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凤徐徐而言,狂风吹得衣襟猎猎作响,好似随时都会乘风归去。
如果说李世民的回答非得有点学识,不然听不懂,那么李二凤说的就通俗易懂了许多。
如此一来,旁边那些懵懂的听众们,瞬间就明白了李二凤所讲的意思。
在有着之前,李二凤本就是站在平民阶层这一边,因此此时周边都有叫好。
气氛相比于刚刚李世民而言,显得更加热烈。
民心者得天下。
尽管知道旁边这些人不可能代表天下所有人,但李世民依旧发现自己慢了一步。
李二凤那回首的目光与李世民相对,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一股熊熊燃烧的野心和争霸天下的斗志。
而两人的那番对话,落在师妃暄耳中,自然就是贵族与平民的区别。
虽未明言,却已表达了两人的立场。
自然而然,师妃暄就更加倾向于站在贵族这边的李世民。
天空中的闪电,似乎横贯在李二凤与李世民之间。
暗中输了一筹民心,李世民略微有些懊恼,却并不服气。
本来说要邀请李二凤私下聊天,不过既然已在这门口论了起来,那干脆就不要停。
“吴王高论,世民受领了。”李世民果断转变的态度,这般虚心受教的表现也确实加分。
至少旁边那些吃瓜群众们即便知道他是出身于贵族,现在心中居然没多大排斥。
不得不说,除了刘皇叔这个蜀汉魅魔之外,李世民从某种方面来说也是魅魔。
李二凤淡笑一声却并不着急,看了看在一旁听的津津有味的师妃暄,便又接着说道:“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仙子久历四方,郡公俯瞰天下,必知当世英雄,请试为众言之。”
代天选帝这种事情说起来是公开公正,其实早就已经是内定并且私下进行的。
李二凤挑明来说,吃瓜群众们也是兴致高涨。
当即就有不少人叫嚷着天下人即该知天下事,英雄当为君主,如此大事,怎能不该由大家知晓?
师妃暄倒是没想到把自己也拉下了场,有心想要表现出一副淡然的样子,置身事外。
可偏偏代天选帝,这种事情又是她亲自进行的,这个时候哪还有抽身的机会。
何况既然已经打定了支持李世民的主意,此时就更加不能退缩,不然别人起不起疑心不说,李世民肯定会不高兴。
正想张嘴评论天下群雄,师妃暄忽然情商上线,将这个机会让给了李世民。
自己是方外之人,出什么风头?
不如让李世民来,能够点评天下大势,评论群雄,这才能说明他心怀天下,且见识手段不缺。
于是念了一声阿弥陀佛,淡定的说道:“妃暄肉眼安识天下英雄,倒是郡公着眼于天下,定有所高论。”
李世民果断理解了师妃暄的意思,不过刚刚表现的礼贤下士,现在也不能太过猖狂,于是也很谦虚的说道:“世民德薄望轻,何敢论识天下英雄。”
当了半个多月的魏武帝,现在又是吴王的李二凤,动行之间,威仪四溢。
本就有着镇魔两道的声望加持,再加上霸气的被动,以及久居高位的气势。
李二凤略一抬手:“既不知其面,亦会闻其名,郡公畅所欲言即可。”
吃瓜群众们在李二凤一抬手间,下意识的屏住呼吸,安静下来,只剩下雷音阵阵。
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这么安静了,回想起来就感觉像是面对的无上君王,不敢有所逾越。
李世民也是受到了影响,他终究还不是那个巅峰时刻的天可汗。
看着李二凤那双犹如星空般深邃的眼睛,李世民稍微避开了一点,少年意气却又让他不服输的说道:“长安宇文化及,兵精粮足,据守坚城,可为英雄?”
“哈哈哈,冢中枯骨尔,伪帝一具。”李二凤大笑,意有所指。
周围一片哗然,尽管大家都已经不满宇文化及,但至少面子上还要过得去。
可受封于大魏王朝的李二凤,却是直接藐视,看来这代天选帝实在已将争斗拉向了明处。
李世民心中倒是同意李二凤的评价,随即略一思考,再次出言道:“岭南宋缺,世袭罔替,今雄踞岭南,武功盖世,侧目天下,子弟能事者极多,可谓英雄?”
李二凤虽然知道宋缺在天下的刀客之间名声极好,但并不能说他就没有缺点。
不甚在意的轻笑一声:“宋缺看似一往无前,独傲世人,实则优柔寡断,执着门第。
求刀道巅峰而又困于世俗;求中华正统却又惜身不入世,非英雄也。”
此言自然是在周围引起一片喧哗,有一部分人叫嚷不堪,可以说是宋缺的忠实粉丝了。
但是江湖上的许多人都知道宋缺的事情,略一思量到感觉也没错。
毕竟宋缺因为感情的事儿取个丑女,却又念念不忘梵清慧;想要华人继承大统,却岭南又不出兵,只想偏安一隅。
更不要说对门第的执着,对子女的强硬掌控等等。
李世民同样也是暗中点头,可李二凤说的越正确,他越发觉得心惊肉跳。
他不敢一来就抛出自己,自卖自夸,显然落了下乘,所以只得先提他人。
看李二凤目光袭来,李世民便又收敛了心神,又问道:“四大门阀之一,独孤峰执门阀之牛耳,门下强者众多,一呼百应,可谓英雄?”
