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则莱茵金属,穷则莱茵钢铁! 第975节

  让人忍不住惊叹。

  更加清晰的照片,也让他看清楚了照片里的东西。

  图160!

  直到现在,他们总共也才列装了15架图160,可是,在这张照片里,他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了三架涂成朱红色的图160!

  如果不是知道这飞机制造难度极高,也知道自家所有飞机的去处,更知道乌克兰那些飞机的去处,他甚至都怀疑这三架飞机,是俄罗斯卖过去的。

  可是他知道,他们不会卖!

  将这几张如同油画一般的照片放到另一侧,放好,弗拉基米尔才拿起后面的照片。

  后面的照片拍摄就很杂,但却可以从这些照片中拍到的一些痕迹。

  机场最显眼的停机坪里,三架飞机静静的停在那里。

  身穿新型飞行服,很明显是华夏人面孔的飞行员,就这样静静的在飞机旁边等待。

  等待他们的新任务。

  这些照片的拍摄角度很多,每一张都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翻着翻着,弗拉基米尔目光锁定在一张从背后角度拍过去的照片,这张照片里,可以清晰看到发动机。

  凝视片刻,他发现那喷口……

  和他们的飞机发动机不太一样!

  这是最后一张照片,看完,他将这张照片单独拿出来,和油画一样的那几张照片放到一起。

  做完这一切,他才回头看向西利托夫,不等他开口询问,他就将另一份文件递到弗拉基米尔的面前:

  “这是我们的工程师,根据目前拿到的视频资料,大概分析出的一些东西。”

  “根据分析,那个莱茵钢铁,似乎掌握了一款新的,更加强力的飞机发动机。”

  “根据工程师们的猜测,这款发动机比我们目前使用的发动机要更好。”

  “您看一下。”

  弗拉基米尔接过文件,文件的开篇,就是两张图的对比。

  左边是他们的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屁股后面还拖着一股淡淡的黄色烟雾。

  右边,是莱茵钢铁的飞机。

  干干净净的。

第829章 我需要莱茵钢铁!

  西利托夫的话说得很犹豫,但话语里的意思表达的非常明确。

  弗拉基米尔自然也能听得出来,但他……

  他不是很想相信。

  作为俄罗斯的总统,他虽然不是很懂技术,但他也了解过相关的技术。

  俄罗斯的科技,继承于前苏联,而前苏联的科技,来源于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教学,是前面的人花了无数时间,试了无数的错,才有了苏联后期的成就。

  也才有了那些苏联的黑科技。

  苏联解体,整个国家分崩离析,所有的体系在一瞬间崩溃,俄罗斯虽然继承了苏联最多的一部分资源,但终究只是继承了一部分。

  很多他们想要的东西,现在依旧处于考古式研究状态。

  科学家们想要改进,却又发现缺少关键的信息,缺少关键的技术步骤,改了还不如不改。

  至少不改还能将就着用,改了,那就有很大的可能会报废。

  因为这一点,整个俄罗斯到现在为止,也才列装了15架图160。

  华夏正式建国的时间比较晚,建国之后,国内的工业发展缓慢,也就到了近几年,才稍微有点起色。

  和俄罗斯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

  甚至,连他们自己官方拍摄的工业宣传片,也是那样的错漏百出。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当时换图纸的时候,弗拉基米尔才没有过多的刁难。

  因为他非常相信,即便华夏方面的工程师拿到图纸,拿着图纸一点点反推,也至少需要10年左右,才能彻底消化图纸上的技术参数。

  可10年的时间,拿到高超音速导弹的俄罗斯,早就已经进入了另一个腾飞阶段。

  说不定,还恢复了当年苏联的荣光,成为了真正的……

  真正的俄罗斯帝国!

  可……

  弗拉基米尔缓缓低下头,把面前的相片和文件推开,将旁边还剩半个馅饼的盘子重新拉到面前,双手拿着盘子里的馅饼,轻轻送到嘴边。

  一口咬下。

  原本应该可口多汁的牛肉馅饼,现在吃在嘴里,却是味同嚼蜡。

  如同机械一般吃完这半个牛肉馅饼,把盘子往旁边一推,他坐直身体,死死盯着面前的西利托夫:

  “我现在给你两个任务!”

  “第1个任务,给我确认这三架图160,是不是华夏自己造的,然后性能有多少,或者说,他们是不是只造了一个壳子。”

  “第2个任务,去莫斯科热工技术研究所,给我问清楚,他们到底消化了多少高超音速导弹资料,还需要多久,才能拿出我们的第1枚高超音速导弹。”

  “又需要多久,才能让我们的高超音速导弹列装,让我们可以随意使用。”

  “这两个任务,我给你4个小时,赶紧去!”

