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刹那间,阵地化为乌有。”
把贺清阳想象的场景听完,林语淡淡地摇摇头,非常平静地评价道:“老师,这并不是最绝望的点。”
“我来告诉你什么叫做最绝望。”
“战争开始,几十枚高超音速导弹掠过天空,砸向目标城市。”
“这些高超音速导弹并没有落向地面,而是在空中引爆。”
“在刺耳的轰鸣声过后,整座城市的系统崩溃,因为爆炸的高超音速导弹弹头,是电磁脉冲弹头。”
“电磁脉冲炸弹过后,是如同流星雨一般的火箭弹。”
“这批火箭弹的目的,就是洗地,依靠数量,将目标点如同犁地一样犁一遍。”
“这样密集式的打击,可以有效摧毁敌方的建制部队。”
“在火箭弹过后,就是庞大的无人机群。”
“察打一体无人机在高空盘旋,负责搜寻目标,锁定目标。”
“专用通讯无人机也在高空盘旋,负责保障我方人员通信。”
“重型轰炸无人机登场,如同天边归巢的鸟。”
“轰炸机抵达目标上空,发现城市的电力虽然已经中断,可依然有不少人依托楼房在负隅顽抗。”
“而重型无人轰炸机并没有投下导弹,而是拉开投弹舱,把投弹舱里携带的小型无人机全部丢出。”
“这些小型无人机在一段自由落体之后,被全部激活,如同苍蝇一样,穿梭在建筑群中间。”
“这些小无人机在进攻人员的激光引导下,找到目标,然后撞向目标。”
“除此之外,重型轰炸无人机还丢下大量的背负炸弹的智能机械狗。”
“这些机械狗在进攻人员的帮助下,获得准确指令,然后向敌人发起进攻。”
“躲在建筑里的敌人,有可能会遭受来自激光引导的导弹攻击,或者是无人机攻击,又或者,是某个楼梯间突然爬出来的一只电子狗。”
“这才叫绝望!真正的绝望!”
把林语描述的画面在脑海中想象一下,贺清阳就忍不住胆寒。
但他很快又发现了盲点。
微微撇过头,看着自家学生,好奇的问道:
“后勤能跟上?”
“能!”林语果断回答一声,还不等他继续开口,房门被人从外面推开,陆琳拎着三个饭盒出现在门前。
看着房间里的两人,她得意的笑笑,将手中饭盒举起:“看!我这个后勤跟上了!”
往嘴里扒着饭,贺清阳依然停不住那张说话的嘴:“你说这一次俄罗斯人会不会坑我们?”
“没事,大家都留后手,那就不算坑。”含糊不清的回应一声,林语继续往嘴里扒饭。
与此同时,从参谋部离开的米哈伊尔,也回到了俄罗斯驻燕京大使馆。
他抓起大使馆的专用电话,迫不及待的拨出号码,对面刚刚接通,他就迫不及待地说道:
“总统先生,幸不辱命,我用图160的图纸,换到了高超音速导弹技术和制造设备,还有对应的卫星服务。”
“……”电话那头的人沉默半晌,过了很久才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
“米哈伊尔,你安排好时间,我让这边把图纸取出来,然后你做好对接,把工作做完再回来。”
“高超音速导弹我们必须要尽快拿到手,然后开展逆向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受人限制。”
“还有图160,在2010年之前,你必须给我重新启动图160生产线,并且是升级改造,符合现代化作战的生产线。”
“要不然,我打死你。”
电话那头的声音非常严厉凶狠,米哈伊尔把威胁听在耳朵里,只是嘿嘿一笑,就不再继续说话。
过了一会儿,没有等到电话那头的人继续交代任务,米哈伊尔索性挂掉电话,坐在椅子上发呆。
那个年轻人说的没有错,俄罗斯现在的工业能力很差。
要不然,也不会低声下气到这种地步。
等相关的技术和成品拿到手,等俄罗斯逆向研究成功。
那今天所受的屈辱,都物超所值。
可如果干不下来,那这段时间所受的屈辱……
好像也没怎么受屈辱,对方只是实话实说,捅到了心眼上。
怎么会有这么麻烦的年轻人?
还有,华夏的胆子怎么这么大,把这样的一个年轻人放到高位,他们就不怕捅出篓子吗?
还有,大过年的自己为什么要在异国他乡加班?
过年……
这一瞬间,米哈伊尔想到了什么,他突然抬起头,看向大使馆的同僚,追问道:“过年期间,厨师不放假吧?”
下一秒,同僚打碎了他的幻想:“厨师放假!”
目前的月票是1234票,月票榜244名,五百张票加一更。
今天会加更一章,在下午。
同时万分感谢!
