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暹罗地区的榴莲协会和当地官方,对当地的榴莲种植户三令五申,可是还有种植户禁受不住诱惑,在金钱的诱惑下,提前砍果销售。
农民之中确实有朴素的好人。
但是千万不要将整个农民群体,都带入到好人、老实人这个印象之中,因为无论是哪一个群体,都不能全部都是好人。
反过来,全员恶人的群体却可能是存在的。
江淼玩基因版本的计划报废,就是为了以防万一,可以对于那些不遵守规则的种植户进行惩罚。
虽然那些种植户要先签了合同,海陆丰公司才会向对方出售种苗,合同上面也肯定有相关的违约处罚条款。
可江淼非常清楚国内的情况,一部分农村的风气非常坏,往往是帮亲不帮理的,或者推一些老头老太出来顶在前头。
如果一个村子的种植户都违约,对方完全可以耍无赖,就算是告到法院去,打击效果也可能很难奏效。
因此江淼准备留一手,将转基因异木棉的使用寿命锁定在3年,3年一到,转基因异木棉会自动凋零。
而海陆丰公司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对那些违约的种植户进行秋后算账,只要不给对方提供更换新的转基因异木棉,也不提供其他技术服务,那些嫁接榴莲很快就会凋零。
杀鸡骇猴几次,那些养殖户就会明白违反规则的后果。
不过关于定时凋亡的相关基因,乔木和多年生草本肯定没有,只能在一部分一年生草本植物中挑选。
江淼并没有马上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而是继续研究异木棉的基因改造方案。
记录本上的内容继续增加着。
‘要增强嫁接的成功率,就必须敲除掉异木棉基因之中,专门针对外来异物的免疫基因…’
‘同时还增强异木棉对于特定真菌、细菌的抗性基因,避免因为一部分免疫基因片段的敲除,而导致转基因异木棉容易得病…’
‘同时要增强顶端枝条的养分输送效率,这样就可以通过打顶,将养分供应给侧枝的嫁接枝条,增加结果的数量…’
‘还要敲除掉异木棉的落叶基因片段,让其在秋冬季节仍然可以高效光合作用,给次年开花结果积累足够的养分…’
不知不觉,江淼的记录本上,已经写满了二十几页纸。
他计划敲除掉美丽异木棉34个基因片段,同时植入86个新的基因片段。
敲除美丽异木棉的基因方面,难度不是很大,但是植入新的基因,就比较复杂和麻烦一些,因为这些基因肯定是其他生物的基因,其中存在很多问题要解决。
不过这仅仅是初步基因改造计划,哪怕是他知道美丽异木棉的全部基因序列,也知道这些基因序列对应的功能,仍然没有办法一蹴而就。
因为敲除基因和植入基因,会不会发生其他连锁反应,会不会导致基因崩溃,这些都是未知数。
鉴定面板没有办法模拟未知的情况,这需要他将转基因异木棉做出来之后,才可以看到其基因的稳定性、功能表达、基因序列之间的融洽度等情况。
不过就算是这样,其实已经非常厉害了。
这至少可以缩短99%的科研时间,让实验结果在几天内就可以看得到,而不是真的需要种植下去。
这也是鉴定面板在生物技术方面的巨大优势。
而鉴定面板的第二大应用领域,则是新材料合成方面。
只要江淼愿意,他完全可以用各种化学品进行各种大杂烩式的混合,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几百种合成,然后通过鉴定面板鉴定这些合成物质的效果,相当于在碰运气。
但是现阶段的人类文明,在新材料领域的成果,很大一部分确实是通过不断碰运气,而获得的。
别人可以碰运气,他自然也可以通过碰运气。
只要实验次数足够多,在大规模胡乱合成过程中,总会瞎猫碰到死耗子的。
而鉴定面板的存在,让江淼可以直接跳过复杂的实验检测、验证和可重复阶段,直接看到新材料的各种情况。
这就节约了大量的低效时间。
至于为什么现在不进入新材料领域,主要是江淼没有足够的底气和背景。
他本身的专业是生物工程,现在搞鳗鱼人工繁殖技术和转基因技术之类,那是生物工程的延伸方向,不算跨度太大。
可一下子从生物工程跳到新材料领域,那就有些不讲逻辑了。
就算是要开启新材料方面的科研项目,江淼也打算先通过生物合成新材料这一条路线,进行一次过渡,减少外界对自己的一些疑惑。
更何况,在某种程度上,生物材料也是未来的大方向之一,比如转基因蜘蛛丝之类。
第79章 热销(求订)
江淼埋头于科研。
海陆丰公司的发展也有条不紊。
南湖农场的100亩草莓大棚已经全部种满,其中68亩草莓陆陆续续进入了盛果期。
很多当地的农村妇女,拿着专门采收草莓的电动采收机,快速采摘着一颗颗让人垂涎欲滴的草莓。
不过随着时间逼近十点钟,就算是大棚没有覆盖塑料薄膜,温度仍然在变高,因此采摘工作便停止了。
农场办公楼三楼的经理办公室内,吕伟斌看着最近安装的智慧农业管理系统,通过电脑可以看到每一个大棚的各种情况。
后台管理员小王调出了一部分数据,他一边盯着电脑页面上的数据,一边给吕伟斌汇报了一下情况:“从时间分布来看,四月份中旬开始,我们农场的草莓产能增加了非常多。”
吕伟斌在互联网大厂做过农业相关的项目,对于这些数据还是挺了解的。
农场三月份投产12亩,一共生产了3336公斤草莓。
四月份投产规模扩大到32亩,一共生产了15367公斤草莓。
五月份投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到68亩,一共生产了28309公斤草莓。
吕伟斌看了一下六月份前半个月的情况,目前已经累计生产了20341公斤草莓。
而根据网店部反馈过来的销售情况,目前均单价为:香草每公斤83元、奶酪草莓每公斤81元、茉莉草莓每公斤58元。综合评价单价为每公斤75元。
也就是说,仅仅是这半个月,网店部就卖出了价值140万元左右的草莓。
紧接着吕伟斌又询问起,已经进入盛果期的那一部分大棚产能:“小王,你调一下那进入盛果期的32亩大棚,我看一下数据。”
“OK。”小王迅速调出了数据。
查询了一下数据,小王头也不抬地回道:“经理,茉莉草莓进入盛果期后,每天亩产可以达到30~33公斤,奶酪草莓每天亩产是21~24公斤,香草草莓每天亩产是18~20公斤。平均每天亩产25公斤左右。”
思考了一下,吕伟斌又吩咐道:“以盛果期为数据,加上每个月每亩休养一个星期的参数,你模拟计算一下下个月的总产能情况。”
小王敲击着键盘。
不一会,模拟计算结果出来了。
“下个月估计可以达到52500公斤左右。”
随即吕伟斌摸了摸下巴的胡渣,暗自将这个数据记下来,然后拿起电话打给网店部的经理张欣怡。
嘟嘟…
“喂…是吕经理吗?”
