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他来做,和用公司里面的员工来做,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不同。
只是,林宁潜力比较高啊。
如果好好培养的话,可能最后的成就不比董博士要差了。
“行吧,待会儿你把你刚做完的发给我,我给你改一下,之后我跟你一块做。”周越道。
林宁眉头一挑,还有这种好事?
周越也是笑着,“事情都忙完了,现在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大事了,抽时间过来做个设计,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也行!”林宁眼眸一亮,“那我待会儿发给你,越哥。”
“好。”
越哥转过身来,继续的去改论文了。
外界。
很快,在京华大学的网站上,就发布了一则消息。
说是一批新的竹简已经整理完毕,由专家认定,这批竹简确实是货真价实的文物,并且,存在的时间是战国晚期,地点是楚国。
并且详细的介绍了这批竹简的各种形制,内容,以及一些基本信息。
比如说数量之类的。
距离周越论文交上去,也就只有两天的时间。
在这两天的时间里,这批专家是卯足了劲去研究。
不仅仅是想要论证论文上的一些成果和意见,他们还想去发掘一些在这篇论文当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然而很快,他们就失望了。
确实是存在一些不在这篇论文当中的一些论断,但是很显然,没有用啊!
只是别人研究剩下的边角料,这些边角料确实是可以证明一些东西,但是证明出来的东西有什么用呢?
根本无人在意好吧。
可以说周越的论文里面已经是铁证如山了,其他人在研究也只是去做一些简单的论断。
但是这些论断显然并不能够成为判断的依据。
这让一群老头子差点直接原地炸开。
有种自己的学术成果被人抢了的憋屈感觉?
但这也只是一种感觉而已,只是别人研究的比较快,自己的速度赶不上人家。
他们也没处说理去。
毕竟,周越确实是已经把路走完了。
他们发布的联合介绍,也只是在周越论文上面摘抄下来的而已。
甚至改几个字,他们都做不到。
也不是说做不到,他们没有脸去做这些东西。
别人都已经把东西做好了,那他们照着用就可以了。
没有必要去增添什么。
有本事发现新的东西啊!
总而言之,他们一群老头子也是比较骄傲的,不如别人就是不如别人,他们也承认。
最后,下面有一张合影。
是整个专家团队的合影。
能够很明显的看得出来,周越站在最前排的位置上。
站在两个语言文字学泰斗的旁边。
其他人的身份显然不够。
就连周越站在这里,也是因为他是年轻人,所以说别人给了他一个特殊的照顾。
再加上就是地位了。
周越代表着宁大,代表着一个a+的文学学科。
还有他本身的建筑学院院长身份。
所以其他人也没有什么多余想法。
都觉得这个位置很合理。
没有太高,也不会太低到边缘就是了。
第265章 周教授是谁?(求月票!!!)
这一则报道直接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各地的媒体纷纷的转载。
这就是学界的一个巨大的发现了,这一批竹简足以证明很多事情。
也就是说从头到尾,这两千枚竹简足够颠覆一些看似已成公论的事实。
文学界。
第一时间就有人出来发声,来证明这批竹简的价值。
紧接着就是史学界,哲学界的一些震动。
他们也很难想象。
这批竹简之中,能够印证多少他们曾经有过猜测但没有得到证实的想法。
价值无法估量。
“本来,夏商周断代的工程正在不断的推进,如今在有这一批竹简之后,肯定会很快的把年代谱系推演完毕。”
“上古圣王的风貌,也会逐步的显现出来,甚至这里面还有一些诗文,对研究古代声韵,都是极为有益处的。”
“有太多的好处了,包括古文字,也可以进一步的完善词库,对于古文字的构型,可以进一步的进行探讨。”
“而且是楚国的竹简,楚国占据广阔的土地,文化也极其繁荣,这绝对是重大的发现。”
“简直就是文科的福音啊!”
“对于史学界来说也是有极大意义的,无论是对于之后的考古研究,还是说验证一些典籍,这批竹简被京华大学认定为是真的之后,都可以作为一些参考资料了。”
“汉代以前,只言片语都弥足珍贵,更何况如今一次聚拢了这么多的资料,其价值简直是无可估量!”
“简直就是人类的大宝库啊!”
“……”
众人无不称赞。
但是也有人敏锐的看到了什么。
“周越?古文字学的泰斗,不是李锡主任么?怎么这个介绍里面着重介绍了周越这个名字,他是谁啊?”
“是啊,这个名字占的篇幅实在是太大了,整篇文章下来,几乎就差说是他发现的以上论断了。”
“这里面都是在说周越研究出来什么,那其他人呢?其他专家在做什么?”
“而且我在京华大学古代汉语教研室里面,没有看到这个人啊?难道是什么新的学者吗?”
“哪怕是查其他的,也只是找到了一位建筑学的年轻教授?”
“这个人是谁啊?做了这么大的贡献吗?”
“……”
他们敏锐的看到了,周越这个名字在其中占比实在是太大了,几乎就差说是他自己的研究论断把其他的专家都说服了。
甚至于说,他几乎代言了其他的领域专家。
而且,里面的字眼实在是太令人误会了。
尤其是,依据“在周越教授和其他专家的攻克之下,验证出了……”。
仅仅是这一句话,就足够让人浮想联翩了。
京华大学什么样的专家教授没有?
至于说把一个人的名字放在所有专家的前面吗?
一些主流媒体很快就抓住了这个讯息。
很快一则采访就放了出来。
是采访京华大学的李锡主任,这是古文字领域的泰山北斗级别。
很多的问题在这里得到了解决之后。
记者开始询问。
“我们注意到,京华大学发布的通告里面,不止一次的提到了周越教授这个名字。”
“而且,通告里面把周越这个名字放在了诸多教授之前,是因为周教授在其中做了特殊的贡献吗?此前在学术界似乎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是古文字领域,或者其他相关领域的后起之秀吗?”
肉眼可见的,李主任似乎想到了什么,面庞闪过了一丝不自然。
不过还是开口说道,“周教授在这次研究当中,帮助我们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验证这一批竹简的真实性,以及后续的学术成果,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周教授的论文会在下周发表在京华大学社科版期刊上,到时候大家可以自行去看,基本上已经涵盖了竹简的大部分研究成果。”
“周教授学问之精深,是我们这批专家里面所罕见的。”
“至于说另一个问题,周教授应当算是后起之秀,但是,按照学问来讲,已经超越了前辈的很多人。”
“让人敬佩,他是宁省大学,文学院古文字研究中心的主任……”
……
很快。
陈院长就发把这条采访转发给了周越。
周越,“……”
人在欧洲,刚下飞机。
不过。
周越也比较意外。
都说文人相轻。
但很明显,李主任说的不都是场面话。
有一大部分都是认真的。
他也很意外,李主任居然这么真诚,而且客观地承认了他的学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