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女侠别怕,我是好人呐! 第792节

  所以大多数时候都被当做底牌,非李渊和李世民,其他人根本就控制不住。

  退守洛阳之后,李阀他们也不得不学起了宇文化及之前所干的事情,坚壁清野,死守洛阳。

  争夺天下这种事情,只要还有一丝机会,他们就不会放弃。

  即便现在天下几乎已经归于李二凤,但李世民就是不想认输。

  他才是那个天命之子,一定会有转机的!

  所以退守洛阳之后,李渊李世民他们积极的派小股部队出城寻求外族的帮助。

  毕竟现在中原已为李二凤所得,他们实在找不到什么盟友敢来反抗李二凤,那就只好找其他地区的人了。

  因此之前许诺突厥,高句丽的条件和报酬,现在更是厚了一倍,只求他们私下作乱牵扯李二凤军队的精力,好减轻自家的压力。

  当然李世民也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那些人传达了他分析的天下局势。

  只看李二凤在统一天下的过程当中,还不断分派人手抵抗异族,就知道他是一个野心勃勃之辈。

  如果真让他一统天下之后,你们又怎么会跑得掉呢?

  唇寒齿亡,这个道理你们应该明白。

  所以跟着我一起干吧!

  只要一直拖着李二凤慢慢的蚕食他的势力,总有胜利的一天!

  李世民幻想还是挺美好的。

  尽管之前他们也想着快速统一天下,但是现在看来应该是做不到的了。

  不过也不用着急,正常来说一统天下十几年二十几年都很正常,像李二凤这样一年不到的时间几乎就要一统中原的,反而少见。

  高句丽和突厥等觉得李二凤说的有点道理,可他们现在也自顾不暇。

  李二凤派出去的那些小件,一个个都不是好惹的,带着三千轻骑打起了游击战,弄得他们不胜其扰。

  高句丽这边时不时的会迎来海上的一波军队,让他们疲于奔命,无暇西顾。

  只不过这种情况也只是暂时的,李二凤竟然获得了禅位,当然顺势就要登基建立帝国。

  这样一来,他能获得正统的身份,同时天下人才会更加信任他,爱戴他,拥戴他。

  据守洛阳一直不投降的李阀势力,自然而然的也会因为李二凤登基之后被迫成争夺天下群雄之一变为反叛势力。

  从法理上来说就可以断绝他们起兵的合法性。

  毕竟之前大隋乱的时候还可以说是群龙无首,争夺天下谁强谁是对的。

  大魏无能被困长安,所有人也不在意所谓的大魏皇室,一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争夺神器。

  但是现在李二凤竟然已经统一天下,而且实力强大,也没有其他人来反对,再起兵的话,那就是造反了。

  如此一来,光是儒家都能把李阀给喷死,更不要说李二凤,让诸子百家齐放,恐怕李阀真要遗臭万年了。

  当然了,这些事情都是李二凤获得上位之后的隐形好处。

  他现在忙着处理登基大典,建立大唐帝国呢。

  毕竟宇文化及都已经禅位给自己了,总不能还顶着吴王的名头吧?

  等一下四万兵马围困洛阳看着李阀外,其他地方都是喜气洋洋,逐渐恢复了和平的情景。

  李世民在得知周围只有4万兵马的时候,其实想过带人打出去的。

  可是打出去又如何呢?

  外边已经完全被李二凤占领。

  就算他们打出去了,那也失去了洛阳这个根据地。

  而没有了根据地之后,他们又与那些土匪山贼何异?

  可不打出去也是慢性死亡,憋屈!

