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官依旧不慌,坦然自若道:
“救灾是救不过来的,皇上他只知道发了粮食,派人看了看,他才不会管这些人到底吃没吃饱。”
“胡说,分明是你把赈灾粮给卖了!”
“看来女侠在定水打听过,那好,你可打听到我喂流民的麸糠从哪来?”
杨依依确实不知道这个,白天在城里打听了一圈,晚上就急急忙忙的兴师问罪来了。
“那赈灾粮,是被我卖了,但又买成了麸糠,不然我哪有粮食喂流民?”
“粮食不够,可以去找朝廷要,你分明是为了从中牟利。”
“朝廷?呵,朝廷哪还有粮食?这几年年景不好,到处都收不上来粮食,那点存粮只能勉强够用。渠洲大灾,北方又有异动,我越州国虽然不必面对北方蛮子的兵锋,但也不可置身事外,皇上又调了粮食和兵器甲胄去给北方,连我定水的官仓都被调走不少堵亏空,你说朝廷还有多少粮食?”
中原十国,其实只有两国与北地接壤,越州国并不挨着北地。
但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平时十国可以互相征伐,一旦遇到外敌入侵,那就必须拧成一股绳,否则亡国有日。
是故最近北方异动,包括越州国在内的其他八国纷纷调集粮草军备送往北方两国,以期挡住北地。
但偏偏这时候渠洲还闹旱灾,本就需要大量的粮食赈灾,事儿都挤在一起了。
杨依依也听说过北方异动的消息,李成蹊还特别说过别往北方去,但她从未把这两件事给联系起来。
本想质问县官,结果让人说的有点底气不足,随即杨依依又想到,甭管有什么原因,县官在这里面肯定贪墨了一大笔钱。
“是啊,我是拿了好处,不止我拿了好处,这赈灾粮下来,上上下下谁都伸了手,但又如何?”
“如何?你这贪官竟然丝毫不知羞耻?”
“我有何羞耻?一斤精粮能换五斤麸糠,救一个人的粮食,能救五个人,我为什么要羞耻?”
“诡辩!你在避重就轻,贪墨就是贪墨!”
县令叹息一声:
“女侠涉世不深,看来是不懂人情世故,当官的不吃饱,谁会去管下面的百姓?是,是有清官,我也佩服清官,但清官就行了吗?你看看隔壁县,人家是清官,是青天大老爷,结果呢,流民到那里,没一个月就死了大半,不少人还都逃到我这儿来了,现在依旧活的好好的。”
“清官是品德的问题,那是他没有能力,不能一概而论!”
“错啦,他就是太清,什么都不好办,不懂人情世故。”
县令摇头道:
“女侠可知我们这里为何叫定水?就是因为我们这里连年大旱,缺水啊。历代县令总是上奏朝廷,希望能拨些银子修水库挖沟渠,但总是石沉大海。若非我上下打点,终于直达天听,哪有外面那些水库沟渠?打点需要什么?当然是银子,没人白给你做事。”
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办事没好处,人家为什么要给你办?
不办,人家也无错,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得给好处才行。
“你再有能力,也不能抹掉你是个贪官的事实!”
“我也从未说过自己是清官,就算是圣上在此,我也敢说,事我办了,钱我拿了。大可去查,我自从当上这定水县令做过多少政绩,也可查我到底贪了多少钱。”
“那你就不能当个清官为民请愿吗?”
“你们这些大侠高来高去,自然可以大放厥词。我不贪,上下打点的钱哪里来?我不贪,人情关系的钱哪里来?我不贪,这衙门内外的大小官员,谁会为我卖命?”
这人倒是坦荡。
“我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我也想要金银珠宝,我也想要锦衣玉食,没钱谁给你?”
“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
“当然,有何错?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寒窗苦读十几年,为了供我读书,父母起早贪黑磨豆腐,好不容易一朝中举就为了混口饭吃?我冤不冤?”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这话说的太理想,太自视甚高了。
就像现在的学生,六年小学六年中学,四年大学,还要考研,十几二十年寒窗苦读,最后找了个工作,月底一算账,嘿,这个月又白干了。
这谁能接受?
杨依依已经犹豫了,她不懂人情世故,但不是傻。
本来是想兴师问罪,结果被人说的一愣一愣的。
“女侠,你有今日,想必也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十数年苦功才练的一身功夫,你甘愿回家种地吗?还不是想混出点名堂,与我有何不同?”
“胡说,我行得正坐得端,与你这种贪墨之辈不是一路人!”
