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每个人的介绍下面,都是厚厚的十几行。
有些人是通过周越的关系过来的。
就比如说京华大学计算机学院的一位教授,这是丁一航推荐过来的。
有些是通过郭老师和宁大的面子才请得动他们。
其中自然有人拒绝。
不过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也在他们的意料之中。
“十几位院士啊,我都很难想象,在这里熏陶了几年之后,究竟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学术水平,我现在都想要退学去重新考了!”
“不过毕竟宁大的知名度还是要差的很多的。”
“真的假的?宁大的知名度很差吗?”
“和京华大学比吧。”
“不,楼上你错了,宁大的知名度虽然确实是要比京华大学差了太多,但是你如果最近关注学术圈,或者是关注建筑学这个专业,你就能够知道,宁大在建筑学领域的知名度一点也不差!”
“现在刚刚学科评级之后,又是达到a+的等级,甚至反超了此前一直压着他们的济省大学,完全可以证明,现在宁大的学术水平已经在国内占据领先地位。”
“而且,据说周教授在这个学术评级里面,发挥到的作用无比之大!”
“甚至有很大一部分成果都是周教授带领团队独自完成,这样的学术界新星,无论如何都值得去奔赴,至于说你是想要一个京华大学的文凭,还是想要十三个院士的授课,以及周教授的亲自教导,那就要看你们自己了。”
建筑学领域,宁大并没有差太多。
尤其是最近,后来者居上,上面亲自评定的a加水准。
在层次上,几乎已经和京华大学可以媲美。
没有开放那么多的a+名额,他们还能够争分夺秒的做到这种程度,已经是让行内的人无比的认同。
不然的话也拿不到那么海量的资源。
不过他们也有疑问。
学术水平可以衡量一个大学的社会接受水平?
但越来越多的人现身说法。
“如果是周狗来做这个班主任的话,我还真的有想要退学,重新考一遍大学的心思,毕竟他的课讲的实在是太好了,其他的书,我甚至平时不会多看一眼,但是周狗的书,我还会无聊的时候拿出来翻一翻。”
“因为看不太懂。”
“为什么每周只有两节他的课啊!也就只有一个下午而已,真的希望每天都上他的课,讲解真的是细致入微,而且非常有意思!”
“同感,但是我已经大三了,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周狗的研究生,听说那边也不收调剂,第一志愿还是要报宁大,正在考虑要不要往那边保研,或者是考。”
“……”
周越看了这些评论之后,面庞有些古怪。
怎么?
京华大学这些人要来考他的研究生?
京华考宁大?
简直是倒反天罡好不好?
第183章 世界潮头!(求月票!!!)
“爷爷,您说,这个天越班值得去吗?”
一个年轻人站在海边,和一个老者在谈话。
老者躺在躺椅上,一脸的悠闲惬意。
“如果是别人的话,我不建议去,如果是你的话,我还是希望你去的。”老者笑眯眯的开口道。
“怎么?”少年眉头一挑。
“去京华显然前途更加的远大,而且,社交的圈子也不一样,京华的高层次人才太多了。”
“都是未来的人脉,而且,京华的一纸毕业证,也足够让人向往。”
“不过那是对于旁人来说的。”
“对于你嘛,我建议去这个班。”
“别的不说,我觉得周老师会满足你对于建筑的一切幻想。”
“我听过周老师的课,也去过他的培训。”
“在建筑学领域,周老师可以说就是未来,代表着这个时代的符号,别看这些人在宁大,周老师培养出来的人,就算是在京华,也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真的吗?”
“爷爷又不会害你,只要是有对建筑的梦想,他能满足你对建筑的一切幻想。”老者一脸笃定。
老人是京华的一位建筑学院教授。
当然,也只是一位教授。
正常情况下,和周越接触的机会都很少。
也只有做项目的时候,接触过周越几次。
他倒是想让小孙子进京华的。
京华确实是很好。
而且算是最好的大学之一了。
只是,人总归还是要有所追求的。
他看过周越做的那些学术作品,还有研究院公布的周老师做的设计方案。
只能用惊为天人来形容。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
老者道。
“他们外聘了那么多的院士来作为授课老师,但也就仅仅是授课而已。”
“哪怕是那些期末的实验,我都不觉得院士有时间来亲自带学生,大部分都会扔给手底下的学生,说白了,院士哪有那么多的时间来亲自带着做项目。”
“这样,本科下来,或许没什么。”
“但,他要搞本硕博连读,硕博阶段,谁来带?”
“那就只有他自己了。”
“跟着周老师,你能够学到的知识,我只能说,会是超出你们想象的。”
“所以,周老师的这个班,适合家境不错的,并且怀揣着建筑学梦想的。”
“好,那我好好考虑一下。”
与此同时。
一个身着朴素的少年正在手机上浏览着各大网站的招生简章。
昏暗的灯光,略带着黝黑的面庞。
用一句家徒四壁来形容也不为过。
“每年补贴两万块?”
“我一定要考上这里!”
......
周越自然不知道这个事情在国内的发酵,不过他也是蛮乐观的。
他们这里的待遇,几乎是顶尖的,即便是真的没有人来,那也就算了。
可能就是时机不太成熟而已,过几年再搞也是一样的。
最近,好消息越来越多了。
京华大学那边的项目正在一个接着一个的完成,甚至那些学科交叉的成果都被发到了国际顶刊上面。
吸引到了全世界的目光。
他们合作出来的成果,有些应用到了实际工程当中。
而且也有些论文,成功的出圈,发布在其他行业的顶刊上面,比如说机械和计算机。
这些都是学科交叉的成果,而且被定性为重大发现。
这就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
学科交叉,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京华大学这一次依旧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很多大学向京华大学抛来橄榄枝,想要继续的深入合作。
京华大学自然是通通接收。
京华大学那边实验室的出圈程度,已经是让宁大坐不住了。
郭老师向着上面依旧是不厌其烦的申请着款项。
这一次终于有了回应。
郭老师兴奋的拿着投资的报表找周越。
“一点五亿,上面已经决定,要发展宁大建筑学的重大项目!”
“过来看看。”
周越也是好奇的凑了上去。
果然啊。
白纸黑字的写着款项。
想要在省里拿出这么多钱,那难度还不是一般的大,但是只要有钱,他自然能够做出成果来。
“好啊!”
周越也是笑着。“有了这么多钱,就可以把基础的项目继续的推一推,那些大项目的实验室也可以建立起来了。”
郭老师按捺下激动,“你去写一个规划书,过几天交给我,到时候我们再商量一下这笔钱怎么用。”
“好。”
有钱了!
真的有钱了!
甚至有了这一笔钱之后,把宁大打造成小京华,也完全不是什么问题。
周越觉得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曹教授那边又来询问,“最近还有没有一些学科交叉的项目,这次科技革新,京华大学一定要站在最前头。”
“有啊。”周越只是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