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则莱茵金属,穷则莱茵钢铁! 第259节

  当然,这些设想都是从后世抄的,有现成稳定的线路不用,去搞别的线路,那叫傻子。

  随着投影仪开始工作,笔记本上的内容,也被投影到林语身后的幕布上,会议室里的其他人,也在这一刻,看清楚了笔记本上的内容。

  林语解释的声音,也在这一刻响起。

  “这就是我的一直想要进行的计划,星链计划。”

  “在场的人中,苗元教授和我的老师贺清阳,这两位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但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个详细的计划。”

  “今天火箭研发中心的人到齐了,我就彻底把计划掰碎,告诉各位如何执行,如何落实。”

  “在说这些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国际上,关于外层空间探索相关的一些联合约定。”

  “在1967年10月10日生效的外层空间条约及其后续的四份补充条约中,约定了卫星轨道这种不可再生资源。”

  “是先到先得。”

  “由此,也就引出了我们星链的核心,发射数以万计的通信卫星,抢占住550公里到1500公里的低轨道区域。”

  数以万计的卫星?

  此话一出,会议室里所有的人,在这一瞬间,似乎接收到了同样的信号,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苗元。

  感受着那些灼灼的目光,苗元也是一个头两个大,自从所谓的七侠联盟订立,他就被派到林语手下,成立所谓的卫星研究小组,一边研究卫星,一边建设所谓的卫星研发基地。

  在研究的闲暇时间,他很多次都想找林语好好聊一下关于星链计划,但,林语是个大忙人,不是在搞钱,就是在搞钱的路上。

  一直没有机会。

  因此,他对所谓的星链计划,也只是一知半解。

  今天,是因为火箭研发中心的人到来,双方需要进行一些技术交底,他才会出现在这里。

  按照他的计划,是打算在会后,再去找林语好好聊聊,可是万万没想到,在会上,林语直接就把星链计划说了出来。

  数万颗卫星!

  那不是大白菜!

  而且发射数万颗卫星,那需要的火箭……没有一万,也得有八千!

  这……

  能扛得下来吗?

  想到这里,苗元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接着他就将目光投向台上的林语,眼中满是询问。

  周围的人,在短暂的注视苗元之后,也纷纷将目光投向林语。

  因为发射数万颗卫星需要的火箭,数量极为庞大,极为恐怖!

  被台下的人目光盯着,林语将按在投影仪上的笔记本翻页,指着上面的其他文字继续说道:

  “其实没有那么严重,前期我们大概需要发射400颗卫星,构成基础的网络,让使用我们卫星的设备,随时可以保持4颗卫星定位。”

  “这400颗卫星,只需要具有基础的通信,以及对地拍照功能,就可以了。”

  “后续的卫星,就需要在这400颗卫星的基础上,进行专项升级调整。”

  “负责通信和定位的卫星,需要提供更高的精度,要求误差不能大于50公分。”

  “然后是对地拍照卫星,除了一般的光学镜头,还需要有合成孔径雷达,要保证可以将地面的一切拍清楚。”

  “同时,还要能够分辨不同的光谱。”

  “合成孔径雷达,我们的雷达小组那边在研究,苗元教授回去之后,可以去雷达小组看一下进度。”

  “然后苗教授你在研究卫星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这一类卫星最好采用模块化设计。”

  “这样做,可以让我们最大限度的对这种卫星进行工业化生产,降低产出成本。”

  “这个笔记本上,有一些我的猜想,待会儿你拿回去看看。”

  晃了一下手中写满卫星设想的笔记本,林语将这个笔记本挪开,换上一个新的笔记本,而这个笔记本的第一页,写着几个银钩铁画的字。

  【大型液体燃料运载火箭】

  随着林语手指翻动,投影仪将新一页的内容,投射到了幕布上。

  这一页,画着一些简单的火箭构型,很潦草,只有简单的几笔,但就是这几笔,却将这些火箭构型的尺寸参数,以及动力参数全都标注了出来。

  看着这些参数,向百川和他的学生们,都齐刷刷咽了一口唾沫。

  因为这些参数,和他们习惯认知的参数完全不同,一个个大得离谱。

  当然,如果只是参数比较大,那还不足以让这些学生们一个个呆若木鸡,最让他们呆若木鸡的,是这些火箭的材料。

  外壳采用不锈钢!

  不锈钢!

  不锈钢!

  这一瞬间,这些学生们想起了一款前苏联的飞机,据说,在一些材料无法解决的前提下,前苏联的鬼才科学家们,就选择用不锈钢来制造这款飞机。

  然后又发现这飞机超重,于是就在飞机不锈钢机体上开始打洞。

  最后,这款飞机成功起飞,而且还在日常的工作中,立下了赫赫战功,闯出了威名。

  而这款飞机的名字,叫做米格25,而它最辉煌的战绩,就是1971年11月6日,在西奈半岛上空。

  两架以色列f4战斗机发射的麻雀空空导弹,没有追上这款战斗机。

  想到这里,刚刚还觉得有些怪异的学生们,脑袋也纷纷转过弯来,前苏联的人能够用不锈钢制造出3.2马赫的第3代战斗机,那自己也可以用不锈钢制造出送卫星上天的火箭。

  学生们重新在心里鼓起勇气,将注意力投到前方的幕布。

  而林语也恰好在这一刻,将手中的笔记本翻页。

  新一页的内容,是可循环使用。

第262章 后勤支援车 !

