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除妖人 第170节

  昭宁公主府。

  他径直登上阶梯,跨过门槛,然后沿着长长的走廊,来到了那间整洁素雅的书房。

  他坐到书桌背后的椅子上,摘下手腕上的白玉镯子,将其放回木匣之中。

  这一瞬间,他的身上亮起色彩缤纷的幻术光芒。

  片刻后,光芒淡去。

  风度翩翩的白衣青年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雪肤花貌、朱唇皓齿的年轻女子。

  正是昭宁公主萧琬珺。

  作为一个没有修为的凡人,她早早起来处理政务,晚上又为了看擂台赛,在拥挤的人群中站了一个多时辰,早已疲惫不堪。

  好在屋内没有其他人,她也不必太在意自己的形象,便干脆解开发髻,用手肘枕着下巴,整个人懒洋洋地趴在桌边,打了个哈欠。黑发随意披散,像是悬挂的瀑布。

  而她的目光,则再次落在桌上那一沓跟顾旭有关的奏折上。

  “有意思。”

  想起今夜的所见所闻,她轻笑一声,默默感叹。

  短暂的休憩后,她提起毛笔,蘸了红墨水,开始和往常一样代替沉迷修炼的大齐皇帝完成“批红”工作。

  首先,她翻开洛司首那份提议把顾旭提拔为驱魔司六品主事的奏折,在上面不假思索地写下“同意”二字。

  然后,她又取来国师那份推荐顾旭担任龙门书院客座教习的奏折——对此,龙门书院内部存在着不少反对的声音。

  内阁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把顾旭和所有竞争者聚在一起,比一比画符的技术,谁强谁上。

  “这下有好戏看了。”这是昭宁公主心里冒出的第一个想法。

  她早就听说过顾旭的符篆之术出神入化。

  顾旭今夜在擂台上展现出的符道造诣,确实力压龙门书院的得意学生,令无数人叹服。

  龙门书院这地方虽然号称是“大齐修行者第一学府”,但最近几年里,却很少出现像顾旭、苏笑这样出类拔萃的天才人物。

  书院里传授的道法符篆,也与几十年前相差无几,很长时间都没有推陈出新。

  反倒是战斗在杀鬼第一线的驱魔司,常常会有人改进或开创出新的法术。

  昭宁公主作为大齐朝政暂时的执掌者,自然很清楚这背后的原因——

  一方面,龙门书院内部讲究论资排辈,使得里面充满了混吃等死的老家伙;另一方面,书院学员名额本就稀少,大部分还被京城权贵们把持,导致有天赋的寒门子弟难以入学。

  昭宁公主猜测:国师作为龙门书院名誉院长,之所以推荐年仅十七岁的顾旭担任客座教习,其中的一个原因很可能便是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

  “其实,我也早就看不惯龙门书院那群故步自封、不求上进的教习们了,”公主默默心想,“我很期待,如果顾旭在他们面前大显身手,把他们骄傲的资本碾得粉碎,他们脸上的表情会有多么精彩。”

  想到这里,她便在这份奏折的票拟上也写下“同意”。

  最终,昭宁公主的眼神落在了提出要给顾旭册封爵位的奏折上。

  这是个相对棘手的问题。

  因为大齐王朝存在“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按照杀鬼数量评定功绩。

  顾旭虽然拯救了青州府数万百姓,但空玄散人和九婴蛇妖却是圣人们解决的——这样的事情,并没有供她参考的先例。

  昭宁公主沉吟片刻,想起顾旭今夜惊人的表现,只觉得这种百年不遇的人才,应该想尽办法拉拢才对,决不能因为吝啬赏赐,寒了他的心。

  随即她大笔一挥,迅速写下自己的意见:

  “沂水县驱魔司经历顾旭,长才伟度,博文强学,周百虑以匡社稷,竭一心而在万民。时遭艰虞,歼殄凶鬼。智可以不俟终日,诚可以格于上苍。可封晋阳子,赐丹书铁券。主者施行。”(1)

  …………

  驱魔司总部。

  顾旭回到衙门后,凭借自己元宵夜的所感所悟和“度厄丹”的药力,毫不费力登上了“思乡岭”的一百余级阶梯。

  环绕山间的浓郁雾气,和之前那恐怖的阻力,今天不再是他前进的障碍。

  待他结束修炼,时间已是正午。

  他伸了个懒腰,走出“清香阁”,决定去尝尝驱魔司总部公厨里的午餐。

  途中,他看到上官槿穿着一身麻布短衫,长发高高束起,正在空旷的院落中练剑。

  

  她没有动用真元,也没有练习《云海星河剑》这种高深莫测的上品剑术,而是在反复练习点、刺、劈、扫等这些基础剑式。

  不像是练剑,更像是在锻炼身体。

  虽然此时是寒冷的冬季,但她的头发和衣服已被汗水浸湿,看上去仿佛刚刚从水塘里爬出来一样。

  “顾道友,是打算去吃饭吗?”刚一见到顾旭,上官槿便停下手上的动作,微笑着跟他打招呼道,“正好小寒妹妹也在公厨里面呢!”

  顾旭点了点头,然后客套地问了一句:“上官道友吃过饭了吗?”

  “我今天不打算吃饭了。”

  “为什么?”

  “因为我昨晚吃的太多了,又是狮子头又是千张肉又是鱼香茄子又是糖人,”上官槿自嘲一笑,“你或许不知道,我的体质就跟小猪一样,胖起来是很快的……

  “真羡慕小寒妹妹,拥有像‘饕餮之印’那样的神通,永远都不用担心长胖的问题。”

  顾旭没有立即回应。

  他看了眼上官槿纤细的腰肢,心想:以前只知道她爱美,热衷打扮,却不知道她背后还付出了这么多汗水。

  然后他又低头看了眼清瘦的自己。

  紫微命格掠夺了他的寿命,也赐予了他吃不胖的体质——当然,对于男人来说,太瘦其实也是一种苦恼。

  只是顾旭忙于修炼,无暇举铁,也不知要怎么做,才能长出一身肌肉。

  或许得再吃些雪参?

