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和塞尔维亚正在闹离婚,虽然明面上还没有领离婚证,但是导弹从他们的地盘上经过,只要不是脑子有问题,都不会同意这件事。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有可能会同意。
克罗地亚,也有可能会同意,但是大概率会遭到欧洲的反对,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应该会拉扯,为自己争取利益,同意的可能性,很高,但是也很低。
好他妈烦!
但是时间不等人,过了这个村,就不会有这个价。
哪怕这几个国家不同意,也必须要尽快把合同谈好,把货拿到手,运输的问题可以后续谈,慢慢拉扯。
实在不行……
突然,弗拉迪奇眼前一亮,他想到了一个国家,如果把这个国家拉进来,那运输就不再是问题。
不过在那之前,需要征求对面人的同意。
稍微沉吟片刻,弗拉迪奇大着胆子,向对面人提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林语先生,在运输方面,我想协调一下俄罗斯,借用俄罗斯的运输机,帮忙运送一下装备,可以吗?”
听到这个天才般的想法,林语也忍不住向对面的人竖起大拇指。
只能说不愧是巴尔干半岛那个火药桶出来的人,在左右逢源和摇摆方面,简直就是天生的行家。
将大拇指收回,他平静地回答道:“我们可以允许俄罗斯的军用运输机降落机场,不过,如何让俄罗斯同意,那是你们的事。”
“至于回去的路线,你们自己决定,我们不做干涉。”
“你们如果同意,那我们今天就可以签署合同,然后你们就可以协调工作,动作快一点,年前就能把这批导弹运回去”
他果断的话语,反而让对面的人也不知所措。
呆愣两秒,弗拉迪奇连忙开口:“啊?这么快吗?”
“我们有存货,你要是觉得慢,现在就可以装货。”林语耸一下肩膀,满不在乎的回应。
看着他随意的动作,对面的几人也终于确定,他们确实和面前这个年轻人已经谈妥了合作。
现在只需要签署合同,付款,找到合适的运输方式,他们就能把货物带走。
这种快速而高效的谈判,三个人加起来快200岁的年纪,还是第一次见。
果然,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
确定谈判已经谈妥,弗拉迪奇几人也没有继续扭扭捏捏,以最快的速度,把合同检查完毕,确认里面没有乱七八糟的条款,转过手,就将合同文件递给林语,同时递出右手:
“林总,感谢您给予我们这一次的机会,塞尔维亚人永远会记住您的恩情。”
林语拿过文件,随手就丢给法务,同时淡淡的摆手:“没必要,你们自己把日子过好就行。”
“现在把合同签了,你们就赶紧去协调运输。”
“我这边还有一点事,就先失陪了。”
向着对面的人点一下脑袋,他缓缓起身,迈着平静的步伐,消失在会议室里。
回到办公室,推开门,才发现杜尔比已经等在了办公室里,正在拎着水壶,浇放在窗台上的花。
看见林语走进房间,他连忙放下水壶,快步走到办公桌前,拍一下办公桌上的文件,解释道:
“这些文件,都是今年准备申报国家级进步奖的资料,您看一下。”
“如果没有问题,我就先回去了。”
林语的目光,随着杜尔比的话,缓缓落到那一摞文件上面。
和去年仓促申请相比,今年的申请文件看起来就非常正规,还特意进行了装订。
就是文件有一点多,足足有五堆,每一堆都有两尺多高。
抿着嘴唇看了一会儿,林语把目光收回,随后落到杜尔比身上,脸上的笑容一收,阴恻恻地说道:
“你们自己决定吧,如果要是申请不下来,我扣你们工资。”
听见要扣工资,一分钱掰成几分花的杜尔比急了。
他的工资很高,相对的很高。
但是每个月的工资到手,他会存大概三分之一,留着买武器支援巴勒斯坦。
而剩下的三分之二,需要全部上交补贴家用。
所以,扣工资是绝对不能扣的,一旦扣了,他能想象杨彪在家里发飙的样子。
那感觉,比以色列的导弹还要恐怖,想到自家老婆发飙的样子,杜尔比就只感觉浑身酸软无力,那双腿,也非常没有志气的颤抖起来。
下一秒,他非常没有志气的跪倒在林语面前:
“别呀!你怎么天天拿工资说事呢?我现在就带回去,让人抓紧审核,一定不会耽误申请的时间。”
看着他的动作,林语抱着双手站在旁边,淡定的开口:
“今天是1月11,1月15我会去燕京办点事,开个年会。”
“2月9号过年,你自己商量好时间,对了,你待会回去安排一下,明天我会带着那几个塞尔维亚人,去车间拍点宣传照片,你得抓紧时间,把该藏的东西藏好,把想让别人看的东西都展露出来。”
听见有新的安排,杜尔比连忙从地上起身,身体在下一秒挺得笔直,大喊道:“保证完成任务。”
保证完毕,他转头就开始搬桌上的文件。
忙碌的一天匆匆过去,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饭,林语就带着弗拉迪奇等人走进生产部下属的生产车间。
开始拍宣传画面。
“弗拉迪奇先生,这就是我们的导弹生产车间,为了保证精度,我们的导弹全是手工生产。”
“生产这些导弹的工人,都是八级钳工,他们的手指,可以轻松感受几个丝的差距。”
“也正是这样,我们的导弹才能做到无往不利,才能指哪打哪。”
“您看,这就是我们的电力工程师,配电箱里有没有电,他一摸就知道!”
