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636节

  “是准备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炸开被压死的底孔闸,增大下泄流量,但是不准备爆破大坝,那样损失太大了。”

  炸大坝是不可能炸的,那样还不如等它自然溃决,没准有了现在的准备,有可能因为临时加高的大坝,水翻不了坝,也有可能翻坝了还能扛得住。

  “嗯,你转告现场滴同志们,如果现场滴专家同志大多数认为该炸,那就要及时处理,我们要相信专业人员滴判断,不要瞻前顾后,但是要注意下游疏散问题。万一到了那个时候,想来爆破滴事情有振东同志带领,是值得信赖滴。”首长对于事态的发展,判断和要求还是很客观的,及时为现场的同志们减压。

  “好的首长,现在下游的群众已经基本全部撤离,少部分还没撤离的,也在途中了,现在主要就是保住财产安全的问题。”

  “很好,我估计啊,肯定有些上了年纪滴老百姓,故土难离,不愿撤离。你们要做好他们滴思想工作,告诉他们,这只是暂时滴,等到险情过去,他们还是会回家滴,至于有什么财产损失和耽误的春耕,国家会尽量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首长未算胜,先算败,从最糟糕的角度去安排群众们的工作。

  “嗯,我们一定坚决贯彻您的指示。”

  而与此同时,娄家,娄晓娥有些担心,不过每天会有人给娄家打电话,通报高振东的情况,具体什么情况虽然没说,但是至少能知道高振东还安全、健康,这对娄晓娥来说就足够了。

  “小妹,振东的工作经常这样?”娄守行有些好奇。

  “很少这样。”就是因为很少,所以娄晓娥才担心。

  “你别担心,我看上头对他非常重视,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娄守行安慰道。

  “嗯,我知道,没事儿没事儿。”这事儿娄晓娥知道,但是她担心的是高振东会自己往上冲。

  而在水库下游,一些早已撤离的群众,拖家带口,牵鸡带狗,带着所有能带的锅碗瓢盆聚在这片安置区。

  人们站在帐篷门口,远远的眺望着远处的河道。

  这年头针头线脑都是宝,如果有办法,老百姓恨不得把房子都扛在肩上扛走。

  “村长爷爷,你说我们村儿是不是保不住了?”

  一名十来岁的小女孩,担心的问自己的村长,村里的青壮,已经全部到坝上去了,像他们这样的村子,还有好多。

  “不知道,妮儿,你别担心,上头有你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部子弟兵同志,还有京城来的人,他们一定能保住我们村儿的。”村长安慰大家道。

  除了小女孩,还有好多老幼妇孺,也在担心的看着他,。

  村长知道大家都很担心,人没事儿是一回事,可若是房子、田地都被淹了,那这大半年的日子可就难过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而且春耕一旦耽误,那就真的只有吃救济粮了。

  “村长爷爷,你骗人,我们都迁到这里来了,村子肯定保不住了。”

  村长露出笑容:“妮儿啊,爷爷没骗你。我告诉你们吧,上级早就通知了,如果这个水库第一关没挺过去的话,现在洪水早就下来咯。洪水没下来,说明这第一关啊,已经挺住咯!”

  第一关,指的就是副坝,在撤离的时候,早就把洪水可能的发展过程给这些村干部做了交待,也方便他们工作。

  “真的?你没骗我?”

  “村长爷爷不会骗你的,上头也不会骗我们的。你看,下面那条河,水还是那么些,对吧?再说了,有了国家、有了上级的支持,我们村就算是被冲走了,只要我们还在,就能靠着双手把它重新建设起来,对不对?妮儿。”

  “嗯,对!”已经快要哭出来的小女孩,听了村长的话,觉得自己要勇敢,狠狠的点了点头。

  然后像是想起了什么,又小声的对村长道:“可是我还是不想村子被淹了,我家大黄的窝还在村子里呢。”