第655章 三角形最稳定!(第四更!月票加更!)
第655章 三角形最稳定!厨师放假,简简单单的几个字,直接干碎了米哈伊尔的梦想。
他是俄罗斯工业部部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但是,俄罗斯的天然地理条件,使得俄罗斯的物产,尤其是食物方面,远没有华夏丰富。
毕竟这是一个恩格尔系数严重超标的国家。
当时知道华夏恩格尔系数超标时,他还嗤之以鼻,还认为这个国家是一个极其落后,甚至连非洲三线都不如的国家。
可是,当他详细了解之后,却只能说一句恩格尔算个屁。
一天两片面包,外加一个腌黄瓜,还有半小块黄油的家伙,懂个屁的吃饭。
所以,来华夏出差,他是非常高兴的。
因为在这里吃的是俄罗斯外交部门的经费,而且同样的花费,在这里能够享受的美食,酒水,远超俄罗斯。
可是,时间有一点不太凑巧。
要过年了!
华夏人最重要的节日,在这个节日,他们会跨越几千公里的路途返乡,回到家,和家里的亲人见面,吃团圆饭。
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节日,非常非常美好的节日!
可这一切,对他们这些在华夏的异乡人而言,就不是那么美好。
因为菜市场会关门!
因为厨师会放假!
这段时间,华夏人会彻底停摆!
一想到这艰难的日子,米哈伊尔双膝一软,直接跪倒在地,双手抱着头,仰天长啸:“不!”
看到他这副样子,大使馆的同僚忍不住开口说道:
“那个……华夏的大使馆会安排饭,他们有自己的厨师。”
“哦……这样啊!”米哈伊尔瞬间起身,淡定的拍了拍裤子,一副风轻云淡,似乎刚才跪在地上哭嚎的人不是自己一样。
风轻云淡过后,他再三叮嘱大使馆的同僚一定要在吃饭时间提醒自己,一定要提前告诉自己,让自己有个准备。
被烦的无聊的大使馆人员只能默默叹气,好说歹说,才把这位爷劝走。
把这位爷送走,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才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忙着联系俄罗斯的边境管理,协调运输线路。
他很慌。
因为马上就是过年,一旦稍有差错,就会浪费很多时间。
与此同时,俄罗斯鞑靼共和国首府,喀山。
这是一座位于欧亚大陆中心地带,俄罗斯总部,伏尔加河和卡赞河交汇处的城市。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来自北大西洋的暖流,最终在这一带停下脚步,将自己最后的温度,留给了这片土地。
依托周围区域的矿产,还有伏尔加河得天独厚的物流,在18世纪时,就发展成了重要的行政贸易工业和文化中心。
在苏俄时期,喀山成为莫斯科以东的一个重要供应商业和文化中心。
1920年5月27日,鞑靼自治共和国成立,喀山成为首府。
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工业迁徙,喀山成了国防工业中心,生产了大量的飞机坦克,至此,喀山正式成为苏联化工,机械制造,以及军事重地。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现在的俄罗斯。
在现代化的加持下,这座城市,依旧在腾飞,依旧热血。
此时此刻,喀山飞机厂档案室门外。
档案馆管理员安德烈维奇双手接过面前人的文件,还有对方手中的证件,按照一般流程检查一遍,将证件和文件在访问簿上登记。
摁下一个拇指印,又让面前的人摁下一个拇指印,他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将访问簿锁回抽屉,紧接着又从抽屉里抓出一把钥匙,摇晃一下脑袋,径直走向走廊深处。
走廊上的窗户间隔很远,而且孔洞开得非常小,所以整个走廊看起来空落落的,又阴森森的。
头顶的灯,因为线路接触不良,时不时发出噼啪一声,闪烁两下,又倔强地亮着。
一群人在走廊中走了很久,终于在一道大铁门前停住。
铁门头顶,还有这个房间的编号。
43。
平平无奇的编号,没有任何标注,也没有标记。
管理员将钥匙插上门上的大锁,轻轻扭动,大锁打开。
又随着让人牙酸的开门声响起,一个巨大的黑洞,出现在众人眼前。
大门打开,空气开始对流,一股书籍陈腐的气息,从房间里迎面而来,如同一个巴掌,狠狠地扇到门口这些人脸上。
等那股陈腐的气息稍微消散,档案室管理员这才走进房间,在大门右边一阵摸索,一声清脆的咔哒声响起,房间开始恢复供电。
明黄的光线逐渐亮起,也将档案室内的场景,呈现在众人面前。
入眼的房间非常干燥,地上还有一层薄薄的灰尘,除此之外,就是那无数的书架。
那些书架都很大,有三四米高。
每一个书架都有读的编号,而书架里面,也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图纸,还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