡,同样也会引得周遭人追随模仿,到最后形成恶性循环。
这就造成了大量的生产力被浪费,甚至反过来吃干饭。
信仰之人为了国家,不断地压榨着小家庭,不断从家中拿出资源来,供给朝廷。
血衣军的官吏也为了自己的政绩好看些,半是鼓励半是强迫的从百姓手中抽血,上报的情报也有所夸大。
时间悠悠流逝,当初揭竿而起,撑起半边天空的义军似乎渐渐变了味道。
况且血衣军本就是个被上了发条的战争机器,始终不停歇征伐,这就造成了国家资源大量消耗,入不敷出。
乾元粮仓积累数年的粮食很快就被挥霍一空。
军队每攻占一个城市,不可避免的就会进行劫掠采补。
而这些底层崛起的人们,大多没有汪槐那般雄浑的气魄和野心,太容易被物欲所侵蚀。
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记得初心的。
或许该说……大部分的人,都没什么忠实的理想,他们会随波逐流,会沉湎于欲望。
口号,渐渐也就只是口号了。
义军和土匪仅有一线之隔,其实定义也并不那么清晰。
除了粮食之外,看到了稀罕的宝物如何?看到了清丽的姑娘如何?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人也不是非恶即善的生灵。
热血昂扬的义军,可能也会是狰狞可怖的土匪。
一旦得势,屠龙的勇者接下来就会变成新的恶龙,更加沉湎于欲望,更加为所欲为。
战争过后的城市,也是一地鸡毛,哀鸿遍野。
汪槐统军在前线,也会看到问题,但是士兵们确实缺粮,确实缺资源,这问题不能避免。
不吃饭那就没力气战斗,那就会饿死。
自己人显然更重要一些。
他允许在占领区补给些粮食,但是只准抢掠当地豪绅和官宦,尽量少对百姓动手,严格禁止抢夺财物、破坏房屋和奸淫女子的事情发生。
汪槐统帅的是最精锐,最忠诚的部队,军纪自然是最严苛的。
行军过程中有点小问题,不过在他的视角看来,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