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一道童肝成万法天师 第223节

  他仍旧反问:“为什么你就会觉得我们可以成为道侣。”

  “我在武当山南岩宫的时候,老观主曾经跟我说过,道侣是可以在修道一路上相互勉励,一起修炼的同伴,求道路漫漫,不知何时超脱,几人得道,志同道合者难寻,我觉得你便是我的志同道合者。”

  玉宝说这番话的时候,眼眸像是一条纯净的地下暗河,平静的汹涌着。

  她很少说这么长的一段话。

  “不,伱错了,志同道合者不一定就是道侣。”

  李阳摇摇头,复又看向天空中那只正在清鸣的鸾鸟,眼神微妙。

  “辩道论法,只能算是修行路上的同路之人,算不得道侣,只能是道友而已”

  “你所了解的我,是人仙,是李真人,是可以陪你谈经讲道的亦师亦友的李道友,但我绝不是你所看到的那么霁月清风,甚至不能称得上一位正经道士。”

  “与你志同道合的,是李真人,不是李阳。”

  玉宝清秀的眉头微蹙:“什么意思,我不明白。”

  李阳淡淡一笑:“除修道以外的事情,你太过单纯,像是一个稚童,红尘纷扰你看不明白,甚至看不清自己的心……如此我就说些你能明白的。”

  说罢,李阳一抬手,指向白云山青绿山腰间那正氤氲的云雾。

  “你今天上白云山时,朱灵王鑫可有给你身份铭牌?”

  玉宝思索片刻,随即摇摇头:“没有。”

  “这山上布有鬼门阵和锁山阵,鬼门阵倒也好解决,但是锁山阵却非同凡响,种道之下,没有木牌指引会被困在山中,根本到不了山上。”

  “就算是种道,想要横穿阵法也要费点功夫,闹出动静来。”

  “那我为什么可以直接上山?”

  玉宝明白了李阳的意思,没有稷剑的她,只是先天而已,按理来说没办法突破阵法。

  “因为你心中一点欲念都没有。”

  李阳感慨一声,接着说道:“你就像是天生为道而生的,心如同菩提明镜,红尘情爱对你而言如清风拂镜,留不下半点尘埃,甚至无法引起锁山阵的反应。”

  玉宝的眉头终于舒展了些许:“也就是说,我对你并没有那些情爱的感觉。”

  李阳点点头,适时的补充一句:“这也是道侣和道友的本质区别。”

  终于了却心结,玉宝面上的表情瞬间开朗了许多,有种豁然开朗的意思。

  这个不谙世事的先天女道对自己是否喜欢李阳的事情已经困惑许久了。

  眼看误会已经解开,李阳和蔼一笑:“我和池道友代表白云山随时欢迎你的到来,若要求道解惑,或是来白云山上授剑,都不会有人阻你。”

  “多谢!”

  玉宝也不再磨叽,随即静静的站在一旁静候天上两人争斗的结果。

  这一场切磋足足进行了半个时辰之久。

  齐乾漱不愧是道盟魁首,手上许多新奇道法层出不穷,除了却邪剑之外,手上还有一柄拂尘和法尺。

  所谓的法尺就是长约三十三厘米,厚约一厘米的木尺,李阳看清齐乾漱手上这柄法尺形状四棱,应当是法尺中极为上乘的天蓬尺。

  《道书援神契》有云:“古者祓除不祥有桃枝,后羿死于桃棒,故后世逐鬼用之,今天蓬尺是其类也。”所说的就是天蓬尺。

  这柄天蓬尺上面各种纹路和云篆,绝对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李阳暗道老齐好运气,不知道从哪座山中道观里翻出来这么一件宝贝。

  这天蓬尺配合着却邪剑硬生生的挡住了池彦泓的日精轮和昭鸾剑,两人不分伯仲,就气势和真气雄浑程度来说,几乎是分庭抗礼。

  几位先天看不明白,但是李阳却很清楚,这两人估计是分不出胜负了。除非也像他和岛木凌那样,生死相搏斗个半月,才有可能分出胜负。

  不过那种局面是道盟白云山乃至于官方都不想看到的。

  两人都有分寸,点到即止,半小时后飘然落于地面。

  再打下去,就得用决生死的大招了。

  “食炁法果然得天独厚,强大非常,让贫道佩服。”

