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570节

  刚离开高振东办公室,三分厂的技术员就直奔三分厂内保,这里名为三分厂内保,实际上里面的同志,来自很多个不同的单位,五花八门,煞是热闹。

  “同志,我们刚才去高总工那里谈工作,高总工给了我们一份资料。”

  其实都知道真正上级别的,高振东是不会随便乱给的,能这么随手交给同志的,在他看来必定不是什么需要严格保密的东西。

  但是,凡事就怕但是,大家也都知道高总工这人,三观很正,五官也很正,但就是一些常理性的东西,他的理解和常人大不一样,比如他觉得没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可能拿出去就变成了不得了。

  所以厂里有规定,凡是在高总工那里谈工作,拿到高总给的成套资料的同志,从高总那里出来之后一律先上缴,经过必要的鉴定和处理之后,才会发回。

  没办法,总不能整个鉴定委员会跟在高总屁股后面吧?那人家还工不工作了。

  “哟,这么厚?你这次运气可真不错啊。”内保的同志也和三分厂的技术员开玩笑,不过也不全是玩笑,资料越厚,知识越多嘛。

  “嗯,这次的确收获很大。那就拜托你们尽快啊,我们还等着拿这套资料开展工作呢。”三分厂技术员笑道。

  “放心吧,一定是最快速度。”

  ——

  花旗佬和老毛子还在海上争斗,我们和脏三也在紧锣密鼓的各自准备着。

  可以说,几乎是世界上最大的四个国家,都在战争的边缘徘徊,其中两个,更是已经打了一架。

  这么说也不太对,应该说是单方面暴揍了一顿。

  什么?加麻大也很大?可拉倒吧,长远来看,加麻大算个毛线,都很难算得上是个正常独立国家。

  好不容易,花旗佬的第一批物资运到了脏三的港口,伴随而来的,还有花旗佬从其他基地转场而来的F-86佩刀,这东西脏三有一些,上手快。

  敌人在将这些飞机往东北、西北两个方向的机场转场,意图集结更多的飞机在那个方向。

  而我们则在西线只是加固固守,这个方向脏三还受到其他国家的牵制,而且距离他们的纽德里更近,他们不敢做出太多太大的动作,怕刺激到各方,那乐子可就大了。

  阿三只是蠢,但不是傻。

  他们最难受的就是,他的首都距离他的两个主要假想敌,北面和西面,距离都不太远。

  万一在这个方向动作太大,不但把北面的惹毛,还把西边的也惹毛,那就好玩了,平时他可能不太把西面的放在眼里,但是此时就不能不防,毕竟北面不见得真想要自己的命,但是西面那个可是绝对想的。

  而且北边的邻居在这个方向的交通条件更好,准备更充分,他们就更不敢有大动作。

  放到西北这部分机场的飞机,主要是为了拱卫首都,要说有多少进攻欲望,那还真不见得有,他们还是想柿子捡软的捏,在山南多占点便宜,毕竟那个方向,他们有巨大的补给优势。

  巧了,我们也是这么想的,西线本来我们就形势更好,在这边动作太大没必要,我们还是更想在山南这边给脏三一顿结实的。

  此时,两边就形成了一种有趣的默契,主要都在山南这一块下功夫。

  京城,领导们看着敌我最新态势,正在商量对策。

  “敌人大约8000人,三个旅左右的部队,正在向这个地方集结布防,应该是想向我们发起攻击。”

  汇报的同志指着我们占领的大河以南地区,一一汇报敌人的布置和走向。

  这里的敌人看起来不少,几乎把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山地,都严严实实的布防了起来,看起来好像是相互支援,固若金汤。

  看着敌人的态势,有人笑了:“他们这个阵势啊,看起来首尾呼应,相互照顾,实际上是头硬尾软、铁背土腹,弱点就在那个肚子上。”

  身毒人的阵势,看起来有点像是一只面西背东,头在西北尾向东南的猫,我们的领导同志身经百战,一眼就看出他们的虚弱所在。

  “只要从肚子这里下手,他们蹦跶不起来。”

  “可是领导,到这里的话,穿插迂回距离会很长吧。”

  这就意味着我们悄悄渡过那条河之后,要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在崇山峻岭高山深谷中穿插20公里才能达到目的。

  “所以你们要注意几个问题了,一是这里都是悬崖峭壁崇山峻岭,穿插部队对地形要熟悉,对路要掌握,不要走错路,失去战机。”