“是我,张经理,你们目前的草莓订单情况如何?”吕伟斌直接开门见山。
“我看一下后台。”
过了一会,张欣怡的声音再次从手机传来:“目前还有1736单没有发出。”
“平均每天的订单数量是多少?是呈现出增长趋势?还是有波动?”
“嗯…我看一下,目前每天平均在800~1000单左右,前两个月增长比较明显,这个月每天都维持在800~1000单这个范围内。”
“这样吗?”吕伟斌想了想,他知道目前网店的订单,绝大部分都是一公斤小单为主,两公斤和五公斤单比较少。
按这个情况,网店部每个月的草莓订单就在2.4~3万单之间,大概只能吃下4万公斤草莓。
可是下个月全部大棚都会进入盛果期,总产量肯定会超过5万公斤的。
虽然在城区的特产店,每个月也可以售出1000公斤左右的草莓。
但是这仍然多出了上万公斤,就算是公司的新品种草莓比较耐运输和耐储存,可仍然不宜库存太多。
他将这个问题向张欣怡说了一下。
张欣怡听了之后,则提出了促销的解决方案,保证下个月一定将5000公斤草莓卖出去。
网店部这边。
挂了电话的张欣怡,雷厉风行地来到了营销策划办公室。
“阿斌、素芳,伱们准备一下,趁618还有几天,赶紧推出几个促销活动,对了,顺便解决一下马口铁鳗鱼罐头的库存问题。”
营销策划办公室的阿斌和素芳两人对视一眼,可不敢满口答应下来。
戴眼镜的阿斌提了提眼镜后,赶紧询问起具体的要求:“经理,有什么具体要求吗?”
“就一个要求,不能明着降价,要维持草莓的品牌价值,优惠幅度每公斤10元左右吧!”
三人讨论了起来。
很快就初步搞出了几个方案。
比如二选一赠送方案,只要客人下单一公斤草莓,就送100克左右的茉莉草莓;或者送一罐马口铁鳗鱼罐头。
显然从价值来看,100克茉莉草莓才6块钱左右,而一罐马口铁鳗鱼罐头罐头却价值14块钱。
看着库存的八万多罐马口铁鳗鱼罐头,张欣怡实在是没有办法,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卖出去。
而另一个促销方案,则是“拼一拼”,只要客人可以找其他人一起下单,每增加一个人,综合单价就下降3%,最多可以累计5人,即最大降价幅度为15%。
思考了一会,张欣怡做出了决定:“先搞第一个方案,农场这个月的草莓产能还可以消化,先将鳗鱼罐头库存减少再说。”
“下个月看情况,再使用第二个促销方案,对了阿斌,你待会过去网络技术办公室一趟,让他们根据第二个促销方案,做一些配套的小程序。”
“没问题。”阿斌点了点头。
张欣怡吩咐好这些事情,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发现已经快十二点了,才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随手杯子里将剩下的黑咖啡一饮而尽,然后麻利地收拾了一下桌面上的文件。
时间刚好来到中午十二点。
一楼的大厅,大家正在排队准备打卡下班,顺便去食堂打饭。
为了方便员工用餐,后面靠海的小广场,前几天又建好了一个新的钢结构铁皮屋,那边可以容纳上百人。
而老食堂大厅,则可以容纳五六十人同时用餐;再加上实验区那边也有一个可以容纳上百人同时用餐的员工餐厅。
加起来就可以容纳将近三百多人同时用餐。
随着下班时间到了,公司门口的停车场,一辆辆小电驴或者摩托车,络绎不绝抵达。
南湖农场的工人数量增加了很多,达到了近四十人,这些工人都是南湖村或者镇里的人,因此他们中午都不会回家吃饭,而是过来公司总部吃饭。
而罐头厂、鳗鱼养殖场那边的一日三餐,则直接由总部食堂的配送员配送。
张欣怡打了卡,直接在分门别类放好盒饭的桌子上,拿了一盒文员三拼套餐。
在一旁负责看着盒饭的黄秋月,热情地叫停了她:“小张,来,公司任务。”
看着黄秋月递过来的小保鲜盒和一张表,她一头雾水:“阿姨,这是什么?”
“罐头厂的新产品,李经理要大家试一下味道,然后写一下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