  池彦泓面无表情,齐乾漱收回天蓬尺和却邪剑,明明未败,面上却十分萧索。

  他明白,这场内丹法和食炁法的切磋,虽然两人平手,但是齐乾漱明白,内丹法还是输了。

  作为古往今来内丹法中涉猎百家的集大成者,齐乾簌很自信,他已经将内丹法修炼到了同境界的极致,就是那些天师道祖在世,同境对战,他也自忖不会落于下风。

  即便如此,也只能跟单修一门食炁法的池彦泓打成平手。

  要知道,食炁法中还有一个李阳是兼修两门根法的,同境对上李阳,他绝无胜算。

  如今白云山拥有两门食炁法的事情已经不再是绝密,李阳和池彦泓也不需要再遮遮掩掩的。

  只能说池彦泓还是多虑了,食炁法消迹于各大法脉久矣,诸派道经上面也没有记载有关食炁法的事情,就算是一开始爆出来,也没人知道食炁法的跟脚。

  今日一战,算是彻底奠定了食炁法的地位,让这起于先秦练气士,隐迹于历史硝烟的古老流派在当世再次焕发光彩。

第286章 李人仙的居心不良

  池彦泓同样感慨一声:“齐道友生在当世实在屈才了,若是在古代,怕是道教四位天师法位又要多出一尊。”

  这是极高的评价,对于道门中人是天大的赞誉。

  道教四天师,张道陵、葛玄、萨守坚、许逊,那可是已经被神话为玉皇大帝通明宫的四尊神的存在。

  “哈哈哈,时势造英雄,如今灵气显踪,国内国外龙蛇起陆,若贫道生在古代灵气发达时期,绝对不会有这种造化。”

  快速收敛了萧索的心情,齐乾漱十分谦虚的回应道。

  相互又谦辞了两句,几人这才重新回到殿中。

  众人只知池彦泓和齐乾漱平手,却不知道其中蕴含的深意,纷纷上前恭贺。

  毕竟只是小聚,热闹过后,道盟众人纷纷告辞。

  齐乾簌现在也有了飞行凌空的能力,但是这位魁首生性不爱招摇,况且也没办法同时带上多位道长,于是一行人极为接地气的买好火车票,浩浩荡荡的回归青城山。

  临走之前,齐乾漱郑重提醒李阳和池彦泓在罗天大醮那天务必到场,对于这场要将灵气复苏公之于众的盛大斋醮大典,这位道盟魁首仍旧是心中惴惴。

  高淼还想多待几天,可是五台山那边常真老禅师一直打电话,要他这个山主回去处理事务,高淼无奈,只能辞行离去。

  临走之时,李阳犹豫片刻,还是没有告诉高淼白尸的事情。

  这种事说出来就是两面不讨好,还是让官方自己去化解吧。

  玉宝同样也由朱灵帮忙买了车票回到京城。

  一切热闹消散,白云山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不过,还是有些许不一样的。

  李阳从斋堂回到玉蟾大殿之时,池彦泓正襟危坐,正在闭目调息。

  和齐乾漱这一战,虽是平手,但她仍不满意。

  不过这场切磋也让她颇有感悟,正在消化。

  听见了李阳的动静,池彦泓的眼睫毛颤了颤,慢慢睁开了双眼。

  “哦,李道友是去送玉宝道长了吗?怎么看你好像恋恋不舍的?”

  池彦泓眉眼含笑,让人一时无法分辨是嗔是恼。

  “那确实,可惜了京城那边一直都在打电话催促,不然还想让玉宝将剩下的武当剑法一并传授。”

  李阳顺着话头,极为自然的坐到了李阳的对面,两人距离不过半米。

  他已经看出来了这小妮子就是一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看着厉害,其实比他还要保守害羞。

  果不其然,如此近的距离让池彦泓眼神明显慌乱了一瞬,身子不自觉地往后倾了几公分。

  “那是人家不想看自家的白菜被拱了去,这才急忙召回的。”

  “池道友你又怎么知道不是那朵水灵灵的大白菜来拱猪呢?”

