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第69节

  据他了解,鹿儿岛鳗鱼公司计划的玻璃鳗月产量并不高,大概每个月只有1500~2000万尾左右。

  之所以这么少,主要鹿儿岛鳗鱼公司担心其他公司的模仿技术出来之后,会导致投资无法回本,因此不敢盲目扩大规模。

  毕竟东瀛的土地、材料、人工、水电费都比较高,盲目扩大投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其实鹿儿岛鳗鱼公司月产1500万尾~2000万尾,已经差不多可以吃下东瀛70%左右的市场了,他们经过这三个多月的销售,至少卖出了价值上千万美刀的鳗鱼苗。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鹿儿岛鳗鱼公司估计在赚回三千万技术授权费用之前,大概率不会选择盲目扩张。

  毕竟鹿儿岛鳗鱼公司很清楚自己的生产成本,根本没有办法在国际市场和海陆丰公司竞争,渡边淳一觉得吃下东瀛70%的鳗鱼苗市场,就是他们公司的极限了。

  至于为什么不是百分百的市场。

  当然是因为还有养殖场会自己去捕捞野生玻璃鳗,或者向海陆丰公司购买鳗鱼苗。

  这也是江淼当初愿意给鹿儿岛鳗鱼公司进行技术授权的原因,因为对方没有办法威胁到海陆丰公司的国际市场。

  而布朗公司,他们近期还在做技术验证,估计要到今年年底,才会大规模投产,对方也告知了海陆丰公司的计划产能,就是每个月生产5~10吨鳗鱼苗。

  至于为什么不增加产能,大家都心照不宣。

  因为这个产能恰到好处,加上一部分野生鳗鱼苗,刚好可以维持满足全世界各个市场对鳗鱼苗的需求量。

  如果高于这个规模,必然会导致市场价格大崩盘。

  既然可以少量维持高价,为什么要再扩大产能?

  自讨苦吃吗?

  江淼看着手上的市场调查报告,可以清晰看出全球各地的鳗鱼苗消费情况。

  去年全球一共消费了190吨左右的鳗鱼苗,其中北美地区33吨(食用)、欧盟地区76吨(食用)、其他地区8吨(食用)、东亚地区73吨(养殖)。

  其中人工繁殖7吨,野生捕捞183吨。

  而到了今年,这个情况必然要发生逆转,人工繁殖的鳗鱼苗产能,很快就会超过野生捕捞的规模。

  海陆丰公司每个月生产18吨鳗鱼苗,一年生产216吨。

  这个产能需要满足内地每年50~60吨的鳗鱼苗需求,而且这个市场还处于增长之中;大琉球那边也需要5吨左右的鳗鱼苗;另外东瀛市场也需要从海陆丰公司购入10吨左右的鳗鱼苗。

  剩下的一百多吨鳗鱼苗,则会全部销售给欧美,因为他们是直接吃鳗鱼苗的,消耗量更加庞大。

  至于欧美贸易公司为什么愿意购买,原因自然是有利可图。

  在阿美丽卡,玻璃鳗零售价可以达到每公斤5000刀左右,折合3.5万华元。

  西欧的玻璃鳗零售价在每公斤3500欧元左右,折合2.7万华元。

  在野生鳗鱼捕捞量不断减少,加上西欧不断增加的动物保护力度,让不少经营高档水产的企业大感头疼。

  现在一部分消息灵通的相关公司,已经知道亚洲的海陆丰公司研究出了鳗鱼人工繁殖技术,因此就蠢蠢欲动起来。

  其实布朗公司也在海陆丰公司这边下了订单,每个月购买了500公斤的玻璃鳗,直接空运回西欧进行销售。

  不过前几个月没有扩产完成,订单一直没有完全执行,直到六月份才开始发力。

  江淼知道接下来欧美的相关公司,会陆续上门来订购鳗鱼苗。

  这让本来有些担心产能过剩的姐夫,也稍微放心下心来,继续埋头扩大生产。

  放下手上的市场调查报告,江淼知道国内市场差不多要饱和了,他抬起头来吩咐道:“家豪,你们国际贸易办公室要主动出击,将重点放在欧美,至于东南亚市场暂时不用太操心。”

  “是,老板,我们已经招聘来一批会英语、法语、西语的销售员,正在想办法打通欧美市场。”黄家豪认同江淼的判断。

  东南亚地区虽然有养殖鳗鱼的养殖场,但他们都是购买野生鳗鱼苗,或者自己捕捞野生鳗鱼苗为主,而且规模还不到国内的十分之一,这种市场实在是太鸡肋了。

  南高丽的西远财团旗下,倒是有派人过来咨询过价格,不过一听到海陆丰公司不愿意降价让利,这些棒子掉头就走,宁愿去国际市场收购野生鳗鱼苗,也不愿意购买海陆丰公司的鳗鱼苗。

  仿佛海陆丰公司失去了他们的市场,就要倒闭了一般。

  其实江淼也看不上棒子的市场,毕竟南高丽的养殖规模有限,只有国内的百分之一左右,一年也采购不了一吨鳗鱼苗,这屁大点市场,还在痴心妄想拿到优惠,简直是想屁吃。

  一想到这个西远财团,江淼又想起一件事。

  那就是前段时间跑过来收买姐夫,偷偷获得“保密饲料配方”的安业水产公司,好像和这个西远财团的社长关系密切。

  他知道双方关系密切,还是从蒋安业的手机之中,发现了一个秘密的隐藏文件夹,在那上面发现了双方关系密切的原因。

  蒋安业救过对方儿子一命,加上这么多年的合作,维持着这一段关系。

  一想到这里,江淼便决定晚上抽空调查一下这个西远财团,毕竟对方也有专门养殖鳗鱼的高级室内养殖场,又和蒋安业关系匪浅,说不定双方有什么联系。

  …

  和黄家豪聊了一会,他电话就响了起来。

  “老板你忙,我就先出去了。”

  “嗯。”

  江淼拿手机,看了一下号码电话,一个熟悉又略带一丝陌生的号码,随即尘封已久的记忆涌上心头,按下了接听:

  “喂,耗子。”

  “三水,没有打扰到你吧?”

