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朱瞻基知道朱有燉这个人每天舞文弄墨,远离政治纷争,不会谋反。为此朱瞻基特地给朱有燉去信表示朱有爋虽然有过但毕竟是手足兄弟,
别于是佛系的朱有燉接受了皇帝侄儿的调解,但朱有爋非要在作死的路上狂飙,他知道明宣宗十分不放心叔叔赵王朱高燧,
于是他找到武定侯朱有熙前往赵王封地,故意留下一支带书信的弓箭,书信企图证明和朱有燉关系亲近的四弟朱有爝意图联合朱高燧造反。
朱有爋觉得这样一来既能帮朱瞻基除掉朱高煦自己,又除掉朱有燉。到时候王位非自己莫属,但是朱有燉马上上书表示武定侯朱有熙曾经去过彰德,
于是朱瞻基马上下令让朱有熙进京,没想到朱有熙一看到皇帝马上就将朱有爋招了出来。朱瞻基大怒,将朱有爋和朱有熙都废为庶人。
朱有爝早年间被哥哥朱有爋坑了两次,77岁时跟父亲一起被贬为庶人流放,之后又在宣德年间被冤枉意图谋反,幸好最终朱有爋没有得手。
由于哥哥朱有燉没有儿子,朱有爝在47岁时继承了爵位,在位14年,直到61岁去世
朱永杰一共生了13个儿子和10个女儿。在他去世后,长子朱子厚升级为4代周王。由于大哥朱有燉没有儿子,所以朱子厚是在大伯朱橚身边长大的。
朱有燉对他视如己出,教他诗书乐理,仁义礼法,朱子厚什么都好,但是喜欢聚集文人墨客,对酒当歌是个酒蒙子,结果34岁就酗酒过度去世了。
由于没有子嗣,弟弟朱子弟接手了周王位。周子弟继承了自己祖父朱橚的事业,19岁时他开始为百姓治病。不仅如此,他还开设方剂培训班,培训各地郎中民间医生3000多人。
另外朱子弟还吸取了哥哥朱子厚的经验教训,滴酒不沾,一口气活到了62岁,才把周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朱同宝。朱同宝秉承着做大做强的原则,一共生育了25个儿子和11个女儿。
大儿子朱安恒也是坑爹的一把好手,不仅架空父亲疯狂往自己口袋里搂钱,还欺凌弟媳,气得生母高氏血压飙升,抑郁成疾,最终病故。
第237章 明朝的卧龙与凤雏
他派人在河上拦截过往百货,私自进行收税,抢别人的宅地改做酒馆,甚至推平他人的墓地种粮食,但是等到河南巡抚等地方官找上门来规劝朱安恒就将所有的锅都甩到老爹头上,将自己撇得一干二净。
可能是坏事做多的报应,朱安恒只活到31岁,这时虽然朱同宝已经去世,但朱安恒没来得及承袭王爵,所以被追封为周悼王。
之后又经历了周惠王朱穆塴、周庄王朱朝榘、周靖王朱在镗、周端王朱肃溱,周王位传到了11代周王朱公锡。
当时已是明朝末期,农民大起义爆发,声势浩大,震动中原,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打周公锡镇守的开封,朱公锡就自掏腰包砸钱奖励杀敌的勇士,守军将士们士气大振,不仅三次击退李自成的部队,甚至还射瞎了李自成的一只眼睛。
但是朱公锡还是差了些运气,1642年的雨季,黄河泛滥,淹没了开封,李自成趁机攻陷了开封,朱公锡在洪水中狼狈出逃,后来李自成虽然撤走,但开封城内已被大水泡得一塌糊涂,
王府宫殿都被淹没。朱公锡暂居安阳,此时年过6旬的朱公锡早已心力交瘁,1644年朱公锡去世,同年明朝也灭亡了。
除此之外,朱橚的六儿子永宁王朱有熺、七儿子汝阳王朱有爋、八儿子镇平王朱有熺、九儿子宜阳王朱有燆。
十儿子遂平王朱由炯、十一儿子封丘王朱有运、十二儿子罗山王朱有义、十三儿子内乡王朱有煇、十四儿子胙城王朱有燆,和明朝其他宗亲相比也都普遍待机时间更长,子嗣更多。
【明朝总是盘点——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历史#小知识#明朝】
