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县城,你说我是大佬? 第225节

  “我就这一个女儿啊。”

  “理解.那行,先就这么说着,等饿了么融资报告以及评估报告都做好,我们去一趟申城。”方青叶说道。

  钱伟民点点头,喝了口张小蕊倒的茶,心情似乎也没刚才那么糟,于是问道:“青叶,你实话告诉我,投资饿了么,真的不会亏本?”

  方青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突然说道:“钱总,我记得你最初的生意是贩鸡蛋吧?”

  “对,那时候国家还不允许,我是冒着坐牢的危险,偷偷把乡下的鸡蛋贩卖到城里,一颗鸡蛋赚两分钱,就这么一点点积累起来,不容易啊。”

  谈到当年的事情,钱伟民叹口气,但语气中却充满自豪。

  “那我问你,当年你敢冒坐牢的危险去贩鸡蛋,现在害怕亏本你连5000万不敢投!”方青叶声音变得锐利。

  “你说,你投这5000万,你的腾龙集团会不会就因此倒闭?!你钱伟民是不是就变成穷光蛋?!”

  钱伟民怔住了。

  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轻轻叹口气说道:

  “我知道你要说我什么,我老了,早就没有当初那种胆略和勇气哎.”

  钱伟民最后走了。

  背影有些萧瑟。

  临走前告诉方青叶,申城他不去了,让钱晓莉去。

第336章 “是想投资饿了么这家公司,还是想投资方青叶这个人?”

  饿了么在南新的融资告一段落,三家投资一共1.5亿,加上石光荣个人投资一亿,现在是2.5个亿,方青叶计划一共融资5-6个亿,还差的多。

  当然自己的拓方公司也可以再投一些,但这次不宜过多,拿出一两亿就行了。

  还差2到3个亿。

  早晨,方青叶坐在苗圃的办公室里,琢磨这件事。

  暂时不要碰申城那些资本投行,再找一家有些实力的公司,最好也是自己熟悉的。

  他突然想到徽京的邦程国际贸易集团的乔永峰,不知道他有没有这个兴趣?

  可以问问。

  方青叶拿出自己手机调出通讯录,给乔永峰打了过去,不过很快被转入秘书台。

  看来对方在忙。

  方青叶也没在意,就打开电脑看着燕京张一抿来的电子邮件。

  现在他已经辞去九九房CEO,字节跳动公司已经成立,现在正在燕京各大高校招聘应届毕业生。

  历史上,由于启动资金有限,张一抿的公司是在知春路的锦秋家园小区的一间民宅中诞生。不过这一世方青叶等人1000多万的投资,条件要好点,就在中关村软件园租赁写字间,开始自己成神之路。

  对于字节跳动,张一抿的创业开始几乎是一帆风顺,唯一的麻烦在于版权。

  字节跳动第一个拳头产品今日头条就陷入这个麻烦。

  今日头条不生产内容,只是内容的搬运工。

  而这些内容,是有版权的。

  张一抿在创业初期,从没考虑过版权的问题。

  导致后来酿成字节跳动一次大的危机,完全打乱了张一抿的部署。融资的节奏被打乱,张一抿和高管也不得不分头出动,到处去拜山头灭火。

  不过那时候今日头条羽翼已丰,大多数诉讼都以双方和解,今日头条和对方签署合作协议而告终。、

  所以方青叶暂时也不想提醒张一抿,免得让他刚开始心里有顾虑导致畏手畏脚。作为董事长,自己把握住火候分寸即可。

  别的都很完美。

  方青叶觉得自己根本不用操心字节跳动,就像不用操心达疆,但饿了么不行。

  哎.

  就在这个时候,手机铃声响了,乔永峰的电话回了过来:“方总,刚才我在开会,有事?”

  “有一笔投资你不知道你感不感兴趣?”方青叶开门见山。

  “哦,你说?”

  方青叶就把饿了么情况简单说一遍,最后说道:“乔总,如果你感兴趣,我就把他们的融资报告发到你电子邮箱里。”

  “可以,我看看。”乔永峰很痛快的答应。

  于是方青叶将饿了么公司的发的邮件转发给了乔永峰。

  徽京紫峰大厦。

  这是徽京刚刚建成不久的地标性建筑,地处鼓楼中央商务区,是世界第一座完全中国投资、中国建设的超级摩天大楼,地面足足有89层高。

  大厦底层有商场、健身中心、高层有酒店、观光餐厅、绿地MOUNT俱乐部。中间位置则是高档写字楼。

  邦程国际外贸公司就在38层的办公区,今年年初才搬进来,乔永峰坐在自己宽大的办公室里,正看着方青叶发来的电子邮件。

  点根烟思索了会,他又转发给公司的主管业务的副总杨秋艳,还附上一句话:“完了后来我办公室一趟。”

  半个小时后,门外响起咯噔咯噔高跟鞋声,一个穿着OL制服的中年女人敲门走了进来。

  “坐。”

  乔永峰招呼了声,掐灭烟头放在烟灰盒里,自己也坐到沙发区。

  “看完了?说说你的想法。”

  杨秋艳习惯性的捋捋自己短发,看着对方:“乔总,我先问你,是想投资饿了么这家公司,还是想投资方青叶这个人?”