  看到这几个字,最前排,坐在向百川身边的学生坐不住了。

  其中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猛地站起身,右手高举,大声说道:

  “师兄,我觉得你这火箭用不锈钢,同时还要求要可重复使用的想法不合适。”

  “更何况,如果火箭发射过程中,火箭炸了,或者失败了,怎么办?”

  这个男生的话,似乎是其他人的心声,在他说完之后,在场的年轻人们,都将期盼的目光转向林语。

  想要从这位师兄嘴里,听到对方的答案。

  在这些人的注视下,林语从主位上起身,慢慢走到说话的学生面前,笑着问道:

  “叫什么名字?”

  “张筝,弓长张,风筝的筝!”

  “张筝,好名字,你先坐下。”伸手把张筝按回椅子上,林语扭头扫过在场的其他人,看着这些人的眼睛,他知道,今天必须要先破除他们心中的一道坎。

  否则,他们会带着患得患失的心态去工作。

  那不是自己想要的。

  等到张筝坐下,林语一屁股坐到对方面前的桌上,抱着双手,轻声说道:

  “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所以我在这里首先需要强调一点,那就是我们这里,不是航空航天集团。”

  “在我这里,失败,不代表什么,失败了一次,找到失败原因,改正,让下一次不失败,那就是了。”

  “我不能容忍的,是失误,还有失败后觉得很无所谓,然后继续瞎搞。”

  “所以,为了让伱们安心工作,我今天就把我认为的失误和失败定义,给你们好好讲解一下。”

  稍微停顿一下,林语继续开口说道:

  “失败,某一个工作,大家做好了十足的准备,已经尽了人力,那接下来一切交给物理,一切交给天,没有成功,这叫失败。”

  “这我可以理解,同样,其他人也能理解。”

  “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找到失败的原因,然后修正,将这一次的经验投入到下一次工作。”

  “而同样的工作,验算的数据没有确认,零部件相关检测没有做,然后就火急火燎的上了任务,没有成功,这叫失误。”

  “这种事,是绝对不允许的。”

  “之前的航空航天,一直都是国家做主导,一直都是航空航天集团在进行。”

  “他们是国家部门,他们必须要保证自己每一次发射都成功,但是我们不需要每次保证都成功,我们需要的是尽量保证每一次成功。”

  “我们需要激进,但我们不需要傻子。”

  “这就是我的态度。”

  “所以你们可以放心大胆的去验证你们的想法,前提是,你们做好了准备。”

  “当我们拥有足够的火箭发射积累,我们就能做出更好的高超音速导弹。”

  “三十而立,当你的导弹速度达到30马赫的时候,别的国家都要起立。”

  “四十不惑,40马赫,国家就不会为战争困惑。”

  “五十知天命,50马赫,全世界都知道谁才是天的命令。”

  “六十耳顺,60马赫,我听到的都是顺耳的话”

  “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速度到了70马赫,我就可以为所欲为,不用遵守任何规矩。”

  说完,林语用力拍了拍张筝的肩膀,转过身走到会议室的主位。

  他这些慷慨激昂的话,落到在场的学生耳朵里,让他们兴奋不已。

  在激动之余,他们一个个的鼓起了掌,短短两三秒功夫,鼓掌声就变得十分整齐,响彻了会议室。

  在鼓掌声中,林语伸手拿过放在投影仪上的笔记本,又走回到向百川面前,将笔记本递给这位教授,投过去一个鼓励的眼神,转身看着在场的其他学生,大声说道:

  “等到我们将这个网络建设完成,那这颗星球上,我们的制导装备,几乎可以指哪里打哪里。”

  “同时,抢先一步,我们也能有效的阻碍其他国家,建立同样的星链系统。”

  “这样做,可以帮我们排除掉后来的危险。”

  “你们昨天刚到,今天大家就好好逛逛,闲逛的时候也好好想想,然后明天就可以投入工作了。”

  “我希望在过年之前,我们可以放一个大烟花,哪怕这个烟花在天上炸了,那也是成功的。”

  “散会!”

  听到散会两个字,贺清阳站起身,右手指向大门,接着左手不停的挥动。

  看到自家校长的动作,这些来自圣马家沟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立马拿起面前的笔记本,随着校长的指引,离开了会议室。

  不大一会儿功夫,会议室里就只剩下了贺清阳,林语,向百川,苗元四人。

  没有了外人,贺清阳连忙看向自己的学生,满脸担忧地问出心中的想法:

  “你这摊子会不会铺得太大了?”

  闻言,林语耸一下肩膀,很平静的回复道:

首节 上一节 259/10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