他们是明朝的卧龙与凤雏,两人屡次谋划为敌,却都遭遇了滑铁卢,然而最终二人的命运却截然不同,一个成了瓦罐焖鸡被活活烤死,另一个却安度晚年,开枝散叶。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口气盘点明朝宗室汉王朱高煦一脉和赵王朱高燧一脉。
朱高煦是燕王朱棣的次子,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10个孙子,朱高煦少年时曾和秦王世子朱尚鉏、晋王世子朱济熺、长兄朱高炽、周王世子朱有燉等年长的王子一同在南京读书。
但他生性狡猾,言行轻飘,祖父朱元璋并不喜欢他。后来朱元璋病逝,朱允炆继位后开始削藩,朱棣决定起兵造反。
朱高炽留守北平,朱高煦则跟随父亲率燕军一同南征,成为了燕军的重要战将。
1400年的白沟河之战战况异常惨烈,朱棣连换三匹战马,射光了三筒箭,手中的宝剑也被砍断,双方对战胶着之时,朱高煦率数千精锐骑兵支援,carry全场,不仅救出父亲,还大败朝廷的南军。
之后的东昌之战燕军战败,大将张玉战死,朱棣奋力冲出重围,关键时刻又是朱高煦保护朱棣安全撤离了战场。
1402年,燕军攻至长江北岸,准备从浦子口渡江,遭到了南军的顽强抵抗,朱棣甚至打算一和北环,结果又是朱高煦代元兵殊死力战,扭转败局,贡献高光时刻。
随后朱棣很快便攻入南京,在群臣拥戴下称帝。战时朱棣曾和朱高煦说:“我岁数大了,而世子朱高炽身体不好,你要好好努力。”
朱高煦以为这是父亲对自己的承诺,没想到只是父亲画给自己的大饼。朱棣登基后立朱高炽为太子,封朱高煦为汉王,封地在云南。
朱高煦以云南偏远为由拒绝去封地生活,还对父亲进行灵魂拷问:“我有什么罪过要被赶到万里之外?”于是朱棣就任由他暂时留在京师。
后来朱棣将朱高煦的封地改为青州,朱高煦依然没去,还暗中积蓄兵马,准备起兵。朱棣不满,将其训斥一顿,然后强迫他滚去新封地乐安。
1424年,朱棣病逝,朱高炽继位,4年后,朱高炽也病逝。对于这一天,朱高煦期盼许久,他计划在南京去往BJ的路上劫杀太子朱瞻基。
但他准备动手时却发现朱瞻基已经抢先一步回到BJ,刺杀计划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朱瞻基继位后赏赐给了朱高煦大量宝物,对朱高煦的国策建议不批准,此外还多次派遣使者夸赞朱高煦,朱高煦因此认为朱瞻基软弱无能,便更加骄横狂妄。
1426年,朱高煦起兵造反。本来朱瞻基派大将薛禄率10万大军征讨乐安,但是后来在大学士杨荣的建议下决定御驾亲征。
朱高煦起初听闻是老熟人薛禄率军,非常高兴,认为很容易对付,后来得知朱瞻基亲征,不禁害怕起来。不久,征讨大军就将乐安团团围住。
为了威慑叛军,朱瞻基命神机营向乐安城投发射冲炮,把劝降书信摄入城中,炸雷般升起,城中叛军顿时破绽,一时间城内叛军都想抓住朱高煦献给宣宗,为求自保,朱高煦暗中从小路出城投了降。
返回BJ后,朱瞻基将朱高煦废为庶人,关押在皇城西安门内。后来朱瞻基去探视朱高煦,却被朱高煦一个扫堂腿绊倒,朱瞻基大怒,命人用300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朱高煦勇武有力,
竟将铜缸顶起,朱瞻基又命人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把朱高煦做成瓦罐焖鸡,活活烤死在铜缸里,后来朱高煦的几个儿子也全都被杀,自此朱高煦一脉彻底断绝。
朱高燧是朱棣的三儿子,朱棣对于朱高燧这个小儿子十分宠爱,朱棣登基后将朱高燧封为赵王,不过朱高燧并没有去封地就藩,而是按照朱棣的命令去到BJ为迁都做准备,