李二凤:“呵,独孤峰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有一人趁势崛起,座霸洛阳,建朝称帝王世充,可谓英雄?”李世民身子半倾。
“王世充拾人牙慧,阴险狡诈,非英雄也!”李二凤不屑道。
“河北窦建德,招贤纳明,可谓英雄?”
“无兵无将,予胡人天机,趁乱之势,无根基可言,何足英雄也?”
李世民要说不知道天下群雄那是假的,可是也不如李二凤这般知晓的多,毕竟有些信息可是明面上查不到的。
偏偏他随口一提,李二凤就能准确地剖析出其中弊端。
这……果然乃夺天下之大敌。
周围的人听得正爽,忽见李世民一副发愣的模样,不由得又叫嚷起来。
就跟村口老大爷喜欢谈论国家大事一样。
即便他们知道身处于南城的自己,对于天下大势没什么作用,可就是喜欢听啊。
何况李二凤还是明摆着支持他们这些平民,总会让他们有一种自己也参与其中的感觉。
被众人催促声惊回了神,李世民稍稍镇定了一下之后接着说道:“那李密,杜伏威,萧铣等辈……如何?”
李二凤背负双手,仰望天边龙挂,长身而立,嗤笑道:“此等碌碌无为之辈,何足挂齿?”
“这,除此之外,世民实不知啊。”
口中虽然这么说着,但大家都知道,还有最后一个李阀李渊没说。
一方面自卖自夸显然是落下乘,另一方面也算是为尊者讳。
尽管李世民也觉得许多地盘都是他帮着打下来的,但现在李阀的掌舵人还是李渊,也就是他的父亲。
前面听到李二凤那毫不客气的针砭,他都有一些不敢说出自己父亲的名号了。
要不然又被这家伙一通贬斥,那真是,脸都要丢到姥姥家了。
毕竟现在的李二凤,在江湖上有着大宗师的境界称谓;在朝廷上也是吴王的位格,他说的话很有影响力的。
旁边的师妃暄倒是想要随口补上,却收到了李世民的眼神示意,便没有出声。
李二凤倒是发现了两人的小动作,却并没有点破。
好悬李世民给制止了,不然自己岂不是又装不了逼了?
于是就在两人茫茫之中,李二凤于雷霆震声里扬言,传遍四方:“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李世民只觉得热血上涌,心绪激荡。
明明两人即将成为对手,他却感觉对方总能明白自己,这话简直说到了心坎里。
可惜可叹,自己头上还有父亲,前面又有兄长。
任有千般计谋,万般雄心,也不得不隐介藏形。
即便他认为李二凤说的是自己,却也不敢表现出来,只当是说的自己父亲。
略带着一丝莫名的意味询问着:“如此……谁能当之?”
李二凤转又侧头目视李世民,在他纠结又期盼的眼神当中,徐徐道:“此天下英雄者,唯孤与郡公尔。”
轰隆一声,又是雷霆划响。
李世民既是激动又是惶恐。
他激动的是李二凤果然看出了自己的志向以及才能,并且将自己与他并肩而论。
说到底,双方虽然年近,但李二凤的身份实在太多,而且个个尊贵,能与之相提并论,就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便是李二凤再不服气,客观上的差距还是存在,所以心中稍稍还是有些仰望的感觉。
而得到自己仰望的人认同,心中如何不激动兴奋呢?
然而他惶恐的也是这个。
就算慈航静斋选择了自己,或者说佛门选择了自己,可现在李阀没有一统天下,父亲和兄长皆在。
他再怎么出挑,也不可能成为天下之主。
本来想要隐介藏形的,这个时候却被点名了心志,消息传回去之后,又让他和父亲兄长如何共处?
一方面是少年的意气风发。
一方面又是现役时的各种阻碍。
李世民此时可谓是纠结极了,早知道就不拉着李二凤聊东聊西。
当然这个时候,李世民同样也羡慕李二凤,没有什么拦着他直接当上帝王。
都说自己百战百胜,犹如天命加身,但怎么感觉李二凤比自己更加顺风顺水。
哎~
心中一声长叹,李世民难免会生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不过在李二凤看来,此时的大唐双龙,主角早就已经变了。
所谓的剧情主角徐子陵和寇仲,在他手下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要么当将军攻城掠地,要么客串赏善罚恶使,惩治武林,整治江湖风起。
如此看来,真正的双龙,却是成了李二凤和李世民。
一个是穿越者,顺风顺水,诸多优势加身。
另一个则是天命之人,历史的当代之雄,也是原本剧情的隐藏最终胜利者。
李二凤看着李世民那有些惊慌且纠结的眼神,暗笑不已。
前期的李世民那可是李阀的制胜法宝,半个势力都是他打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