  还是得等修成圣人后重塑身躯?

  PS:写本章节共花了四小时,其中三小时在写文言文QAQ

  …………

  注释:

  (1)参考唐玄宗《加封魏知古陆象先制》《加刘幽求实封制》,其中:

  “艰虞”:艰难忧患;

  “不俟终日”:看到时机就立即行动,不可迟延;

  “格于上苍”:感动上苍;

  “主者施行”:朝廷法令送交主管部门执行。

第204章 燕国公

  “对了,顾道友,”就在这时,上官槿再次开口说道,“你的任命书今天下来了。司首大人让你半个时辰后去观星台上找他拿,正好他有些重要事情要跟你谈谈。”

  “多谢告知!”顾旭客气道。

  同时他心头想:终于又可以升职加薪了。也不知我这次的俸禄能否再翻一倍。

  …………

  驱魔司总部确实恢弘气派,连公厨的面积都比沂水县衙门大好几倍,菜肴种类也比沂水丰富得多,可以吃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口味。

  像时小寒这种几乎从来不在公厨吃饭的官宦人家大小姐,在看到驱魔司总部公厨里丰盛的食物后,也兴奋得两眼放光。

  她把每道菜都点了一份,摆了满满一桌子,然后像往常一样,毫不在意形象地狼吞虎咽。

  看到这样的场景,旁边路过的修士们都大跌眼镜。

  他们实在想不到,这个看上去俏生生的姑娘,吃饭时的姿态竟然如此“豪放不羁”。

  顾旭点了一份臊子面,一份杏仁豆腐,坐到了时小寒的对面。

  这时候,时小寒已经把桌上大部分碗碟扫荡得干干净净。

  “顾旭,上官姐姐今天告诉我,驱魔司总部七品‘主簿’一职有空缺,”她一边用袖子擦去嘴上的油渍,一边抬起头对顾旭说道,“我现在的修行境界已经达到要求。我想要去试着竞争这个职务。”

  “‘主簿’可是个文职工作,”听到这话,顾旭感到有些意外,“像时女侠这样立志斩妖除魔,应该不会对这种职务感兴趣吧?”

  在他看来,以时小寒这活跃的个性,恐怕宁可拎着大刀一个人杀进鬼怪的巢穴,也不肯乖乖坐在办公桌后阅读文件。

  “没办法,”时小寒双手一摊,“在整个驱魔司总部的编制里,只有这么一个符合我当前境界的职位空缺。我又没有‘拯救青州府数万百姓’这样的大功劳,不可能像你一样被破格提拔。

  “按照上官姐姐的说法,如果我想要留在洛京城,就只能暂时先做着这无聊的文职工作。除非我辞官不做,否则肯定会被赶回沂水县,或是调派到其他地方。”

  顾旭意外地看了她一眼,没想到她想要留在京城的意愿竟然如此坚决。

  “你父亲对此怎么看?”他问。

  “他想动用他的人脉,把我调去莱州府,在他眼皮底下工作,”时小寒闷闷不乐地哼了一声,“我早就不是小孩子了,可不想时时刻刻地被他盯着。再说,本女侠一向光明磊落,就应该堂堂正正地战胜对手,才不要做走后门这种事情呢!”

  “小寒,你应该知道,现在驱魔司内部的竞争非常激烈。我当初不过是想做个九品小官,就得跟拥有十年工作经验的马钦大战三百回合。这洛京总部,只会更加藏龙卧虎。而且,像‘主簿’这样的职务,应该会非常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需要你花不少时间去背书。”

  “本女侠才不怕呢,”时小寒放下手中的筷子,然后抓起一个炊饼,往嘴里塞,“我父亲不止一次说过,我是深藏不露的天才——只要我愿意下苦功夫,任何事情都难不倒我。”

  顾旭轻叹一声。

  眼前这丫头,明明可以回去继承家产,享受富贵安逸,却偏偏要想尽办法赖在京城,甚至不惜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他无权左右她的选择。

  他只是担心她日后会不快乐。

  “我会支持你的,”他沉默片刻,轻声道,“只是让我先想想,这件事情或许还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要光明磊落,不要走后门!”时小寒神情严肃、一字一顿地说道。

  顾旭把食指放在嘴唇前,示意她说话小声一点。

  …………

  饭后,顾旭沿着楼梯,来到了观星台。

  驱魔司司首洛川一如既往披着鹤氅,坐在矮桌背后,悠闲地品着茶水。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下,看上去气质出尘,仿佛世外仙人。

  在洛川的对面,还坐着另外一个人。

  那人身材魁梧,穿着一身大红色袍子,蓄着长长的胡须,大大咧咧地侧坐在矮桌旁边;衣带松散,衣襟微微敞开,露出胸前结实的肌肉。

  他的面前摆着一壶酒,一个大碗。

  只见这个红袍壮汉给自己倒了满满一碗酒,将其一饮而尽。很多酒水从他嘴角渗漏出来,沾在他的胡须上。

  喝完后,他还打了个非常大声的饱嗝。

  站在顾旭的位置,都能闻见那浓烈的酒香。

  “洛川啊,这可是来自幽州的陈年老酒,比你那寡淡无味的茶水带劲儿多了,你要不要尝尝?”红袍壮汉一边说着,一边给自己倒了第二碗酒。

  

首节 上一节 170/6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