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寒之下不养刁民 第101节

  但他们也注定会逐渐被帝国影响、同化,他们祖辈所世代相传的文化将会受到影响,再也不复曾经的模样。

  当然,或许他们还能保留祖辈的一些生活习惯,只是最终他们不会再作为独立的种族存在,只会是帝国统治下的某个少数族裔群体而已。

  不过这些都是建立在未来不会发生意外的前提下的,当世界陷入末日危机的威胁中时,这些其实都已经不重要了。

  “几十年前征服这片土地的先辈们恐怕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这一切都会变得毫无意义。”走下了飞空艇,珀菲科特看着眼前的城市与堡垒,露出了一个讥讽的笑容。

  匹格尼斯堡是帝国在新大陆最北端的军事要塞,也是整個新大陆北部最大的军事要塞,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这里也已经逐渐发展成了一座繁荣的城市,而非单纯的军事要塞。

  为了迎接北境领主的到来,也是为了迎接第十七近卫师真正意义上的掌控者的到来,这座军事要塞的长官和第十七近卫师的军官们为珀菲科特安排了一个颇为盛大的欢迎仪式。

  列队的士兵、整齐的仪仗队、正在奏乐的军乐队,一切看起来是如此的赏心悦目。

  “先辈们可能并没有想过,帝国发展的会如此迅猛,我们的军事实力会增长到可以轻松做到同时碾碎三个旧世界强国的程度。”一名军官听到了珀菲科特刚才的那番话,不由得从他的理解回应着。

  对于这个回答珀菲科特自然不置可否,她说的和这位回答的根本不是一回事,但他所说的话却也不能算错。

  毕竟几十年前这座要塞修建的时候,帝国可还没进入工业时代,更没有想过有一天帝国的军事实力能够膨胀到这种程度。

  即便没有珀菲科特制造出来的飞空艇、蒸汽骑士和温压弹,帝国的军事力量也已经足够碾碎整个北境和新大陆上的土著部落了。

  这是工业化带来的代差,能够与帝国为敌的只有同为工业国家的旧世界强国。

  然而三个最有可能与帝国为敌的强国,却倒在了珀菲科特的温压弹之下。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位军官的话是对的,毕竟帝国现在确实在军事上膨胀的无与伦比。

  帝国本土在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尤其是上次还有三个国家同时对帝国宣战的前提下,数个全部装备蒸汽骑士甲胄的骑士团已经被组建起来,他们将成为帝国新的军事核心。

  其中已经有一个团明确会驻扎在新大陆,而最适合他们驻扎的地方,自然就是匹格尼斯堡。

  原因无他,北境。

  在这种情况下,这位军官自然对珀菲科特这位北境领主充满了谄媚和讨好。

  珀菲科特无意对此发表什么评价,只是在军乐队和仪仗队的迎接下走进了要塞内部的军营,来到了事先准备好的会议室。

  “第十七近卫师的准备情况如何?何时可以开拔?”珀菲科特刚坐下,便第一时间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话题。

  身旁的贝法正在打开一个精致的小手提箱,从里面取出茶具来为珀菲科特泡茶。

  这是她最近才养成的习惯,每天要忙的事情太多,而她又不喜欢咖啡的苦味,就只好靠红茶来提神了。

  至于说手提箱,那是她为了方便自己随时能喝到刚沏的热茶而做出来的。

  面对珀菲科特的询问,在开春时就已经回到部队的理查德上校赶忙回答道:“各部已经整备完毕,我已经派出了前锋为大部队的开拔探明道路,并且建立补给点了。”

  一支军队的长途行军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不仅要考虑行军路线和后勤保障的问题,更需要考虑行军途中所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比如疫病、比如水源、比如宿营……

  种种问题如果不事先做好准备,那么再精锐的部队也会在行军途中遭受非战斗减员。

  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后勤保障还停留在就地征粮的程度上,士兵还要露天宿营,这种水平的后勤大军想要长途行军就要做好减员至少十分之一的准备。