京北地区的政务都由朱高燧直接处理。有了权力的朱高燧恃宠而骄,时常做出不法之事,还和汉王朱高煦合谋夺嫡,在朱棣面前挑拨是非。
陷害朱高炽,侍郎马俊、许思文等太子一派的大臣皆因朱高燧的诬陷而入狱,死于狱中。朱高燧作死的次数多了,最终还是被朱棣察觉了,朱棣大发雷霆,立刻诛杀了朱高燧的长史顾晟,同时夺取了朱高燧的官服,还是朱高炽出面求情,朱棣才原谅了他。
1423年,明成祖朱棣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卧床不起,数日没能上朝,朝廷内外人心惶惶,关于传位的各种流言蜚语四起。
朱高燧的亲信们准备借朱棣重病且朱高燧在京师的机会毒杀朱棣,废掉太子,拥立朱高燧,后来行动败露,朱高燧的亲信们都被捕伏法,朱棣则亲自审讯朱高燧。
明成祖问朱高燧:“是你做的吗?”朱高燧十分害怕,吓得说不出话,朱高炽极力帮他打圆场道:“这是下人的所为,弟弟一定不知道的。”
逃过一劫的朱高燧终于学会做人,不再惹事。可惜朱棣去世后,朱高炽才继位了9个月也就驾崩了,汉王朱高煦瞅准机会准备谋害新任皇帝明宣宗朱瞻基,但是没能成功反被朱瞻基拿下,这时朱瞻基手下的尚书陈山建议将之前有谋逆前科的朱高燧也一并逮捕。
但是朱瞻基却说:“父亲和两位叔叔十分有爱,赵王没有谋反的迹象,我不忍心辜负先帝。”可是还没等朱高燧松口气,被捉住的朱高煦就一口咬定曾经派人去找朱高燧商议谋反之事。
要拖朱高燧下水,大臣们都主张要严惩朱高燧,但宣宗却放过了朱高燧,朱高燧从此老实本分,情愿削减势力,不再生事。
直到1431年朱高燧去世后,其长子朱瞻圻年少时便去世了,嫡次子朱瞻埈继承了赵王位。朱瞻埈晋封赵王以后一直小心谨慎。
后来瓦剌掳走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的朱祁镇成了瓦剌人的俘虏,消息传到京师,大臣便决定拥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帝。
当处于边境的藩王纷纷请求放弃封国逃命之时,朱瞻埈却成了孤勇者,尚书请战想要赢回朱祁镇,朱瞻埈虽然最终没参与战事,倒是起到了振奋士气的作用。
最终朱祁钰组织明军击退了瓦剌,赢得了BJ保卫战的胜利。朱瞻埈在位23年,一共生下8个儿子,去世后嫡长子朱祁钰继承了他的位置。
朱祁钰是赵惠王妃王氏所生,他还有一个亲弟弟朱祁沄,但是两人相互妒忌提防,完全没有亲兄弟的样子。等到父母都去世后,兄弟二人的矛盾更加突出,甚至到了向朝廷互相告状的地步。
朝廷方面经过调查之后发现二人的起诉全都是瞎扯,并对两人进行了客观评价:朱祁钰尽小人,朱祁沄他财力堪称一对活宝。
1458年朱祁钰再次翻车,明英宗朱祁镇下旨为皇太后孙氏上尊号为圣烈慈寿皇太后,理应称为陛下。
但赵王府的表文上写成了圣烈慈寿皇太后殿下,英宗生气处罚长史,朱祁钰却非要给长史出头,最终皇帝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世叔警告他,他才罢休。
朱祁钰去世后,谥号悼,大儿子朱建櫹袭封。朱建櫹的行为举止和父亲比起来更加恶劣,他喜欢喝酒,还总是借酒耍疯,屡次杀人,甚至想杀了自己的叔父。
此事被当时的宪宗皇帝朱见深知道后,下令给他减薪2/3并夺官服,要他穿平民衣服及读书洗礼。
后来朱建櫹恢复身份后还是不消停,朱建櫹总共有6个儿子,其中长子、次子和三子早夭,只剩下第四子朱祐枟、第五子朱祐枎、第六子朱祐槟。由于朱建櫹偏爱自己的小儿子朱祐槟,成为了将他扶持上王位的第一继承人。
