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县城,你说我是大佬? 第233节

  “我想去达疆啊,可我爸不让我去说离家太远。”苗伟抱怨道。

  “呵呵.我就他一个儿子,他母亲的意思也不让他跑那么远。”苗宏斌笑道。

  “理解,那就剩下饿了么和明日立方。”方青叶笑道:

  “我的拓方科技我建议你别来,就几个人一个空壳子而已,除了投资也没开展什么业务,学不到啥东西,当然你想工作轻松点,也可以来。”

  “那就别去,年轻人不学点东西怎么行?”苗宏斌首先否定。

  “剩下就是饿了么和明日立方,两个岗位都不错,你随便挑。”方青叶又说道。

  苗伟有些想去饿了么,毕竟现在饿了么名气比较大,他在申城大学上学的时候也听过,而明日立方还在筹备当中,没有正式营业。

  但苗宏斌却想让儿子进明日立方,理由很简单:

  明日立方可是方青叶全力筹备的一家企业,而且还是拓方科技的全资子公司,这相当于是亲儿子,将来发展肯定不会差。

  再说,金融投资公司多好听啊。

  饿了么.遇到亲戚朋友谈起儿子在哪个单位就业说是外卖公司,一看档次就比较低。

  苗宏斌心里这些小九九不好直接当着方青叶以及儿子的面说出来,但方青叶可是两世为人,怎么能猜不出来?

  看到父子俩争论不休,方青叶笑道:“这样,我带你们两人去申城,到两家公司实地看看,然后再决定怎么样?”

  “那实在太好了!”苗宏斌立刻同意:“就后天吧,后天是周五,我不太忙请上一天假。”

  “那行,我让公司的人预定酒店。”方青叶说道。

  苗宏斌想到什么,犹豫了下才说道:“青叶,咱们提前说好,这个去申城的费用我自个掏。”

  “没必要,花不了几个钱的,我让拓方科技公司出。”方青叶笑道。

  “不行,咱俩关系密切县上好多人都知道,没必要为这种小事给别人留下口舌你也说了,花不了几个钱的。”

  苗宏斌确实很谨慎,两人交往来这两年多,除了钓鱼还有一起吃过几次饭,没有任何经济方面的来往。

  方青叶也就在苗宏斌升迁到常务的时候送过一盆兰花,逢年过节依旧电话问候。

  其实这样挺好,并不影响两人的忘年交。

  既然苗宏斌这么说,方青叶也不再坚持,原打算订在申城国际金融中心大厦里的浦东丽思卡尔顿酒店——那是个超豪华酒店。

  考虑苗宏斌自己掏腰包,那就是实惠点,于是就在预定了外滩附近的滨江欣景大酒店,这是一栋四星级酒店。

  当然去申城,方青叶顺便还要办点别的事。

第349章 “我们可以进场了”

  中午赶到申城,住进滨江欣景大酒店后,方青叶就请父子俩在酒店吃了顿饭,休息了会,两点以后去申城国际金融中心大厦。

  方青叶的到来,作为拓方科技副CEO李丽以及明日立方的暂时负责人许玫自然是要陪同。

  两人一起带着苗宏斌父子参观公司内部情况。

  方青叶自然不会解释苗宏斌的具体身份,只是说是朋友。

  李丽热情介绍,虽然他见过苗宏斌一面,还是两年前代表拓方科技参加玉祥天然气公司的成立仪式,不过没啥印象。

  许玫倒是看着苗宏斌,认出他的身份,悄悄对跟在后面的方青叶说道:“这不是南新县的苗县长吗?”

  “是啊,苗伟就是他的儿子。”

  “那如果苗伟过来,给的薪水是不是有点低?”许玫有些担心。

  “可以了,太高反倒不好,以后看他的表现,慢慢涨就行了,这层关系也没必要给别人说。”方青叶提醒道。

  “我明白。”许玫点点头。

  带着苗宏斌父子在写字楼逛了一圈然后就去饿了么公司那边。

  其实方青叶知道,苗伟看了明日立方,肯定就不去饿了么,这边的办公室环境要比饿了么好许多。

  在饿了么的写字楼走了一圈后,苗伟立刻决定要来明日立方上班。

  现在苗伟还没毕业,不过在学校已经没什么学业,毕业论文已经写完就等答辩,所以方青叶建议现在就来明日立方实习,跟着参与到魏杏花团队的工作中。

  虽然魏杏花不认识苗宏斌,也不知道他和方青叶的关系,但看到方青叶亲自带着一个本科生和他家长来公司参观,马上就意识到这个申城大学毕业的学生有点特殊,就很痛快答应了。

  虽然只是本科学历有点低,但好歹也是211的嘛。

  这点人情世故她懂。

  看到儿子工作有了着落,工作环境相当不错,苗宏斌也挺高兴,第二天就开开心心离开申城赶回南新,方青叶没有走他想找石光荣。

  可方青叶电话还没打过去,石光荣先打了过来。

  “青叶,在南新?”

  “没有,我在申城。”方青叶躺在床上拿着手机懒洋洋说道。

  “你来申城了?刚好,我有事要找你。”

  “行吧,我在外滩滨江欣景大酒店605房间。”

  “好,我马上过来。”

  现在没什么事,方青叶打开随身带的笔记本电脑,泡了杯茶又开始观察这两天的沪胶行情。

  快一个小时,方青叶听到敲门声,就过去开门看到石光荣站在门口。

  “我以为你会住你公司下面酒店呢。”石光荣看了看房间布置,又忍不住吐槽道:“不至于吧?竟然还是双人间?!”

  方青叶自然没说这次是陪苗宏斌父子来,给人家订的双人间自己也不好单独开个豪间。

  于是没理会石光荣的吐槽,而是问道:“你找我什么事?”