  ……

  世界并不是围着李世民转的,至少这个世界不是。

  李二凤在这半年多的御驾亲征当中,时不时的去设置了多处神仙索地点,连通了大隋,大明,大宋以及唐国几个区域。

  其中既有他私密的,自家人使用的神仙座通道;也有通往战神空间的公众通道。

  要建立大帝国,自然是一件盛事,远比建立唐国这样的诸侯王国来得更加盛大。

  所以其他地区的人肯定也要来参与观礼,并且合并职位,分配任职。

  期间自然是要消耗时间,进行人员调度和安排,以及等待他们前来。

  好在建国这种事情,李二凤也已经经历过了,手底下的人自有一套班子可用。

  算尽天时地利人和,拿出良辰吉日吉时,将时间又往后拖了三个月。

  这已经算是把所有人的时间都照顾到了,要是这还赶不过来,那这辈子就不用赶过来了。

  而且有三个月的时间,给他们安排各自手下的事情,要是还不能处理好,那就说明能力有问题,也得不到重用。

  由于登基大典,在外骚扰其他异族的小将们也渐渐回来了。

  相比攒军功,当然是抱皇帝陛下的大腿更重要嘛。

  嗯,没什么可送的,他们从自己的战果当中分出了一批战利品。

  有的是牛羊,有的是金银珠宝,有的是天材地宝,有的是异域美人……

  总之这长安城热闹的不成样子,别说是五湖四海了,天南地北那是真正的形容词。

  接触到来自其他大国的武者,了解到了李二凤的庞大影响力与势力后,这让所有人对于即将建立的大唐帝国更加敬畏。

  建国大典。

  长安城被围的水泄不通,可以说走几步能看到一个有名有姓的强者。

  当然那些真正李二凤亲密的人,以及绝顶强者,都在大典礼场会上。

  特地建造的登基祭坛之上,铁扉道人只感觉到达了人生巅峰。

  没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道官,有朝一日也能主持建国大典。

  明明还有那么多可用之人,但是……谁让我有个好女儿呢?

  此刻早就已经修身养性,功夫长进的铁扉道人看上去仙风道骨,唱礼完毕,又有一人走到了祭坛侧下方。

  当然即便是此处,依旧高过其他地区,能被观众的一眼所见。

  “宇文化及!”

  “没想到陛下真没杀他啊!”

  “呵,算他识相,不然宇文家族早晚鸡犬不留。”

  底下一群文臣武将,或绝顶高手低声细语,让肃穆的大典有些骚动。

  所谓的宇文化及似乎听到了其他人的话,但却完全没有放在心上,表情平静地拿出了一封圣旨。

  他不敢有太多余的动作,免得被其他人发现破绽,虽然也没人敢说出来。

  嗯,是如烟幻化的宇文化及,甚至为了保险一点,阿朱她们还帮忙化了化妆。

  只要不是上手仔细撮摩,隔着百米千米多远,那些人根本分辨不出来。

  只见如烟所幻化的宇文化及拿起圣旨,朗声念道:

  “朕承天命,御极半载,然德薄才疏,未能安济苍生。

  今天命有归,大唐李氏英武圣明,四海归心,万民仰戴。

  朕上畏天命,下顺民心,愿效尧舜之典,禅位于吴王。

  自即日起,神器更易,国号曰“唐”,改元新历,以应乾坤。

  朕退居别宫,不复预政。

  凡大魏宗庙、社稷、臣民,悉付唐皇,愿其励精图治,泽被天下。

  百官有司,当谨守职分,辅佐新君,共襄盛业。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声音远远地流传出去,万众瞩目下,无数人见证了一个真正强大帝国的诞生。

  唐!

  这个世界上只有六大帝国,其余节只能称为诸侯王。

  而李二凤在此刻完成了多年不曾有过的壮举。

  由一介布衣,到大唐皇帝!

  无论是大明被请来观礼的好友,还是李二凤的后宫,武林的前辈,治下的子民。

  当禅位的诏书正式布告天下后,所有人先是静了几秒钟,紧接着便是铺天盖地的欢呼声。

  “万岁!”

  “万岁!”

  宇文化及默默退下了祭坛,再也不会出现在人前,也无人会在意。

  山呼海啸的声浪在长安城回荡,由城内到城外,连绵三十里不绝。

  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欢呼,到处都是兴奋的面孔!

  远在洛阳的李阀一家,李世民站在城头,西望长安,似乎听到了那震天动地的欢呼,脸色阴沉。

  可是看到距离被加高到四十丈的城墙之外驻守的军队之后,他又无力的叹息一声。

  这世界何其残酷,竟让他和李二凤生于同一时代。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至少长安这边的人迎来李二凤之后,他们是欢欢喜喜的。

  毕竟除了让他们脱离了战争威胁之外,李二凤后勤强大,让他们重新过上了和平充实的生活。

  他们只是老百姓,谁让他们过好日子,谁当皇帝都一样。

  所以新皇李二凤登基之前,给每户送米送鸡蛋送面啥的,那简直太接地气了~

  而在大典之上,李二凤身着黑金龙袍,庄严而肃穆,登上了祭坛。

  龙袍的选色上,李二凤倒是和嬴政有着相同喜好。

  金黄龙袍虽然贵气,但黑金龙袍更帅,且更加威严。

  走着流程,李二凤也要来上一篇祭文啥的。

  不过拜谁呢?

  就算是朱元璋那也有源可溯,李二凤那可真是查不到祖上一点消息,出现的时候就是以游侠孤儿的身份。

  但哪个又敢来认当李二凤的老子?

  所以李二凤也只好认个老子——李耳当祖宗了。

首节 上一节 792/9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