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女侠别怕,我是好人呐! 第797节

  三四十岁就开始颐养天年,不愧是安乐公,甚好甚好。

  顺带一提的是,宇文化及身体抱恙,窝居府中不便出行,是由他的弟弟宇文智及代为出面接旨谢恩。

  本来大家都以为这样的家族以后也会渐渐没落,但李二凤却丝毫没有太过防范的心思一样。

  他大方的表示,新朝新气象,宇文家族照样可以正常入仕为官,只要能力跟得上。

  除了这两个以前的世家顶级门阀混上了公爵之外,剩下的公爵就不李阀和独孤阀了。

  他们作为争夺天下失败的投降者,也就是看在了某些人的面子,以及以前的世家大族份上,李二凤才给了他们一个侯爵。

  没人敢说什么,甚至什么五姓七望啥的,在李二凤的朝廷当中根本不敢出声。

  因为在李二凤的朝廷当中,他们既不能做到垄断资源和垄断人才,也做不到拥有强大的武力对抗李二凤。

  李二凤还有其他地区的人才资源支援嘛。

  所以他们只能跟着其他人一起内卷。

  要说李二凤的大唐有多么内卷的话,简单说一下就知道了。

  由于林二凤打的基础实在太好,领兵的两位大将军岳飞和李靖,都没能靠军功当上公爵,只能是个侯爵。

  甚至更下一层的其他武将,那都多数是伯爵子爵啥的了。

  如此也都能看得出李二凤这一朝,爵位到底有多么难得和珍惜。

  换而言之就是含金量十足,底下那伙人不仅不抱怨,反而干劲满满。

  嗯,文臣武将都不怕,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毕竟天下这么大,何况李二凤早就已经透露,建立大唐帝国之后,就要开始横扫四方,顺便攻占大明大宋两个大帝国。

  机会实在太多了。

  军方这边,留的自然是岳飞和李靖,两人战争途中手段各出,倒也是不相上下。

  李二凤思量一阵,没有钦定谁当军方老大,而是决定自己上任。

  嗯,枪杆子握在自己手中,这不是很常见的事情吗?

  李世民还能当个天策上将呢。

  他李二凤当个大将军怎么了?

  所以岳飞作为从其他国家带过来,算是嫡系部队,被封为神武左将军,正二品。

  李靖是在大隋这边被捞出来的半路角色,亲疏方面略微远了一点点,被封为神威右将军,正二品。

  还有默默发展的海军部门,也终于是在一两年研究当中,突破之后成果斐然。

  阵纹大船!

  这些是在海战当中有着切实战果的。

  所以,李二凤没吝啬,依旧将海军交给了黄药师掌管,封为镇海大将军。

  随后就是底下的梁山好汉以及归降的隋唐好汉,他们同样也是各种封赏。

  甚至像是娘子军这样的部队,李二凤也让他们成为了正经部队,赐号巾帼军,由扈三娘掌管,沈落雁为军师。

  李二凤封的那些爵位没有说一个个到了无可封赏的地步,但愣是没人提出什么异议。

  因为相比于各种职位的大小,他们手中的权力大小才是实惠。

  大唐帝国实在囊括太广,作为真正的大帝国,他这边六品官员掌管的权力恐怕要高于其他国家四五品官员。

  毕竟它不仅仅只是将大唐区域统一,还囊括合并了自己在大明北边的那一大片唐国区域。

  嗯,海外领地嘛,遥控就是。

  只会充足,而且还有盼头,那一群武将自然是闹不出什么事来。

  甚至一个个的都在想着怎么在接下来的战争当中担任先锋,攻打异族。

  他们都是人精了。

  谁看不出来李二凤这样的皇帝上位会开启战争啊?

  连杨广都想着三征高句丽,比杨广更厉害的李二凤会无动于衷?

  更别提像什么突厥,吐谷浑等等,这些可都是在他统一天下的过程当中来阻挠过他的。

  嘿!

  陛下心眼可小了!

  啰嗦了大半天,将武将那边安定完之后。

  剩下的自然就是文臣这边了。

  如果是正经的历史当中,李二凤估计还是。会把一众历史名人拿来继续当工具人。

  毕竟什么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啥的出场率不要太高。

  但是他这里太复杂了。

  而且上述那一票人还是跟着投降过来的,没有从龙之功哪有那么容易登上高位。

  三省六部制很有用,但也繁琐,而且历史教训后期权力分散,名存实亡。

  李二凤自己不担心,但是后人的话……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不管儿孙我享福。

  他们出了问题自己解决吧。

  所以合计了一下,李二凤干脆直接设丞相之职,左右丞相,总揽全局,官居二品!

