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县城,你说我是大佬? 第240节

  带着动感DJ,朗朗上口。

  就在这个时候,手机响了,一看是石光荣打来的就用蓝牙耳机接听过来。

  “青叶,你这是在哪?大清早起来就去夜店?”电话那头,石光荣开起玩笑来。

  “去什么夜店,我有事去徽京,正在高速路上。”方青叶笑道。

  “怎么,去徽京玄武湖钓鱼?”

  “嘿嘿,就是。”方青叶笑了两声。

  他今天真去徽京没事就想钓鱼,当然不是玄武湖。

  两人说笑几句,石光荣这才把话说到正题:“青叶,今天新浪网财经频道登了一篇关于沪胶的文章,你看了没有?”

  又是新浪网财经频道!

  不过年头几个门户网站挺热门,新浪网的财经频道办的也相当不错,其他一些财经网站包括官媒喜欢转载这上面的文章,所以影响力相当大。

  “我早上起来还上网浏览,写了什么?”方青叶如实回答。

  “题目叫《天然橡胶或迎来5万元时代》是长江期货一个叫王丰的人写的。”

  “5万元?!”

  方青叶愣了下,这尼玛的真敢说啊。

  “你把链接发给我,我方便时候看看。”

  “OK!”

  方青叶挂掉电话,继续向前行驶,拐进最近的一家服务区,停好车后立刻拿出手机看起来。

  卧槽

  文章中,作者很认真分析了原因:

  1、我国从2002年开始,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2010年消费要达312万吨,进口要超过200万吨,我国天然橡胶的自给产能又下降到20%左右。

  2、橡胶树所在的每个国家橡胶种植区域都在迁移:非传统植胶区的种胶面积在不断增加,这些新区域并不完全具备种橡胶的农业气候,企业也缺乏橡胶栽培技术,非生产周期长,单位面积产量低;

  3、适宜种胶的土地越来越有限,熟练劳动力的缺乏,植胶地的更换;

  文章中一口气罗列了六条论据,支持文章的论点:沪胶期货还要大涨突破5万元/吨大关。

  有理有据,图文并茂。

  方青叶如果不是个重生者,看到这篇文章他真信了!

  可历史上是从七月份开始,沪胶各个主要品种开始下跌,一直跌到年底,最低到24000元/吨!

  现在的沪胶期货走势和历史不太一样,尤其是RU1107合约冲的很凶,但方青叶清楚,如果不是他们这些大户几乎采用锁仓态势,咬住牙不松口,估计早就下跌了!

  方青叶又看了一些别的证券网站,都转载了这篇文章。

  这尼玛的。

  难道又在造势?!

  方青叶立刻给石光荣打电话过去:“光荣,我看了这篇文章,你了解这个长江期货一个叫王丰的人吗?”

  “听说过,有一定的名气,到处讲座授课,属于那种明星专家。”石光荣回答道。

  “你怀疑过吗?”方青叶突然问道。

  “你是说这是临光茂他们放出的烟雾弹?”石光荣马上明白过来。

  “他们要跑?!”

第360章“既然方青叶来到徽京,我准备见见他

  “这是庄家和一些炒家惯用的伎俩,花钱找一些所谓的明星专家发表文章和看法,乍一听有数据支撑很严谨,实际上是选择性引用,目的就是让小散们追高掩护他们撤退!”

  “这法子虽然算不上多么高明,但总有人相信,这次估计也是如此。”

  听了方青叶的话,电话那边石光荣顿了几秒钟才回话过来:“那你说我需要不需要找人再查一下他们的仓位变化?”

  “不用了,我们也撤吧没准他们已经开始跑了!”方青叶沉吟了下回答道:

  “当然这次咱们也不能急,慢慢跑免得他们说咱们不讲道义。”

  “那好.同时做空?”

  “当然!”

  和石光荣打完电话,方青叶也没急着赶路,又打开期货大盘,仔细查看今天RU1107合约,果然今天的交易量比前两天放大不少,但合约价格上涨却并不很快。

  很明显有人借机出货!

  方青叶看着盘面上不时出现一个个大的卖单,心里冷笑。

  自己一万手不可能像上次直接一次性砸下来直接搞个跌停,而是几百手几百手往上挂。

  干脆也不赶路,方青叶停好车自己进了服务区的餐厅,这里还有卖咖啡的——还是那种速溶咖啡。

  要了一杯,找个僻静的角落坐下,他拿着手机开始盯盘。

  这次不能急,要精细操作,方青叶一边看盘一边喝咖啡,到了中午肚子饿要一份盒饭吃完,本来想继续赶路,或许早上一直看盘的缘故,方青叶觉得头昏有点瞌睡,就回车上眯了一会。

  醒来以后看时间是中午一点,距离下午开盘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已经开不到徽京,继续在服务区休息,直到下午两点四十,才将自己的一万手全部抛出。

  终于长吁一口气,当然不会忘记反手做空,用徐云云的账户以43000元/吨的价格卖出RU1107合约5000手,等跌到心目中价格后买回平仓,就算交易结束。

  OK!

