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475节

  这才是高振东真正要负责的事情,三分厂的技术协调。三轧厂那么多和技术口有关的人员,三分厂在生产和研究工作中对总厂的需求是很多的,光一个三分厂总工的身份,有时候不是那么方便。

  至于钱方面,还真没什么增加,行政12级的工资比技术3级差老大一截子呢,不过有些其他的方便,就是技术3级比不上的了,比如接收信息的渠道方面。

  “这个事情,我师父在厂里,也在帮我解决。”高振东道。

  领导笑了:“总不能让陈总工一直干这个事情,他还有更重要的工作需要他去完成嘛。”

  高振东听懂了,结合前段时间老陈曾经给自己说过的情况,看来他是要高升了。

  那就没事儿了,不能影响师父的升迁嘛。

  “嗯,领导,我明白了。”

  领导见他自己已经想明白了,忍不住透了个底:“陈总工和你差不多,你是到厂里当副总工,他是到部里当副总工,同样都享受正职待遇。当然,你这个副总工,主要工作还是和原来一样,你自己安排就好,明白了吧?”

  说起来部里也够小心的,既要保证高振东的上升势头,又要尽量不扰乱他现有的工作内容、节奏和状态。

  对于这个,高振东没有拒绝的理由,有时候有这些身份,做起事情来的确更自如一些。

  “明白了。”

  领导忍不住开了个玩笑:“你现在也是高级干部了,个人问题解决了这么久,孩子的事情也该考虑了,不能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为社会建设多增添一些人才也是很有必要的嘛。”

  不是,你都这么高级的干部了,咋还关心这些八卦呢?高振东挺无语的:“那啥,顺其自然,顺其自然。”

  高振东被领导的“催生令”整得从部里落荒而逃,但坐在车上心里还是挺爽的,这种事情谁要是心里不爽,那是真有问题。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本来这个事情,是准备在6011大会战的总结之后才安排的,但是部里被十二机部的动作给刺激到了,说什么也不能让那边抢先啊,于是就抢在前面先做了动作。

  6011会战虽然已经收官了,但是其他厂所可没有高振东这边的动作利索,要总结,还得花点时间。

  高振东这边高兴,远在港岛,娄守行的心情也是极好。

  上次和他见面交流的约翰牛的代表,再次来到了他的面前。

  “亲爱的娄,我给你带好消息过来了。”来自约翰牛的克伦先生满面春风,“守行”他说起来舌头捋不直,但是“娄”就简单多了。

  不由得克伦不高兴,虽然明面上,他只是帮助振兴电产收购RCA的液晶技术,但是作为中间人,不来一手雁过拔毛是不可能的,拔得狠一点的,那是把大雁留下,毛可以飞一点过去。

  “啊哈,克伦先生,你真是我的天使。”好话这东西,多少说一点,反正不要钱。

  “严格说来,并不全是好消息,但是我相信不会让你失望的。”克伦笑道。

  “你的到来,就是最好的消息了,克伦先生。”娄守行并不急。

  “好吧,和你打交道,总是那么令人愉快,亲爱的娄。情况是这样,你想要的专利技术,我搞到手了,但是你要的那个人,没有成功。你知道的,对于港岛,他可能有一些顾虑。”

  在花旗过得好好的,想把人弄来港岛长期工作,是有难度。如果他一个人在花旗,又很难支撑住液晶显示技术的研究,毕竟这东西不是写书绘画那样一个人就能搞定,这是需要人员、资金、技术、设备的支持的。

  娄守行又忧又喜,喜的方面自然不用说,忧的嘛,是高振东当时点名要这个人。

第731章 可算是能提取了

  不过落袋为安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既然专利和技术到手,那就先把这些东西搞过来,人嘛,再想办法。

  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如自己所愿,百分之百满足的。

  “我果然没有说错,克伦先生,你就是我的天使。”

  娄守行没有以没买到人为由压价的想法,这种很有必要的一次性投入,特别是涉及专利技术、单一来源的,大可不必纠结于那点蝇头小利。

  夜长梦多的道理,他是明白的,特别是我们买花旗佬的技术,有多敏感他是非常清楚的,拖来拖去,一不小心煮熟的鸭子搞飞了,那才真的是想哭都找不到坟头。

  “娄,我想,我们可以先完成这笔生意了。”克伦也怕砸手里,毕竟这个技术,他看不到什么希望,主要是,这个技术的母公司,仿佛这是个烫手山芋一样,一看见有人收购,就非常开心的把技术出手了。