  石光荣没有再说这个话题,突然看到放在桌子上的笔记本屏幕,过去看了看突然哈哈笑起来。

  “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怎么,你也看上沪胶?”方青叶问道。

  “对,我找你也是这事,既然你也盯上,那我就不用再废话,我看沪胶跌的也差不多,我们可以进场了。”

  方青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端着茶杯喝着茶,思索着什么,过下突然问道:“革伟东他们几个,最近有什么动静没?”

  “革伟东三人在今年初在郑棉期货上惨败,据说每人的亏损大约十个亿,元气大伤。革伟东去美国准备炒纽约期货,付海堂和临光茂两个也没啥动静,听说临光茂还回了燕京。”

  方青叶听了有点惊讶:“就这么偃旗息鼓了?”

  “这我就不清楚。“石光荣摇摇头:“不过我想,这几个人都是在期货市场摸爬滚打十几年,也都见过大风大浪,估计不会一蹶不振,没准和我们一样在瞅机会。”石光荣分析道。

  方青叶听了点点头。

  确实有这种可能,今年的期货市场不如去年,大众商品无论是期货还是现货都是下跌趋势,反弹力度比较弱,想做多需要很好把握机会。

  “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建仓,不过,光荣,你在申城门路比较多,多注意点市面上的消息,特别是那几个人,我心里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不好的预感?你说他们会针对我们?”石光荣马上明白方青叶说的话。

  “我不敢肯定。”方青叶思索着:“他们在郑棉上赔的确实有些惨,这里面多多少少有我们的原因,否则那个临光茂放出话来要收拾我们。”

  石光荣点点头。

  方青叶分析的很有道理,否则今年年初他还跑到南新说是找方青叶一块钓鱼玩,其实也是想远离申城躲一段时间。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人在不理智状态下有时候会做出疯狂举动,不得不警惕。

  “搞那些古惑仔做的事,我估计可能性不大,但在期货上跟我们使绊子甚至对着干,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咱们注意点。”

  方青叶分分析到这里突然问道:“光荣,你在期货公司内部有认识的人不?能不能查到这几个人的持仓情况?”

  “有!但是要打听清楚需要花费点功夫。”石光荣实话实说。

  方青叶自然明白石光荣这里所说的“花费点功夫”是什么意思,不仅是精力,还包括金钱。

  于是他说道:“如果需要花钱,算我的一份。”

  “不用不用,这点小钱算不了啥。”石光荣赶忙说道:“你就等消息好了!”

  既然如此,方青叶也不再勉强,两人商定现在开始逐步建仓。

  “我们炒几月份的合约?我觉得快进快出,7月份RU1107合约就行了”石光荣提出自己的建议。

  按照沪胶规定,沪胶的交割日是单月的15日,现在四月底,炒七月份合约自然比较合适。

  沪胶的交易单位是每手 10吨,保证金是8%,两人决定各自买1万手,按照今天沪胶价格是29000元/吨,也就是各自投入大约2.3个亿。

  沪胶的盘子要比郑棉要大,最近这这段时间的交易量都在30万手左右,所以两两万手合约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全部买进。

  方青叶准备明天返回南新。

  “光荣,这次一定要注意市面上的消息,尤其那几个人!”

  下午,方青叶在电话里不忘给石光荣交代。

第350章 偶遇徐云云

  石光荣自然满口答应。

  “青叶,明天你就要回南新?晚上一起吃个饭。”石光荣又说道。

  “算了,你住的离我这开车要一个小时,太麻烦,咱俩也不必这么客气。”方青叶婉拒石光荣的邀请。

  听方青叶这么说,石光荣也没勉强,说下次来申城我们再聚。

  打完电话,方青叶看看时间是晚上六点半,天快黑了也到了吃饭时间。

  不过方青叶肚子也不饿,酒店的饭菜吃了这两三天早就腻了,干脆去外面找点小吃。

  听说对面路家嘴富城路上有个夜市,方青叶准备去那里顺便逛一圈,晚上开车逛夜市不方便,方青叶打算坐轮渡过去,也就20多分钟路程。

  这里是小吃一条街,晚上人确实热闹,既有闲逛的游客,也有穿着西装革履的附近的写字楼的白领。晚上要加班所以来这里吃点可口的小吃也顺便逛逛换换脑筋。

  这里的小吃花样品种很多,不仅有本地的小馄饨、生煎包,也有外地小吃,像东北的锅包肉、重庆小面、川省担担面摊主还操着一口川省话大声吆喝。

  “担担面,川省正宗担担面。”

  好像是个姑娘的声音。

  方青叶对麻辣东西吃不惯,自然不感兴趣,但听到那个说着川省话吆喝的姑娘音调,怎么听起来有些耳熟?

  走过去一看,就看到一个长的小巧姑娘,留着短发,手里拿着勺子,腰间围着围裙,冲着行人大声吆喝。

  我去

  方青叶愣住了。

  竟然是徐云云!

  徐云云曾经是大世界的公主,去年秋天辞职离开南新,临走前还专门找到方青叶聊了会。

  从此以后方青叶就再也没有姑娘的音讯,只知道她说来申城重新找工作,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到她。

  徐云云也注意到前面不远处看着她发愣的青年,马上认出是方青叶,又惊又喜,赶紧招呼:“方公.方总,你怎么来这里?”

  “我到申城办点事,晚上没事来这里吃点小吃。”方青叶回答了句,又打量下小摊。

  一套液化气灶,上面放着一口锅里面热水翻滚,旁边有辆三轮车支撑着案板,放着油盐酱醋以及各种作料的瓶瓶罐罐,还有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正在忙着下面。

首节 上一节 233/2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