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观察。”
三架直升机之间相互通着话,在这片高原上,如此偏远的地方,他们甚至根本不考虑无线电静默的事情。
就他们乱作一团的时候,百来公里外热火朝天的机场工地边一处营房中,一位头戴耳机的战士突然报告:“报告!侦测到无线电信号,初步研判为加密语音通信,内容不明。”
旁边值班的指挥员眼神一凝:“再确认一下。”
过了一会儿,负责侦听的战士一边听,一边看着仪器,再次确认:“再次侦测到,从频段、通信特征判定,确认为加密语音通信。”
“能测向么?”
“测不了,我们没有这个条件。”
指挥员抓起电台话筒:“防空哨上报位置!”
他第一反应就是空中有问题,原因很简单,地上的话,要么已经到了能被前出哨位直接看到的程度,要么还在山区,不可能有如此清晰的侦听效果。而且这地方又高又冷,地形复杂,地面上被不明势力神不知鬼不觉摸进来的可能性不大。
除了在工地附近和周边部署必要的高炮等防空火力之外,还有前出的防空哨,不过这个工地的防空哨部署有些特殊,他们不但能起到观察哨的作用,而且还自己能打!
“报告,1号在工地西北方。”
“报告,2号在工地东南方。”
“3号在XXXX高地。”
“……”
一个接一个的消息传回来,指挥员下达了命令:“全体注意,可能有空中目标接近。”
整个工地都在山谷里,别说这个地方雷达很难运来,就算运过来,视野也极为有限,同时工地的防空任务理论上来说并不是非常的重,因而其信息来源主要就是这些防空哨。
第776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
下达完指令之后,机场建设工地防卫指挥员又拿起电话,那是打向区域指挥中心的,他想确认一下是否有担负其他任务的友邻部队,不论是地面还是空中。
对于承担有任务的部队来说,他们秘而不宣,同时使用加密通话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区域指挥中心的回复非常明确:“没有其他未通报你方的友邻部队,在那个方向上,你们就是最重要的。”
收到这个回答,指挥员又重视了几分。
“2号防空哨,注意你们的方向。”
指挥员对情况很了解,对于工地来说,北面、西面、东面三个方向几乎都是安全的,如果来人是他预想中的敌人,那这个敌人不太可能出动正儿八经的空中部队发动空中打击,那样的后果是敌人很难控制的。
那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渗透。
考虑到这里距离边境线的距离和自然条件,徒步渗透对于敌人的要求难免有些太高,那剩下最大可能就是直升机。
或者说,需要防范的,就是直升机,别的都不足为虑。
但是想要到达工地的北面、西面,一是敌人需要和他们的仇敌发生不必要的摩擦,二是山脉高度太高,直升机想翻过来非常困难。
而东面是自己的腹地,那边来的可能性也不大。
所以指挥员最担心的,就是东南方向,那个方向上,机场所在的河谷与跨界的香泉河河谷之间,有一道大约5000米高的山谷阻隔,恰好是对方的直升机能够翻越的高度,而香泉河谷海拔高度约为3500米上下,结合起来,这可以算是一条理论上的通道。
能承担如此重要的战略节点工程的建设防卫指挥员,他自然是早已做足了功课,很快就判断了最有可能出问题的方向。
远在工地南偏东约40公里外的二号防空哨,听起来好像就是个哨兵,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它是由三辆车组成,一辆四驱越野卡车算是生活保障车,另外还有两辆嘎斯-69作为机动,可以在越野卡车周围一定范围内活动。
而此时他们所处的位置正前方,正是这条长达200公里左右河谷最狭窄的位置,这是一段长不到20公里,宽度大约3公里的狭窄区段。
这条长达200公里左右、基本顺直的河谷,也是机场选址的最大原因,这条200公里的河谷提供了建设机场必要的净空条件,这在这附近区域范围内,是极为难得的自然条件。
机场可不是找一块几公里的平地,修几公里平直跑道就能干活儿的,有些臭名昭著、极为难飞的机场,就是两头的净空条件不好导致的。
防空哨在这里布防,一是防空,二来也能防地,两侧的高山基本上不用担心,而这段狭窄的通道,正是陆、空的必经之路,能够顺利跨越两侧高山的东西,就不是这个防空哨的责任了,那是别的单位在负责。
这个防空哨防的,就是那些溜缝儿的,比如步兵,又比如直升机。
接到指挥所的再次重申,二号防空哨的队长心里非但不担心,反而兴奋起来。
看来今天是有客人?
