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系学霸 第171节

  怎么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

  紧接着,是一则采访。

  他们学校自发的组织专访济省大学的徐君陶博士。

  徐君陶是个三十岁左右穿着实验服的青年人,此刻,面容上略有些疲惫,疲惫之中夹杂着欣喜,神色也是颇为复杂。

  “为什么您能够同时在国际最顶尖的期刊上发布论文,并且两者的领域,似乎都相差不大?”一个小姐姐作为采访,声音很甜美。

  青年人笑着道,“其实自然杂志上的《半晶质陶瓷气凝胶极端隔热材料》论文,是发在‘科学’杂志上的那篇《双负陶瓷气凝胶超隔热材料》的延伸工作。”

  “两者的成果,都体现在了这两篇论文上。”

  “从我大四开始,研究这个领域,一直也没有什么建树,但还是顺利的完成了本硕博的学习,在此,我要感谢一下我的老师,邱志诚院士,能够在我没有成果的时候,极力推举我留校。”

  “让我把这个项目顺利的做完,并且成功发出来。”

  “从大四到现在,将近十年的时间,才让我在这个材料的研究上,有了一点点成果。”

  他为人很真诚谦虚,一看就是那种最为笃实的科研人员。

  不然的话也不会有这么大的毅力,能够用十年的时间,把这个成果磨出来。

  说到这里,青年人的眼眶有些发红。

  声音也是有些哽咽。

  画面到此截止。

  只有短短的二十秒,但是却记录了一个科研青年的十年。

  青丝虽然没有熬成白发,但心态却已经苍老了很多。

  很难想象,如果真的没有成果产出,那十年的努力是不是就真的白费了。

  毕竟科研,有时候总归是一条没有结果的路。

  如果想要一条路走到黑,并且能够有所成就,那除了天才,可能还需要一点的运气。

  尤其是这种国际最顶尖的Top。

  在国内,甚至有顶级大学,一篇 Top1都没有。

  很难想象,在那些幽暗,独自埋在实验室里的日子,他脸上有多少落寞和惆怅。

  如今才三十岁的年纪,十年磨一剑,从今后,注定要在学术界掀起惊涛骇浪。

  甚至现在已经是风云人物了。

  “越哥,我怎么感觉这位,真的好像悲情人物啊。”董阳他们显然是在第一时间也是看到了这个消息。

  有太多人给他们分享了。

  “蛰伏十年,一朝逆袭,这不是主角吗?哪里是什么悲情人物?”周越也是有些赞叹。

  做科研啊。

  太多人做不出来成果了。

  甚至就连毕业的成果都做不出来,更遑论是这种大的成就。

  他的院士老师,能够支持他做这种项目。

  并且能够让他留校,甚至现在还是助理教授的位置,已经超过太多人了。

  不过这种期刊一发,可能很快就是正教授了。

  “越哥,现在有人拿他和你相提并论,但更多的人认为,他用了十年的时间才研究出来这些东西,和你相比,仍然是差了太多。”

  “这是怎么比较的?”周越比较意外。

  “论文质量吧。”董阳笑着。

  “虽然说,他发的国际top,论起来影响力确实是在你投的那些期刊之上,但是,周老师的那些论文,大部分都是学术空白。”

  “甚至那些论文之中,每一个,几乎都是和他这种研究难度完全相同的,甚至还会超过!”

  “只是,周老师都能够把他们完美的做出来罢了。”

  “甚至都没有用太多的时间。”

  “论起来,他可能在科研圈引起震动,但是我们建筑领域,对于这种论文期刊,不见得有那么的认可。”

  “当然,没有人能够否认他很厉害!”

  “并且,他取得的成就越高,就越发显得周老师更加深不可测。”

  周越轻轻的点了点头。

  建筑材料啊。

  也未必不是一个研究方向,只不过现在这个方向的人很少罢了。

  现在这个领域内,在全国,最顶尖的研究者,是京华大学的林教授。

  这两个顶尖的top,林教授几乎是发到手软。

  每年几乎都有那么几篇。

  但林教授那种级别,找遍全国也就只有那么一个而已!

  然而在建筑学这个老牌领域,领头羊,和那些荣誉称号,永远都是曹教授的。

  林教授属于是单独的创立了一个学院。

  只是已经和纯粹的建筑学,渐行渐远了。

  当然,论起来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林教授几乎不输给那些国际上最顶尖的科学家。

  可以说,京华大学有如今的地位,林教授在其中不仅仅是添砖加瓦这么简单。

  董阳又有些悲观,“但是,学科评级啊!”

  “这两篇论文一发,几乎可以抵得上周老师的两个大项目了!”

  “国内对于这种期刊的认可度还是极高的,怪不得他们这么激进,原来是藏着这一手,周老师是否也感受到压力了?”

  周越不以为意,“他们造好了火星移民的通道?”

  “没有。”

  “他们在火星打地基了?”

  “也没有。”

  “那我有什么担心的。”

第174章 大杀器!(求月票!!!)

  即便是济省大学那边,真的要凭借这两篇文章,要定鼎乾坤。

  周越也没有太过在意。

  那就只能说明时运不济而已。

  又不是非得争这个a+。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

  能够争到的话,谁愿意想的那么消极呢。

  周越觉得自己还是有机会的。

  毕竟,他的几个大项目,都完全足够拿到很高的评分了。

  即便是对面有大杀器。

  他也未必没有。

  愁什么呢。

  不需要愁好吧!

  郭老师很快给他打来电话。

  周越告诉他,手里的项目可以结题了。

  后面交上去审核就可以。

  郭老师这才微微的松了一口气。

  郭老师也是心情很复杂。

  她也想让周越轻松一点,至少不要那么累,但,她太想进步了!

  如果这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不抓住的话,那她觉得,即便是二十年后退休的时候,她可能都会扼腕叹息。

  诚然。

  下一次学科评级的时候,周老师的成就,肯定是完全能够超越这个标准了。

  但,那需要数年的时间。

  数年之后,谁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变数。

  甚至,周老师可能都会直接被那群京华的,或者是走另一条路的给调走了。

  所以,周越只能是再苦一苦了。

  她这边,帮周越争取一些东西,凡是她力所能及,能够插手的项目和奖项,几乎都挂了周越的名字。

  是以,肉眼可见的。

  周越的简历不断的丰盈起来。

  甚至一页都快填不下了。

  郭老师的运作。

  再加上一路上的各种绿灯。

  周越开始整理自己的研究资料,准备去递交上去。

  随后打视频给曹教授。

  “曹教授。”

  “怎么样,小伙子,感受到了一些压力了吗?”曹教授笑着开口。

  “压力有啊,但是应该没那么大,有曹教授派遣给我的董博士,我这里的进度,每天都在突飞猛进啊。”

  “周小子还学会油嘴滑舌了。”曹教授也是觉得有些好笑。

  曹教授也知道,董阳过去,充其量也就是个干活的。

  他们那几个老院士如果都动用了,也是一样的。

  甚至效果比董阳可能还好。

  毕竟人家经验丰富,各方面调停,或者是情商,那都是顶尖的。

  能够到院士这种程度,说是在酒桌上不能纵横捭阖,可能谁都不信。

首节 上一节 171/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