  李阳适可而止,身子没有趁势往前,给了池彦泓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

  这个距离让池彦泓眼中的慌乱总算镇定了些许。

  “怎么,我看被拱的人好像十分受用呢?”

  “还行吧,哈哈哈。”

  “也是,你看玉宝道长气质出尘,身材高挑,更有一个坚定的向道之心,每每与她谈经讲道,都让我受益颇多……”

  李阳每说一句,池彦泓的面色就冷几分。

  “不过……”李阳话头一转,接着说道:“她道心通明,不染尘埃,之前有些许困惑,已经被我解开了,修行路上,又可多一道友矣。”

  池彦泓面色由阴转晴,言语却依旧淡然:“伱的道友遍布道盟华国,想必日后绝不寂寞了。”

  李阳像是故意没听到池彦泓口中的意思,转而从储物戒指中拿出了一个酒壶还有配菜和小桌。

  那配菜是前山菜园中的灵植烹饪而成,仍旧冒着氤氲热气,是刚才李阳亲自下厨炒的。

  他没有回答池彦泓的揶揄,自顾自的说道:“想来我在梵蒂冈之前就曾经答应,要补上欠缺的一次酒会,今日我看菜园中有味紫苏长势不错,便亲手烹制了这条鳜鱼。”

  鳜鱼是凡鱼,是李阳在山中溪涧中新鲜抓的,主要的风味却是配菜的紫苏还有青蒜。

  这紫苏和青蒜都是灵物,本来紫苏放在鱼里面就有一种独特的风味,配上青蒜还有槽辣椒和豆瓣,完全能够遮掩鱼肉的腥味,吃起来鲜美异常,堪称珍馐一绝。

  池彦泓闻着香气,看着李阳极为熟练的摆好小桌十分惊讶:“这都是你做的?一个人仙竟然还会做这些?”

  “我又不是生下来就是人仙,人间百味亦是人之一生最幸福的享受,我从来不喜辟谷,这人间百味总还是要尝一尝的。”

  “我倒是受教了。”

  一位人仙亲手下厨的菜品,任谁也知道其中的珍贵,池彦泓接过竹筷,小心的夹下一块白如琼玉的鱼肉。

  鳜鱼在民间也叫桂鱼、季花鱼,甚至有些地方还叫它“水豚”,是能和河豚相提并论的鱼类。肉质呈瓣状味道极为鲜美,唐朝的张志就曾写诗赞颂:“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用紫苏和青蒜调味的鳜鱼更是将这种鲜美发挥到了极致,池彦泓眼前一亮,不由得多夹了几块。

  “你这手艺,就是不修仙,在社会上开个饭店也足可当个富家翁了。”

  李阳听着很是受用,随即旋开酒壶木塞,拿出两个酒樽倒酒。

  “还是白云醴吗?”

  “自然不是,这可是赵紫瑶还有王鑫新近捣鼓出来的好东西,现在世上就此一壶,下一批还在酿造呢。”

  李阳神秘一笑,一个御物,将酒樽飞至池彦泓面前。

  池彦泓接过酒杯,瞬间就被杯中红色琥珀的充盈灵气震惊到了。

  这宛如一件艺术品,让人不忍喝下。

  池彦泓摇晃着酒杯,忽地想到了什么,皱眉开口:“李道友,我怎么好像记得你说过你不善厨艺来着?”

  “有吗?”

  “我刚来白云山地时候,某神棍可是以这个为借口让我做了数月的斋饭。”

  “啊哈哈哈,池道友你可能记错了吧。”

  李阳连忙打了个哈哈,随即辩驳道:

  “当时你还不是骗我说是全真道士,不能吃肉食,害我陪着吃了好久的青菜,数月不见肉味。”

首节 上一节 223/3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