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系学霸 第206节

  “期待周老师什么时候来我们京华美院讲座。”

  “应该不会太久吧,你不要看不起周老师,周老师真的可能会去!”

  “还记得当年周老师在京华大学组建几十个院士的团队,搞火星移民的事情吗?周老师的跨学科能力,我是完全佩服的!”

第208章 想哭,甚至想退学?(求月票!!!)

  周越也没有关注太多外界的事情。

  回到宁大之后,就继续的忙了起来。

  过几天还要出国,去东大参加学术会议,他本来都没有那么想出国的,以前那些国外的顶级高校邀请也都是能推就推。

  不过东大实在是太热情了。

  接连给他,几乎是每周一封邀请信。

  再加上最近确实是给他手里的几个期刊,尤其是京华大学的期刊投了大量的内容,不去的话就显得有些小家子气。

  最近。

  郭老师的院士身份已经彻底的敲定。

  今年的评选名单已经出来了,郭老师正式当选。

  事实上行业内的所有人都明白,郭老师距离院士还差了一些。

  那些顶尖的课题,郭老师自己也不可能做得下来。

  不过胜在人脉极广,再加上挖掘出来一个周越。

  算是给这个行业做出了极大贡献。

  能够拿到院士身份也就不足为奇了。

  顺便还连带着周越的教授聘书。

  也都一并的下来。

  可以说,宁大的建筑学院,如今算是突飞猛进,做出了很多的成绩。

  自从学科评级之后。

  宁大享受到的资源就越来越多了。

  所以也是有一些关系的。

  办公室内。

  “这次的博士面试,你就领着几个教授过去吧。”郭老师把一沓简历交给他。“我就不去了,接下来院里的一些事情,你能去就尽量去处理吧。”

  “毕竟我很快就到学校里去了。”

  “好。”周越点了点头。

  周越拿着简历。

  只是简单的翻看了一下。

  “感觉都不错啊。”

  因为都是那些教授要招的学生,院士级别,都不会亲自过来招学生了。

  简历卡的很严是很正常的。

  他也没有多想,把这些简历装了起来,之后就没有多管了,等到面试的时候现去看就可以了。

  很快就到了面试的时间。

  会议室内,周越坐在中央。

  “今天要面试多少个?”周越向着一旁的教秘询问。

  “十五个,上午七个,下午八个。”

  周越点了点头,笑道,“七上八下是吧,很好。”

  第一个,是周越的学生。

  云省大学的本硕。

  几个教授都是点了点头,这种学历是很常见的。

  而且也是申请他们这里最为普遍的学历之一。

  那是一个女生。

  走了进来之后,有些落落大方。

  几个教授提出了一些问题,也都能够回答的很好。

  由于是周老师的学生,而且是第一个,他们也不好做主,也都是各自给出的一个比较中庸的评价。

  周越没有提问。

  只是坐在那里看着。

  其他的几个教授也都是按流程走。

  “周教授,您看这位如何?”

  “不错,可以招收。”周越笑着。

  一旁的教秘打了个挑。

  其他的几个教授没有多说什么,都是各自点头。

  接下来的几个学生,都不是周越的人。

  周越偶尔也会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不困难。

  也就是围绕着他们的一些论文来进行发散。

  这个都是他们准备好的,而且也没有什么难度,主要是看逻辑能力。

  基本上能够过来面试的,都是各个教授挑中好了的。

  上午就这样过去了。

  下午。

  第一个就是周越的学生。

  众人看了一眼这个学生的简历之后,觉得脑子都有些转不过来弯了。

  一个教授在看了他的简历之后,瞬间呆怔在了那里。

  “这?京华大学本科?帝国理工大学的留学生?”

  他直接沉默了。

  如果说京华大学的本科生,他们这边还能够偶尔收到,但是,帝国理工大学是什么学校?

  那是世界排名前二的大学,建筑学领域更是世界第一!

  这样的学术背景,居然会来申请他们宁大的博士生?

  他们都是不由自主的看向了周越。

  他们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位学生的简历。

  当然,他们认定的那些学生简历肯定是看过的,其他老师的学生简历也是第一次看到。

  很明显,他们并不认为自己以及其他人能够有这样的吸引力,能够把这样的一个学生招收进来。

  周越这边突然来了个电话。

  周越看了一眼联系人之后,选择小声的接听。

  “林校长。”周越道。

  “周教授,林宁已经过去了,接下来面试的事情,您就多帮衬一下。”

  “好,您放心吧,我这边正在忙面试的事情,就不和您多聊了。”

  “那就这样。”周越挂断了电话。

  几个老教授都是人精,都是把头别过去了,装作不在意的样子,实际上耳朵很灵。

  听到了一些关键词。

  什么林校长?

  济省大学的校长吗?

  他们都是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周越。

  很明显。

  如果真的是济省大学的林校长,那么眼前的这个姓林的年轻人,身份就不需要过多的揣测了。

  仅仅是因为有同样的姓氏,就可以推断出一些东西来。

  就比如说眼前的这份简历。

  太过于辉煌和耀眼了,很难想象这些学术成果汇聚在一个人的身上会有多么的强大。

  如果不夸张的讲。

  这份简历,他们在年轻人当中,可能只在周老师的身上见过。

  但是周老师的那些学术论文,都是自己做出来的。

  别人甚至想插手都插手不进去。

  眼前的这些论文,虽然不是水刊,但是里面很多论文都是拼凑出来的,他们可以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

  毕竟,大家都做过这种事情。

  把别人的一些学术成果拿去重新研究一下,就成为自己的论文。

  真要比自己做创新点,要简单太多。

  如果不是顶尖的学阀,根本培养不出来。

  济省大学就有这样的条件。

  甚至可以直接就是别人的学术成果,加在这个人的身上。

  除了名字是他的,工作就是别人做的了。

  这种级别的学阀,甚至可以不用搞这些东西,只要让年轻人提早的进组,在之后,给他完美的铺好路,就可以造就出来这样的人才。

  有些项目,他们极为的眼熟。

  当然,这位的实力肯定还是有的,并且还不弱。

  没有相应的水平,是培养不到这种地步的。

  京华大学本科的含金量还是极高的。

  大学教授父亲,普通本科,也是比比皆是。

首节 上一节 206/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