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事情,有各个部门管理,他没有必要整天在公司待着。
夕阳西下,睡觉了四个小时的林书雅,伸了伸懒腰,发现江淼在阳台玩手机。
打开推拉门:“你不是要带我去逛一逛吗?”
“走吧!”江淼收起手机。
“我去刷一下牙,洗手间在哪里?”
“主人房有洗手间,在这…”
林书雅从行李箱中拿出电动牙刷和牙膏,又拿了一条毛巾。
十几分钟后,她就换了一套衣服,浅粉牛仔裤、蓝色长袖高领毛衣、平底皮鞋,就淡淡涂了一个浅红口红,书雅平常并没有浓妆艳抹的习惯。
江淼从一旁的车库中,开了一辆小电驴。
林书雅做后面,抱着他的腰。
而不敢当电灯泡的柯勇,只能开着皮卡车在后面几十米外慢吞吞跟着。
小电驴缓缓沿着乡镇公路前进。
十二月初的晚风,凉中带着一丝干燥。
第23章 投资
一连三天,江淼都陪着林书雅在海陆丰游山玩水。
直到12月8日。
两人才谈工作的事情。
总部的董事长办公室内。
“书雅,我打算给你建设一个食用菌实验室,今年的预算700万。”
林书雅摇了摇头:“太多了,你公司其他业务也需要用钱…”
“你还不知道咱们公司的盈利情况吧!”
“哦?不就是鳗鱼罐头和鳗鱼苗吗?这产业应该没有太大利润呀!”林书雅显然不太了解鳗鱼产业链的真实情况。
江淼拿出上个月的公司财务报告:“伱看一下就知道了。”
林书雅听到这里,也有些好奇,便接过文件,仔细翻看起来。
过了一会,她脸上露出一丝震惊:“你们公司上一个月营收达到了4000万?鳗鱼苗价值这么高?”
江淼解释了一下人工繁殖鳗鱼的技术难题。
听完之后,林书雅才知道海陆丰公司为什么可以实现月营收4000万。
“没有想到你这几年不声不响,竟然让你研究出鳗鱼繁殖技术,我却连毕业都做不到。”林书雅说到后面,有些感叹世事无常。
“因此你不用担心公司的资金问题,因为你不用,年底公司的净利润就要被征收35%的个人所得税。”
林书雅点了点头:“那好吧!食用菌就食用菌,反正也是真菌领域。”
虽然她的读博方向是药用真菌,但是此时她非常清楚,以海陆丰公司的资质,是不可能获批药用真菌研究实验室,而食用菌的实验室却比较容易。
700万其实并不多,如果要建设一个比较全面、完善的真菌实验室,单凭冷冻电镜之类的仪器,都要几千万一台。
因此这700万只是打基础,做一些基础性的研究。
而江淼知道必须给林书雅定一个方向,方便他暗中给对方开挂。
“书雅,我建议你将研究方向定在鸡枞菌、松露、松茸这三个无法人工繁殖的高级食用菌上。”
“鸡枞菌、松茸、松露吗?”林书雅陷入了思考之中:“这三个食用菌确实有挑战性,我记得滇南有研究所已经研究出鸡枞菌的人工繁殖方案了,就是产量比较小,而且不稳定。”
“有信心吗?”
林书雅白了他一眼:“我有信心才怪,很多业内大佬都搞不定,小女子何德何能。”
“要相信自己,大佬又不是神,我相信你。”江淼仿佛对她信心满满。
林书雅只能硬着头皮接下这个任务:“好吧!希望你不要后悔,到时候我可赔不起你的投资。”
“放心,赔不起就肉偿好了。”江淼开玩笑起来。
“呵呵,谁怕谁,晚上试试?”林书雅可不怕他。
办公室外面。
李文娜、叶美静两人正小声聊天着。
喝着咖啡的李文娜,一脸遗憾地说道:“没有想到老板还有一个女朋友?”
“呵呵,你下手晚了,能怪谁?”叶美静调侃道。
“我承认对老板有一点好感,但那只是好感。”李文娜狡辩起来。
“呵呵,你就是看上老板年少多金,别不承认。”
“好好,我承认,你晚上要请我去看电影,抚慰一下我受伤的心,小静静!”
两人半开玩笑半打岔。
其实她们都挺清楚,公司几个女孩对老板都有一点非分之想,如果江淼真有想法,早就可以拿下她们。
只可惜江淼没有这个想法,他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男人。
有钱之后,就要三妻四妾、吃喝玩乐,那是一部分人的想法,不能代表江淼,也不能代表所有的男人。
至于找漂亮的女秘书,那是因为江淼是正常人,他是以欣赏的目光看待李文娜,总不能找一个恐龙专门来恶心自己吧?