他将两辆嘎斯-69,一前一后的撒了出去,一辆在自己的南偏东,一辆在自己的北偏西,形成了一条长约10公里的一字长蛇阵,这条长蛇的蛇头将这段20公里长的咽喉堵得死死的,蛇身和蛇尾则是拖在咽喉要道之外,将这个咽喉的外部控制得严严实实。
三辆车子上的同志,都打开了车载的RX-61型热像仪,这玩意在雪域高原背景下找飞机,比眼睛好使多了!
差不多同时,敌人的直升机在一阵操作和摸索下,正在穿越那道5000米高,不到20公里长的山谷。
雾气之中,能见度很差,数十米外的东西,就已经看不清了。
根据导航作业,眼看着就快要冲出这个山谷,下到海拔4500米的目标河谷之中,1号机和3号机突然听见耳机里传来2号机驾驶员绝望的声音。
“啊!!!!!!”
这个声音从文学意义上来说,不含任何信息,但是实际上,又包含了所有的东西,惊恐、挣扎、不甘、后悔、绝望……
1号机和3号机的飞行员还没有品味出所有的感受,声音戛然而止,飞在前方的1号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是飞在最后的3号机却看见前方的雾中,爆起了一团浓烟烈火。
这团烟火救了3号机一命,它提前改变了自己的航向,但是对于2号机来说,这就是它仅有的一点贡献了,它带着2名机组和13名载员消失在了5000多米的高山之上,出师未捷身先死了属于是。
1号机和3号机上的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气氛一时之间极为低落。
两架直升机惊魂未定,继续前行,救?救不了的。如果要打比方的话,这比葫芦娃救爷爷还要送得彻底,葫芦娃救爷爷好歹还能比划两下,但他们去救2号机,连比划两下的机会都没有。
终于,前方雾气突然散开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条横跨左右,不见尽头的河谷。
两架直升机上的人一阵庆幸,甚至有了一种死里逃生的感觉。
此时他们每个人的心头,都浮起了一个想法。
“要不,不去了,掉头回去,就说没油了?”
虽然每个人都有这个想法,但谁也不敢说出来。
囚徒困境的无解之处就在于此,每个人都会做出对自己最为有利的选择。
而此时,对他们最为有利的选择,就是等着别人先提出来,然后自己摘桃子,既保了命,又不会受到惩罚。
最终,没人提出来,他们按照老毛子提供的地形图,沿着河谷向着北偏西方向飞去。
“继续飞行50公里,是这条河谷最为狭窄和复杂的地方,通过那里,我们就快到目的地了。通过那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地形,不要像2号一样。”
1号机提醒3号机。
“Roger that!”3号机回复。
此时,机场工地的指挥所里,再次侦听到了和前两次收到的信号同频、同特征的加密通信信号,这一次的信号相比前两次,更加的清晰。
“各游离哨位注意,不明目标信号再次出现,距离接近中。”
既然已经明确了周围没有未知的友邻部队,那这个信号就必定有问题,更何况现在信号更加清晰,意味着这个信号在接近,指挥所再次提醒了各游离哨位。
一连串“明白”过后,电台里又沉寂了下来。
此时的二号哨,已经结合地形,用白色的伪装布将自己覆盖了起来,从空中看去,一片白色,根本无从分辨。
三辆车上的三台热像仪,将前方的天空封锁得结结实实。
不论哪辆车,战士们都开始做动手的准备,从指挥所那边的通报来看,今天可能真的有客人,就是不知道有几桌。
战士们从车上搬下来一个个箱子,从里面取出来一根细细长长的管子,管子看起来有些滑稽,一根圆筒筒顶了个方盒盒。
然后他们又拿出另外一个一看就带着瞄准镜和扳机的东西,扣到了细长的弹体上面。
没错,他们手上的,正是刚刚改进完成,正在试验的便携防空弹。
虽然还在试验,可是上头考虑到西线机场的情况特殊,防空略显薄弱,为了最大限度的增强防空能力,哪怕这东西还在试验并未列装,甚至连预验都没搞,还是先要求导研院紧急装了一批,送到了西线机场工程这边。
按照我们“穷则战术穿插、达则给老子炸”的核心理念,既然有了武器,那就要秉承“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态度,二号哨位的三个阵地上,都是三枚导弹,两枚在射手手上的待发加一枚组装完成的备用。
什么叫做万事皆三的含金量?
