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结局,是男人又走向了化妆台......”
周越讲完之后,停顿了一下,给众人一些反应的时间。
“我们会发现,故事的结局,又是一个两难,你是要有尊严的活着,还是要你的儿子认出你?”
“这个故事,是作者已经替读者写好了结局,不需要去猜测。”
“但这个故事通读下来,你就会发现,事实上,一个底层的小人物,看起来有选择,会陷入两难。”
“然而真的有选择吗?”
“每一个选择,是不是读者都能够猜到?”
“为什么?因为读者能够在其中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可以代入进情节之中去思考。”
“小人物的选择,看起来是两难,实质上,根本没有选择!”
“这种两难,是每个人都可以体会的到的,是一种窘迫感。”
“这是我说的第二种让读者产生纠结的方法,就是代入感。”
“......”
周越的声音就像是在叙述身边的事情一样,像是与人先聊一样,让人不自觉的就跟着他的思路走。
是啊,小人物哪有什么两难,甚至哪有什么选择。
众人代入了一下。
确实是发现,每一个坤树的选择他们都能够猜到。
但就是这种猜到,才看起来更难受了。
为什么能够猜到?
就是因为哪怕是自己面对这种困窘的时候,也没有别的办法,没有其他的选择。
甚至,自己经常会面对这种困窘?
代入感拉满了好吧?
普通人,真的就生活的这么窒息吗?
或许是,或许这只是一种艺术的加工,但是毫无疑问,这展现出了大部分人的一种状态,就是两难。
很多时候不是自己不想去做更有尊严的工作。
第一是没有渠道,第二是没有试错的资本,一步踏空,之后就是万丈深渊。
所以大多数人会求稳。
从上而下,巨大的信息差,几乎让人忘了,普通人,好像也算人?
……
“越神真的是在折磨读者的路上越走越远了。”乘风蓦然间发现一个道理。
周越讲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让读者陷入两难的纠结之中。
第二个故事则是增加代入感,让读者进入到故事情节当中,去做这种选择。
可以说,一个是期待感拉满,一个是代入感拉满。
这不就是《道诡》吗!
读者想开上帝视角?
那作者偏偏不让你这么去做!
设立一个两难的场景,然后能够用故事或者是情节,让读者们代入进去。
所以,读者的那句“我分不清,我真的分不清啊!”绝对不是什么空巢来风。
这是作者刻意营造出来的一种氛围!
“他的这种写作手法,还真的是炉火纯青,不过,别人是真的也学不来啊!即便是知道原理,甚至是他已经把这种理论给讲透了,别人也只能借鉴十之一二。”
乘风感叹了一下。
其他的两个人都是微微的有些沉默。
他们怎么突然间有种感觉,这个人好像是真的过来装比的?
而且还是炫技的那种?
他们的悟性也极高,而且能够在网络小说这个修罗场里杀出来,都是对情节的掌控,有着极高的认知。
但是,明显能从这两个小故事之中,感受到周越的那种轻松写意。
似乎随手一挥,就是一幅画作。
别人根本学不来啊!
“越神仅仅用了两个小故事,就把期待感和代入感,这两个网络文学的主题给讲透彻了,当真是厉害啊!”
“更恐怖的是,他还是这种理论坚定不移的实践者!”
“《道诡》这一本书里可以看到这两个小故事的无数影子。”
“他怎么这么强啊!”
“我真的是太喜欢他了。”忘川看着上方的周越,神色之中带着一种狂热。
讲实话,《道诡》他看了数遍,但是一直找不到跟风的着力点,但现在这种理论已经有了,根本用不着跟风的好吧?
完全可以写一些其他的东西,然后把这种内核融入进去。
内核才是最重要的!
用不断的反转来拉期待感,然后用能够引起共鸣的故事,增进代入感。
总而言之一句话。
折磨读者!
老鬼想了很多,包括这两个理论如何融入到悬疑创作之中。
最后才轻轻的开口,带着惊喜的道,“妈的,今天来真是值了!”
后方的林洛羽不断的记着笔记。
对他来说,周越的每一句话都是视若珍宝一样。
尤其是在发现这些理论和《道诡》联系起来之后,居然能够完美的契合上,那这样,一篇论文岂不是很好写出来?
趁着其他人还并没有深入的研究《道诡》,他已经占了先机,将这本书读了好几遍。
现在又有作者本人辩经。
把理论基础都给搞出来了。
那他岂不是赢麻了!
周越紧接着,继续讲了一些小说中的起承转合。
甚至还亲自的将一本很有名的小说拆解开,然后让众人看的更加清晰。
他是真的在教众人,如何去写一个故事。
当然,这只是文学故事。
网络小说呢,可能还是乘风更擅长一些。
最后,周越做了个总结,“我说的这些,你们可以研究一下。”
“不过,无论是写小说,还是写一个故事,最重要的,是要动笔去写。”
“我们不可否认,有些人的水平很高,再加上运气因素,能够一书封神,但,我们也要接纳自己在某些方面没有那么出众,去虚心的学习,学习更多的东西,或者是去排行榜上,去看那些作品,经过商业化,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定然都是更适应这个时代的。”
“去分析哪些剧情可以触动你们,或是觉得兴奋,或者是觉得有意思,有期待。”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好,谢谢大家。”周越微微的躬身。
忘川直接站起来鼓掌。
“越哥,你就是神!”忘川大声的道,“今天跟着你学了好多东西!”
周越倒是有些意外,也有些怀疑这位的精神状态。
不过还是笑了笑。
散了讲座之后,众人都是神色激动的簇拥了上来。
“那个,周老师,我想请教一下,你那个新型材料力学性能方面的几个问题。”一个老头率先跑了上来,略带着一些不好意思的询问。
他确实是听进去了方敏的话,毕竟,这是文学院的交流。
但,他实在是心痒难耐啊!
一个大活人就在眼前,难道还要等到这位回去之后,用邮件交流吗?
周越望了那位老者一眼,随后笑着,“什么问题,我看一下。”
老教授递过来一张复杂的公式计算。
周越接过来扫了一遍之后,从前方找红笔,在上面勾画了一阵,等到那张a4纸上出现几条密密麻麻红色的计算之后,周越就递了回去。
“好啊,好啊。”老教授看着那上面的批注,眼眸越来越亮,面上也激动的笑着,紧接着手舞足蹈的离开了,“多谢周老师,等到你评院士的时候,我可以给你做一个推荐人啊!”
周越,“......”
评院士,那岂不是要等个几年了?
不确定,到时候再看。
不过,这老头是什么身份?
一旁的方校长给他很快解惑,她有些无奈的道,“这是庞教授,我们建筑学院的一位老院士,他们对你都推崇备至的感觉。”
“每次去建筑学院开会,都能够听到你的名字。”
“那他们还是,真的客气啊。”周越有些不知道说什么。
不过这也是一件好事,毕竟,平大建筑学专业在国内还是很强的。
忘川也在簇拥的行列之中。
看到老头兴奋莫名的走了,他蓦然间想起了,《道诡》剧情里,主角给丹阳子讲解天书。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不过,他是真的觉得今天这场交流是来值了!
别的不说,周越几乎把小说如何写给讲明白了,如果是一个零基础的人,可能还要考虑一下之后的写作方向,毕竟周越只是给出了一个框架。
相当于是公式,你需要往里面去套。
相声套进去公式的话,不一定会有显著的效果。
但是写小说是真的可以套公式的!
这是历代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所以可以直接拿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