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东很清楚,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一些标准化的设备、总线、接口这些,都是少不了的,要不然架构统一了外设不统一,那问题也不少,最常见的就是兼容性问题,还有其他同志想搞一点外设或者专用设备,也很难方便的接入到计算机系统里面。
而这部分东西,软硬兼备,由运算所或者搞软件的同志去完成,有些困难,专业不是非常对口。
“嗯,领导,需要的时候我肯定不会客气的。”先和十二机部领导通过气,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振东同志,趁着十二机部的老X也在,我也敲定个事情,那个程控交换机的电子开关的事情,就要拜托你们了。”邮通委的领导见他们聊得起劲,在旁边补了一句。没有这个电子开关,数字程控交换机就搞不下去。
听见他的话,高振东心里一动:“领导,邮通委这边,我倒是有个建议,除了必要的要害部门和重要地区之外,其他地方的程控交换机更新工作,可以放缓一点。”
邮通委的领导还没来得及说话,外商部那边先笑了起来:“诶,振东这话我爱听,哈哈哈。”
他能不爱听嘛,国内的程控交换机更新放缓,就意味着他能卖出去更多,毕竟程控交换机这种东西,产能是有限的,不可能弄一大堆厂来生产这个东西。
“你倒是想得美,我听听振东同志怎么说,如果有道理,我就便宜你。”邮通委这边笑了。
“我的想法是,现在的空分交换机其实只是一种过渡,从技术上说不是最先进最合适的,弄一大堆在国内用,我总觉得亏得慌,明知道有更好的嘛,而且我有信心,更好的这种,迟不了多少。”高振东的想法很朴素,就是觉得不值得,这东西是个注定要过时的货,特别是他手上捏着时分/数字交换机的技术,同时环境条件又基本成熟,从硬件条件上只差一个电子开关的前提下。
“嗯,你说的倒也不是全无道理。”如果新一代交换机的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邮通委肯定不会这么想,但是现在偏偏新一代交换机的前景看起来还是不错的,至少硬条件都差不多具备了。
而且还有高振东的背书,这一点很重要。
“你别说,还真巧了,我们现在本来就没那么多钱来更换这么多交换设备,本来我们的计划啊,也是先换要害部门和重要地区,其他的,等我们卖几年交换机,挣了钱再慢慢换。”
邮通委这边也是稳扎稳打,计划很有条理。
第838章的春天
对于高振东在电话交换网的更新建设这种问题上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他人并没有觉得他越位了,反而觉得这是他的分内工作,为行业政策和发展献计献策,不就是他本来应该做的工作嘛。
大家感兴趣的,反而是他说的那几句话的隐藏意义,那就是他有把握在短期内搞出更先进的程控交换机,这个短期可能是两年,也可能比两年更长一些,但是绝不会太长,毕竟他带着大家搞出空分程控交换机,也就是两年的事情。
就算是更先进的交换机技术难度更高,领导同志们也相信他不需要太多的时间。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自己都说了,有把握在短时间内搞出来!
这句话比起别的,都要管用。
而高振东自己,听见邮通委领导的话,也放下心来,那就好。
从需求上来说,现在我们也没有到那个程度,缓一缓,先赚别人的钱,那不是挺好的。
他笑道:“至于电子开关的事情,我倒是有考虑的,甚至不只是电子开关的问题,这一点,到时候要请十二机部的领导同志帮我的忙。”
开关元件初听起来好像就是个开关,就起到一个接通和断路的作用,实际上这货的应用,远不止这么简单。
比如几十年后玩DIY和电子的,应该都知道一种设备,叫做开关电源。
往更深更广了说,电子工程大专业的人,不少都学过一门课,叫做电力电子技术。
巧了,高振东也学过。
一听这个,十二机部的领导可就不困了,想啥来啥啊,什么帮忙,帮你就是帮十二机部自己啊,嗨,你咋这么客气,真是太不好意思了。
“振东啊,你放心,你要啥我给啥。”听高振东的意思,明显他搞电子开关,并不只为了程控交换机这个事情。
振东同志这个话,想象空间可真不小。
高振东点头笑道:“那我先谢谢您了。我需要一个搞半导体的厂子配合我。”
“半导体?那好办,1274,你们是老搭档。”领导不假思索,就把一个大厂拿了出来。
“1274不合适。”但是高振东的回答,出乎在场领导的意料,1274在高振东帮助下,可是最大、最先进的半导体厂了,别说国内,放到亚洲,他也是最大的。
别看我们这时候技术基础薄弱,但是要说规模,那还真是不虚,举个例子,我国在老毛子帮助下,投产的第一个青霉素厂,一投产就是亚洲最大的,没有之一。
连这个都不合适?
