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拿他燕国后人的名头说事,管他顶不顶用,好歹也算师出有名。
嗯,想必有了慕容复这样的人加入,宋江那一系的招安派,也就没了用武之地吧?
或者说等慕容复加入之后,水浒的发展肯定就不是朝着被招安的方向去了,而是直奔着造反独立去。
这一条路线虽然没有广大的农民阶级支持,但是人才众多啊。
管他好的坏的,只要能够镇压得住,梁山那一个个拉出去全都是带兵打仗的好手,能够省很大一部分心思。
唯一有点不好的,就是说出去名声不好听。
但李二凤觉得,你都造反了,还管什么江湖名声啊。
慕容复心动又犹豫,拿不定主意,在客厅当中来回走动。
他只感觉这些年自己确实是过得浑浑噩噩,不知在搞什么鬼。
现在听李二凤与分析大宋的局势,顿时拨云见月,感觉一下子有了盼头。
要说慕容复之前也不是没有拉拢过那些农民。
但他的根本出发点并不是从农民阶级的起义,只是单纯的招收人手,用来当做死士和军队。
李二凤的建议,则是显得更加深入一点,将他和农民阶级捆绑在一起。
只不过慕容家族自认为皇族后裔,而且还是贵族,虽然落魄了,但慕容复还是有些自傲,有些排斥自降逼格。
所以犹豫再三,慕容复觉得干脆既要又要算了。
自己可以像李二凤说的那样,明面上加入水泊梁山,号召群雄起义。
暗地里又扶持一个人来走群众的路子,从农民阶级出发。
到时候一南一北同时起义,夹击大宋朝廷,既可以分散朝廷的军力,也可以见哪边发展的更好,再将自己的心力倾注于哪边。
唔,李二凤得知了慕容复的决定之后,心中暗叹,果然这就是大人的选择。
至于说水浒的剧情会变成什么样,关他屁事啊。
连方腊都已经被他截胡了,还管水浒有什么剧情。
大宋这边群魔乱舞,越乱越好,这才有利于以后自己争夺周天子之位,一统天下嘛。
不然这些大国一个个的繁荣富强,相安无事,他从什么地方下手?
想到慕容复今后要变成梁山的一员,李二凤就感觉越来越有乐子了。
也不知道慕容复加入梁山之后,能混到第几把交椅,又是个什么星?
而且有了慕容复这样坚定的主战派,以及造反派,宋江那些招安派又该如何自处?
到时候是慕容复被裹挟着诏安,还是宋江他们被裹挟着造反,想想还是挺有趣的。
有了决定之后,慕容复仿佛忘记了给出的80万两,对李二凤感激不已。
要不是知道对方已经是个诸侯王了,估计他已经开始拉拢李二凤,许下一大串承诺了。
甚至慕容复还提出想要结为拜把子兄弟,到时候大家互相帮助,蚕食大宋也未尝不可。
然而李二凤可没什么结拜的癖好,果断拒绝,随后又给他说了一点需要注意的造反事项。
嗯,这些注意事项并不是李二凤的总结,而是纵观历史,以及水浒的剧情,所得出来的经验。
毕竟农民阶级的起义在封建社会当中,有好下场的可没几个,甚至可以说没有。
多给慕容复说一些,他也能撑得更久,让大宋乱的更久~
看着就差拿个小本本,记下自己所说的各种注意事项的慕容复,李二凤心中感叹,又一个工具人上线。
只不过以前的工具人是攻略任务,而现在这个工具人是攻略大宋。
两人之间的谈话,持续了一天一夜,说到后边就连四大家将也还是忍不住参与了讨论。
事已至此,再看自家公子被李二凤忽悠的那副样子,他们也实在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何况除了阶级有些问题之外,李二凤所说的,还确实有些道理,他们也只好不计前嫌,给自家公子出谋划策了。
毕竟复国是他们慕容家几代人的野望,而且真要是成功了,他们四大家将就是开国勋贵,从龙之臣,也是有利可图的。
在聊天的最后,李二凤也表示唐国可以和他稍微有一些方面的结盟。
比如进行一些商业往来,卖一些盔甲刀兵,卖一些辎重粮草……
他绝对不是在发战争财啊!
只是无缘无故总不能白送吧?
而且唐国现在周边没什么可打的,资源积累是好事,但是一直放着生锈腐烂就有些可惜了。
不如换做经济,可以使其发展的更快。
再加上如果让慕容复养成了依靠他唐国的习惯,那就最好。
因为盔甲刀兵以及辎重粮草,这是造反势力的根本了,自己拿捏了对方的命脉,其实也算是隐形的控制了对方。
就看慕容复能不能意识得到了。
或者说他即便意识得到,也要饮鸩止渴,与虎谋皮?
