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一字折射古今!(求月票!!!)
很难想象。
周越真的会啊!
而且信手拈来的模样,一看就是无比的娴熟。
和他上建筑学的课程一样,都是能够几乎让所有人听懂,并且,这个甚至要比建筑学有趣多了。
建筑学的课程还是要对上脑电波才行,这个不用啊!
完全不需要的样子。
只要你认识字,那就能够听懂。
并且,能够感受到来自汉字的那种崇高魅力。
来自古老的血脉传承,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塑起来的。
即便是陈院长,也和身边的一位文学院副院长对视了一下。
“周老师还真会啊?而且,从周老师的神态来看,这轻松自如的姿态,绝对是研究很深入的。”
“是啊,这些东西,我们都知道,但,周老师就是能够讲出不一样的东西,别出心裁,反正听他的课,我是真的一点没有困意,我甚至都觉得这甲骨文怎么这么好玩啊?”
对,就是好玩!
谁能想到。
周老师直接把这个事情讲的这么有意思。
别的不说,学习古文字,就像是颠覆了现在的一些文字构造,一些文字逻辑一样,告诉你,以前你想出来的,都是错误的。
或者说,你想的都是不完善的。
从你的认知,再去构建一个复杂的文字网络。
重新的生成。
但却极度的好玩。
能够从现在的文字逻辑,去扩展开来。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啊。
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复杂认知。
谁都知道盏,浅是什么意思。
但,谁又能够去想,这里面的文字构造呢。
形声字,上形下声,左形右声,确实也是变化无穷。
却也各有趣味。
……
“我们接下来再举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例子。”
“取。”
“这个字我们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取,就是拿的意思,从耳从又。”
“但为什么能够衍生出拿的意思。”
“又为什么是这个结构,耳在前,又在后?”
“我们可以解析一下,耳,这个字很象形了,看到这个字就能够想象出来耳朵的轮廓,不需要过多的讲解什么。”
“又呢?这个在甲骨文里面,像是用手抓的样子,也很象形。”
“好,那我们来解释一下,为什么结构是这样,又为什么能衍生出拿的意思。”
“周礼郑注说:‘得禽兽者,取左耳,当以计功。’”
“远古时期,人们狩猎或者作战的时候,把禽兽或者战俘的左耳割下,作为战功。”
“衍生为拿的意思。”
“一个字,可以看出当时的一些习惯风俗来。”
“再比如说娶。”
“可以看到下面是加上一个女字,由上面我们可以推导出来,取有捕获的意思,捕获女子,虽然现在听起来觉得有些很不得体,但是在那个时代就是这样的。”
“古代有抢婚的习俗,或者说是野蛮的力量为尊的时代,是用暴力手段来获取妇女。”
“抢婚,这个习俗的余音在如今仍然延续,夫婿迎门的时候,妇家闭门。”
“结过婚的应该都经历过是吧?就是过来迎接新娘子的时候,女方的一些人会短暂的把门关起来,不会让男方顺利的迎接新娘子。”
众人,“……”
他们都是学生,虽然或多或少的见过或者参与过,但是确实是没有亲身经历过。
“包括在近古,妇女也是重要的战争资源之一,我们对外交战的时候可以说捕获了多少牛羊,捕获了多少的妇女,乃至于青壮,不过一般的青壮不会作为战争胜利之后获取的资源,因为他们不好管控,所以大都是杀掉了。”
“结婚习俗大多数都是在黄昏时分,我们经常看到,说夫妻对拜共入洞房,自然是不能白天入洞房,所以娶和婚,两个字应该都很好解决。”
“这两个字关联的是一个妻子的妻字。”
“这个妻字啊,从字面我们就可以看出来。”
“就像是一只手,提着女子的头发,也像是战利品一样。”
“远古时期的妇女,大体上地位不高。”
“所以是娶和妻,这两个字的意思也差不多。”
“妻字,也是取字的余音。”
周越把这几个字依次的写了下来。
取,娶,婚,妻。
“其实和英语的词根也是差不多的。”
“只不过我们的要更加具体一些,而且更加古老,传承有序,是几千年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甚至在面对外敌入侵的时候,我们的文明会逐渐的吞噬和融化其他的文明。”
众人都是有些心潮澎湃。
从一个字能够折射到上古,能够折射出来许多不为人知,隐没在史书隐没在那些古代典籍之中的一些故事和记载。
仅仅是从一个词的构成就能够衍生出众多的故事。
而且这些故事都是带着一些趣味性的,尽管一些东西是当时的糟粕,或者说是封建礼仪,但去研究去发现,并不难理解其中的一些问题。
就像是在听故事一样。
从一个文字当中能够描摹出一幅远古的画卷来。
用今天的故事来映照远古的风光,就像是今人在和古人对话一样,充满着各种的奇幻色彩。
众人都是能够很清晰的感受到,周越对于文字的那种热爱和洋溢出来的热情,这是一次讲座而已,而且也不是什么专业性极强的学术讲座,并没有什么深奥的,甚至为了一个字去把大把的时间投入进去。
但就是能够让人感觉出来那种文字给人带来的魅力。
再加上周老师娓娓道来,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很轻松的展现出来,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就像是在讲故事一样。
也像是一场游戏。
“我现在终于知道周老师的课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的追捧了,他是真的在享受这些东西,而且也是在把这些东西去当成一个很好玩的事情去做,不是那种单纯的为了学习,为了学术而去搞这些。”韩校长感慨了一下。
事实上他本来是没有打算过来的,毕竟他和周老师也只是同事一场而已,甚至,他们两个也并没有太多的交流,建筑学院一直都是周老师在自己做主,然后把报告提交上来而已。
是杨校长强行的拉着他,但是过来之后,有种不虚此行的感觉。
第239章 由他去吧!(求月票!!!)
