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笑,陆华熙也在笑,两个人互相看着彼此,过了一会儿,两个人直接嘿嘿嘿的笑了起来,就像是两只狐狸,在那里对账一样。
笑过之后,林语摇了摇头,淡定地回应道:
“去南海测试就免了,这船很耗油,从这里到南海几千公里地,仅仅是油费就是一大坨。”
“去那边消耗的油费,足够我在这里把整个造船厂需要的海域清一遍了。”
此话一出,陆华熙尴尬地用右手食指抠了抠脸,发出了嘿嘿嘿的怪笑。
在怪笑声中,他回过头看向那艘绞吸式挖泥船。
船只正停在距离岸边100多米的位置,船上轰鸣声不断,而船只屁股后面的管子,依旧在不停的喷吐着碎石,还有泥沙。
就几个人聊天的这一会儿,这艘船又填出去了半米。
效率很高啊!
沉吟片刻,他收回目光,将目光锁定林语,平静的问道:
“你这艘船成本是多少,说一个数,我这边单独找一下上面,让上面拨一份研究经费给你。”
随着他这一句话落下,林语慢慢竖起五根手指,小声说道:
“看在大家都是老熟人的面子上,我给你一个成本价。”
“毕竟这船以后我们要卖,让你们全部承担研究经费,也不太好。”
“5000万,你给我钱,这船就给你了。”
听到这个报价,陆华熙扭过头,看向了不远处的船。
整艘船的总长大约是90米左右,算得上是一艘大船,按照他的估计,这艘船的排水量,应该在8000吨左右。
8000吨的船,还是特种作业用的专用船只,这几乎就等于是一艘军舰。
5000万这个价格,不算贵。
看了一会,他回过身,走到周昌耀身边,两人小声交谈了几句,陆华熙伸手招来龙海,对着他小声说道:
“你联系一下你爷爷,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告诉他,我待会儿会联系上面,你让你爷爷去吹吹风。”
说完,他就掏出手机走向旁边。
而龙海则拿着手机走向另一边。
十几分钟后,陆华熙又拿着手机出现在林语面前,一点脑袋:“你待会儿把你们公司的账户给我,上面的人同意,用5000万购买你的船。”
“不过,这个同意有代价,那就是以后这种同样的船,同样的吨位,功能相差不大的船,都按这个价格。”
“毕竟你这是原型机,拿原型机出来卖,还是有点不太好。”
听陆华熙说上面同意了这个价格,然后还要购买后续的船只,林语心中乐开了花。
这造船厂都还没造好,后续的船舶生意就已经来了,这怎么能不让人开心呢?
为了防止陆华熙反悔,他当场一拍巴掌,将整件事应承了下来:“好,我现在就让人把账户发给您,只要钱到账,这艘船就是您的了。”
“我们的员工,会手把手教你们如何使用这艘船,同时教你们如何保养维修以及如何填岛。”
说完,他摘下对讲机,开始呼叫挖泥船上的人,让他们派一个冲锋艇过来,把陆华熙等人带到船上,让他们再好好研究研究。
等到童华将冲锋艇拍到岸边,把人接走,林语立马转过身,将电话打到李平手中,让李平把公司的账户发过来。
关键时刻,赚钱最重要。
拿到账户,林语就在海边等,等。
一直等到日头偏西,等到吃饭的时间,冲锋艇才再一次出现在海边,而从冲锋艇上下来的陆华熙等人,手里也没空着,而是各自拎着几条小墨鱼。
展示了一下手中的小墨鱼,陆华熙欢快的说道:“走,去你们食堂,让你见识一下我做鱼生的手艺。”
在林语的带领下,一群人钻进食堂,开始料理刚抓到的这些鱼。
一个多小时后,几人围坐在圆桌旁边,一边吃着鱼生,一边商谈交易的细节。
一直聊到晚上,才敲定了所有的项目。
除了这一艘船,以海军部门的名义,后续还有四艘船,要求同样的规格,同样的工作效率,而且要在明年4月份之前全部交付。
至于价格,每艘船的价格都是5000万,不二价。
这5000万,还包括后续的升级维护,以及船员教学。
当然,还有这一次这艘船的南海测试。
在他们吃饭的功夫,第1艘船的5000万,就打到了莱茵钢铁的户头上。
在钱到账的那一刻,契约成立。
将简短的合作研究协议签署,陆华熙直接提出要求:
“测试这件事,宜早不宜迟,你明天就给我收拾东西,把船送到XSQD。”
“整个过程中我会让深海舰队的人,专门派遣一艘军舰保护你们。”
“你动作要快,你的动作越快,后续对你的好处就越大。”
叮嘱完林语,他又回过头看向龙海:“小龙,你这边就赶紧回去,等林语的船到了,你们的167舰,就全程跟随保护。”
“一直保护到他们测试完成。”
“然后测试的这段时间,他们的物资补给就由你们的人负责一下。”
“我这边就先回燕京了。”
交代完毕,陆华熙大手一挥,旁边的周昌耀对着两人轻轻一点头,随后一起跟着离开。
在两人快走到门口的时候,龙海也向着林语点一下脑袋,露出一个微笑,随后转身快步跟上两人,消失在了夕阳里。
金红色的夕阳撒在海上,将整片大海衬托得如同黄金一般。
慢慢的,夕阳变成了红色,残阳如血。
当天边最后一缕夕阳消失,挖泥船慢慢调整方向,重新靠到岸边,抛下锚索和固定缆绳,将船固定好,童华才带着人,出现在林语面前。