……
送走了感觉焕然一新的慕容复,李二凤通过神仙索顺势回了一趟唐国皇宫。
没有去管大秦那边的特色衣服,李二凤先是和诸位大臣,特别是户部尚书李寻欢,以及几位将军讨论了一下此事。
毕竟要贩卖辎重粮草以及兵甲等等,对一个国家而言不是一件小事,要是光他一个人出手的话,闹不好大家还以为他这个国王率先带头叛国呢。
李寻欢现在显得越发沉稳,江湖上的名头也是渐渐消退了许多,但他在官场上却着实引人注目。
年轻而身居高位,但又有能力充足,再加上李家的父兄配合,实话说,他们李家都有一点形成党派的倾向了。
对此,李二凤知道这些是不可避免的,能在控制范围之中也就没有多管。
李寻欢得知了此事之后,除了抱怨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倒是没有反对。
一来他是知道,自己反对李二凤下定决心的事情也没用。
二来这确实有助于促进唐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利于他们控制大宋之中的势力,还不用死自己人,挺好。
至于郭振锋,戚继光他们则是扫荡了山贼后,周边又没什么有抵抗的势力,便决定带着几个年轻一辈去大宋练练兵。
当然锻炼的不是唐国的军队,主要是培养一下小鱼儿,花无缺,杨过,方腊能力等等。
他们可以用各式各样的身份出现在慕容复身边,然后被招揽进去,表现出自己的天赋才情,然后慢慢的掌控其手下的人手……
毕竟慕容复想要一南一北同时起事,两条路线同时进发,光是他自己跟四大家将显然是忙不过来的。
这种时候当然就该年轻一辈的上场咯,也算是提前控制对方的人手,慢慢架空慕容复吧。
李二凤知道在这些方面,这些将军才是大拿,也就没有指手画脚,任凭他们自由发挥。
不过一想到梁山108好汉当中,或许还会多个小鱼儿,杨过啥的,李二凤就想笑。
真不知道他们又会顶替了谁的位置,被安上什么样的星号。
谈论完了之后各自行动,李二凤又在文武百官以及百姓面前去露了露脸,总算是有空回到皇宫去享受享受了。
当然他也享受不了几天。
因为随着擂鼓山的事情不断发酵,大宋那边许多人都蜂拥而至,估摸着丁春秋也会忍不住去的。
李二凤也会尽快赶过去,不然乐子看不到,完成任务也得遥遥无期。
唐国后宫,养生殿。
尽管这座大殿的名字为养生,但场面却完全养生不起来。
久违的黑丝高跟,一排排的站在面前,看得李二凤都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怀念啊~
虽然督军部以及战力较高的一些红颜知己,正在攻打……嗯,接收西宁州的星宿派势力地盘,但是也有不走武斗方面的妹子们还在。
比如三位公主,她们是哪里好玩去哪里,有新鲜事自然是来的最积极。
李二凤早先念叨着大秦的服饰,她们自然也是好奇了许久,只是真的见到之后,一个个却连连叫喊着不知羞耻。
就几块布能遮挡住什么?
还有那什么叫丝袜和高跟,这穿出去怎么见人,简直比风尘女子还要风尘啊。
大秦那边的女子,难不成就这么不知廉耻?
其实真正的历史上,朝代越往前,风气反而越开放。
像什么三从四德这些,以及衣冠服饰的变化,那都是最后儒家壮大之后的结果。
李二凤表示,实在害羞的话,那就不穿出去,专门穿给他看也是一样嘛。
好看,爱看,喜欢看!
时间久了,她们自然也就接受了。
同时也为了避免用完这些就没得穿了,在见到了实物和款式,就吩咐下去让人学习仿制,慢慢推广开来,改善风气~
唔,美好的景象指日可待。
不过现在嘛,李二凤在养生殿开始了养生……
第359章 擂鼓山风景区
“二凤,为什么你对这些服饰这么熟悉?你应该不是从大秦来的才对呀。”
正在进行养生保养的阿九表示了疑惑。
此刻她穿着几块布片似的衣服,似掩非掩,似露非露。
并腿站在梳妆台前,看着铜镜之中的李二凤神色有些迷离。
阿九之所以这么说,这还是因为衣服什么的全是李二凤给她选的。
一副巨大的眼罩,感觉穿了比不穿还要色气。
顺滑的黑丝包裹着丰润的大腿,脚上还踏着一双所谓的一字带高跟鞋。
在她们看来,这玩意儿就像是木屐的简化版本,不过鞋跟在脚后跟那里,穿上去也显得腿更长而已。
不论怎么说,这些都应该是女子使用的吧?
偏偏李二凤说得头头是道,简直比她们都还了解。
要不是底下人送上来的说明书,已经被她们各自传阅,估计大家都要以为李二凤是提前偷看了内容前来卖弄呢。
被质疑的李二凤表示,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只能说我是无师自通呗,这点细节不用在意。”
李二凤一边说着,一边成为阿九背后的那个男人。
三个公主,现在也是三个皇妃,但是她们的战斗力,依旧没多大长进。
即便是有那么多武功可供挑选,但是阿九还是那个阿九,人菜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