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一年的辛勤投入和建设,如今的定居点已经有了不错的气象。
外围是一圈用一人合抱粗细的圆木修建的围墙,足有三米多高的围墙不仅可以抵御北境的各种野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风雪。
至少,聚居点里最近新修的房子都是靠着围墙修建的,除了能够省一面墙的建材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堵围墙可以有效的抵御风雪。
当然,如果真的风雪太大的话,大家还是会住到地下已经修建完成的庇护所里去的,那里才是真正过冬的地方。
一开始谢伊还不太理解为什么要在聚居点下面修建如此巨大的地下空间,但随着今年第一场降雪到来之后,大家很快就明白了这个巨大的地下空间到底有什么作用。
住到地下那是真暖和啊!地下的温度甚至要比地面上高出一大截。
别的不说,现在地面上的温度已经低到了零下二十几度,在地下空间内甚至能够有零上。
这样巨大的温差,对于如今冷的滴水成冰的北境来说可是非常夸张的,以至于现在聚居点的居民都尽可能的躲到了地下空间内。
谢伊之前也已经搬了下去,他甚至觉得以后北境的居民可能会养成冬天住到地下,其他季节才住地上的习惯。
不过谢伊作为这个聚居点的管理者,还是有很多事情需要负责,并不能长时间的待在地下。
比如每隔一段时间的物资补给,作为管理者的他就需要亲自负责接收、储存,毕竟这个聚居点是没有办法自己生产煤炭和其他一些关键性的工业品的,只能依靠外界输入。
通常来说,商队会两周来一次,运来煤炭、工业制品和粮食之类的,而聚居点则需要用动物毛皮、草药等产出来进行交换。
这套贸易体系也是各個聚居点能够良好发展的前提,不然的话光靠进林子伐木可没办法让聚居点的所有人都安稳的度过这个冬天。
木柴虽然也能烧,但和商队运来的煤炭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至少一块煤可以烧大半天,一根木柴半个小时就烧的差不多了。
谢伊不太懂商队运来的那种叫做蜂窝煤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耐烧,或许那是什么炼金术制品,但他清楚的知道一点,那就是烧这个比烧柴划算太多了。
尤其是珀菲科特还曾经颁布过法令,北境不允许随意砍伐木材,这就更加限制了木柴的使用。
而且就连烧剩下的煤渣商队也是回收的,这些煤渣积累到一定的分量是可以从商队那里换来新煤的。
聚居点这个冬天没人冻死冻伤,也没人因为天气太冷而生病,很大程度上都是靠着这种新煤的功劳。
这让谢伊也格外的感谢领主大人的仁慈,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聚居点能够持续稳定的获得这些新煤,都依赖于珀菲科特颁布的政策,不然的话哪会有商队愿意在这种风雪天里不辞劳苦的运输货物来聚居点呢?
就更别提这些新煤卖的如此便宜,还能用烧完的煤渣交换新煤了,这些都是有政策补助的。
或许普通的民众不太了解这些,但作为聚居点的管理者,谢伊却不能不了解这些北境的新政策。
毕竟这每一条新政策,都和他们所有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关系到聚居点未来的发展,所以北境每一次有新政策颁布,谢伊都会第一时间学习和了解,确保自己能够理解新政的内容,不会在执行上发生偏差。
他可还记得珀菲科特说过,只要他做得好,就能够获得开拓骑士的身份的事情。
“也不知道今年有没有机会去觐见领主大人……”谢伊眺望远方,心里想着自己是否被领主大人遗忘了的时候,远方已经被积雪所覆盖的道路上出现了一些黑点。
看到这些已经熟悉的黑点出现,谢伊松了一口气,商队这一次依旧准时出现。
虽然知道商队现在已经换装了大型机械人,根本不会因为积雪问题而延误,但谢伊却还是会有不放心,毕竟经过了他长达一年的书信劝说,他的哥哥终于愿意带着全家来北境了。
原本一开始谢伊就希望自己的哥哥能来帮忙建设聚居点,但奈何哥哥始终舍不得他在朗顿的工作。
谢伊也没有办法,毕竟他也只是个名誉骑士,聚居点的建设也才刚刚起步,一切百废待兴,缺少说服自己哥哥来北境一起打拼的理由。
不过随着聚居点的逐渐像那么回事,谢伊说服自己哥哥来北境的底气也足了起来。
经过了大半年的书信往来之后,谢伊的哥哥终于在几个月前答应了前来北境,之所以现在才到一方面是需要将朗顿那边的一切做一个了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北境冬季的交通状况。
想到这里,谢伊觉得自己或许应该打个报告上去,申请给自己的聚居点修一条铁路。
他可是听说附近的几个大一些的聚居点已经通了铁路,虽然只是窄轨铁路,但有一条铁路所能够对聚居点带来的促进和发展是不可估量的。
所以谢伊很快就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决定等开春之后就打报告申请修铁路。
就在谢伊想着铁路的事情的时候,那些黑点也逐渐变大,化作了一条由数台大型机器人组成的钢铁长龙,接近了谢伊所在的聚居点。
看到商队接近,他这才爬下了瞭望塔,来到聚居点的大门口,吩咐站岗的民兵打开大门。
当商队在聚居点外停下来的时候,谢伊第一时间就踩着齐腰深的积雪跑了过去,一把抱住了从其中一台改装成客运机器人上下来的中年男子,热情的拍打着他的后背:“哥哥,你总算是来了!”
