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则莱茵金属,穷则莱茵钢铁! 第747节

  于是,就在所有人都因为年前的工作而忙碌时,他反而变得非常空闲。

  

  见不得自己的学生清闲,知道林语在大街上压马路,贺清阳一个电话就把林语叫到了办公室。

  把林沧海同步的情报一丢,就开始学问的意见:

  “你觉得印度这个国家怎么样?”

  “是个大敌!比阿美莉卡都要大的敌人!”

  闻言,贺清阳也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拿出一个崭新的笔记本,抓着钢笔,一副倾听记录的表情:“展开说说!”

  眼见他这么正经,林语也难得正经,拖过一个椅子,和贺清阳隔着办公桌相对而坐,开口:

  “因为印度是唯一一个人口,有可能超过我们的国家。”

  “你想象一下,一个比我们穷,一个人口比我们多,而且还和我们挨着的国家。”

  “并且这个国家的领导人经常发疯,他们总能在你想象不到的地方,想象不到的角度发疯。”

  “这不是一个大敌吗?”

  贺清阳的笔最终还是没有落到笔记本上,他只是坐在那里,失神地用钢笔敲打笔记本。

  他想说两句,但是又不知从何说起。

  因为这一切都是对的,但又没那么对。

  最终,他还是拿着钢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字。

  【反反复复,奸猾之辈!】

  写完这些,他合上钢笔,对着林语问道:“今年过年有地方去没?没地方去,就去我那里过吧。”

  “你师母也搬过来了,家里那几个不成器的都没过来,就只有你师母和我两个人,空落落的,你去加点人气也好。”

  “而且如果我没记错,这燕京城里,可是有新娘不能回娘家过年的传统。”

  经过贺清阳这么一提醒,林语后知后觉的想起来,很多地方的确有这样的传统。

  至于这种传统的起源,似乎是害怕女儿女婿在家分掉新一年的财气。

  对于这种传统,林家人向来嗤之以鼻。

  没有人比我林家人更懂传统,没有人比我林家人更懂跑路。

  人穷不能怪屋基,饭不熟不能怪筲箕,菜就是菜,菜就要多练。

  这个地方当穷鬼,那就换一个地方,下一个地方更好。

  抬起手搓了搓脸,林语笑着回答道:“按照陆家的脾气,还不至于有这种传统。”

  他这边才说完,贺清阳也赞同的点点头,然后抬起右手,做了一个喝酒的动作,解释道:“我其实是想叫你过来陪我喝酒。”

  闻言,林语一巴掌拍到自己额头上。

  得。

  是自己多想了。

  下次不能想太多。

  就在他准备答应的时候,贺清阳桌上的电话响了。

  林语很自然地起身退出房间,将房门拉上,同时倚靠墙壁,开始思考今年要送多少礼品,要跑多少亲戚。

  这一想,头更疼了。

  刚想了一会儿,身边的房门被人从里面拉开,贺清阳探出一个头,看着林语满脸古怪的说道:

  “有一个从俄罗斯来的访问团,保密级别很高,然后已经抵达燕京,并且在北城的专用招待所入住,现在需要我们过去一趟。”

  “嗯……还点了你的名字。”

  看着老师脸上古怪的表情,林语脸上也跟着浮现出一抹异样的表情。

  他抬起头,瞥一眼贺清阳头顶的办公室牌子——总参办。

  这……

  业务接待和参谋部有毛的关系?

  这不应该是商务部门,或者是外交部门的工作吗?

  还有,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正当他准备开口,刚刚转回房间收拾的贺清阳再度出现,已经做好了准备。

  看见卡在门口的林语,手一挥:“走吧,去看看那些俄罗斯人,看看他们想干什么。”

  “如果我没猜错,应该和运送到塞尔维亚的那批导弹有关系。”

  这一句解释,让林语的脸立刻皱成了苦瓜。

  他很想逮着那些俄罗斯人的衣领,大声质问那帮毛子,这大过年的,是飞机防冻液喝多了,还是香水喝多了,又或者是油漆清洁液喝多了,为什么非要挑在大过年的时候谈事。

  就不能等过年后吗?

  不知道年前这最后几天,是打工人最烦躁的时候吗?

  他心中的问题有很多,但他只能保持微笑。

  用微笑面对明天。

  燕京北城。

  一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酒店里,几个俄罗斯人围坐在一张不大的圆桌旁,而圆桌上面,放满了纸质资料。

  这几个俄罗斯人手捧资料,时不时抬起头,向同伴发出一声询问,得到回答,又会低下头,继续翻看资料。

  随着资料越看越多,他们慢慢变了脸色,同时,也开始长吁短叹。

  “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呢?苏联解体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14年时间,怎么搞的?”

