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除妖人 第394节

  唯有远端的一幅被黑布盖着,令人看不见其真实模样。

  三人各自在一张蒲团上坐下。

  洛川习惯性地从空间法器中取出茶具和茶叶,斟了三杯茶,第一杯双手递给顾旭,第二杯自己一饮而尽,第三杯放在地上,随意地推到觉明大师的面前。

  “这可是大齐王朝号称‘仙茶’的蒙顶山茶,要不尝尝?”

  觉明大师抬起茶杯,微微抿了一口,便放在一旁皱眉道:“还不如我这小寺庙里树上扯的茶香。”

  “真没想到,灵山寺里竟然还藏着连我都不知道的好茶,”洛川刻意露出一副极为夸张的惊讶表情,“大师怎不拿出来一同分享?”

  觉明大师不再理会洛川的调侃。

  他望向一旁的顾旭:“顾小友,你——”

  “——帝君。”洛川打断他的话,纠正道。

  “好吧,帝君,”觉明大师顺从地改口,“您先前提到的那句‘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其实是灵山寺第三代方丈‘地藏’留下的遗言。

  “根据寺中的记载,地藏祖师修为盖世,飞升上界只在一念之间,但他却一直压制自己的修为,直到寿元耗尽,在寺内圆寂,也迟迟不肯踏出那一步。

  “他将这方世界称作‘地狱’,希望凭自己的力量,济度地狱中一切罪苦众生。

  “他的这些观念,被后人视作异端邪说。他开创的法术,也因为经常使后世弟子走火入魔,而被列为禁术。”

  他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摇了摇手里的禅杖。

  一阵微风拂过。

  偏殿远端的黑布,忽然缓缓坠落于地,露出了藏在背后的画像。

  那是一个身披袈裟的老僧,整个人干瘦得像是枯萎的秸秆,一双眼睛却明亮如炬,仿佛可以穿透一切虚妄,看见世界的真实。

  在画像一旁,除了法号和生卒年月外,还写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那句话——

  这正是顾旭站在山门之外,借助“星盘”看到的内容。

  “他说的没错,”顾旭沉吟片刻,淡淡道,“这方世界确实是地狱。但清醒的人终究是少数。

  “大部分人一直生活在太上昊天精心编撰的谎言中,对自己遭受的苦难毫无察觉。”

  “太上昊天?”觉明大师眉毛微扬,对此有些不解。

  顾旭瞥了眼旁边的洛川,淡淡吩咐道:“文昌,跟他解释下。”

  “是。”洛川颔首道。

  然后他望向觉明大师,把大荒的真相、太上昊天和紫微大帝的恩怨、飞升背后隐藏的秘密、顾旭是紫微大帝转世等信息简要叙述了一遍。

  听完后,觉明大师低着头,沉默许久,过了好一会儿才从恍惚中回过神来。

  “这世界竟真是如此。”他长叹一声,感慨道。

  “你这么快就认同了我的说法?”洛川玩味一笑,“不怕我在忽悠你?”

  “很久以前,我脑海里就有了类似的、模糊的猜测,”觉明大师缓缓道,“尤其是在我听到赤阳子走火入魔的消息后。

  “但我不确定它是真是假,也无从找人去确认。

  “甚至,在我打算把这个猜测告诉别人时,我会不经意地遗忘这个念头。

  

  “你们今天能够不受阻碍地跟我说这些事情,便证明你们的身份很不一般。像你们这样的人,应该不至于不远千里跑来灵山寺,只为糊弄我找乐子。”

  听到这话,顾旭不禁想起他和大齐国师一起去祭拜赤阳子的坟墓时,曾看到的铁网弥覆、烈火焚烧的可怕幻像。

  当时他想把“大荒是一座牢狱”这句话告诉国师。

  然而在他开口说出第一个音节的刹那,一股强大而神秘的力量阻止了他,令他的喉咙无法再发出任何的声音。

  可这些天来,他却可以毫无障碍地讨论这些大荒隐秘。

  莫非是出于紫微大帝的缘故?