  下完命令,弗拉基米尔双手按住餐桌起身,准备去完成今天的工作。

  可等他站起身,却又发现旁边的西利托夫并没有,刚准备开口,西利托夫抢先一步:

  “总统先生,这两个任务,我现在就可以回答您。”

  “在来这里之前,我已经问过空军的飞行员,苏霍伊设计局,图波列夫设计局,还有米高扬设计局。”

  “他们也看了那些视频,尤其是这三架飞机在魔都国际机场降落时的视频。”

  “他们给的答复都很一致,这三架飞机是成品货,不是实验机,实验机没有这么顺滑。”

  “而且,也顺道排除了这是华夏方面做的一个壳子这个说法。”

  “因为没有必要!”

  “至于您说的第2个任务……”

  西利托夫的话说到一半,就突然卡住,弗拉基米尔回过神,才发现自己的这个情报官在用余光悄悄偷看自己。

  似乎是因为接下来的话有些太过于直白,他不想说。

  或者说,他是在等自己挑起这个话题,然后他顺势而为,这样,即便自己发火,他也能把自己平安的拉出去。

  读懂了对方的心思,弗拉基米尔没有苛求西利托夫,而是随意的摆摆手:

  “有话就说,说完赶紧去工作!”

  有了弗拉基米尔的态度,西利托夫就像打开了话匣子,飞快的往外吐着话语:

  “在我咨询了苏霍伊和米高扬之后,我就联系了莫斯科热工技术研究所,询问他们高超音速导弹的进度。”

  “研究所的所长告诉我,进度在0~100之间徘徊。”

  “原因是高超音速导弹的几个关键部位,用了一些关键材料,可是到现在为止,热工技术研究所下辖的材料所,依然没有搞清楚这些材料的配比。”

  “他们用了别的材料来替换掉这些材料做的零件。”

  “可效果并不好!”

  “用图纸上的材料,可以保证效率,但我们不知道那是什么材料,想用就只能从华夏进口,他们卖不卖,还得另说。”

  “用另外的材料,无法保证效率。”

  “所以,他们才说进度在0和100之间晃荡。”

  “一旦材料突破,我们立马就会到达100,可一旦材料无法突破,那就始终是0。”

  对于西利托夫的话,弗拉基米尔只听进去了一个数字,那就是0。

  同时,他也明白西利托夫为什么要说这么大一串话。

  因为进度为0。

  高超音速导弹,那是未来必不可少的装备,谁先掌握这个东西,那对其他国家来说,就等于是抢先一步。

  按照弗拉基米尔的认知,从华夏人手里搞到图纸,以俄罗斯的技术,只需要稍微研究一下,就可以掌握相关的技术,然后抢在阿美莉卡前面,发布属于自己的高超音速导弹。

  现在,居然告诉自己进度为0。

  进度为0!

  0!

  这一刻,弗拉基米尔脑海中疯狂闪烁着阿拉伯数字中的0。

  人生在世几十年,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他会觉得0这个数字很烦。

  他很想抓着研究所那群人的衣领,大声质问对方,明明双方都是同时换的图纸数据资料,明明俄罗斯给出的图纸还少一部分。

  明明华夏给出的图纸更加全面。

  可为什么是华夏方面先把飞机弄出来,俄罗斯方面连个毛都没有。

  为什么?

  为什么?

  到底是为什么!

  在心里发出几声咆哮之后,弗拉基米尔突然捏紧双拳,对着餐桌就是一个熊的力量。

  两个砂锅般大的拳头砸到桌上,砸得桌子哐哐哐作响。

  这一拳砸出,他心中的火气去了大半,转过头看着西利托夫,冷声说道:“联系工业部长科林,让他半个小时之内来我的办公室。”

  冰冷的声音,让西利托夫不敢怠慢,将命令记下,他毫不犹豫转身离开。

  等到西利托夫离开后,弗拉基米尔看着放在桌上的那些照片,又忍不住伸出手,拿起其中一张照片,表情复杂的看了起来。

  二十几分钟后,弗拉基米尔的办公室,工业部长科林刚走进房间,一摞厚厚的照片,就被弗拉基米尔递到他眼前:

  “我的科林部长,这是来自华夏的一些东西,麻烦你看一下。”

  “看完之后,说说你的感想。”

  那一摞厚厚的照片上面,多了一张手写的便签条,便签条中间有一条竖线,将便签分成两部分。

  左边,是时间,年月日写得非常清楚。

  右边,是对应时间的事件。

首节 上一节 975/10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