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大概率是胰腺癌,这个病进展非常快,你现在只是初期,过几个月就可能是晚期了。”
咕噜!李科冷汗直冒,然后赶紧问道:“胰腺癌要怎么治疗?”
江淼慎重地提醒道:“只能尽快安排手术切除,别信什么民间偏方之类,一旦耽误了这几个月的黄金时期,就无力回天了,胰腺癌是癌中之王。”
李科被吓到了,不过心里面还是将信将疑,他只能干笑着说道:“多谢江总的提醒,我明天抽空去医院看看。”
然后他转过头吩咐道:“小张、小李,开始这一次核查吧!”
在叶美静的配合下,这一次税务核查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就是李科全程有些心不在焉,显然是在担忧自己的身体。
很快对方连留下来吃饭都拒绝了,急匆匆便离开了。
看着公务车扬长而去,江淼也只能祝福对方了。
毕竟胰腺癌可是癌王,如果对方马上入院治疗,那大概率是有救的,如果再延误几个月,那治疗效果会非常差。
看着离开的李科,和跟着叶美静上二楼财务室的税务工作人员,林书雅有些好奇地问道:
“你啥时候会中医的?”
“就这几年学习的。”
“不过这件事,你是不是有点冲动了?万一是误诊怎么办?”林书雅有些担心。
江淼摇摇头:“我刚才说大概率,是99.99%的大概率。”
“也就是说,那个李科真的有胰腺癌?”
“嗯,只是我不能说一定是胰腺癌,希望他尽快去医院吧!胰腺癌早期还可以治疗,再拖下去,就无力回天了。”江淼摇摇头。
第26章 投产
江淼没有太在意税务核查的事情,毕竟他身正不怕影子斜。
在公司总部交代黎子轩一些事情,然后他就送书雅去南湖农场的临时实验室。
然后他才前往盐町村的养殖基地。
皮卡车一到大门口,保安老林就按下开关,自动阻拦杆向上抬起来。
姐夫和老爸正在带着三十来个员工,在新养殖基地的大门口。
大门口已经盖上了红布,门口还有一连串的鞭炮,不过为了安全考虑,还有几个员工拿着水管和灭火器在一旁待命。
“阿淼,你来剪彩。”姐夫递给他一把剪刀。
“好。”
在众人瞩目下,江淼剪了彩。
与此同时,老爸也点燃了鞭炮。
噼噼啪啪…
鞭炮齐鸣,一众员工也鼓掌起来。
等鞭炮燃完,江淼才拿起大喇叭:“今天是一个好日子,也是新养殖基地投入使用的日子,希望大家以后同心同德,齐心协力,让鳗鱼养殖基地做大做强,谢谢大家!”
啪啪啪…员工们再次鼓掌起来,反正看在钱的份上,他们鼓掌得非常热情和卖力。
养殖场的经理办公室内。
江淼拿了一瓶矿泉水坐下来。
姐夫将开口说道:“我们这几个月采购的成熟鳗鱼,已经将所有的露天鱼塘排满了,一月份就有三万条鳗鱼达到变性繁殖的标准,预计可以达到每五天产出760万尾玻璃鳗的产能。”
“阿淼,这个产能会不会太高了?”老爸有些担心。
江淼摇摇头:“不大,国内每年至少需要100吨玻璃鳗鱼苗,我们现在每月的产能差不多是4.5吨,一年才54吨,还不到国内需求量的一半。”
紧接着江淼又说了一下销售部在各地反馈回来的一些情况:
“我从销售部了解到的消息,目前由于鳗鱼苗价格下跌,加上我们散播出去的玻璃鳗养殖技术和海雪饲料,导致很多鳗鱼养殖场的养殖成本下降,他们认为养殖鳗鱼有利可图,因此都在扩大养殖规模。”
“其中潮汕地区和闽南地区的养殖规模,今年估计要扩大一倍,其他地区还没有跟进,但估计也快了。”
姐夫询问道:“阿淼,那你的想法是?继续扩大规模?”
“是的,过年之后,再从周边的几个村租鱼塘,我们计划将规模,再扩大一倍。”
“一倍?会不会太激进了?东瀛鹿儿岛鳗鱼公司不是买了我们的技术?到时候…”姐夫被吓了一跳。
江淼非常肯定地解释道:“姐夫,你要清楚,东瀛人就算是掌握了人工繁殖鳗鱼的技术,他们也没有办法在国际市场上和我们竞争,因为双方在生产成本上,存在巨大的差距。”
这倒不是江淼看不起东瀛人,而是双方国情导致的残酷现实。
国内在水电成本、基础服务、人力成本、饲料成本上,都有很大的优势。
而东瀛在这些方面,都是没有优势的,特别是鸭拓草这种提供必要营养素的饲料,没有办法通过人工营养素替代,要么采集野生的鸭拓草,要么人工种植。
以东瀛农业的尿性,种植鸭拓草的各项成本加起来,估计是国内的十几倍以上。
这也是东瀛很多农产品只能走高端路线的根本原因,毕竟生产成本已经非常高了,要是价格还是不高,那铁定亏本。
因此,无论是东瀛,还是南高丽,江淼都没有太在意,因为对方没有办法威胁到海陆丰公司。
反倒是东南亚地区的鳗鱼鱼苗培育公司,以及国内的相关公司,才是海陆丰公司的主要威胁。
“可是国内的相关公司迟早会察觉到我们的技术很容易复刻,到时候市场竞争必然无比激烈。”姐夫显然也知道国内很多公司的内卷程度。
江淼摇了摇头:“姐夫,所以我才要趁国内其他公司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扩大规模,吃下最大的一块蛋糕,然后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减少竞争对手的入场。”
“而且玻璃鳗还有另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西欧会直接烹饪玻璃鳗,大西洋鳗鱼的产量也在逐年减少,加上动物保护组织的上蹿下跳,他们只能选择进口人工繁殖的玻璃鳗作为替代。”
姐夫思考了片刻,然后点了点头:“这样吗?那我不反对,不过再扩大一倍规模,应该到极限了吧?”