  连它的缔造者都是如此态度,克伦先生实在兴不起出尔反尔待价而沽的想法。

  对于他来说,不是不能出卖信誉,但是得卖个好价钱。而液晶技术的价格在他看来,明显还不够。

  于是这笔横跨东西,事涉三国的知识产权交易,就在这种麻杆打狼两头害怕的气氛中,愉快的成交了。

  等克伦先生离开之后,娄守行马上上到楼上,这里有一台DJS-60D,能够发邮件的,不是直接发给高振东,但是高振东能很快收到。

  “液晶显示屏专利已经到手,但你要的人员没有挖到。”

  高振东看着娄守行这封邮件,表情轻松,对于他来说,现在能否挖到人,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两个小时后,娄守行收到了一封回信,上面只有两个字。

  ——“无妨。”

  看到这两个字,娄守行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被放下了,就是嘛,再牛逼的技术人员,难道还能牛得过我妹夫?

  他拿起桌上的一套技术资料,这是液晶显示技术的,除了专利之外,就这东西最管用了。

  这个时候,娄守行突然有点嫌弃这玩意,比起自己妹夫资料来往都是磁带,这东西真特么折腾人。

  其实纸质资料自有他的好处,要说可靠性,基本上可以把磁带吊起来打。

  这个东西算是公司的机密,但是和内地那边没关系,处理起来就简单多了,只要公司内足够资格接触的人就行。

  他叫来一位高级行政人员,要她赶紧把这东西复制好了,往高振东那边送过去。

  复制件分两种,一种是主要是文字的版本,打字员手敲就行,这东西可以直接压缩了往高振东那儿发邮件,真要细说起来,其实里面文字并没有多少。另外一种,就是用照相机制作的影印件了,这东西的速度,那可就慢了。

  收到邮件的高振东,心情不错。

  液晶这东西虽然不是类似汽车、大飞机那种涉及万千技术分支的技术密集型产品,能够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链,但也是一个大产业,而且很有用,就连最基础类似电子表的那种,也有很大的用处,别看显示效果一般,但是这东西那是真的省电。对于有的应用来说,能看清楚就行,还要什么自行车。

  正当他想仔细看看的时候,三分厂的同志带着几个人进来汇报。

  “高总工,3μm芯片的制造试验已经完成了。”汇报的人是1274厂的同志,他们负责整个制造试验过程。

  高振东对3μm的要求,是尽快,先跳过所有的细枝末节和前期立项等等工作,先斩后奏。

  这种事情一般人搞不了,可是对于他来说轻轻松松,毕竟他最顶级的成果,就没有几个不是先斩后奏的,不论是十七机部、防工委还是十二机部,对于他一些没头没脑的开支,都是大开绿灯的。

  “噢?情况怎么样?”高振东很高兴,双喜临门了属于是。

  邱小姐是大喜,3μm是小喜。

  “试验总体是成功的,良品率比10μm并没有明显的下降,甚至比起10μm的C6108和C6110,良品率还要高一些。”

  这两个芯片是当前10μm制程下,产品复杂程度的极致,良品率比起SZ61系列的芯片来说,自然要差一些,这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以你的经验,如果生产类似C6108这类复杂芯片,良品率情况如何?”

  1274厂的同志长期坚守在集成电路生产一线,在这方面,他给出的估计的靠谱程度比起高振东自己,要高得多。

  “我估计相差不会太大,即使更复杂一些,也不会有不可接受的下降。”1274厂的同志非常笃定。

  不过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是……”

  这些同志怎么一个个的都和我学会了?说话说半截的。

  “但是什么?”

  “但是3μm芯片的生产率比不上10μm,产能要差很多。”

  高振东放下心来:“噢,这个啊,正常,越精细的东西,需要调整的地方就越多,而且这个不像10μm,已经在向半自动、全自动前进了,没关系,低一点就低一点吧,有就好,主力还是10μm,3μm的需求不会太大,当前阶段足够了。”

  他没有去死磕产能的想法,暂时差不多够了,事有轻重缓急。

  “你们下去之后,和我们三分厂一起,补充3μm制程集成电路工艺研究课题的立项等材料,把这个课题完善好,直接找部里申报。”高振东补充道,东西已经出来了,就可以转头补充前面的东西了。

  “好的,我们马上着手这个工作。”

  1274厂的同志笑得非常灿烂,这东西简直就是现成的,核心的问题,高总工解决了,剩下落地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和平时正常生产的区别不是太大,现在成果都出来了才开始补材料,也就是高总工这里才好这么搞。

  这个课题的科技含量和级别都够高,对于他们来说,相当于是刚刚开年,就把一年的科研任务都给提前完成了,就好像高振东前世那些有几十万字存稿的网文作者一样,简直不要太爽。

  送走兴高采烈的几位同志,高振东马上就给三分厂厂办打了个招呼,骑着车就往家里奔去。

  回到家,娄晓娥还没回家,高振东直奔南屋,咔哒一声把门给锁上了。

  南屋里的高振东心情激动,可算是能把去年就锁死的那玩意给提出来了!