  这可不是什么侍中和中书令,就是大小相公了。

  位高权重,可谓是百官之首。

  由于大宋和大明的存在,大唐各官员对于这些职位倒不难理解,反而眼神更加火热。

  只不过李二凤的任命就差点让众多读书人当庭开喷。

  因为他的著名人物没选,左丞相选择的是之前任劳任怨的邪王石之轩,当然在官场上,他用的名字是裴矩。

  知道真实身份的人不敢骂,不知道其真实身份的人也只能小声逼逼。

  毕竟人家之前在隋朝的时候也有经略西域的战绩,而在李二凤建朝之前,他也算是总揽全局的丞相式人物,所以让他当第一任左丞相倒也勉勉强强能接受。

  只是许多人小声嘀咕着,绝对是因为这老小子把女儿送到了后宫的缘故!

  听说叫什么石青璇?

  呸!

  居然走这种路线!

  看来自己也得回家找找家族当中有什么机灵点的女子了。

  陛下他就好这一口。

  现如今已经治好了精神分裂的石之轩,看着李二凤如此器重自己,当真有几分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要是陛下不找人明里暗里的说自己女儿的事情就好了~

  哎!算了,陛下虽然风流花心了一点,但也算个好男人……

  除开石之轩这个左丞相,最受争议的当然就是右丞相了。

  谁也没能想到,李二凤冒天下之大不韪,选择了阴后祝玉妍!

  别说她以前的魔门身份了,单纯是她女子的身份,就要受到许多人的质疑。

  但是你们懂不懂天下无敌的开国皇帝含金量啊?

  其他皇帝顾虑这顾虑那的,在李二凤这里都不是事儿!

  他就是所谓的一言堂!

  胆敢罢工,胆敢抗议,李二凤他就真的敢把你脑袋摘下来,游街示众!

  真以为天下除了儒家就没其他学派了?

  李二凤不是拿一个重要的职位来泡妞的。

  他只是想告诉所有人,自己一视同仁,咳,大部分时候是一视同仁。

  阴癸派作为李二凤前期的天使投资人,可谓是倾尽了所有帮助他。

  当时既然答应了,要让其他学派兴起,李二凤一言九鼎,自然不会食言。

  而且所谓的儒家学派,可用但不可尽用,李二凤确实也觉得一种声音更加适合他的统治。

  但他李二凤又不是纯粹的帝王,他更喜欢百花齐放。

  一枝独放……

  咳!

  李二凤同样交过相印,看着面无表情,但眼神当中满含感动的祝玉妍叮嘱道:“朕可是将这大帝国都交给了你们手中,莫要辜负。”

  “臣,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祝玉妍无视了群臣奇怪的目光,郑重的拜倒在李二凤的龙袍下。

  “嗯,我朝不像其他朝廷一样限制女子入仕,抛头露面,朕更加信奉有能者居之。”

  李二凤笑语盈盈,看向满朝文武,既是在警告他们,也是在给祝玉妍站台:“诸公,莫要被你们看不起的女子比了下去。”

  “……”

  满朝文武这还能说啥?

  只能挨个上前拍马屁了。

  反正他们确定只要是李二凤还在当皇帝,这大唐就会和其他帝国画风不一样。

  不过千秋万世,时间还长,这一代帝王不行,还有下一代嘛。

  唔,听说还未出生的太子已经被取名为李世民了?

  不少人悄悄摸摸地看向角落当中的李世民,看着他浑身别扭。

  毕竟在这个地方全都是各种大佬,李世民现在的身份真不算啥了,侯爵还是他老子承的呢。

  真就是这年十八,站如喽啰。

  李二凤回到了宝座之上,也没有把戏做得太过。

  他选择这两人当左右丞相,除了上面那些原因之外,也是因为他们的关系并不对付。

  反正李二凤知道,石之轩和祝玉妍是永远不可能联合起来隐瞒他对付他的了。

  嗐,下意识的就搞什么帝王平衡之道去了。

  至于说后面的皇帝怎么处理左右相公,还是改体制,那李二凤都懒得关心了。

  他可不是某些穿越者,一来就要整个现代体制在这里。

  李二凤再怎么厉害,再怎么一言堂,大众思维以及时代局限性摆在这里。

  他可以在有限的体制当中进行小小的改革,但直接照搬理想当中的体制……洗洗睡吧。

  可能以后会有,但绝对不是他这个时代。

首节 上一节 797/9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