  “怎么搞的?就这么搞的,乱搞的,谁也别说谁无辜,当年投票的时候,你一票我一票,俄罗斯立马出道。”

  “可我还是没想到,我们的机床自己率居然只有这么点,而且还都是几十年前的低端机床,稍微新一点的完全没有。”

第645章 你这(第一更!)

  第645章 你这……(第一更!)

  “嘘!”这个人的话音还没落下,旁边人就连忙捂住他的嘴,同时左顾右盼,似乎是在寻找摄像头或者是录音设备。

  搜了一会儿,没看到这些东西,他松了一口气,随后盯着刚才说话的人说道:

  “你要记住,俄罗斯的工业衰落那是俄罗斯的事,绝对不能把这件事暴露出去,如果暴露出去,那对我们的行动只会百害而无一利。”

  “更何况我们这一次过来,是有求于人,我们还需要扯着苏联的虎皮,想方设法套路一些东西。”

  “明白吗?”

  最后这几个字,说话的人目光却是落到其他人身上。

  而在场的其他人,在感受到他的目光后,也咽着口水点一下头,算是记住了这句话。

  接着,一群人又再次低下头,继续研究手中的资料。

  过了一会儿,又是一个人的声音响起:

  “话说……华夏人的技术怎么突飞猛进了?你们看看这份资料,他们连大型压铸集群都有了,按道理来说,这种特殊设备,如果没有特殊需求,基本上不会特别去研究。”

  “而且,即便要投入资金研究,那也需要一定的方向,可这资料里面显示,他们的大型压铸集群从研发到使用,时间很短。”

  “我觉得里面有问题!”

  这个人的话才说完,坐在他左手的那个人就抬起手,一下抽走他手中的文件,把文件放到眼前,仔细看了一会,抽文件的人才开口反问道:“有什么问题?”

  “研发时间太短了!”被抽走文件的人梗着脖子,大声回答。

  下一秒,那份文件就拍到他头上,紧接着就是一个智珠在握的声音:

  “安德鲁斯,这不过就是一个简单的春秋笔法而已。”

  “你自己也是工程专业的高材生,虽然没有在工厂的前线历练,但是,基础科学不会改变。”

  “想要研究这样一个设备,从需求提出到研发设计,再到制造安装,调整设计,最后定型。”

  “每一步都需要时间,都需要人力物力。”

  “这个流程,至少需要按5年计算,可是,一个在后面拼命追赶的国家,如果说用5年来制造一台新的设备,这个消息传出去,并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响。”

  “可如果一个后面拼命追赶的国家,只用了短短一年时间,就独立自主的研发了一套完整的,前所未有的设备,伱觉得这个消息传出去,会不会更加震撼?”

  被问到这句话,安德鲁斯双手抬起,左手是一根手指,而右手是五指张开。

  他目光在手指上不停的打量,而脸上也慢慢浮现出了一抹迷惑,同时,还有一分思考。

  慢慢的,他脸上的迷惑消失不见,只剩下了然,而他的眼睛里,只剩下明悟的光彩。

  是了!

  基础科学在那里,科学的发展不以人的思想转移。

  想要制造一条独立自主的,还是可以用在大型舰船上的压铸集群,那需要的时间,绝对会超过10年。

  而且,需要从舰船设计之初,就开始考虑这种加工方式。

  从而提出需求,才会有设计方向,然后就是可行性研究,接着才是按照设计调整技术,制造设备。

  每一个流程都很麻烦。

  在对外宣布掌握这项技术时,如果按照正常的周期流程,其他国家只会觉得一般般,技术还行。

  可如果宣布只用一年的时间,那在国际上引起的反响绝对会很大。

  这样就会给别人造成一种错觉。

  华夏人能够在一年之内从无到有掌握这样一整套技术,那其他地方呢?

  如果他们在其他方向也有突破,那掌握的技术,是不是也很强大?

  这一年的时间突然就掏出高超音速导弹,大型无人机,大型导弹驱逐舰。

  那下一次呢?

  是不是能直接掏出当年阿美莉卡和苏联对峙时期放的那些卫星呢?

  想到这里,安德鲁斯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这就是华夏人惯用的阳谋。

  你可以选择相信,相信他们的技术能够做到这些,也可以选择不相信。

  但不管选择哪一条,都会投入人力物力去处理,最终,获得的答案,也有可能和自己背道而驰。

  这帮华夏人!

  心真黑!

  他还在感慨,房间门突然被人推开,一个大胡子,俄罗斯人跌跌撞撞的跑进房间,对着房间里的人说道:“都收拾一下,和我们谈判的华夏人来了!”

首节 上一节 747/10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