“振东,1274都不够?它可是专业搞半导体的,你领着他们搞出了世界最先进的集成电路工艺。”十二机部领导有些不解。
高振东的回答马上就揭开了他的疑惑:“不是1274不够先进,是路子不一样,接下来要搞的,主要是半导体,集成电路也有那么一点,但是不是主要的诉求,而且和1274擅长的PMOS工艺、大规模集成电路方向上就不同,技术不一样,再找一个合适的厂吧,要不然1274恐怕要扛不住了。”
电力电子元件这东西,要说集成度那基本上没有,它的核心指标和诉求与集成电路之间,完全是南辕北辙,都塞到1274去,反而可能把1274给整懵圈了。
而且,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不是什么好事情。
这方面的考虑,很明显十二机部这边也是有的:“噢,技术方向和1274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不同是吧,那我明白了。有了这个前提,那还真不能放到1274去,那1218吧,也在京城,也搞半导体,而且规模和技术仅次于1274,前年为了DJS-59的晶体管供应,发扬风格把自己的硅车间都给了1274。”
总不能让老实人总是吃亏嘛,现在,1218好人有好报的日子来了。
有高振东在1274打下的技术底子,相信把需要的部分技术转移到1218,也能很好的支持高振东下一步的工作。
“1218?在生产LED的那个厂子?嗯,可以可以。”高振东点头同意。
实际上,1218能进入他的眼,别的都还好说,其实不是太重要,最重要的一点,是1218也是“京户”,就在京城,这一点优势太大了,高振东能出差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凡能有在京城的厂子可选,他就不会倾向别的地方。
没办法,户口这东西对人重要,对厂子来说也是。
“行,那我回头叫1218的人来找你,他们盼着这种机会啊,可是盼了很久了啊,哈哈哈。”领导大笑起来。
其他领导也笑了,眼看着又有新技术新产品可能出世,能不笑么。
甚至连十一机部还笑得特别开心,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在高兴什么。
十二机部的动作超级快的,当天下午,1218的厂长就接到了部里的通知,赶紧把厂子的情况归拢归拢,统计统计,拿个总体现状出来,尽快去找高总工,有新任务。
这可把1218的潘厂长乐得够呛,可算是轮到我们了!
部里说的高总工,哪怕前面不加定语,也必定是十七机部三轧厂三分厂的那位,定语主语的事情,1218的潘厂长门儿清得很,当时争LED生产任务的时候,还很是拿出来显摆了一番,说得光明厂那个造灯泡的的一点儿脾气没有。
而高总工那儿的新任务代表着什么,都不用说,天大的好事啊!
他马上一个电话叫来了常务副厂长和总工。
“同志们,好事来了,部里通知,马上统计和厘清厂子的现状,去找高总,有任务。”潘厂长一点儿没有拖泥带水,马上就公布了这个好消息。
“啊?有这好事儿?太好了!厂长,你放心,我马上去把厂子的情况弄个底儿朝天!”常务副厂长一拍大腿,那反应,和厂长一模一样。
总工也不甘人后:“好,技术方面的事情交给我。”
“嗯,这个事情交给你了,你那里非常重要,一定要事无巨细,尽量把我们的优势体现出来。”
厂长乐呵呵的,他们都非常清楚,高总工那里的任务,别的都不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技术、技术、还是特么的技术!
