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封面为金属制成,呈古铜色,略带锈迹,在元宵灯火的映照下泛着黯淡的光芒。
“这本书是我的本命法宝,它叫做‘大千之书’,”高朗淡淡地介绍道,“它是由龙门书院里的炼器大师所制作,能够记录我所见到的法术,并在后续的战斗中使用出来。
“你是最近三个月以来,第一个让我掏出这本书的人。”
话音落罢,他就翻开“大千之书”,并从中撕下三页泛黄的纸,将其朝顾旭抛去。
这三页纸上记录的,都是龙门书院李院长曾经在他面前展示过的法术。
第一个法术名叫“黄沙囚笼”。
它能够在一定范围的空间内凭空变出沙尘暴,将对手束缚在内——只要对手试图突破这一范围,漫天黄沙就会化作无形利刃,对对手造成可怕的伤害。
第二个法术名叫“烈日之光”。
它能够凭空变出剧烈的强光,宛若天上的太阳落在地面,使得对手精神恍惚乃至眩晕。如果对手是没有修为的凡人或是境界低微的修士,这门法术甚至令其双目失明。
第三个法术名叫“九霄之雷”。
顾名思义,这个法术能够在天穹中聚集雷霆,使其降临地面,对对手造成极为恐怖的伤害。
虽然它存在短暂的蓄力时间,想要准确命中对手并不容易。
但是,配合上“黄沙囚笼”和“烈日之光”,效果却极佳。
而且正常情况下,施展法术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念诵咒文的——想要同时施展三门法术,根本就是异想天开。
不过,“大千之书”却能让这件事情成为可能。
毕竟,书页上的法术是提前记录好的,只需要撕下来就可以直接使用,并不需要念诵咒语。
于是,三张书页化作绚丽的光芒,朝着顾旭飞去。
顾旭的身边出现了飞扬的黄沙。
天空之中,也出现一道紫色的明亮的闪电,发出了轰隆隆的雷鸣之声。
看到这样声势浩大的画面,观战的民众们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但顾旭却一点也不慌张。
他依旧紧握“惊鸿笔”。
这一回,他使用的是“满城风絮”法术。
这是当初目睹时小寒前往“明志堂”闭关修炼,顾旭在沂水县驱魔司衙门里顿悟的法术。
刹那之间,皑皑白雪消失不见。
然后,擂台上凭空出现了漫天飞舞的柳絮。
远远看去,像是缥缈的云彩,又像是轻盈的飞雪。
在那漫漫黄沙和九霄雷霆面前,这些柳絮看上去似乎非常柔弱,仿佛不堪一击。
可是,“大千之书”记录的三门法术,却被这柳絮完完全全所吞没了。
紧接着,绵绵细雨从天空无声飘落。
乍看温和无害。
可实际上,这雨点中却裹挟了高朗三门法术中隐藏的杀意,朝着高朗径直飞去。
高朗自然察觉到了这诗情画意的细雨之中暗藏的危机,脸上露出惊骇的神色。
尽管他早有心理准备。
可是“惊鸿笔”的玄妙手段,依旧超出了他的预料。
而且,他也知道自己这三门法术拥有多么可怕的杀伤力。
他主修法术,并不像武者那样拥有强悍的体质。
如果这绵绵细雨落在他的身上,他自己也会受伤不轻。
想到这里,高朗狠了狠心,又从“大千之书”上撕下了一页纸张。
这张纸上记录的法术,名叫“玄武秘术”。
在撕下纸张的瞬间,高朗周围瞬间出现了一个乌龟壳形状的护盾,把他严严实实地护在里面,挡住了来自“惊鸿笔”的满天飞雨。
“这人的手段,真是太可怕了!”此时高朗的脸色已经微微有些泛白。
如果说,他的诸多法术克制了时小寒。
那么,顾旭的这些手段,就正好克制了像高朗这样以法术为主的修士。
PS:求月票!
第196章 真快
洛水之畔。
齐琰望着高台上的濛濛细雨和飘飞柳絮,眼底浮现出惊异的神色。
“惊鸿笔”号称大荒最玄妙的名器。很多修士都只知道它很强,但是却不知道它确切的用途。
但齐琰通读典籍史书,却知道“惊鸿笔”的每一道法术,都是“道”的具象化产物。
它能够施展的法术数量和威力,很大程度取决于其主人对“道”的感悟。
在齐琰的记忆里,顾旭是去年十月底成为“惊鸿笔”的新主人的——也就是说,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顾旭就已经掌握了两种法术。
而且这两种法术还有着截然不同的属性。
一个肃杀寂冷,一个缥缈迷朦。
这使得齐琰再次深感震惊。
想想看,一个修炼了一年左右、仅有第三境修为的修士,居然能够领悟到多种“道”的意蕴!