  继续赶路!

  做完这一切,方青叶心情舒畅,边开车又放起CD,再次跟着哼起来。

  这次是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

  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

  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

  方青叶觉得还不如刚才那首《风从草原来》带劲。

  就在这个时候手机铃声又响了,方青叶以为是石光荣打过来的,结果一看竟然是夏荷,就接听过来。

  “青叶,你在家吗?我马上就回来了。”耳机里传来夏荷甜美的声音。

  方青叶知道,夏荷所说的家是在她在徽京金色成品小区的房子。

  于是笑着回答:“我还在路上,没到徽京呢。”

  “啊?你从早上走到下午三点,竟然还没到徽京?!”夏荷很惊讶。

  “我找了个服务区操作了下我期货账户。”

  夏荷当然知道他在炒作沪胶,于是说道:“好吧,等你赶回来,刚好吃饭,我这次做你喜欢吃的姜丝炒肉!”

  “好,好多做点。”方青叶想到自己服务区吃的盒饭,又难吃还贵,不由得咽下口水。

  等方青叶开车赶到徽京金色成品夏荷的家,已经是下午四点半,进门夏荷果然在家,穿着睡衣腰里围着围裙正在厨房做饭。

  “这么早做饭?”

  “早点吃完,咱们去打羽毛球。”夏荷说道。

  也好。

  自从夏荷调离南新后,方青叶打羽毛球次数急剧减少,这将近一个月没摸过球拍,去活动活动挺好。

  “我来帮忙。”方青叶洗干净手就要摘菜,却被夏荷拒绝。

  “不用,别捣乱!你去看电视或者上网去!”

  方青叶也就没动手,但也没离开厨房,看着夏荷干活和她聊天。

  “青叶,沪胶清仓了了?”夏荷随意问道。

  “嗯,大约赚了13个亿吧。”方青叶回答道。

  对于这动不动就赚几亿十亿的数字,夏荷已经听习惯,见怪不怪。

  “你们找到幕后指使者了吗?”夏荷突然想到什么问道。

  方青叶在沪胶期货炒作遇到的事,夏荷也听他说过,不过她在期货交易市场圈子也不熟,自然帮不什么忙。

  “没有,不过只要在期货市场玩,迟早都会找到他,临光茂他们比我更恨他。”方青叶笑道。

  临光茂他们在郑棉期货上巨亏,本来想在沪胶上好好挽回一把,差点被这家伙搅局,能不气愤?

  五点半左右开饭,姜丝炒肉、白汁鮰鱼、炒和菜,还有汤、一碗白米饭,两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正吃着夏荷的手机响起,她瞅了一眼:“田倩打来的。”就拿起手机接听起来。

  “晚上逛街?不啦,我要打羽毛球。”

  “和方青叶。”

  “好的,拜拜!”

  “田倩让你跟她逛街?”看到夏荷打掉电话,方青叶问了句。

  .

  “对,不过我不想去,逛街哪有和你打羽毛球好玩?”夏荷笑道。

  在徽京依云溪谷别墅区乔永峰的别墅里,田倩将手机扔到一边有些无聊嘟囔道。

  “哎雅静有事,夏荷又要和方青叶打羽毛球,晚上没人陪我逛街,郁闷.算啦,我去看昊昊去。”

  昊昊是乔永峰和田倩的儿子,叫乔昊宇。

  乔永峰结婚迟,现在四十出头小孩才四岁上幼儿园,自从上幼儿园后就住在孩子的爷爷奶奶家。

  乔父乔母对于这个孙子那是喜欢的不得了,根本不用田倩照顾,田倩也落得清闲。

  乔永峰坐在沙发上刷着手机等着保姆做饭,听到媳妇这句话抬起头问道:“方青叶来徽京了?”

  “听夏荷说刚过来。”

  “这家伙前段时间一直在申城,炒作沪胶遇到点麻烦,被证监会请去喝茶。”乔永峰笑道。

  “啊?什么事?怎么没听夏荷说?”田倩很惊讶。

  “也不是什么大事.据听说有人在背后捅刀子。”

  “谁啊,这么大胆,竟然和方青叶作对?”田倩问道。

  乔永峰笑起来。

  “瞧你说的,方青叶的背景知道的人很少,在别人眼里他就是个暴发户而已,再说了,期货市场那可是血雨腥风,下三滥的手段多的很。”

  “到底是啥事啊?”田倩好奇问道。

  乔永峰就把那篇新浪网财经频道刊登的文章引起一系列风波的事情简单告诉自己妻子。

  田倩知道,虽然丈夫做的国际外贸生意,但有时候会需要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所以对这方面消息也很关心。

  听了他的话,田倩又问道:“那到底是谁干的呀?方青叶他们调查到了吗?”

首节 上一节 240/2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