  “兼而有之。”

  “那好吧,对于饿了么这个公司,我在网上也看到过一些资料,是最近这两年发展速度最快的外卖企业。”杨艳秋立刻说出自己看法。

  “前几天徽京也有了饿了么分公司,我曾经尝试下单点了一份外卖,送餐速度还算不错。”

  乔永峰没有说话,仔细听副手的话。

  “外卖这个行业,也是个新兴产业,基于现在的人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我认为这个行业很有前途,趁现在还是一片蓝海,值得投资。”

  “嗯,你和我考虑的一样。”乔永峰点点头。

  “关于方青叶这个人,乔总,我觉得你自从认识他之后,就非常重视,甚至去年在静海的业务你要亲自去谈,还专门去了一趟南新找见他。”杨艳秋问道。

  “哦这个啊。”乔永峰笑了笑说道:“他自己有个苗木花卉公司养殖兰花,我就要了一盆,看养的不错吧?”

  乔永峰说完指了指放在茶几旁边的春兰。

  杨艳秋却没有看那盆春兰,而是看着乔永峰:“乔总,这个方青叶到底是什么人?值得你大费周折,甚至将咱们公司从巴西购买10万吨棉花的秘密也告诉他,让他在期棉市场有多翻空狂赚。”

  “哎,艳秋,这一点你说错了。”乔永峰纠正:“我是把购买棉花的事告诉他,但人家那个时候早就多翻空了,我这条消息并没起到多大的作用。”

  “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的态度!乔总,你能告诉我方青叶到底是个什么人?京城哪位的三代?”

  “这个你就别问了,艳秋,既然你觉得饿了么这个公司可投,那我给方青叶回话。”乔永峰说道。

  “那好吧,没事我先过去。”杨艳秋说完站起来,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坐在老板椅后面,杨艳秋看拿着桌面上成堆的资料,突然有些无心工作。

  她是邦程国际贸易集团常务副总裁,在集团内部的职务仅次于乔永峰,整个邦程集团还有她15%的股份。

  她也是东南大学毕业,是乔永峰的同班同学,学的都是经济贸易专业,两人关系不错,经常在一起讨论学习,毕业后乔永峰被分配到省外贸局,她进了老家一家国企。

  当乔永峰辞职自己想办公司找到她希望和他一块干,她毫不犹豫辞职,因为她喜欢他。

  在大学里她就喜欢他。

  那是八十年代后期,社会远没有现在这么开放,对乔永峰的喜欢只是深深埋在心里,何况将要面临毕业分配,许多鸳鸯为此被分开,天各一方,为此她把这份喜欢深深埋在心底。

  乔永峰留在徽京,她则回到自己老家苏州。

  当毕业几年后,乔永峰突然找到她希望合伙开公司,她立刻答应,心里也暗暗高兴这个时候终于可以向对方表白,可让她没想到的是,乔永峰身边已有个姑娘,比她漂亮,比她年轻。

  还是东南大学在校大学生,自己的小学妹,叫田倩。

  这份爱只好隐藏在心底,各自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

  她把这份感情投入到自己和乔永峰一块创立的事业上,对邦程国际她投入了自己全部身心。

  乔永峰也对她非常信任,他经常在几座城市间飞来飞去,有的时候还去国外忙别的与公司毫无关系的事,公司的事都交给杨艳秋去做。

  唯独对京城一个所谓的大院子弟圈,二代三代们,讳莫如深,一般不轻易告诉她。

  就譬如今天这个方青叶。

第337章 富二代们集体去申城

  其实对于方青叶这个人,她也了解过。

  期货市场上的后起之秀,在炒作期棉上一举成名,风头盖过所谓的四大天王。

  只不过为人非常低调,除了和申城一个炒期货的男人叫石光荣,相互经常往来,也没见他和期货界哪个关系密切。

  倒是大部分时间都呆在他老家县城里,经营一个苗圃。

  再仔细调查,发现他在申城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已经投资了好几家企业,其中就有饿了么。

  通过这些了解的信息,杨艳秋并没有发现方青叶特殊之处,尤其是家庭背景放在小县城那也是婆罗门,但和那些所谓的三代门比,简直不值一提。

  也不知道乔永峰为什么如此重视?

  算了,不想了。

  杨艳秋知道,乔永峰不想让她知道他家庭的某些隐秘,也以及背后那个圈子,毕竟自己只是他的朋友,生意合作伙伴,并不是他的妻子。

  哎.干活吧。

  杨艳秋整理好心思,开始看文件。

  方青叶那边很快接到乔永峰的电话,说邦程贸易愿意入股,准备投资两个亿。

  “好的,等饿了么那边准备估值报告后,我们一块去申城具体商量。”方青叶说道。

  “行,到时候在一起喝两杯,好久不见面了。”乔永峰在电话里笑着说道。

  又喝酒.

  还好不是在燕京,估计乔永峰就要上六十度的二锅头。

  既然乔永峰答应投资两亿,自己的拓方科技再投资1.5个亿,一共就六个亿。

  这一轮融资资金也就够了。

  就等毕马威会计所的出具估值报告。

  时间过的很快,到了三月中旬,南新到处一片花红柳绿,方青叶接到王晨阳传来的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饿了么估值报告,市场估值约为30亿人民币。

  和预想的基本一致,方青叶就把估值报告发给几位投资者,最后约定时间,3月16日集体前往申城,和饿了么团队具体商议投资有关事宜。

  早上八点多,方青叶起床不久,正在苗圃吃奶奶做的盘水面,苗圃大门外面传来汽笛声。

  没两分钟就看到宋大海走了进来。

首节 上一节 225/2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