  一条大黄狗在她身后,疯狂的摇着尾巴,仿佛一台电风扇。

  村民们都笑了起来,因为小妮子,也因为上面的水库挺过了第一关。

  ——

  而此时的抢险指挥部里,所有的人神情严肃。

  墙上挂着一张图片,是直升机上的同志利用直升机的搜救设备拍下来的,那本来是一架搜救直升机。

  “同志们,请看这里,这应该是一团被水汇聚到一起的植物,漂浮在水面上,而且是夹杂了大量坚硬乔木的。”水利口的总工指着照片,向大家解释。

  “怎么会有这么大一团?”有的同志有些奇怪。

  “应该是洪水冲刷导致路途边坡水土流失,直升机向上游回溯侦察过,有一片原来的防护林已经消失了,应该就是那一片。”

  “对我们这里有什么影响?”这片植物团肯定会顺流而下,而主坝这里是唯一的水流出口,顺着水流飘到这里来的可能性极大。

  “如果飘到主坝,有极大概率冲击主坝,但是这不是最主要的,主坝它们是冲不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在于他们会顺着水流拥塞在溢洪道,哪怕只是飘在水面上,下方还可以过流,但是他们依然会对溢洪道的溢流能力造成重大削弱。”总工说道。

  “不会被直接冲下去么?”

  “里面有大量乔木,有乔木在里面,几乎不可能被冲下去。而且他们一旦堵住溢洪道,就会在后方阻拦拥塞大量原本可以被冲下去的杂物,加重这种状况。”

  这个水库的溢洪道也是分成很多孔的,每孔的间距虽然看起来不小,但是和树木的长度相比,就压根不够。

  “能不能在大坝上把它们捞起来?”

  “捞不动,也捞不完,这些植物相互勾结,扣成一团,不可能捞得起来的。”这种带着树枝的乔木和其他植物搅在一起,根本没法处理,要是那种规整的圆木还有可能。

  “这就难办了……那能不能派船或者直升机,把水里的植物团拉散或者拉到其他方向去?”

  “不可能的,根本拉不动。”得,这条路也不通。

  “也就是说,这些植物可能对溢洪道的泄流能力造成影响,但是还是能保留一部分溢洪道的泄流能力?”水利口的领导沉声道。

  “是的。但是影响估计会很严重。”

  下泄能力被影响,意味着水位的上涨速度会增加,那原本预计加高的大坝高度就根本不够,甚至说加高的速度能不能赶得上水位的上涨速度都难说。

  水利口的领导当机立断,转向高振东。

  “高振东同志,你们的底孔闸爆破准备什么时候能完成?”

  炸底孔!增加下泄能力!

  高振东计算了一下时间:“现在已经进行了一部分工作,从现在开始,预计8小时之内可以完成。”

  有一扇闸门已经开始安装爆炸装药,其他的在等焊工。

  现在已经是第52小时,水位都已经到达了溢洪道底板高程,开始有部分水流下溢。

  高振东手上并没有那么多强磁铁,准确的说,现在全国都找不到那么多能自由使用的强磁铁,所以装药要靠焊接连接件安装,同时还有预张设备,要做的事情不少。

  “我给你4个小时,能不能完成?”

  按照现在的情况,底孔越早炸开,对抢险越有利。

第989章 起爆!

  “同志们辛苦一下的话,应该问题不大。这样,给我增加6名焊工、6套焊机,再加一批力工的话,那就能保证了。”主要就是焊接,别的都还好办,现在熔铸已经到了最后一批。

  “好!马上给你调十二名焊工过来!”领导大喜,当即拍板,至于力工就不用说了,大坝上下,大量的子弟兵在这里。

  对于高振东的担当,同志们都很是钦佩,原本他只需要在96小时内完成爆破准备就行,时间非常充分,而现在被硬生生压缩到了60小时不到,但是他还是没有任何怨言,也没有躲避责任。

  幸亏人家一开始就是按照最快的速度在做准备,不到三天就能完成,现在再压缩一点,也还好。

  “不用那么多,作业面就只有那么宽。”

  “没关系,没那么宽就轮换,保证同志们有最好的工作状态。”

  “行,那我去安排工作!”高振东也不停留,既然这样,那就不多啰嗦,赶紧干活儿去,时间不等人。

  “同志们,其余的同志,编好组,三班倒上坝,如果情况不好的话,我们可能要和洪水抢时间了。”领导顾不得向高振东表示感谢,转头向其他同志道。

  “是!!”