“这……”杨校长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算了,年轻人的事情,他既然想搞,那就让他去搞吧,反正只要不耽误建筑学院这边的事情,那就可以了。”
事实上,建筑学院这边的事情有好几个副院长去分担,周越是真的不太需要去做什么事情。
尽管那些副院长不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但是做的什么事情都会向他打报告,能批的他就批了,不能批的他就打回去重新做。
总而言之,对于学院内的掌控还是完全没什么问题。
这对于他来讲,就是很好的事情了。
杨校长也觉得无语,毕竟,一个建筑学院的院长跑来讲文学院的课,而且还讲的这么有吸引力,很显然啊,就是周老师在这个领域已经研究很久了,并且已经研究出来一些成效。
至于说能不能够把这件事继续的维持下去,那可能谁也说不清。
毕竟现在也没有什么前沿的论文,能够证明他的水平确实是处于这个行业的前列,但是按照周老师的水准来讲,如果想做的话,那么一定可以做到顶尖。
此前的那些领域都是如此,只要想做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
至于说下面的学生就只剩震撼了。
对他们来说,周老师来讲文学院的课只是一个很新奇的东西。
他们不知道周老师在其他的学术领域做到了什么位置,只听说这个人很厉害,厉害到什么程度他们不太清楚,听说是国内顶尖的建筑学家。
这种顶级的建筑学家来讲文学院的课,本来就是一种很新奇的事情,但是现在却感觉没有那么新奇了,这课讲的甚至比他们文学院的老师讲的还要好。
而且逻辑也太新颖了,把死板的文字讲活了。
甚至他们第一次认识了这些文字,有些人专门去研究过,只是如果让他们来讲的话,肯定讲不到周老师的这种程度。
“周老师太强了,听说在我们文学院已经成立了古文字研究室,把历史学院的东西搬到了文学院来,两个学院都在研究古文字,周老师这是在对标历史学院啊!”
“是啊,据说这是考古学院的东西,但经过周老师这么一讲,我也来了兴趣,甚至我也想去学文字学了。”
“是真的有趣啊,周老师讲起来就像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现在算是初步的了解,但确实感觉真的很有意思。”
“不愧是学理工的大佬,即便是讲起古文字来,依旧是逻辑极强,不过古文字也是一种逻辑很强的学科,需要不断的去推理和归纳总结。”
“是啊,我就是历史学院的,其实想要学古文字,还是要有一些文字学基础的。”
“比如最起码的声韵你得会吧,也就是上古的音系,古书中有上古的声韵系统,你需要能够大致的掌握。”
“然后就是古文字的一些字形,你能够辨别出来。”
“总而言之,这种学科的逻辑性,根本不在那些理工科之下,就是地位实在是太低了,因为即便是真的发现了什么,也不会给人类的前进和发展带来什么实质性的益处。”
“但是,我觉得经过周老师这么一讲,应该有更多人能够认识到古文字吧,然后,这是一个比较私密的东西,也是一门大学问,没有人学,不代表彻底的没有用处,冷门绝学,在当代应该还是会有人传承下去的。”
“就比如以前,有个研究瓷器的教授,只招了一个学生,这个学生本硕博毕业之后,依旧是在学校里面教这门课,带学生,代代相传下去,甚至全国只有他一个人懂这门东西。”
“那可真是火种了。”
“……”
周越对他们的表现比较满意。
很明显,这确实是一种冷门的绝学,但是,和人类的生长进程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