刚一见面,他就大声喊道:“厂长,刚才那一个半小时,我们一直在全力运转,也算是得到了这台机子的最终数据。”
“挖密实砂质土,砾石,还有那种强风化岩层,可以做到2300立方每小时。”
“如果是挖淤泥和粘土,这个效率还可以提升一些。”
2300立方每小时。
这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但是对于林语来说,这个数字还不够恐怖。
因为他见过的那些挖泥船,每小时的工作量可以达到恐怖的6000~8000立方,一小时就能挖出一座山。
轻轻摇晃一下脑袋,他目光平视童华,平静的说道:
“老童,我要先恭喜你一件事,那就是我们这艘船获得了大成功。”
“经过参谋部的两位老大评定,这船可堪大用,然后他们以5000万一艘的价格,总共购买了五艘船,包括你们正在测试的这一艘,交付日期,我答应的是明年4月份之前,全部交付。”
“也就是说,除了这一艘船,船厂还没建好,你们就又欠了四艘船。”
“所以,加油吧。”
“最后,这艘船需要开赴南海进行测试,而老童你是造船厂的负责人,需要留在这里统领全场。”
“所以这一次的测试,就让卓文负责。”
“不过你放心,我也会跟过去,去那边看看。”
听到这话,童华脸上闪过一丝黯然,他抬起右手,艰难的挠挠头,随后所有的黯然都化成了一声悠长的叹息。
叹息过后,他抬起头看着林语,问道:“什么时候走?”
“宜早不宜迟,我的想法是明天中午就走。”
童华的黯然,林语看得一清二楚。
对于童华而言,这艘船虽然是林语给的大概方向和大概图纸,但实际的调整和建造,都是他在抽空负责。
现在船只要进行远航和作业测试,那几乎就等于是自己养大的儿子,要进行婚礼。
儿子的婚礼,不叫上自家老子,那叫什么话?
但是,相比于这艘船的测试,脚下这一大摊子,要更重要。
从林语这边得到准确的时间,童华对着卓文和其他几个年轻人一招手,说道:
“走吧,明天出发,你们几个今天晚上就给我好好听一下课,我告诉你们技术难点以及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都给我仔细听,到时候我要一个个盘问的。”
在说话声中,几个人越走越远。
而留在岸边的林语,也在这时候回过头,张开双臂,开始喝吹来的海风。
海风带着一丝咸腥味,不是很符合胃口。
又喝了一会儿风,他转过身走向不远处的仓库,这个仓库,是造船厂员工的宿舍。
林语准备睡觉,向西,1000多公里外的青藏高原上,邵晓峰带着人,看了一眼时间,纷纷登上火力支援车。
第383章 来自雪域高原的消息!
经过几天的适应,在氧气瓶和当地饮食的双重帮助下,武器测试组的人,已经习惯了青藏高原的气候,最起码不用出门吊着氧气瓶了。
领头的车上,左正轩掏出地图,核对了一下当前所在的位置,顺手就将地图送到邵晓峰面前。
指着地图上的那个点说道:“我们现在在这个,4273点,今晚的任务,是机动到这个4145点。”
“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大概是434.7公里,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前面大约350公里全是山路,后面的80多公里,就是沙漠道路。”
“车队如果能够在规定的时间,也就是明天中午12点之前,抵达目标区域,也就是送到4145点的位置,那这一次的测试,就算圆满完成了。”
“到现在为止,你们的装备没有经过大修,也没有出过大的毛病,在高原地区的动力也很足。”
“如果没有意外,或许等上三五年左右,我们这些地方就能配上这些装备了。”
“然后这400多公里路,我就不能陪你了,因为我还有我自己的责任,还有我自己的工作要做。”
“最后,我需要给你一个忠告,那就是你们并不是军人,这一次的测试,如果完不成,那就完不成吧,不要着急,不要慌。”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你们因为着急出了事故,那或许以后连山都没了。”
左正轩的话,让邵晓峰不置可否,伸手摸了一下鼻子,他转过头,开始分析面前的地图。
自从几天前,离开兵站开始进行装备测试之后,他们就一直在各个哨所之间来回穿行。
也就是一直在边境线上穿行。
至于最后的4145点,在华夏地图雄鸡的尾巴上,也就是喀城。
深吸了一口气,邵晓峰将地图放到驾驶室,抬起手,对着左正轩敬了一个礼。
敬礼过后,他爬上车,双手拉着装甲车的车门,对身后的队伍大喊道:
“各位,还有最后的400多公里,只要我们征服这400多公里,我们就成功了。”
“现在,所有人上车,出发。”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武器测试组的人全部爬上车,将各自的火力支援车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