观测手用可见光(×)肉眼(√)和热像仪搜索着天空,射手手扶导弹,等待着战机。
就在他们做这一切准备的时候,时间已经从敌人两架直升机进入河谷过去了十来分钟。
1号机飞行员呼叫3号机:“注意,即将进入狭窄山谷,注意飞行姿态和地形。通过该峡谷40公里后,降落释放作战人员。”
对于他们来说,上级的任务要求也很明确,万一有问题,人可以都扔那儿,飞机不能,必须飞走。所以提前释放作战人员,就成了必然的选择,老毛子那些照片上,隐约可见高射武器阵地,还是不要过去冒险。
至于为什么明明知道有防卫还来送人头,只能再次强调一句,“我1个能打100个”,他们是认真的。
“Roger that!”3号机再次回复确认。
此时,各游离哨再次收到指挥所的通报。
“不明信号距离再次接近!游离哨继续加强警戒,工地各固定阵地提升战备等级,工地防空力量进入炮位!”
持续接近的不明信号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账,看来今天真的是有客人,而且还是恶客!
第777章 坚决打击
正干得热火朝天的工地上,工程兵同志们看着工地周边的高射炮位,一名名战友极速鱼贯而来,坐上了各战位。
一时之间,他们都有扔下手上的建设工作,转头抄家伙上的冲动了。这年头在这种最艰苦的地方施工的,必然是我们的子弟兵。
不过这事儿也就想想,军令如山,没有命令,他们还是坚守在自己的建设岗位上,有战友们在呢,安全不用担心。
此时,敌人的两架直升机已经进入河谷隘口,距离在隘口中的二号哨最前方阵地,已经只有不到十公里了。
前方阵地的同志们,甚至不用观察,都能隐隐听到前方传来的那种“桀桀桀桀”特殊声音。
在还没有雷达的年代,防空是真的靠听,用来听音的设备,那真是五花八门奇形怪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花旗佬的听音部队直到70年代才彻底裁撤。同时还能用来定位敌人的炮位,只是精度嘛,不能说毫不沾边,大概也可以说是关系不大。
“来了来了!”前方阵地的同志们一阵激动,可算是把你等来了。
嘎斯车上的驾驶员兼通信员抄起电台话筒,向后方报告:“报告,二号哨发现不明直升机声音,位置位于河谷隘口。”
嘎斯车上的电台功率没有四驱越野车上的大,四驱越野车上的同志连忙将情报转发到了指挥所那头。
指挥所一听,心里算是放下来一点,一个隐藏的敌人和一个暴露的敌人之间,肯定是前者的威慑更大一些,有一点靴子落地的那个味道。
而且从截获的通信信号来看,来者数量应该并不大,只要有一个方向确认了,基本上明面上的来客也就摸清楚了,虽然还是不能掉以轻心,但是至少能先明确已知情况。
“直升机?看来敌人果然是不敢明着来,想偷摸着占便宜啊。”指挥员知道事不宜迟,都已经到了能够听见声音的程度了,那战机稍纵即逝,必须早下决断。
他迅速联系了区域指挥中心,把情况简单说了一下,请示作战方针:“首长,如果不是我们的人,打不打?”
这个“不是我们的人”就很有意思,在这里不是我们的人,那除了那一家也没别人了。
区域指挥中心的指挥员毫不迟疑:“我们是文明之师,发现目标先喊话,如果没有按照我们的要求行动,那就坚决打!”
又不是没崩过他们的人,不打留着下崽?
“喊话?”工地指挥员这边一时间有点儿愣神,我们的战士也不会外国话啊,就这么喊听得懂?
指挥中心指挥员笑道:“对啊,喊话不听那不打干啥?”
啊这……工地这边的同志好像是明白了什么:“明白!”
放下电话,他抓起电台话筒,开始下达部署。
二号哨前方阵地上,电台里传来了越野车那边转述上级的作战方针。
看来上级是为了彻底解开战士们的束缚,避免多次来回确认贻误战机,干脆直接把方针部署下来,相当于是把开火权也下放了下来,但是开火的责任却还是在他们那里。
“喊话?喊话不听行动就打?”一位战士有些傻眼,这应该是外国人吧?我喊话他们也听不懂啊,再说了,他们用的哪个频道我们也不知道,就算是用国际公共频道,也不能保证他们就能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