  大坝底孔出口,一队队人员带着设备和材料,艰难的顺着工作马道,爬到底孔入口,分别钻进六个底孔,进行爆破准备。

  一位女同志拿着个大喇叭,在底孔下方鼓励同志们:“同志们加油,下游群众的财产安全,可就看我们的了,越早下泄洪水,他们保住今年春耕的希望就更多一分。”

  顺着底孔隧洞进去,大坝坝底的底孔闸处,在同志们看不到的地方,六个互相看不见的爆破准备工作组同时展开作业,一时间火花四溅,电光连闪。

  虽然是1月份,但是穿着厚实衣服的同志们来到这里,却显得有些闷,甚至感觉到有些热。

  他们汗流浃背,聚精会神的焊接着。切割装药和护板安装的角度是有要求的,他们非常小心,唯恐出现一点纰漏。

  另外一部分同志,正在整理和连接预张钢索,向洞外拉去。

  同时,还有安装引爆线的同志,也在紧张工作,为了保证可靠性,他们用钉子将起爆线挂在洞壁的上方,远离预张索。

  差不多此时,京城那边也接到了这个紧急消息。

  “什么?水土流失导致杂物拥塞溢洪道?”说实话,这种非常细节的灾情,以前闻所未闻。

  “是的,现在副坝的情况非常好,虽然水位一直在上升,但是现场监测设备显示坝体并没有受到多少渗透,但是被水流冲垮带下来的树木,现在成了最大的问题。”

  “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行船又遇顶头风。现场的同志现在是准备采取什么方案?有没有什么办法?”

  有时候没办法就是没办法。

  “有的,他们一是调集人手,准备和洪水抢时间。同时高振东同志带领的火工爆破组,正在压缩时间,比原计划96小时,至少提前36小时启动爆破底孔闸,尽量增大下泄总量,并弥补溢洪道流量的损失。”

  “提前这么多?来得及不?同志们安全怎么样?”虽然首长知道后半句是白问,就算不安全,现场的同志同样会奋不顾身,但是他还是忍不住问出了这句话。

  “据指挥部汇报,来得及,高振东同志的火工爆破组原本就在抢进度,压缩了很多时间,现在进一步压缩虽然有难度,但是还是有把握。”

  “好!好啊!这样滴同志,越多越好!你告诉现场指挥部,每一个变化,都要第一时间报到我这里来!那下面可是有万亩良田,损失不起啊。”

  这个水库本来就是为了这万亩良田而建设,只是没想到阴差阳错之下,却先成了这些良田最大的威胁。

  “好的。首长,您先休息一下吧,昨晚您的休息就不怎么够了,今天早一点休息,有事情我会叫醒您的。”

  天色已经渐晚,昨天领导的休息时间就不够。

  “我晓得我晓得,你个伢子,不要催我喽。”

  ——抢险现场,距离专家组开展工作第57小时。

  “振东同志,准备好了?”高振东和水利口的领导都在左坝肩,坝上的人们也暂时撤离到了两个坝肩的安全地带,万一爆破出了问题,在坝上很危险。

  “准备好了!”高振东很是坚决。

  “底孔里的人都撤离了?”

  “全部撤离,下游也再次通知了。”

  下游必须通知,万一出问题,不至于措手不及。

  六个底孔各自伸出一组钢索,连到了岸上安全地带的六台大马力拖拉机上,这是预张索。

  另外六组电线,则被连到了他们边上的一个起爆器上。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水利口领导第一个举手:“我同意引爆!”

  “我同意!”

  “我同意!”

  “……”

  一位位专家组的同志跟着举起手,眼神坚定。他们算过,不炸九死一生,炸了还有希望,该承担责任的时候,大家都勇敢的站了出来。

  这里面,也有高振东自己,别忘了,他也是专家组的一员。

  见全员同意,领导向高振东点点头:“爆破!”

  这一刻,仿佛又让他想起了当年的戎马生涯。

  高振东拿起步话机:“预张!”

  六台拖拉机同时“哒哒哒哒”的怒吼起来,冒起一阵阵黑烟,向前行进,将六组预张索拉得紧紧的,仿佛能听见“嘎吱嘎吱”的声音。

  高振东对身边的爆破手同志点了点头,大声喊道:“第一孔,起爆!”

  爆破手压下了起爆手柄,起爆信号顷刻间就传到了3支电雷管里。

首节 上一节 636/6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