  而这还仅仅只是单纯的走路所带来的非战斗减员,完全没有考虑遭遇恶劣天气或者其他因素影响所带来的减员。

  仗还没打就损失掉了十分之一甚至更多的兵力,这对于任何将军来说都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帝国在进入工业时代之后,对帝国军队的后勤做了很多改善,在提升后勤保障能力的同时,却也使得行军前的准备工作变得更加复杂。

  好在第十七近卫师是一个完整的军事单位,后勤体系十分完整,除了从匹格尼斯堡前往北境的路没人走过之外,也就只是路上没有补给点,全靠后方输送这一点比较难解决了。

  而这些正是珀菲科特这次来,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268章 再会卡莲

  “让军团沿着海岸线前进,我会让人准备船,沿途为你们设立补给点的。”珀菲科特看了一眼第十七近卫师参谋部拿出来的行军路线规划,想了想之后做出了一些调整。

  听到珀菲科特这么说,几名参谋对着地图研究了一下,倒是没有特别反对,但他们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可是领主大人,沿着海岸线行军的话我们对当地的环境并不熟悉,需要有当地向导的协助。”

  这不是这几名参谋矫情,又或者他们走陆路就不需要当地向导了,而是北境的海岸线地形十分的支离破碎,遍布峡湾和山麓。

  想要沿着海岸线行军就基本上和翻山越岭差不多了,比起走内陆路线来说地形要崎岖复杂好几倍。

  对于这一点,珀菲科特自然也有考虑,她想了想说道:“我会让北境的当地部落派人来协助你们行军,另外关于崎岖地形的问题,这个不用担心。

  另外你们也不需要完全贴着海岸线前进,我只是在沿海地区布置补给点,你们只需要在规划路径时把这些补给点考虑进去就行了。”

  珀菲科特的这番解释让一众参谋放下心来,他们还担心珀菲科特要强令他们沿着海岸线走,那样的话对于士兵们的体力和士气的损耗可是很大的。

  毕竟海边到了晚上,那充满了盐分的冰冷且潮湿的海风是真的会要人命的,即便现在气温已经不是很冷了也一样。

  在内陆行军的话,至少这个问题是不需要考虑的。

  不需要完全贴着海岸线走的话,对行军路线的规划以及士兵们本身来说就要友好太多了。

  “既然方向定下了,其他具体事务就交给你们了,稍后把线路规划好,确定补给点之后我会让人按照你们规划的补给点运送补给。”珀菲科特见参谋们已经认可了这个计划和方案,也就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让贝法收起了红茶杯,然后站起身准备离开军营。

  不过在她起身的时候,匹格尼斯堡的军官赶忙迎了过来,试图对她进行挽留:“伯爵大人,我们已经准备晚宴,您……”

  “晚宴是晚上的事情,现在距离天黑还早,我打算在匹格尼斯堡逛逛,给我安排一個向导。”珀菲科特没有理会他的话语,只是要求对方为自己提供向导。

  军官见状赶忙闭嘴,然后忙不迭的叫来了一名年轻的少尉。

  “匹格尼斯堡第四民兵团少尉凯文·奥尔黛西亚向您报道!”年轻的少尉有着挺拔的身姿和俊美的面容,看上去给人一种十分干练与阳光的感觉,这让珀菲科特对他的第一印象很不错。

  “你好少尉,我打算下午参观一下匹格尼斯堡,有劳你给我担当向导了。”珀菲科特注视着眼前的少尉,忽然又多问了一句:“少尉先生,我以前有在哪里见过伱么?”

  “在您刚返回新大陆的时候曾经在新夏克市举办过一次展览,当时我的外祖母受到了邀请,但她不愿意出席,我和妹妹一起参加了那次的展览,我想您应该是在那个时候见过我。”凯文向珀菲科特解释着。

  听到这个回答,珀菲科特的眼神变得稍微有些古怪,随即便问道:“我想你的妹妹不会叫做卡莲吧?”