当然,为了避免李文娜以后嫁不出去,或者被人造黄谣,他过一段时间肯定要招聘一个男秘书,然后让李文娜跟着林书雅工作。
免得瓜田李下。
现在林书雅已经打算重新和他开启新的人生,他自然要主动避嫌。
南湖农场。
江淼带着林书雅、李文娜、柯勇等人,正在看着这一百多亩塑料大棚。
土地已经起垄好,浇水管道也安装完成。
“书雅,我打算将一部分大棚给你做食用菌的实验。”
林书雅点了点头:“可以,不过不用太多,5亩就足够了。”
“对了,以后你的日常工作就交给文娜,她做你的专属秘书。”
“雅姐你好!我是李文娜。”李文娜赶紧上前打招呼。
林书雅倒是没有想太多,而是微笑着点了点头:“以后多多指教。”
然后她又转过头看江淼,好奇地问道:“阿淼,这片大棚要种植什么?”
“是草莓,我前段时间培育出来的几个新品种,目前已经注册了品种专利。”
“哦?都注册专利了?看来是不错的品种。”
“你过来这边的种苗大棚就知道了。”
江淼带着一行人,来到了前几天才搬运过来的老苗,这些老苗都结果了,而那些匍匐茎培育的二代苗,也即将进入开花期。
“目前我打算商业化的品种有三个,分别是C12、C22、C26。”
林书雅看着插着C12标签的那株老苗,上面已经有三颗成熟的大草莓:“这草莓很大,优势是大果吗?”
“优势就是大果、高产、耐高温、耐储存、中等甜度,有轻微的茉莉花香和哈密瓜香。”江淼一边说,一边剪下一颗,用矿泉水清洗之后,然后切成四份:
“都尝一下。”
林书雅拿起一块送入口中,细细品味起来:“嗯?确实有轻微的茉莉花香和哈密瓜香,甜度还可以,如果产量比较高,加上耐储存,估计很有市场,有商品名吗?”
“我打算给C12起名叫茉莉草莓,你觉得如何?”
林书雅笑了笑:“茉莉草莓?还可以,可以突出这个品种茉莉花香的特征。”
然后他们又品尝了C22、C26,这两个品种同样非常优秀。
其中C22名为奶酪草莓,其味道神似章姬草莓,不过奶油味更加突出,还耐高温、耐储存,高产。
而C26则被命名为香草草莓,因为其味道有点像香草味,还复合了一点百香果味,就是不太耐高温,但是耐储存,高产。
目前通过种子培育的草莓苗,已经有了不少,其中茉莉草莓800株小苗、奶酪草莓550株小苗、香草草莓600株小苗。
等明年一月份,那些二代苗进入盛果期,那草莓种植就会进入大规模种植阶段。
因此南湖农场也开始陆续招工,为接下来的扩大生产做准备。
而且不仅仅是农场需要人,配套也需要人,比如挑选、分装、包装、贴单之类,都需要人手和场地。
毕竟接下来草莓种植规模会达到上百亩,加上是丰产品种,产量肯定不少,这些肯定要提前准备好。
第24章 找上门来
与此同时。
随着海陆丰公司源源不断的鳗鱼苗投放国内市场,在收入节节攀升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少关注。
比如,东瀛不少大型鳗鱼养殖公司派驻在珠三角的办事处,他们就陆续察觉到问题。
其中鹿儿岛鳗鱼公司的驻珠三角办事处,是最先发现问题的。
毕竟他们从张氏公司采购了那一批叶鳗鱼苗后,对方还在推销,就立刻引起了鹿儿岛鳗鱼公司的警惕。
渡边建雄正带着一个助手、一个翻译,来到了海陆丰公司的总部。
看着眼前这个不起眼的公司,他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可以研发出鳗鱼人工繁殖技术的公司。
但是事实胜于雄辩。
反季节大批量出现的玻璃鳗,必然代表着鳗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
看到门口的三个陌生人,老柯走出来问道:“你们有什么事?”
紧接着又用半桶水的普通话问了一遍。
翻译赶紧上前,笑着说道:“你好,我们是东瀛鹿儿岛鳗鱼公司的办事员,今天是来拜访贵公司的,前天我们已经和你们公司的网店部预约了。”
老柯一听到是其他公司的人,赶紧打电话去秘书处。
刚刚接替李文娜秘书工作的黎子轩,听完老柯的电话,一边给老板打电话,一边下楼去接人。
很快,黎子轩就带着渡边建雄三人来到一楼的接待室。
大概十几分钟后。
江淼和柯勇也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