此等悟性,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
围观的民众们全神贯注地关注着擂台上的战局,一时间不敢眨眼睛。
在刚才短短一瞬间,他们先后看到了满地霜雪、电闪雷鸣、飞沙走石、朦胧烟雨……这飞速转变的场景,令他们目不暇接,生怕自己稍不留神,就错过了精彩的画面。
“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学这些法术!”人群中,一个小孩一边情不自禁地模仿着顾旭挥动“惊鸿笔”的手势,一边对身边的同伴嚷嚷道。
他显然已经把自己代入到了顾旭的视角里,甚至开始幻想自己在学堂里施展这些华丽的法术时,小伙伴们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他——这样的感觉,真是爽极了。
“阿丑,你别忘了你根本就没有修行天赋,”同伴拍了拍他的肩膀,给他泼了盆冷水,“你还是先老老实实地把《声律启蒙》背下来吧!”
…………
时小寒也在努力地踮脚尖,时不时还用力跳起来,只求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她的目光牢牢锁定在顾旭的身上,有些紧张,又有些开心。
看到刚刚欺负她的高朗,此时被顾旭揍得只能缩进“乌龟壳”里,她嘴角上翘,脸颊上露出浅浅的酒窝。
“顾旭,干得漂亮!继续加油!”在她内心深处,有一个小人在疯狂地呐喊。
只是有一件事情,令她不太理解。
在她的印象中,顾旭一向性情稳健,喜欢藏底牌,做什么都喜欢留一手。
可是今天,他刚一上台,就直接使用了“惊鸿笔”这样的大杀器。
这明显不太符合他过往的习惯。
“他是为了我才这么做的吗?”时小寒的心头不禁浮想联翩。
…………
擂台上的比试仍在继续。
“玄武秘术”是一门上品法术,是一百多年前龙门书院一位拥有圣人实力的客座教习所开创出来的,因防御力极强而出名。
高朗并不会这门法术。
他只是在李院长几年前施展这门法术的时候,用“大千之书”把它记录了下来。
当然,“大千之书”虽是一件珍贵且实用的上品法宝,是高朗长期以来依仗的杀招,但它仍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第一,它记录的每一个法术,只能使用一次——当对应的书页撕下之后,就不能再次使用,除非再次对同样的法术进行记录。
第二,它对于上品法术,只能记录其形,不能记录其神——换句话来讲,就是它只能复刻出上品法术的基本特征,却无法再现它的大道真意。
第三,它能够记录的法术数量是有上限的,且法术品阶越高,能够记录的数量也就越少。
第四,它的书页一旦撕下,需要很长时间才会再生出来——也就是说,如果高朗某一天把“大千之书”里的法术全部用掉,那它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就是一件无用的废品。
所以,当高朗用出“玄武秘术”的时候,他尽管脸色淡定,但心里却在滴血。
与此同时,高朗也动了一些小心思——
顾旭刚刚施展的的“万籁空寂”和“满城风絮”令他非常心动。高朗想尝试用“大千之书”把它们记录下来。
这两门法术均有克制万法的效果,对他今后的战斗定会有着极大的帮助。
然而,在高朗心里迅速默念了记录法术的口诀后,“大千之书”却毫无反应——它的书页上不仅没有出现新的文字,甚至还变得更加黯淡了几分。
于是高朗缩在龟壳护盾的范围内无奈感慨:这种需要借助“名器”才能施展的法术,复刻起来果然没那么容易啊。
…………
此时顾旭也在心里吐槽:对面这家伙作为龙门书院院长的弟子,手段果然层出不穷——这“乌龟壳”之坚固,竟然连“惊鸿笔”的法术都能挡住。
不过他并不慌张。
他今日登上擂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要在实战之中,寻找顿悟和突破的契机。
这使得他很期望遇到一些有挑战性的对手。
当高朗缩在“乌龟壳”里的时候,顾旭轻轻抬起了手。
刹那间,洛河里升腾起成千上万颗水珠子,悬浮在高台周围的半空中。
它们闪烁着微弱的火光,像是一颗颗明亮的宝石,又像是夏夜里飞舞的萤火虫。
从岸边远远望去,水中的擂台就仿佛坐落于繁星之间,璀璨夺目,如梦似幻。
这一刻,时小寒睁大了眼睛,上官槿屏住了呼吸;隐藏在人群中的洛川,嘴角也浮现出淡淡的笑意。
齐琰则怔怔望着这些明亮的水珠子,口中喃喃自语道:“原来这就是传说中以艰深难懂著称的‘焚天七式’吗……”
今日,他见识到了顾旭广博的学识,见识了名器“惊鸿笔”,见识到了鲜有人能学明白的“焚天七式”……愈发觉得不枉此行。
看到这样一幕,躲在龟壳中的高朗也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机感。
他把“大千之书”往后翻了翻,迅速撕下一页纸,准备与顾旭展开硬碰硬的对决。
他打算使用的法术叫做‘沧海横流’。
它能够瞬间召唤出汹涌的洪水,扑灭火焰,淹没对手——用来对抗火属性的法术,效果极佳。
然而,这洪水刚被召唤出来,就瞬间化作了蒸汽,消失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