不惜向朝廷诬告自己的四儿子朱祐枟不去拜谒祖庙实属不孝,而且企图谋夺赵王位。经过朝廷调查发现朱建櫹所说都是子虚乌有,便断了他废长立幼的念头。
朱建櫹死后,赵王位还是传给了朱祐枟,后又传给第六代赵王朱厚煜。朱厚煜的画风和之前完全不同,他个性温和敦厚,喜好读书,礼贤下士,而且很孝顺,是个贤王。
但是朱厚煜也是个孤独的王爷,他在王府幽静处修建了一座名叫思训的小楼,将王府里的所有事都交给自己的儿子处理,每天躲在小楼里读书来排解自己孤独的心情。
公元1560年,朱厚煜竟然被发现在小楼里上吊自杀了,一时引起轩然大波。根据《明史》的记载,王府里有人犯了法,朱厚煜企图包庇,但地方官员却冲进王府抓人,让朱厚煜觉得太没面子,所以才上吊自杀。
而《明实录》记载朱厚煜是因为发现儿子朱载培与王妃张氏私通,羞愤难当而自尽,最终朱厚煜之死也成为了一桩悬案。
朱厚煜在世时,世子朱载培、朱载圳两代法定继承人都先后去世了,于是朱厚煜的曾孙朱长圻袭封。
朱长圻去世后,谥号僖,由于世子朱由崧早卒,且无子,次子寿光昭靖王朱由贵也早卒。三年后,朱由贵的儿子朱慈焕继位,后来大宗爵士赵王位落到了朱载圳庶长孙朱长祚头上。
1644年农民军首领李自成攻陷彰德府,朱长祚被杀,两年后,他的儿子朱慈焕在南明继位,但是他在位近一年后也就去世了,明朝封赵国就此灭亡。
【明朝宗室盘点——蜀王朱春#历史#小知识#明朝】
我生于帝王之家,我的父亲喜欢叫我“蜀秀才”。我只想在天府之国用礼乐教化西陲百姓,而如今我的兄弟却在厉兵秣马,图谋不轨。
为了百姓不再遭受战争的磨难,我只好举报了自己的弟弟,后世史书都说我邪敏,而只有我知道这是我的生存之道。
毕竟26个兄弟中能像我安然渡过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的藩王寥寥无几,今天我就把蜀王一脉的故事说给你们听。
朱椿7岁时候就被封为蜀王,14岁时便迎娶了永昌侯蓝玉的女儿。1390年,朱椿正式前往封地四川成都。
当驻守边境的藩王都在练兵备战时,唯独朱椿采用礼乐教化的方式稳定明朝西陲。他聘请文人大V方孝孺做世子老师,同时到成都给学子讲述学问。
在接触属地学子时,朱椿发现很多人因为家中贫穷不能读书,于是他就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接济贫困学子,这成了他每月的固定支出。
第238章 后羿居然是夏朝的
朱椿还大幅度减轻赋税,亲自制定属地集市交易的规范,让人们能够安居乐业。蜀地百姓都称赞他是贤王。公元1393年,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爆发,朱椿的岳父蓝玉获罪处死,上万官员牵扯其中。
朱椿牵扯其中,为了警告朝臣,朱元璋用草木填充蓝玉的皮囊,在全国各省轮流传阅。当皮囊到达属地后,朱椿冒险请求朱元璋终止传阅,将蓝玉的尸身永远留在了蜀地。
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登基不久,燕王朱棣发动了政变。蜀王的亲弟弟谷王朱橞当时负责镇守南京金川门,朱橞主动打开城门放燕王军队入城,史称“金川门之变”。
朱橞临阵倒戈,让朱棣非常高兴,将朱橞的封地从上古郡改到长沙,每年的俸禄增加2000石。
但是朱橞却逐渐骄横跋扈,兼并百姓土地,侵吞应该上缴国库的赋税,甚至在密谋造反,暗中豢养亡命之徒,悄悄打造弓弩器械训练士兵。
为了增加胜算,朱橞派人给朱椿送去信函,希望朱椿能够从属地同时起兵。朱椿收到信件后大惊失色,立即向明成祖朱棣举报。
朱棣则迅速查出朱橞意图谋反的证据,将朱橞和他的两个儿子削为庶人。朱椿的大义灭亲帮朱棣化解了一场危机,朱棣对朱椿也更加信任。