这名中年男子显然身体素质不如谢伊,被他拍的直咳嗽之余,却也高兴的说道:“好久不见了,谢伊!”
第404章 切诺伯格地下城
切诺伯格领主府的地下,珀菲科特正在视察这座城市的地下城。
与聚居点修建的地下庇护所一样,即便切诺伯格是如今北境最大的城市,珀菲科特在进行城市建设规划的时候,也还是为这座城市设计了地下城。
只不过切诺伯格的地下城与其他地方的地下庇护所不一样,毕竟这是一座城。
依据切诺伯格的城市布局,在这座城市的地下一共有着四座地下地下城,分别对应着城市地上的不同城区。
其中位于城市中心的领主府便直接连通着地下最大的一座地下城,也是作为核心地下城的部分,与其他三座地下地下城有着专门的地下通道连接,而其他三座地下地下城则互相之间没有道路连接。
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布局,是因为切诺伯格的地上部分占地面积广大,城市人口虽然无法与朗顿相比,却也已经有着相当的数量。
所以需要更多的地下城来容纳城市人口,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能量塔来为城市供暖。
因为有着这样的布局,因此领主府地下的这座中心地下城也拥有着其他地下城所不具备的功能模块。
虽说其位于领主府的地下,但这并不是说领主府就位于这座地下城的正上方,准确的说领主府前面的广场才是这座地下城的正中心,也是其中心位置能量塔伸出地表的位置。
能量塔因为需要使用煤炭作为燃料的关系,还是需要将一部分结构伸出地表,用于排放燃烧之后的废气之类的事情的。
虽说珀菲科特也能用炼金术回收这些燃烧之后的飞废气,顺带还能回收一点废热,但想了想之后,她还是觉得没有必要。
毕竟这还是蒸汽时代,能源问题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还不是什么问题,没有必要省到这点废热都要回收。
至于说废气带来的污染?那就更不需要在意了,现在人类所需要思考的是活下去,而不是考虑保护末日降临之后在零下几十度的低温下只剩白茫茫一片的世界。
“能量塔目前只开启了低功率运行,主要为领主府和周边街区供能。”一名工程师正在向珀菲科特介绍着情况。
目前地下城虽然确实已经启动,但大多数人还是没有住在地下这种习惯。
加上切诺伯格是一座新城,建造之前就有考虑建筑防寒保暖的问题,因此在零下二十多度这种天气下,室内只要把壁炉之类的取暖设备生起来,也还是基本上感觉不到太冷的。
毕竟是冬季,而且这个时代的取暖条件有限,人们对于寒冷本身就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地下空间虽然确实更保暖一些,但即便是在那些聚居点里,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住到地下的,更多的还是留在地面上生活。
即便这样会让他们消耗掉更多的燃料,在生活上也会有诸多不便,但还是有人就是住不惯地下。
对此珀菲科特倒是不会强求,毕竟就算真的末日寒冬到来了,地上也不是说完全不能住人的,只要做好防寒保暖就没有太大问题。
当然,零下六七十度的低温想要做好防寒保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周边街区的入住情况如何?”珀菲科特的目光只是想四周逡巡了一下,便能够看到在能量塔周围有不少民众在活动,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看向自己。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住到了地下,但对于切诺伯格的居民来说,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在更暖和一些,同时也没有积雪的区域活动的。
这也算是珀菲科特当初在设计切诺伯格的地下城的时候的一些小巧思,她将切诺伯格的地上城区的房子和地下城联通,所有的房子地上部分不管,其在地下都是统一的两层,一层位于地层中,一层位于地下城。
这样一来,就算切诺伯格的民众并不打算生活在地下,却也可以通过自家的地下室来到地下城。
通过这种方式,便可以让相当一部分市民转到地下来活动。
毕竟地上确实很冷,在这种季节也就不要奢谈什么商业活动了,街道上的行人都恨不得自己能够快走几步,甚至有人为了能够舒服一点,专门从地上来到地下,通过地下街道多绕一些路程去往自己的目的地。
也正因为如此,地下城的街道上已经有了不少行人,一部分人也将商店和地摊摆到了地下城,甚至还有人想要开展马车租赁之类的服务,俨然一副地上的商业街区无异的繁荣景象。
对于这些,珀菲科特大多都予以了准许,当然马车租赁服务不在此列。
无他,马粪的味道太大,珀菲科特不希望地下城的味道令人不适。
为此她专门设计了一款蒸汽公交车,是一种通过储气罐储存蒸汽来驱动的公共交通车辆,虽然目前还没有投入生产和使用,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设计方案,但这种公交车一旦投入运营无异可以极大的加强地下城的繁荣。