  “那你的立场是什么呢?”洛川继续问道,“是打算在知晓这一切后,继续隐匿深山,做一个袖手旁观的懦夫,还是跟我们一起,去改变这一切?”

  “你们一个八境真君、一个帝君在世,”觉明大师思忖片刻道,“我只是区区一个第七境的修士,又能帮得上多大的忙?”

  “要打破大荒这座牢笼,我们无疑得干掉‘狱卒’天行皇帝,”洛川解释道,“而我掌握着一门阵法,名叫‘周天星斗大阵‘,能够阻断天行皇帝与’泰阿剑‘之间的联系,使他变成一个普通的第八境修士,避免太上昊天借他之手干涉我们下界的战斗。

  “但这‘周天星斗大阵’,对真元的消耗极大,需要多名深谙大道真意的圣人前者一起出手,才能维持它的运转。

  “我们确确实实非常需要你的帮助。”

  “原来我在你们眼里,就只是一个协助运转阵法的工具人啊!”觉明大师自嘲一笑,轻轻摇头,“你们的提议,我还得再考虑考虑。毕竟我现在代表的,不是我个人,而是整个灵山寺。万一搞不好,我就成宗门的千古罪人了。”

  说到这里,觉明大师转头望向窗外,喊了一句:“净如!”

  一个身材消瘦、披着浅褐色袈裟的年轻和尚匆匆跑来,朝着觉明大师行礼道:“师父有何吩咐?”

  这位法号“净如”的和尚,对于顾旭来说还算是个老熟人——今年元宵擂台赛上,两人曾极为激烈地打了一架,最终顾旭领悟出新法术“东风夜放花千树”,才成功击败了净如和尚,令其跌入洛水之中。

  “这两位贵客今日来我们寺中拜访,”觉明大师指了指面前的洛川和顾旭,“替我照顾好他们。”

第484章 选择

  看到坐在蒲团上的顾旭,净如和尚不禁面露惊色。

  他清晰地记得,之前元宵擂台赛同顾旭上台比试的时候,顾旭仅仅只是个第三境修士——他凭借着一首《青玉案》,以及越境作战的本事,一夜之间名震京城。

  净如和尚也同样出了名——

  当然,他出名,并不是因为他修为有多么高,或是“金刚不坏神功”用得有多么熟练。

  而是因为他不幸成了衬托故事主角的一片绿叶。

  后来,当顾旭被大齐王朝通缉后,净如和尚还暗暗为之感到惋惜。

  没想到今日再次见面,顾旭竟然已经推开了酆都之门,成为了第六境修士!

  隔得老远,净如和尚就已经感受到他身上散发的磅礴的真元气息——比灵山寺那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老还要浓郁。

  想到距离上次见面,只过去了数月的时间。

  净如和尚只觉得自己像是在做梦。

  “妖孽,”他暗暗感慨道,“真是妖孽。”

  就在这时,顾旭忽然转过头来,朝他淡淡一笑道:“净如道友怎一直盯着我看?莫不是我脸上沾了什么东西?”

  听到他的话,净如和尚终于回过神来,磕磕碰碰道:“顾……顾道友和洛司首远道而来,让小僧感到有些意外……意外和惊喜……”

  “惊喜?”顾旭眉毛微扬,开玩笑道,“是觉得有机会从朝廷那里领一大笔赏金么?”