  他在无法实现全自动,甚至连半自动光刻都还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强行推进3μm光刻,为的就是这个东西。

  虽然还达不到最好,但是勉强够用。

  高振东打开系统,有些贪婪的用意识仔细观察着里面的那个商品,一边看,一边感叹,恋爱脑就是好,这东西都能被她们给找来。

  这是一台十八……不对,是一台IBM的700C,顶配。如果这么说一般人可能不太清楚这代表什么的话,那换个说法,这是第一代ThinkPad,那小黑迷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ThinkPad700,第一代“思考本”,带C的型号,是彩屏的,不带C是黑白灰度屏。对了,它们还有个兄弟,平板电脑700T。

  这就是高振东判断这东西,是前世哪位校友的可爱女朋友订购来送男朋友的礼物的原因。

  这东西小黑迷是真喜欢,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但是男生之间不会互送这玩意。

  高振东之所以要把它锁死,是因为这东西也是能持续薅羊毛的。

  80486SL处理器,16MB内存,120MB硬盘,3.5寸1.44M软盘,640*480彩色TFT液晶屏幕,这些东西,都是能持续薅羊毛的,至少能薅一二十年,其他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就不用说了。

  高振东现在很好奇,他提一个出来,会是什么样子。

  之所以要回家来才开动,就是考虑到以现在的技术,哪怕那是一个笔记本,提取出来恐怕也是一堆东西,在办公室整出来,自己从仓库里拿进拿出的,一个没收拾好,不太好解释。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就连自己的存储库,也放不下提出来的这东西,那就直接砸办公室里了,更没地儿解释去。

  毕竟一片C8008提出来是个大机柜,这找哪儿说理去。

  他带着一点激动的心情,启动了提取。

  不出他所料,出来了一堆东西,设备+说明书若干。

  主机部分看起来还正常,至少CPU的确是一片,只是他还没来得及看说明书,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性能参数。

  这个事情先不管了,把总体情况掌握了再说。

  高振东看向了别的东西,3.5寸软盘驱动器也被提出来了,就嵌在机箱前面板上,他仔细一看,笑出声来。

  这狗系统,贼吉尔偷懒啊,经过符合性改造的3.5寸软盘一眼看上去非常熟悉,前段时间才看见过。

  ——自己带着三分厂、京城手表厂和运算所搞出来的15cm磁盘驱动器,里面甚至还插着一张15cm磁盘。

  笑过之后,高振东心里不由得又浮起了一丝自豪,同志们搞出来的,就是当前技术下,最先进的软盘驱动器了,连系统都懒得进一步优化一下。

第732章 大丰收

  系统认证!绝对领先!

  高振东心里暗爽,但是接下来,他就不大爽得起来了。

  这个超级庞大的机柜是个什么鸟玩意?

  甚至机柜表面还非常贴心的写了一句:“原产品容量规格远超当前实际所需,不具现实意义,容量由120MB降低为64KB。”

  高振东看着都气笑起来了,未来技术的碾压,甚至都不用考虑技术问题,就一个容量就把现在的计算机压得死死的。

  这应该是700C里面那块120MB的硬盘的现实具现,是用的磁芯存储实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120MB对于现在来说,实在是太大太大了,高振东甚至怀疑,如果不算磁带存储器的话,全国的外部存储器加起来,也没有120MB。

  现在国内的计算机,外存如果不是磁带的话,那就是磁芯,普遍也就几K,最顶级的几十K,而一块120MB的硬盘,是120000K,除一下就知道,一块硬盘的容量,恐怕全国的磁芯加起来都够呛。

  看来硬盘还是不行,不过高振东不急,他知道现在的问题在哪里,既然已经固化提取,他在搞定CPU之后,就有充足的时间去解决这个基础技术问题,然后再提一次。

  看着这个庞然大物,高振东摇摇头,将眼睛转向了另外一张电路板。

  这是内存条,和硬盘一样的问题,16MB的内存对于当前的计算机来说实在是庞大得可怕。

首节 上一节 475/6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