而一旁负责地下城管理的官员的回答也让珀菲科特对这一点破有信心。
“领主大人,目前切诺伯格大部分的居民虽然依旧保留着生活在地上的习惯,但他们一天当中的大部分时间目前已经逐渐转到地下,人们在地下活动的时间也在逐渐增多。”这名官员向珀菲科特介绍着情况,而之前的工程师则十分见机的退到了一旁。
对于这名工程师而言,珀菲科特的名声和气势都太过惊人,让他不太敢站在这位北境领主的身旁。
他的这点小动作并没有引起注意,除了珀菲科特瞟了他一眼之外,并没有人注意到他。
而这名负责地下城的官员依旧在滔滔不绝的讲解着情况,能够在珀菲科特面前露脸的机会对于他们这些官员来说可是非常宝贵的,没有人会浪费。
听着这名官员的讲解,珀菲科特也了解到在他们所处的这一层的下面一层,也已经有一部分生活较为穷困的民众选择放弃了在地上居住,转而搬到了地下。
这让珀菲科特生出了一点想法,决定去下一层走走,看看下面的人生活如何。
第405章 地下二层的见闻
珀菲科特换了一身衣服,只带了同样换了打扮的老管家和贝法,以及两名铁火骑士便来到了切诺伯格地下城的第二层。
这里相较于第一层来说要更深一些,因此在采光上也更糟糕一些。
虽说在设计之初珀菲科特就考虑了采光问题,但地下城再怎么预留采光通风口,它的采光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所以行走在这一层的大街上,就能够明显感觉到地下的昏暗,以及空气相对而言更加浑浊。
当然,这些也只是和地下城的第一层相比较,虽然条件有一些差距,但日常生活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在这一层,珀菲科特早已经为每一栋建筑都铺设了供暖管线,可以通过供热管来驱动建筑物内预留的发电线圈,从而产生电流,点亮预留的电灯。
这原本是要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以后才会出现的场景。
但在珀菲科特的控制和影响下,电灯要提前了很多年问世,并且不会再有所谓的发明大王的励志故事了。
原本珀菲科特是想借助能量塔的热能来布设一台大型发电机为整个地下城供电,这样一来就只需要为每一栋建筑铺设电线就行。
这样也能够为以后的电气化改造节省一些麻烦,省的再去动那些供热管线。
但是珀菲科特在认真考了了一番,以及实地考察过后,她还是不得不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
她关于发电的构想当然没有问题,但考虑到能量塔本质上并不是为地下城提供生活日常消耗,而是维持温度,珀菲科特觉得如果只供电然后通过电器取暖多少有些脱裤子放屁的意味。
而供暖和供电两套系统都装的话,地下城街道上预留的管线沟槽无疑就不太够用了。
电线还好,但那些供热管可是非常占地方的。
珀菲科特又不可能把供热管线铺在路面上,那样的话她还要考虑架设护栏,避免有人直接接触供热管而被烫伤。
至于说包上石棉之类的防护?珀菲科特倒是想,但考虑到现在的施工防护水平,真用石棉的话就是在杀人了,所以珀菲科特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只是在所有的供热管线外面缠绕了一层由薇儿发明的保温布,以减少管线的热量散失。
毕竟虽说管线就这么放在街道上,散发出来的热量也能提升街道的温度,但考虑到这些管线是要给每一栋建筑供暖的,街道上的温度稍微低点倒是不碍事。
这也使得珀菲科特最终还是只给每家每户预留了一个能够由蒸汽驱动的发电线圈,并没有多大功率,也就够点亮几盏灯泡的。
但这对于许多居住在地下城的人而言,已经非常足够了。
比起他们以前的生活来说,现在这种日子已经非常幸福了,根本不会有人嫌弃点灯的亮度不足。
再者说了,觉得电灯不够亮的话,还是可以点蜡烛或者煤油灯的,珀菲科特并没有连这個都禁止,只是着重强调了用火安全,不希望地下城里出现火灾罢了。
行走在地下二层的街道上,珀菲科特能够注意到,生活在这里的人和地下一层有着比较大的区别。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衣服和精气神,这里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光鲜亮丽的衣服,更缺少地下一层那样的相对更热烈活泼一切的精气神。
这也很好理解,毕竟这里是地下二层,能够生活在这里的,大多都是没能买到地上房子的普通人或者连安身之处都没有的平民。
他们能够住在这里完全是珀菲科特发善心,允许他们用地上的住处交换地下的住处而已。
至于说他们地上的住处?那也是他们在来到北境之后,由北境的政府发放的。
所以在这里,感谢珀菲科特的人也就要相对更多一些。
尽管他们大多都只是切诺伯格的底层民众,过着的是近乎贫困的生活,最多能有个三餐温饱衣食无忧,但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非常幸福的好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