  “嗯,这个我们还是有信心的,应该能做得到。”

  从第一阶段来看,已经获得的粗略地形图,配合定位系统、海拔数据,能够较好的完成部队对地形、方向、前进路线的掌握,比预想之中强了很多。

  “嗯,你们有信心就好,从第一阶段的情况来看,的确还是不错的。第二个方面,除了穿插部队之外,还有其他方向上也要同时发起进攻,各部之间的协调配合要做好,统一规划各部的行动计划和时间,在打击上要一致,从地域和时间上保证包围圈的一致性。”

  说到这个,前指的同志就更不困了。

  “嗯,这方面没有问题,在地域上的协调配合,有了前面说的全套地图和定位系统之后,我们已经能做到很好,时间上的统一行动,那就更不是问题,有了新装备的支持,各部发起进攻的时间,我们现在甚至能做到分秒不差。”

  这一点,在第一阶段是已经得到了验证的,多个相互隔开的炮阵地,甚至能做到炮弹同时落到敌人头上,多支部队开枪时间都分秒不差。

  “嗯,好啊,好,有了新装备,你们的仗打得更好了。”原本的时间线上,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实际上是有一点这里围住了那里没围住的情况,敌人8000来人,跑了差不多3000。

  是大胜,但是不够彻底,有些小遗憾。

  没办法,地形实在是太难受了,技术条件又有限,很难把这些协调统一做到很好。

  而现在,这个情况就大有改观,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比起手上的新式武器,还要重要。

  “第三点,各部要有独立作战能力,说得明白点,就是要有独立攻坚克难的能力。”

  由于大部分部队都是遂行穿插作战,远程炮火支援可能不是很好,此时独立作战能力就非常重要,要能够自己解决问题。

  “嗯,这一点我们也有考虑,根据前不久的总结会的结果,我们对营级部队进行了加强,配属了更齐全的配置和武器,不但班排都有一定的攻坚能力,从营级来看,对敌人的空中和装甲部队都能形成一定的威胁。”

  那个会开得及时啊,这不就和领导的要求对上了?

  “嗯,很好,我看了你们的作战过程,火力配备和作战能力,比起以前都强很多,这一点你们一定要保持。”

  前指的同志补充道:“而且在那个会上,我们和空军的同志有了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对于轻装穿插部队对敌坚固节点的攻击,我们有了更多的手段。”

  “那就好,这一块的敌人,我们是一定要吃掉的,保持侦察监视,尽快准备。陆军出了个好同志,给你们准备了不少好东西啊。”

  “好的领导。从情报和侦察来看,敌人一直在往SND区增兵。”

  “嗯,这个事情要处理,你们专心打好你们自己的仗就行。”领导笑道。

  ——

  我们收复的大河北岸的重镇里,仅剩下了一个营的战俘,其他的都被分批转移到后方去了,没办法,这帮人实在是太能吃,他们吃起东西来就跟从来没吃饱过似的,这边供应不起。

  剩下的这个营,就是被挑选出来的那部分,主要东北、西北邦的人。

  此时他们被集中起来,一群人带着非常忐忑不安的心情,其他人都被转移走了,就留下他们,难道是要把他们处理掉?

  他们知道东大人优待俘虏,被俘这段时间,东大人也的确对俘虏都很好,吃饱穿暖,一点没有苛待。

  但是在他们的思想里,俘虏首先得是个“人”才行,而他们的大部分,在自己国家根本就算不上是个“人”。

  难道东大也这样?把其他人都转移走,难道就是为了制造无人可知的条件,好处理自己这帮俘虏?

  不过情况的发展,出乎他们的意料。

  已经和他们非常熟悉,一直很和蔼的翻译,带着另外一位东大人走了进来。

  “大家好,从今天开始,你们的翻译换成这位同志,同时,他们也是你们的教员。”