听着林语的讲解,弗拉迪奇满脸黑线的扭过头,看向那个正在电箱面前忙碌的人。
对方一身蓝色工装,头戴蓝色安全帽,胸口和背部都是两个硕大的字。
电工。
只是他的动作,完全和电工搭不上边,甚至说,全都是违规操作。
因为没有谁家的电工,会左手推闸刀,右手按住闸刀下面的线缆连接螺丝,并且还在那里左摇右摆。
这怎么看怎么像是一个癫子。
弗拉迪奇缓缓转身,将疑惑的目光投向林语。
而林语则很自然的摸上鼻子,解释道:“弗拉迪奇先生您放心,我们国家的电压是220伏,220伏的电压,电不死250的电工。”
第626章 高调!
平和的话语,坚定的面庞,让弗拉迪奇在这一刻产生了一个错觉,好像面前这个年轻人说的话,是真的。
但弗拉迪奇的内心又非常明白的告诉他,这是一个错觉。
目光在电箱电工以及林语身上来回流连,他最终还是问出了心中的问题:
“那个,我听说你们国家的工业用电,是380伏电压,380-250,还剩130,那应该能电死吧?”
“电不死!”林语果断回答,然后转过身,一脚把站在电箱旁边的电工踢开,随后抬手一指,说道:
“你看,他没有被电死吧!”这一句话他说得咬牙切齿,一张脸无比扭曲,连眼睛也瞪得老大,完全就是一副择人欲噬的样子。
而被踢到地上的电工,在看到他脸上的表情之后,也是尴尬的笑了笑,然后快速收拾好放在地上的电工包,转身快速离去。
等这个碍眼的家伙离开,林语再次抬手指向车间深处:
“走,我们去里面看看。”
后面拍摄的人,跟着他的动作,将镜头摇向工厂深处。
那里面黑漆漆的,没有一丁点光亮,只有不停说话的人的声音,还有设备运转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让人忍不住胆寒。
镜头盯着远处看了一会儿,就旋转目光,重新落回到林语和弗拉迪奇身上。
只不过,在这几秒钟的镜头里,扫到了刚才那个电工忙碌的电箱。
那根拳头粗细的进电主缆从电箱后面蜿蜒出去,刚走到柱子后面,就断了。
溜达了一圈,把要拍的东西都拍进去后,林语就带着人走出工厂,去食堂开始干饭。
而负责拍摄视频和照片的人,则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开始就照片和视频进行“深度挖掘”,开始写稿。
【兢兢业业50年,50岁50岁电工的人生日记。】
【为了守护世界和平,他二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在岗位上奋斗,老婆生孩子,他没有请假,老婆离婚,他没有请假,老婆下葬,他没有请假,至于为什么,因为他没有老婆,一个机电工程师的真实写照。】
【导弹发动机打磨师,一个平凡但是造就世界最强的职业。】
【保安,这个世界的引路人……】
一下午的功夫,这些乱七八糟的新闻报道,就被宣传部的人整理出来。
一群人反反复复检查文字的用词,还有文章书写立意,确实没有错误,这才登录莱茵钢铁的官方网站,选择发布。
自从101舰海试成功之后,莱茵钢铁的官方网站就一直备受注目,这一连串的新闻采访刚一发出去,就被有心人看到,然后转载到各大论坛,转载到别的地方。
几个论坛上的人,在看到这些转载的新闻之后,心中没有半分波澜。
因为他们已经见过了工业频道和农业频道的宣传。
他们心中已经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国内的军事宣传,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癫子。
就没有一个正常人。
但是出于好奇,他们还是点开了这些新闻。
但是很快,他们就退出这些新闻,回到论坛上继续争吵。
“我果然不该对他们的宣传抱任何期望。”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220伏的电压,电不死250的电工,这句话真好。”
“他们居然就这样赤裸裸的把机电人的心酸给拍了出来,简直……简直就是太美好了,机电这个破专业早晚要完。”
“话说他们是基于什么样的心态,拍了这些宣传新闻?”
“大抵是病了吧!我猜的。”
“他们不是有病,你们看他们的官网,页面拉到最下面,那个标题最简短的,发布时间最早的新闻。”
“那个采购方大驾光临,董事长林语亲自陪同?”
“他们压根就不是有病,他们压根就是想宣传,想看乐子,同时掩盖塞尔维亚过来采购装备这件事。”
“卧槽,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
“对,塞尔维亚,他们采购了一批射程500公里,然后误差在1500公里左右的导弹。”
“啊?现在的导弹误差都这么大了吗?”
“这只是一个说辞,如果我没猜错,这批导弹的真正射程,应该是500加上1500,等于20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