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县城,你说我是大佬? 第211节

  “行,可以。”

  “那好,明天我就去你的支行开户头存钱。”

  “谢谢,真是感谢。”张荣很是高兴:“晚上请你吃饭。”

  “都是朋友,没必要这么客气。”方青叶回了句,又问道:“你们银行贷款情况怎么样?”

  “还可以吧。”张荣回答道:“你也知道我们银行是小银行,贷款对象是一些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额度也不大,也就几万几十万的样子,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前段时间,有两家企业贷款额度比较大,一个是998万,一个是840万。”

  “竟然借这么多,是哪两家公司?”方青叶好奇问道。

  张荣犹豫了下才说道:“告诉你也无妨,一家叫青谷新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另一家叫谷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方青叶听过这两家公司名字,都是南新比较有名的涉农企业。

  而且隐隐记得都是一家叫青谷新禾有机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而这家青谷新禾集团来自蒙省!

  当然不是十分肯定。

  于是他试探问道:“张荣,你知道这两家公司的背景吗?”

  “一家我比较清楚,是我我们支行贷款出去的,青谷新禾农业科技公司,它是蒙省青谷新禾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另一家我不太清楚,不过也是县上招商引资进来的,母公司也在蒙省。”

  张荣解释了句,想到什么反问道:“青叶,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我只是随便问问。”方青叶赶忙掩饰:“如果有问题你们赵行长早就看出来了,他在银行干了二十多年,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张荣听了点点头:“大家也都这么认为,赵行长是老银行人,他一心一意想干出点成绩,自然会严格把关。”

  两人又了聊了会,看外面的雨停了,张荣就要走,这次方青叶没再挽留。

  “青叶,别忘了,明天啊。”临走前张荣还叮嘱了句。

  “放心,我明天开车过去,到时候给你打电话!”方青叶说道。

  “OK!”

  送走张荣之后,方青叶无心再看华诚公司销售方案,他拿出手机打给县工商局吴局长——他是苗宏斌的嫡系,曾经在一起吃过几次饭所以也比较熟。

  方青叶在电话里寒暄几句就问吴局长这两家公司在工商体系统的注册信息。

  吴局长也没多问,立刻让下属登陆系统帮忙查看,正如方青叶所料:两家公司都是蒙省青谷新禾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多谢,吴局长,空了请来我苗圃喝茶啊。”方青叶感谢道。

  “呵呵,听说你苗圃风景不错,我还没来过,那天一定过来!”

  两人聊了两句就挂掉电话。

  方青叶又打开电脑登上QQ给夏荷留言。

  “在不?”

  夏荷很快回话。

  “在,今天怎么了?平时你都是晚上和我聊,现在白天也有空?”

  “我们视频聊吧,给你说件事,你那边方便吗?”方青叶打字问道。

  “方便。”

  方青叶打开语音聊天,就把今天张荣找他的事情说了一遍,当然重点不是拉存款的事,而是后面说的两家公司各自贷款的这个细节。

  “你是说南新的这两家公司都是蒙省的青谷新禾集团的子公司?”夏荷反问道。

  “对,这一点没错,我打电话给工商局的吴局长核实过。”方青叶肯定道。

  “啊?如果如你所说,那这两笔贷款是违规的!”夏荷立刻说道。

第314章 感到憋屈的赵文君

  “你也看出来了?”方青叶笑道。

  “哎呦喂考我啊?”夏荷听了,在视频里白了他一眼:“根据银监会贷款集中度监管要求,南新村镇银行对青谷新禾集团(单一集团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该行资本净额的10%。”

  “我虽然不知道南新村镇银行披露净资本具体数据,但根据该行的注册资本,可以进行相应推测:”

  “南新村镇银行注册资本为1亿元,对于村镇银行来说,考虑到盈利较为困难,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都不会太高,因此根据“资本净额=核心资本+附属资本-资本扣减项”这个公式,其资本净额往往不会高出注册资本太多。”

  “而该行对青谷新禾集团两家子公司的合计借款达到1838万元,这就极有可能超过10%的监管红线.我的回答你满意否?”

  夏荷滔滔不绝讲完,方青叶听完“啪啪”鼓掌,笑道:“果然是夏大行长,业务相当娴熟啊。”

  “好啦,别贫啦。”夏荷嗔道:“你既然已经发现其中的问题,是不是想给赵文君提个醒?”

  “提醒?提醒什么?赵文君从业二十多年,经验相当丰富,这点问题他看不出来?我坚决不信!你提醒人家,这是侮辱人家智商!”方青叶慢悠悠回答道。

  “瞧你说的.你的意思是赵文君有可能知道,但他也无能为力阻止?”夏荷明白方青叶的意思。

  “我猜的,他只是行长,又没进董事会.宝商银行可是南新村镇银行的大股东,而这家青谷新禾集团又是蒙省知名企业,难道他们之间就没有什么关系吗?”方青叶说道。

  “哎照你这个说法,赵文君这个行长当的可真憋屈。”夏荷娇笑道。

  “反正够他受的。”

  赵文君确实感到憋屈。

  正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默默喝着茶。

  当初从申城回来后,接受宝商银行的应聘,组建南新村镇银行,就想大干一场。

  宝商银行的行长助理,现任南新村镇银行董事长张晓军曾经给他承诺,不干涉具体经营,放手让他好好干!