1423年,朱椿在属地去世。朱椿的嫡长子朱悦熑年仅21岁就去世了,不过幸好他已经有了三个儿子,3岁的朱有燉、2岁的朱有爝和小儿子朱有勋。
朱悦熑的弟弟,朱椿的二儿子华阳王朱悦煇在大哥去世、侄子年幼的情况下起了夺嫡之心。
但是他的小动作引起朱椿的警觉,刚好碰上朱悦煇犯错,朱椿就趁机打了朱悦煇100板子,准备把他押送朝廷处置。
好在宅心仁厚的朱有燉多次向爷爷求情,朱悦煇才得以躲过一劫。朱椿去世后,朱悦煇马上向朱棣诬告侄子朱有燉贝利等数十项罪名。
收到诬告之后,朱棣立刻找朱有燉进京,但是朱有燉尚未赶到朱棣就驾崩了。
皇太子朱高炽登基后查明了真相,将朱有燉封为蜀王,把一波操作猛如虎的朱悦煇发配到湖广澧州,剥夺了他继承蜀王之位的资格。
但是朱有燉只当了7年蜀王就去世了,此事约定蜀靖王朱有燉没有儿子,二弟钱江王朱有爝又早已去世,且同样无子。
所以蜀王位又传给了三弟朱有勋,但是朱有勋也只活到了26岁,而且也没留下子嗣,这意味着大宗再次绝嗣,朱悦熑一脉就此告终。
朱悦埈是朱椿的三儿子,11岁那年被封为崇庆王,后来他因为惹怒了父亲朱椿,于是就偷偷跑到长沙投靠叔叔朱橞,结果成为了叔叔用来对抗明成祖朱棣的棋子。
朱橞对外声称朱悦埈就是建文帝朱允炆,当年朱悦埈自己守卫南京的金川门,关键时刻悄悄开门放跑了建文帝,如今建文帝回到他的王府,他要拥戴他重登皇位。
朱悦埈吓得魂都没了,幸好他老爸朱椿及时举报朱悦埈才平安无事地被送回四川。25岁时,朱悦埈便去世了,而且没有子嗣,崇庆王一脉也就此断绝。
由于大哥朱悦熑一脉、三哥朱悦埈一脉、四哥朱悦煇一脉以外都已经断绝,二哥朱悦煇又因为夺嫡不能继位,所以朱有勋去世后,朱悦埈的弟弟朱悦埈就被天降馅饼砸中,成为了第4代蜀王。
朱悦埈在位时小心谨慎,坚持了26年,去世后其子朱让栩继位,可惜朱让栩在位不足一年也去世了,王位又传给他的弟弟朱申鈊。
朱申鈊在位8年后去世,由于儿子早夭,大宗再次宣告绝嗣。次年朱悦煇的14岁的儿子朱悦埈成为蜀王。朱悦埈历经5代蜀王,大宗先后两次绝嗣。
眼瞅着本当属于自己的蜀王之位一次次溜走,朱悦煇动了心思。他借着大宗再次绝嗣、继任蜀王年幼难以服众的有利时机,以要求重新分割祖父遗产为由,对几十年前的蜀王世系转移提出质疑,企图自己入主蜀王府。
明宪宗则以承袭路径已经确定为由,斩断了朱悦煇的小心思,明确了朱悦埈承袭蜀王的合法性。至此,延续了数十年的数番夺嫡之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朱悦埈去世后,蜀王位又先后传给了朱宾瀚和朱让槿。朱让槿也继承了祖上的优良家风,是个出了名的贤王。
作为诗书世家,蜀王府藏书众多,朱让槿为了让世子们都能有书读,甚至直接把王府变成图书馆,将藏书对外开放,允许世人入府看书、抄书,进一步将以礼乐治西川推到了巅峰。
而且他还能诗善文,他所写的《成都十景》用短短56字惟妙惟肖地勾勒出当时成都最著名的10处美景,堪称山水诗作中的一大佳作,其中很多现在仍旧是网红打卡景点。
47岁时朱让槿去世,由于他的前两个儿子相继夭折,三儿子朱承煜便成为了第10代蜀王,后又传位给11代蜀王朱宣圻。
朱宣圻在位时间长达半个世纪,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蜀王,朱宣圻在位期间横跨嘉靖、隆庆、万历三朝。
嘉靖年间,紫禁城里的三大殿着火,为了大明世宗手头紧,不仅派御史到各地催要历年拖欠的工料钱,甚至下令动用存储于地方的罚没款,关键时刻朱宣圻出手相助,捐款近黄金1200两、白银1万两给明世宗修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