没有这个,就算是部里看上你了,高总工那里看不上,一切依然白瞎,高总工说要换厂子,那就真的能换厂子。
——
就在1218厂紧锣密鼓,紧张的准备的时候,这片世界上最大的大陆的另一端,高卢人那里,也发出了对我们的展销会的报道,其中程控交换机自然是重中之重。
不过和老毛子规格颇高不同,高卢人是在报纸的内部版面报道的这个事情,对这个事情感兴趣的人,也不多,毕竟这个报道,大部分都太技术了。
对于这个报道,最感兴趣的,自然是研究生产纵横交换机的厂商,他们看着这个报道,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高卢人的通信技术,其实一开始还是很不错的,他们后来有著名的阿尔卡特公司,当然,在21世纪阿尔卡特被花旗人强买走了之后,这一切自然也就烟消云散。
对于自己后辈的骚操作,那个男人如果泉下有知,大概能揭棺而起,破口大骂。
不过此时的高卢人,还没有那么抽象,他们还是有想法的。
“真不敢相信!东方人居然能抢在花旗人前面,做出程控交换机来!他们甚至在这之前,连纵横制交换机的技术都很匮乏。”
“我并不了解那个国家的交换机技术,但是能抢在花旗人前面,实在是让我难以置信,这一切不会是在做梦吧?”这个人的话,代表了大部分高卢人的想法,我们的通信技术,这年头压根就不在高卢人的眼里,对于我们完全没有了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对于我们跨越式进步,甚至是直道超车的行为,他们表示了极大的震惊。
评判标准很简单。
你抢在了花旗人和老毛子前面?如果是,那就是跨越式的。
特别是抢在了花旗人前面,毕竟老毛子在比较广的面上来说,其实技术也有点儿拉垮。
当然,在通信这个细分领域,其实还有一个国家也很不错,那就是北欧雪国,他们的爱立信可是老牌的通信公司了,历史非常悠久,技术底蕴也不错。
“这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交换设备,你得想想他们的计算机技术。”说这话的高卢人,转头看了看自己桌子旁边的DJS-60D。
以计算机为核心?那没事儿了。
“但是交换机可不止是计算机,我的朋友,我不相信他们能解决所有的事情。”
“但是事实就在眼前,我们的商务代表订购的两台交换机到货的时候,你可以仔细的检查他们到底是不是达到了要求,解决了问题。”任何事情,都不如用事实说话来得好。
“两台?我们和生产CP400的公司一家分一台?”要说高卢人抠门起来,那也是真抠门,如果说老毛子的仿制工作是国家行为,能够集中到一起的话,那高卢人这边就是两个生产纵横制交换机的公司一家分一台。
“是的,而且如果我们想要,必须向商务部缴纳这台设备的购买费用。”
第839章 贸易?技术?
“噢,我的上帝啊,他们是钻进钱眼里了么?”一名高卢人惊呼道。
“不,我的先生,是你钻进钱眼里了,商务部冒着设备滞留在手里的风险买回来,已经是非常的替我们着想。”
难怪只买两台,怕砸手里。
“是的,买东西要付钱,这是常识,我们可以选择不买,不是么?”
买东西要付钱这种常识,就好像“消防栓里要有水”一样是常识,只是这种常识抽象起来的时候,往往还真不一定。
“为什么不买?买!”那位发出“商务部钻进钱眼”惊叹的先生,斩钉截铁的说道。
东方人既然能够拿出来摆在货架上卖,想来是有信心的,必定有其过人之处。
他又不是傻子。
而负责对东方贸易的塞纳先生,心情就很纠结。
气愤的是,那张向对方进口技术产品的单子,又变长了!
高兴的是,对方原则上同意本方在大洋公约国家范围,以及高卢势力范围内代理其商品的请求,剩下的,就是细节的谈判。
作为最大的几个老牌殖民国家之一,高卢人控制的或者受其影响的国家可是有好大一片,加上大洋公约国家,这个市场可不小,就算是赚倒爷的钱,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勒戈夫,你说我现在应该高兴还是沮丧?”手上拿着进口清单,塞纳垮着半张批脸,问自己最信任的手下。
“先生,我想应该值得高兴。”勒戈夫知道塞纳的病又犯了,不过没关系,他能治。
“给我一个理由?”塞纳并不好糊弄。
“这张进口产品清单,表明我们补足了我们更多的短板,不是么?”勒戈夫笑道。
“啊,还得是你啊,勒戈夫,你说得有道理。”好吧,其实也还算是好糊弄。
“那塞纳先生,我接下来就配合他们在我们这里建立相关商务机构的工作了?”勒戈夫对自己的工作方向非常清晰。
“啊哈,对,这就是你接下来的工作。对了,通知国防部装备总署的先生,我们为他们搞来了一种新的武器,但只是意向性订单,后续工作需要他们去完成。想来这个新玩具能让他们满意。200枚,天呐,这个数量足够我在圣诞节逗我的小孙子玩了!”
危机感十足的高卢人和老毛子不同,毫不犹豫的吃下了一个最低订货量的长缨-62。
他们甚至在想,是不是能自己弄一种便携防空导弹出来?
高卢人的西北风问世时间比较晚,是挺难描述的一种武器,威力、射程这些参数,在便携防空导弹里算是最出众的之一,但是重量也是特么的最大的之一,所以所有的西北风基本上只能看到在简易发射架上发射的图片,看不到直接肩扛的,因为实在是有点扛不动。
说它便携吧,又需要一个简易发射架,只能说“如便”。
也不知道有了高振东这一小翅膀,高卢人的便携防空导弹出得晚、重量大这个事情有没有改变。
高卢人的报道,和老毛子的报道一起,吹到了大洋彼岸的花旗,前者是公开渠道,后者就是兰利中心的功劳了,否则没有这么快。
对于花旗人来说,对于地球对面那个国家时不时就给自己来一个“惊喜”,已经有些麻木了。
毕竟“惊喜”再大,也没有今年年初开始的那两声巨响来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