“确实不一路,但你显然不明白,一把剑救不了天下,反而是我这种贪官,救了人。”
这句话堪称绝杀。
县令感觉背后的硬物一松,回头看去,却不见任何人影,只有打开的窗子微微摇晃……
第778章 你天下无敌即可
搬家属于是看起来不麻烦,实际上超麻烦的一件事。
这个麻烦主要在于,东西送到以后,还得一个个拆开,重新再找地方。
李成蹊本以为自己独居也没多少东西,顶多就是把一些衣服打包回来再往衣柜一塞了事,没想到随便一收拾,就收拾了十多个大纸箱。
这个不舍得扔,那个不舍得丢,打包放进去,等拆包的时候就感受到难顶了。
一大早搬家公司就把东西送来了,结果愣是收拾到傍晚才搞定,把李成蹊磨的筋疲力尽。
这还只是他独居的情况,这要是一大家子搬家,不敢想有多少东西需要收拾。
不过总算是弄完了,李成蹊接下来就能享受‘退休’一般的生活了,这么一想就非常让人开心。
等第二天一早,李成蹊不紧不慢的起来,不用追着赶着开店,突然还有点不习惯。
弄了口吃的,搞定早餐他才坐在太空舱里打开电脑。
然后就发现杨依依开始纠结了……
明明是一大早,杨依依每天例行练功的时间,杨依依也确实在练拳,但脑袋边上出现这样的()颜文字气泡,一看就知道纠结到不行。
这让李成蹊很纳闷,明明昨天看到两人进城,感觉没啥大事才对,这姑娘又钻牛角尖了?
“怎么了?你心情不好?”
听到李成蹊的声音,杨依依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突然来了精神。
“李大哥,你觉得有能力的贪官跟没能力的清官哪个更有用啊?”
“?”
李成蹊缓缓打出一个问号,这姑娘是吃错药了吗?
杨依依也知道自己这话问的莫名其妙,赶紧把昨天发生的事情大致跟李成蹊说了一遍。
“就这事儿啊?我还以为你把宁仙儿给的信弄丢了。”
相较于杨依依,李成蹊一点都不纠结。
“从道理上说,这定水县令做的肯定是不对,贪腐到哪都粉饰不了,但他的歪理也是理,一样米养百样人,不可能所有人都真的按照规章办事,必要的快速通道也肯定会有。”
“但是……”
“我知道你在纠结这县令是好人还是坏人,但这才是最没有必要的,这世上哪有什么非黑即白的人?真要这么简单,世间早就太平了。”
杨依依性格太直,心思也比较简单,所以才容易钻牛角尖。
李成蹊开导道:
“他的理是他的,你不要被说服了,他说你一把剑救不了天下,那确实,但一把剑能救一个人,就比一个人都不救要好。你想,为何大侠受人敬佩?仅仅只是他救了人?不,大侠是一面旗,一把剑救不了天下,但大侠这面旗,能召起无数把剑,自然就能救得了天下。”
此言一出,杨依依顿时茅塞顿开。
但她还是问道:
“李大哥,你说,这些人难道就没有良心吗?”
“应该是有吧,但多少就不知道了。”
“那这良心,到底值多少钱?让人扔了良心。”
说到这个,李成蹊沉默了一下,几秒钟后才说:
“良心不值钱,你想卖也没人买,丢在路边都没人捡,是卖不出价钱的。但如果你想留着良心,那可就贵了,千金不换。”
杨依依若有所思,就是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明白了。
–┅——–┅——
杨依依的烦恼,在李成蹊看来是很幼稚的,但也是很正常的。
初入社会,从学校里走出去,人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迷茫期,最多也就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至于李成蹊为什么不迷茫,他只能说,老子都29了,早就过了这个迷茫的时期。
杨依依年纪小点,加上不谙世事,或者说的更明白一点,她基本就没受过什么挫折。
唯一要说算挫折的,也就是被师父卖给刘家当炉鼎,那是杨依依第一次认识到人心险恶。
但紧接着呢?
紧接着她就遇到了李成蹊,天天练功去当杨依依心中的大侠,不说万事顺利,至少没有遇到过重大的挫折。
也就是说,李成蹊把她保护的太好了,当杨依依发现世道跟自己认知的不一样,自然就会纠结。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想明白就好了,人都得有这么一个阶段。从幼稚,变得成熟。
至于那县令所说的歪理?
李成蹊完全不放在心上,他对于杨依依只有一个要求。
你天下无敌即可。
当大侠也好,甚至是当魔头也罢,李成蹊都不在乎。
他的思路依旧是非常简单清晰的,等我们家杨依依神功大成,你就算再有理,我也让你看看什么叫物理。
简单,不讲道理,但也正因为这样,李成蹊不会受到任何外力因素的干扰,可以说意志非常坚定。
而杨依依原本对于心目中的大侠形象其实是非常模糊的,天真的,不可能实现的。
但随着旅行,接触越来越多的人,见过越来越多的事,只要她坚持,大侠的形象就会越来越清晰。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有烦恼是好事,没烦恼怎么成长?
当然,开解过杨依依之后,那就得说说其他的事情了。
比如说,你竟然敢瞒着我偷偷去跟朝廷对线,这要是出点什么岔子,你想当钦犯吗?
多亏杨依依没冲动,这要是杀了人,最起码越州国肯定容不了她。
于是当武少仪从客房出来的时候,就看到杨依依一脸垂头丧气的模样蹲在小院里,正在挨批。
武少仪从一开始就不建议杨依依去衙门,毕竟你看,店小二都说了有好几个大侠都管过这事儿,但全都灰溜溜的走了,必然是另有隐情,想必很多人也都被那县令给说服了,最起码也是知道自己没有办法,只能叹息离去。
所以武少仪对于杨依依挨批这事,一点都不意外。
李成蹊足足念叨了快小半个时辰,天都大亮了,再等一会儿人就该都起来了,他这才停下。
“我今天还有点别的事,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