“嗯,扩大一倍就够了,再多反而适得其反。”
三人在办公室讨论了一个多小时。
安排好了新养殖基地的各项工作后,江淼又急匆匆坐车前往南湖村的农场。
来到南湖村西侧。
一眼就可以看到,在靠近农场的位置,有一栋自建房在进行装修,那是公司近期购置的三间联排的自建房,作为南湖农场的办公室和配套工厂。
前几天刚刚被人事部招聘过来的吕伟斌,担任南湖农场的产业经理,他此时正在忙碌着各项工作。
南湖农场这边就是一片空白,除了几个普通员工,还有一个农技员,以及挂靠在这边的林书雅和李文娜,而林书雅和李文娜平时只管食用菌实验室的事情。
吕伟斌现在需要将需要的人手、设备、办公用品上报给人事部和采购部,这让他忙得脚不沾地。
不过没有办法,吕伟斌非常珍惜这份工作,他以前是某互联网大厂的项目组长,其项目也是农业相关的,只可惜他遇到了年龄危机,刚刚38岁,就被公司“优化”了。
虽然有百万存款,但是以前他脑子一热,在父母和亲朋好友的劝说下,在汕美市区的保利金町湾购买了一套房子。
当时入手的时候,房价还在高位,那套房子加上贷款,一共需要218万,目前加上首付,才还款了132万,还剩下86万。
也就是说,他所谓的百万存款,还了剩下的贷款,也就只剩下三十多万。
吕伟斌家里面还有老婆和两个孩子,加上年迈的父母,他老婆目前当全职太太,父母已经退休了,但是退休工资不多,只能勉强够老两口日常开销和看病。
以他这个年龄,想在鹏城再找一份高薪工作,真的有一些难度,毕竟38岁这个年龄太尴尬了。
因此看到海陆丰公司的招聘时,他犹豫了几天,便下定决心回老家就业,同时方便照顾孩子和父母。
吕伟斌也是江淼招聘的第一个本地人管理层,不过对方是没有采购和人事权的。
江淼对于公司的人事权非常重视,几乎所有人事招聘,都需要他亲自审核,毕竟一个公司最核心的三个权力,就是人事权、采购权、财务权。
只要抓住这三个核心,公司管理就基本不会出大问题。
加上海陆丰公司这种以科技为核心的企业,对于管理层素质可以适当放宽一些,不需要要求太过于拔尖,相对平庸也不会出大问题。
毕竟那些大公司的高管,一个个都是内斗高手,随时可能出现管理层将创始人炒鱿鱼的情况。
这种高质量人才,江淼估计是无福消受了。
第27章 农场进展
走入南湖农场的办公楼。
“老吕,农场目前情况如何?”
正在规划着包装车间的吕伟斌,转过头来,看到是江淼,赶紧走过来:“老板,我正规划几个作业的车间,为了接下来采购了设备和设置岗位做准备。”
“辛苦了。”江淼递了一瓶矿泉水过去,然后提醒道:“虽然工作重要,但你还是要按时吃饭,不然胆囊息肉容易演变成为胆囊结石,到时候只能切胆囊了。”
“呃…多谢老板关心。”吕伟斌也没有想到老板对自己如此关注。
其实他并不知道,江淼通过鉴定面板,一眼就看出吕伟斌没有按时吃饭,导致胆汁分泌失调。
“公司食堂就几分钟路程,时间一到就去吃饭,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如果身体垮了,赚再多钱又有什么用?”
吕伟斌赶紧点了点头:“老板真知灼见,我以后一定按时吃饭。”
“说回正事,人事部已经给你找了一个副手和一个助理,正在做一些培训,估计两三天后就会过来。”
“我知道了,这下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吕伟斌呼了一口白气。
一行人来到了农场旁边。
目前农场的大棚内,已经有工人在忙碌。
吕伟斌拿起对讲机,叫来了农技员周鑫旺:“阿旺,你过来一趟。”
“嘶嘶…收到!”
不一会,一个戴眼镜,皮肤古铜的年轻人向众人走来。
“老板,吕经理。”
“阿旺,草莓苗情况如何?”江淼自己询问。
周鑫旺提了一下眼镜,便如数家珍地说道:“茉莉草莓已经定植了800株,还有500株出小苗了;奶酪草莓定植600株,400株小苗;香草草莓定植500株,500株小苗。”
“人手还够用吗?”
周鑫旺摇摇头:“暂时够用,但是接下来随着第一批定植苗进入生长期,就可以开始繁育匍匐茎苗了,目前农场的3个普通员工就有些不够用了,我估计在草莓没有进入盛果期之前,至少还需要5个普通员工。”
江淼点了点头:“可以,我会让人事部尽快招聘。”
他对于南湖农场是比较关注的,毕竟鳗鱼产业很快就要市场饱和了,最多只能风光多一两年。
到时候鳗鱼产业进入低盈利阶段,就必须开辟新财源了,不然公司要维持这么多员工,财务压力会变大。
而草莓产业就是江淼为公司准备的新财源之一。
企业经营要多元化,才可以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当然,仅仅是草莓产业,显然还是不够的。
江淼近期在思考一个全新的技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