  “不,不是这样,”净如和尚像拨浪鼓似地连连摇头道,“是顾道友的修为……嗯,修为和风采让小僧惊叹不已……”

  …………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觉明大师前去找灵山寺的长老们,商量与顾旭、洛川合作对抗大齐朝廷之事。

  顾旭和洛川则在净如和尚的带领下,在灵山寺里四处参观——

  更准确地说,是顾旭像个游山玩水的阔少爷似的,无所事事到处游荡。

  净如和尚像是他的向导。

  洛川则跟在顾旭身后距离数尺的位置,同时不忘用天机推衍之术观察着四周,生怕寺中有人怀有歹心,要对帝君不利。

  走着走着,顾旭忽然停下脚步。

  “净如道友在第四境驻足了多久?”他望向身边的净如和尚问道。

  净如愣了两秒,老实回答:“三年。”

  然后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其实我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就已经远远地看到孟婆亭的轮廓了。但是我照着灵山寺祖传的破境之法练了很久,都迟迟没能找到跨过这道坎的契机。师父也不允许我用‘斩七情’之法,认为它得不偿失。”

  “你师父做得对,”顾旭道,“凭你的资质,确实不需要用‘斩七情’。”

  “我的资质?”净如微微皱眉,有些疑惑。

  灵山寺里的不少长老都说过他修行天赋不错。

  但远不如苏笑、赵嫣等天之骄子那般耀眼。

  站在眼前的顾旭身边,更显黯然失色。

  “你是个很纯粹的人,”顾旭语气平淡地说道,“伱先跟我说说,你们灵山寺的祖传之法要求你们做些什么?”

  尽管顾旭模样很年轻,声音听上去也很年轻。

  但净如此刻却觉得,他说话的口吻像自己的师长,语重心长,不容违逆。

  “清心寡欲,摒弃享受,”净如不假思索地照着修行典籍上的说法回答道,“远离红尘,回归本真。”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顾旭看着他,认真道,“自从你开始修行以来,应该很少离开山门,外出历练吧?

  “‘本真’这东西,你早就有了。如今刻意去寻,反而误入了歧途。”

  净如眉头皱得更紧了。

  他双掌合十,向顾旭颔首行礼道:“还请顾道友指教。”

  “我给你八个字吧,”顾旭思忖片刻,说道,“‘莫要多想,顺其自然。’”

  听到这话,净如和尚站在原地,沉默不语。

  几分钟后,他似乎突然领悟了什么,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

  “抱歉,顾道友,请允许小僧暂时失陪一会儿。”

  他匆匆抛下这话,甚至顾不得跟后边的洛川打一声招呼,便朝着山林间的静修室飞奔而去,很快不见了踪影。

  顾旭目送着净如和尚的背影远去。

  过了少顷,他的嘴角微微上扬,淡淡道:“灵山寺似乎不太愿意与我们合作。”

  “我也看到了,”洛川上前几步,走到他的身边,“帝君是大荒人心所向、天命所归。那群鼠目寸光的和尚,终究会为今天的选择感到后悔。”

  顾旭轻叹一声:“敌人强大,前路艰难,我们也不能太过乐观,还是得做最坏的打算。”

  “帝君说的是。”

  …………

  一刻钟后,如顾旭所言,觉明大师重新回到他们两人面前,脸上挂着歉意的表情,向他们表,灵山寺无法参与到对抗大齐朝廷的行动之中。

  “你们知道,我是灵山寺的方丈,身上扛着宗门传承的重担”他说,“我不仅仅要考虑个人得失,更要考虑寺中数百名弟子的生命安危。我不能让他们都卷入这样一场可能有去无回的冒险之中。

  “二位请回吧!

  

  “你们的身份和计划,我不会透露给大齐朝廷。”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洛川仍在尝试劝说道,“如今乱世将至,你怎能保证你的灵山寺永远不会被战火波及到?俗话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若是你现在就选择追随帝君,待他日帝君重新君临上界,定少不了你一场大机缘。”

  “我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觉明大师摇了摇头,“也知道自己年纪大了,这辈子的修行之路快要走到尽头了,不敢奢求什么大机缘,只求做好自己的本分,守好这座灵山寺。”

  洛川转头望着身边的顾旭道:

  “帝君,我们走吧。”

首节 上一节 394/6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