  教员?东大人还给俘虏上课的?居然给教育的机会,他们真是优待俘虏啊。

  新的翻译后面跟着几个人,手上抱着一大堆书,从封面上来看,大概能看出来是汉英对照的。

  连教材都有,俘虏们更感动了。

  虽然我不一定爱学习,但是至少能看出来,人家真的是没想要自己的命。

第885章 切断你的路

  那一堆堆教材封面上,汉字部分隐隐约约能看出来些字。

  《……集》

  《论……》

  ……

  数学习题集?论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看不清,别的字真看不清。

  也没指望他们都学会学懂然后用起来,有一部分就行了。

  ——

  11月初的一个白天,高原东线的空中,一架自行组装的图-16再次从兰城机场方向飞来,与雪山机场的四架战斗机会合,向SND区飞去。

  战斗机长机的耳机中,传来指挥中心的指令。

  “山鹰05,雷达站通知,该空域上空没有敌机,但平原上空,有敌机两架在巡逻。”

  这就是脏三难受的地方,从平原看上去,高原的情况一无所知,根本看不到,但是我们的雷达站却能居高临下,把他们的动向看得清清楚楚。

  “山鹰05明白。”

  四架战斗机打头,一架图-16尾随,向着目标直飞而去。

  山南东线的一条大路上,大约一个团的敌人正在通过一座桥,这座桥周围,敌人布置了大量的防空高炮,高炮的布置范围,甚至已经延伸到了桥周围5~10公里的范围。

  他们实在是怕,害怕又被我们炸断桥,毕竟西线战术司令部加上第二个旅,就是这么被轻轻松松的一剑封喉,被我们包了饺子。

  吃了大亏的脏三,老老实实的将大量的防空力量部署在各座主要桥梁的周围。

  “山鹰05,敌机依然没有发现你们的迹象。”

  看不见高原上空,但是他们又不敢贸然往SND区上空跑,怕有我们的防空力量或者是空中力量,对山南空情一无所知的他们,害怕冲上来一头撞上铁板,只敢在自己的平原上空绕圈子,主打一个难受。

  至于靠空中的战斗机发现山南上空的飞机?想多了,这年头的战斗机,有没有雷达还两说呢。就算有,就那个和目视距离差不多的能力,就不要奢望这个事情。

  “山鹰05明白。”

  编队继续往前飞行。

  “距离目标50公里,已经快要离开我们的实控线。”山鹰05收到鲲鹏03的呼叫,鲲鹏03是负责执行真正的任务的,4架山鹰只是护航配合。

  距离目标50公里,意味着快要达到鲲鹏03的投弹条件,同时快要飞离实控线,意味着将进入敌人上空,就算地面防空力量对于飞行高度在1万2千米以上的编队没有实际威胁,但是他们可能发现编队,召唤敌人的空中力量。

  “山鹰05明白。鹰群,打开雷达!”

  战斗机的PD雷达还没彻底搞出来,但是高振东那里流出来的一些技术,还是被应用到了老战机雷达的改造上,至少让探测距离好看了一些,反正比脏三手上的同类货,绝对要好。

  一寸长一寸强嘛,开着总比不开强,虽然这个雷达在晴天还不见得比眼睛好使多少,但是这年头,眼睛可没法辅助导弹锁定目标。

  编队继续往前飞行。

  鲲鹏03上面,副驾驶盯着自己的航迹,通知武器操作手:“距离目标40公里。”

  武器操作手01回话:“明白,再接近5公里。”

  这架图-16上,配备了两名武器操作手,不为了别的,就是为了电视制导炸弹,这东西一套系统暂时只能控制一枚炸弹,多出来的这一套控制系统,就是为了能同时投2枚炸弹准备的。

  时间紧任务重,能凑合的地方就都凑合了。

  甚至第二名武器操作手,是尾炮操作手,这可把他高兴得够呛。

  飞机上这两枚炸弹的标称投弹距离是50公里,这个事情甚至出乎高振东的意料。

  当时春雷厂给高振东打电话的时候,还有点不好意思。

  “高总工啊,这个弹,我们改了一点东西。”

  高振东倒没什么意见,自己又不是绝对正确,有的东西在实践中觉得有问题,该改就得改。

  “嗯,该改就改嘛,改了什么?”

  “搞电视信号转发的同志,超额完成任务,做到了200线每秒5帧,我们寻思着这样一来,炸弹就不需要飞那么慢来获取最短修正距离了,我们就在高阻炸弹头上加了一个整流罩,结合更好的电视信号转发系统,把炸弹的投掷距离增加到了50公里,而且对载机的气动影响小一些,炸弹飞行速度也更快,载机暴露时间更短。”

  “好!改得好!”高振东大喜,用高阻外形,那也是不得已的办法,既然电视信号转发能有这个水平,那用低阻外形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首节 上一节 570/6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