  “没有呀!不过伱小子好久没有联系我了,最近过得怎样?”江淼笑着问道。

  电话对面同样笑着回道:“还不是老样子,正在老家的农业农村局当农技员呗。”

  “你突然来找我,是遇到了困难吗?需要多少钱?”江淼非常直接地问道。

  因为两人的关系非常好,在大学期间是铁哥们,他大二期间遇到过一次高空坠物,被砸昏过去,就是对方送自己去医院,还垫付了医药费,又照顾了自己一个多星期。

  “哈哈哈,你小子现在发达了。”电话对面大笑了起来,过了一会:“这一次我找了你,确实是有点事,不过不是钱的事情。”

  “哦?那是什么事情?你结婚了?”

  “你小子不地道,结婚了都不请我过去喝喜酒。”

  “书雅她不想麻烦你们,毕竟天南地北的。”

  “好了好了,说正事。”

  “我听着…”

  “是这样的,你前段时间不是给我送了几盒草莓?”

  “是有这么回事。”

  “我最近不想在体制内干了,打算自己出来创业。”

  “你确定?和家人商量了吗?”

  “还没有。”

  “那你打算搞什么?不会是农业吧?”

  “除了农业,还能是什么?毕竟我专业就是农学呀!”

  “那方向呢?”

  “种草莓,你不是搞了三个新品种草莓吗?应该会出售种苗吧?”

  “草莓?你该不会打算在你老家莲花县种草莓吧?”

  “是呀?有什么问题吗?”

  “我不太建议,我的草莓主打高价,核心消费群体在珠三角地区,你老家没有那么大的消费群体,只能走电商平台,这在前期很难发展起来。”

  

  “呃…那我再考虑一下吧!”

  “其实我倒是有一个提议,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三水,别卖关子了。”

  “种油茶吧!”

  “什么东西?油茶?这东西狗都不种!”耗子言语之中,充满了嫌弃。

  其实也不怪耗子如此埋汰油茶。

  主要是油茶确实是缺点一大堆。

  准确来讲,应该是缺点和优点都非常明显。

  优点就是油茶籽压榨的茶籽油,是比橄榄油还好的顶级植物油,营养丰富、相对耐储存、烟点比较高、其油酸成分构成比较好。

  长期食用茶籽油,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或者改善心脑血管疾病。

  而缺点同样明显,油茶种植周期比较长,亩产非常低,茶籽的出油率也比较低。

  这样说或许不够直观。

  以同样在赣省的一个油茶园为例子,一家名为升科生态农业的企业,在修水县黄沙镇有千亩油茶基地:具体种植规模为1500亩油茶(已挂果),每年可采摘鲜果37万公斤,产油1.8万公斤。

  如果以1500亩计算,油茶鲜果亩产约为250公斤左右,每亩生产的油茶只能压榨出12公斤茶籽油。

  就算是一公斤茶籽油的批发价可以达到上百块钱,亩产价值也只有可怜的一千多块钱。

  加上油茶很难机械化,必须依靠人工采摘,再扣除肥料、农药、地租、设备折旧等费用,亩产价值只有一千多块钱,肯定要亏本亏到姥姥家去了。

  如果不管理,半野生状态的油茶树,亩产最多一百多斤鲜果,遇到不好的年份,甚至可能颗粒无收。

  这就怪不得油茶种植无人问津了。

  至于那些在网上吹,亩产可以达到三四百公斤,油茶籽出油率可以达到50%的帖子和视频,看一下就好,真信了可是要倒大霉。

  比如某篇帖子描述了一个油茶种植大户,年产茶籽油三十万吨。

  要知目前国内茶籽油每年的总产能才一百多万吨,你一户就生产了三十万吨?真当所有人都是傻子呀!

  出现这种夸大的内容,自然是那些种苗公司在背后推波助澜。

  那些被忽悠去种植油茶的大户还好一些,毕竟他们都是有钱人,损失得起几百万,加上一部分地区种植油茶是有补贴的。

  而那些小户的农民,才是真被坑惨了。

  当然,一部分采用优良品种,又加上土地肥沃,水肥管理充分的油茶园,在进入第五年的盛果期后,确实有可能达到亩产三四百公斤鲜果。

  那种电话的江淼,继续笑着说道:“耗子,我这边有新品种的油茶,如果你感兴趣,可以考虑一下。”

  “新品种?真的假的?”耗子有些惊讶。

  “是一棵野化的大果油茶,我感觉潜力还是可以的,就做了一些研究和杂交,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先搞十几亩种。”江淼尽管手上没有新品种油茶,却信心满满地说道。

  “实验性品种吗?”

  “嗯,你先别辞职,反正种油茶又不需要太多管理,还有地方补贴,你在农业农村局上班就更方便了,完全可以一边种一边上班,将种植园挂靠在父母名下,以后有收益了,再辞职也不迟。”

  “那好吧!我考虑一下。”

  “嗯,你想好了,直接打电话给我。”

  “好,你先忙吧!”

  挂了电话,江淼拿起座机电话,打给采购部的王峰,让对方尽快采购一批常见品种的油茶果回来,每一个品种至少要采购五吨。

  其实油茶的潜力不小。

  特别是江淼在这种开挂选手的手上。

首节 上一节 69/2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