  “是的,我的妹妹确实叫做卡莲,伯爵大人您见过她吗?”凯文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看起来并不似作伪。

  确认了自己的猜测没有错,珀菲科特感到了有种哭笑不得的冲动,但她并没有将这种情绪表露出来,只是对凯文问到:“那你的妹妹现在在哪?上次在新夏克市我和她聊的很愉快,我现在想见见她。”

  上一次珀菲科特确定自己确实“处死”了卡莲,不过当时她是让克劳迪娅把卡莲送走的,并没有大肆声张或者弄得人尽皆知,所有人都只知道珀菲科特当时抓住了窃贼,然后把人处死了。

  至于说处死的是男是女,以及对方姓甚名谁,则没有多少人知道。

  所以卡莲用回自己的身份,对于珀菲科特来说并不是一个能够让她意外的事情。

  只是能够在这里碰到卡莲的哥哥,这还是让珀菲科特心中感叹,同时也想再见见卡莲,看她有没有从自己教授给她的知识当中获得什么领悟。

  然而此时凯文却表情有些尴尬的回答道:“恐怕要令伯爵大人您失望了,自从上次从新夏克市回来,卡莲她就迷上了外出旅行,现在并不在匹格尼斯堡。”

  听到这个回答,珀菲科特倒是没觉得意外,反而有种意外之喜的感觉。

  卡莲的外出旅行在她看来应该十之八九是借口,她很可能是以此为掩护来进行其他活动。

  所以珀菲科特对此也没感到失望,只是对凯文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有劳凯文少尉你担任我今天的向导,带我游览一下匹格尼斯堡了。”

  “这是我的荣幸。”凯文自然不会拒绝这个任务。

  ————————————————

  在珀菲科特游览匹格尼斯堡的同时,城里的一家工厂附近的酒吧里,卡莲正在这里同工人们进行着集会。

  在这里,乔装打扮借着旅行的名义溜出来的卡莲正在同酒吧里的工人宣讲着珀菲科特教授给她的那些知识。

  这是她从新夏克市回来匹格尼斯堡之后就开始做的事情,她并没有组织什么运动,也没有再试图像过去那样通过盗窃来主张一些什么。

  她仅仅只是将这些工人们组织起来,然后向他们宣讲一些十分浅显,却能够让他们明白一些东西的道理。

  但卡莲却通过这样的宣讲发现,告诉工人们他们真正的苦难来源,以及他们所需要的是什么,远比自己过去所做的那些来的效果好得多。

  卡莲打算告诉这些工人们什么是他们真正所需要的时候,一个看起来像是街头报童的小孩忽然跑了进来,窜到了卡莲身边对她低声说道:“大姐,我刚打听到的消息,那个北境伯爵来匹格尼斯堡了!”

第269章 萧条的城市

  匹格尼斯堡虽然已经是新大陆北部最大的城市,但这里毕竟最初是一座军事要塞,即便几十年的和平生活也并没有改变这一点。

  所以匹格尼斯堡整体面积并不大,主要工业产业也是以钢铁和军工为主。

  受限于城市规模,这两个行业的规模也都不大。

  钢铁厂主要生产的是要塞日常维护所需要的金属零件和铁路使用的铁轨,而军工产业则只能生产步枪和小口径的六磅炮。

  并且这两家工厂也主要是为要塞的军械维修所服务,是在当初战争中用于保障军队后勤的,所以设备都已经十分老旧,产能也不高。

  时间过了几十年,帝国本土的工厂早就实现了全机械化生产,这里还大部分在使用人力。

  倒不是说这里的工厂主们不想升级设备,而是匹格尼斯堡的这些配套军工产业都是属于帝国军方的,军方不更新换代,他们就无法升级设备。

  而帝国军方的效率嘛……

  “他们在应用新装备的时候往往效率很高,但在升级旧设备上面却吝啬的犹如守财奴。”珀菲科特视察了一遍匹格尼斯堡的工业情况,不得不做出了十分失望的评价。

  凯文少尉跟随在珀菲科特的身边,对于她的这番评价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作为匹格尼斯堡的本地人,凯文少尉是知道匹格尼斯堡的情况的,这里在几十年前战争刚结束的时候都还算欣欣向荣,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城市也伴随着和平时期而迎来了大发展。