  他也相信,凭自己能力和在南新的人脉,肯定干出一番事业来。

  开始确实不错,从员工招聘到中层领导班子任命,都是自己一个人说了算,张晓军根本不管。

  银行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各种奖惩措施、内控机制都是自己一人说了算。

  这权力无论是当年在东方行南新支行当副行长,还是在申城农发行当支行长都是从来没有拥有过。

  美国前国务卿曾经说过一句话:“权力是男人最好的春药。”他现在深深感受到这种美妙滋味。

  不过最近发生的几件事让他很不开心。

  前段时间在审批两笔企业大额贷款时候,他发现这两家企业现在经营情况都很一般,更重要的是所提供的背景资料里,母公司竟然是蒙省同一家企业!

  这怎么行?

  这两家企业1838万元,而银行的资本净额只有1.05亿元,占比达17.5%,远远超过银监会规定的对单一企业(集团)贷款额度不能超过该行资本净额的10%。

  这是一条红线!

  于是他毫不犹豫拒绝其贷款申请,并让信贷员说明被拒绝的原因。

  提出“要么只能一家企业贷款,要么两家企业贷款额度之和不能超过1050万元。

  两家企业也没有提出新的要求。

  他原以为这件事就结束,没想到过了几天张晓军找上门来直接要求他给这两家企业放贷。

  “赵行长,你所说的规定我当然知道,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嘛.这两家企业可都是南新招商引资过来的企业,你这样做就不怕寒了人家的心?”

  “青谷新禾集团是蒙省著名企业,也是我们宝商银行的大客户,你这样做也让我无法向行领导交代嘛。”

  “要不,我让我们的卢行长亲自给你打电话?”张晓军最后说道。

  草!

  威胁我啊

  赵文君知道张晓军嘴里的卢行长是宝商行一把手,让他给自己打电话什么意思?

  没准今天这个电话打来,明天自己就很有可能被撤职了!

  “那好吧。”赵文君屈服了。

  “赵行长,你放心,这两家企业虽然贷款数额有点多,但肯定能按时归还的。”临走前,张晓军还拍了拍赵文君的肩膀,安慰了一句。

  但愿如此

  赵文君只好批准这两笔贷款,不过想起来心里还是不舒服。

  妈的那以后到底是谁最终说了算?

  我这个行长,还是你这个董事长?

  还是宝商那位卢行长?!

  就在在这个时候,办公室门被敲开一个中年男人走了进来,是腾龙集团董事长钱伟民。

  “老钱,你来了?坐,坐”赵文君收拾起自己的心情,给对方倒了杯茶。

  “老钱,最近听说你很忙,怎么有空过来?”赵文君笑着问道。

  两人是多年好友,说话也就比较随便。

  “哎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钱伟民说话也直接:“你能不能从银行借给我200万应急?”

  “应什么急?”

  “这不马上就要到年底了吗?县上正在大力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我大概要支出400多万,年底集团资金紧张各个供货商都过来要钱,一时间周转不过来,所以想从你这里借点应急。”钱伟民说道。

  赵文君有些踌躇。

  要知道,钱伟民提出的是借款而不是贷款!

  这两者最大区别是:贷款合同成立需要由借贷人向银行机构证明自己的偿还能力,社会征信信誉,手续正规也繁琐。

  而借款合同就简单多了,只需要由双方当事人进行统一协商,商量好借款金额、利息高低、偿还时间即可,手续简单许多。

  但这不符合银行规定啊。

  他想了想又问道:“老钱,你不是从华诚公司退出,股份转让给方青叶了吗?他没有将股份资金给你?”

  “没有,他说他公司最近资金也紧张,最快也要到过完春节后才行。”钱伟民叹口气。

  方青叶的公司资金紧张?

  不可能吧?

  这家伙前段时间在川西一口气捐了3000万!电视台都报道了,现在怎么资金又紧张了?

  赵文君有些怀疑,但看到钱伟民淡定的神情,也不好质疑。

  看到赵文君犹豫不定,钱伟民的脸色顿时变得不悦:“老赵,当初为你的事,我可是不遗余力,冒着有可能坐牢的风险!虽然事情没办成,但是不能怪我吧?最后我还搭进去一个财务总监!我想你不会这么快就忘记吧?”

第315章 “他是董事,我老爸也是董事!他能借我爸也能借!”

  赵文君当然不会忘记这件事。

  那还是两年前,自己还在东方行南新支行担任副行长,为了挤走当时主持工作的夏荷,自己顺利扶正,和钱伟民密谋,谎称存在东方行的2000万存款不翼而飞,其实这笔贷款是钱伟民私下授意公司财务转走给浙省一家放贷公司,没想到打了水漂。

首节 上一节 211/2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