  那是匹格尼斯堡最繁荣的时期,现在的匹格尼斯堡大多数建筑都是在那个时期修建的。

  然而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城市的发展却陷入了停滞,虽然看起来城市依旧欣欣向荣,一切都很美好,但那只是在维持现状罢了。

  相同时期的新大陆其他城市都迎来了高速的大发展时期,而匹格尼斯堡还是当年的样子。

  对于匹格尼斯堡本身来说,大家并没有觉得生活变差了,但和新大陆殖民地的其他地方相比,匹格尼斯堡落后的不止一点。

  而最近这几年随着工厂设备的日益老化和技术越发的陈旧,匹格尼斯堡的工厂已经越来越接不到订单,开工率也在日渐下滑。

  这也是为什么卡莲能够在白天就遇到一大群在酒馆里听她演讲的工人。

  不是大家不上班,而是他们压根就没班可上。

  尽管这种现象还不严重,涉及到的工厂也不是大多数,但问题却已经逐渐凸显出来。

  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那么可想而知在未来必然是会爆发严重的失业潮,从而引发工人运动的。

  所以对于卡莲来说,这是她活跃的最好环境。

  工人们有时间听她宣讲那些她从珀菲科特这里学来的知识,而他们自身的失业问题也让他们内心充满了不满,可以和卡莲宣讲的内容产生共鸣。

  同时,这些工人们还只是暂时失业,生活虽然困难,但也还没到活不下去的阶段,不至于马上爆发严重的社会冲突或者工人运动。

  不得不说,没有比这更完美的环境了。

  这也就导致了尽管只是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卡莲就已经在匹格尼斯堡建立起了工人联合会,并且迅速的发展壮大,如今已经联系到匹格尼斯堡几乎所有工厂的工人,成为了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

  甚至于这段时间卡莲正在对各個工厂的工人进行串联,统计他们的情况和诉求,准备来一次尝试性质的游行,对匹格尼斯堡的政府进行施压,要求改善工人的失业问题。

  卡莲并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大,这一次主要是尝试性质的组织一次运动,让工人们了解和学习该怎么斗争和争取自身利益的同时,也是在试探匹格尼斯堡的反应和容忍度。

  如果对方态度强硬,自己这边首先要避免的就是无谓的牺牲。

  毕竟现在的己方这边并没有掌握什么武力,单靠工人们的游行和斗争,那是对他们的生命不负责任。

  而且卡莲并没有忽略自己从珀菲科特那里得知的最重要的消息,再过两年整个世界都将被冰雪冻结,旧有的一切都将被打破,在这种前提下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积蓄足够的力量,而不是在这个当口去斗争,去制造矛盾和骚乱,那样对谁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尤其是珀菲科特曾经对卡莲说过,她要的是稳定,无论是谁在这个时候掀起动乱,都只会被她和帝国强硬的镇压。

  卡莲本能的不想和珀菲科特发生冲突,自然也不会故意去做这种事情。

  按照卡莲的计划,她会在这一两年内组织工人们进行一些小规模的斗争,增强大家的团结性和斗争精神的同时,也不会惹出大乱子来。

  等到帝国公布末日寒冬的消息之后,她就打出开拓骑士的旗号,然后带领工人们北上前往北境,建立属于大家的开拓领地,对抗这场末日寒冬。

  卡莲知道自己不是领导型的人才,所以在组建工人联合会之后,她并没有让自己处在领导地位,而是让大家推举了平时最受工人们信任的人来担任工人联合会的领导。

首节 上一节 101/3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