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469节

  平板缝隙天线、行波管、数字信号处理器件,三者合一,想必能够迸发出更大的光芒。

  对于平板缝隙天线,刘总显然觉得意犹未尽,这东西实在是太好用了:“我们测试了,利用平板缝隙天线的特性,在水平方向上用电扫,能够大大提升我们雷达的数据刷新率和多目标处理能力!高总,你搞出来这个‘突发奇想’,真的是太绝了!”

  一般来说,敌机机群在单次实战中,一般会分布在几个相同的高度范围,所以要对付某一类型的敌机的时候,他们的高度一般来说是一致的。

  这样一来,对于垂直方向上的扫描速度和需求,就并不迫切,反而是水平方向上的扫描非常重要。

  所以当刘总意识到这个平板缝隙天线真的能够实现某一方向上的电扫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水平电扫,垂直机扫,同时水平方向上也能辅助机扫,这样一来,将雷达波的扫描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还是辛苦你们了,我这个想法能不能实现,我心里都没底,你们的测试,算是让我心里最大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高总就是太谦虚,他这个平板缝隙天线,至少在用在飞机上的话,将现在所有的其他天线形式,都远远的扔在了后面。

  其实不只是飞机上,高振东前世,舰用雷达上,用平板缝隙的也不少见。

  “高总,你这话说得,我们可就无地自容了啊。”刘总笑道。

  高振东乐呵呵的摇摇手:“嗯嗯,不说了不说了,哈哈。现在进入详细设计了吧?”

  基本上需要的所有周边技术条件,高振东都给凑齐了,想来现在已经进入雷达的详细设计阶段了。

  “嗯,对,现在我们已经报请委里,将RP-1雷达的仿制工作彻底终止,所有的技术人员全部扑到这个新的脉冲多普勒雷达上面来了。”

  这是一个好消息,防工委当时为了给PD雷达兜底,保留了RP-1雷达的仿制改进工作。

  但是现在随着高振东一项又一项的雷达技术拿出来,RP-1的仿制改进已经彻底失去了意义,除了浪费资源和资金之外,没有任何作用。

  这么说吧,哪怕PD雷达没搞成,就拿着高振东拿出来这些技术,快速攒一个倒卡天线的动目标指示单脉冲雷达,也能把RP-1按在地上任意摩擦。

  所以防工委那边接到刘总他们的申请之后,从善如流,果断终止了RP-1雷达的仿制,这破玩意,现在他们是真看不上了。

  对于防工委来说,中途下马的课题多了去了,但是这种中途下马,却是他们最高兴的,下得开开心心,毫无负担。

  高振东对此也是喜闻乐见:“现在是准备做哪一类?”

  “在权衡你介绍的各种PD雷达利弊和难度之后,我们先上的是中重频PD雷达,效果、成本、难度平衡得比较好。”

  在手上有了技术,心里有底之后,刘总他们的选择反而理性了起来,按照以前的习惯,恐怕一上来就想搞高重频PD。

  高振东点了点头:“嗯,这个选择不错,很理智。”

  刘总笑了:“主要是我们评估过,就算中重频,搞出来之后的性能也能傲视群雄,所以先搞个难度低但是性能绝对够强的,更好的留在后面再说,哈哈哈。”

  高振东也笑了:“嗯,这个想法很好,先解决有没有,而且就算这个‘有没有’,也远超别人的最好。”

  听见高振东这么说,刘总却是有些不好意思。

  “高总,这次来,是在设计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左思右想,没法解决,所以只好又来麻烦你了。”

  “嗯,说说看,我们一起商量商量。”高振东说得很谦虚,但是对于他来说,刘总他们基本功是扎实的,这样带来的好处就是,除了类似行波管、平板缝隙天线之类的器件外,大部分问题他只需要提供原理性的解决思路就行,剩下的事情,刘总他们会解决得很好。

  比如,凡是搞信号处理的,就没有不会傅里叶变换的,刘总他们也会,但是这个傅里叶变换到底要怎么用才能解决具体的问题,这个刘总他们暂时就不太明白了。

  所以对于高振东来说,只要刘总提得出问题,那他就总能至少找到原理性的解决方案,剩下的,对于刘总他们来说就好办多了,毕竟他们手上还有另外一样利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件,别管是板级的还是IC级的,总之有和没有,那就是两个世界。

  “事情是这样,为了提高发射功率,我们增加了脉冲信号的脉宽。”

  对于发射功率来说,取决于脉冲的幅度和脉宽的乘积,但是提高幅度是有限的,哪怕有了行波管也是如此,这个时候,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提高脉宽。

  高振东大概知道怎么回事了,不待刘总继续往下说,他笑道:“脉宽提高了之后,发现精度下降了?”

  刘总一拍大腿:“对!高总果然对信号很精通,脉宽一宽了,回波代表的位置信息也就变模糊了,带来的误差范围,从几百米到公里级别不等,总之是无法精确提取目标的位置信息。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但是这是原理级别的问题,一直没找到解决的办法。”

  原理上带来的问题,是相当麻烦的,俗称“胎里病”,先天性疾病,有多麻烦都知道。

  让刘总他们喜出望外的是,高振东对于这个问题基本上不假思索,毕竟雷达信号处理,他上辈子还真的仔细看过一点点,都不用搜资料。

  “这个啊,简单,教你们一个办法,脉冲压缩!”

  “脉冲压缩?”这是一个全新的技术,刘总他们听都没听过。

  “对,脉冲压缩,将接收到的信号脉宽进行压缩,比如10秒的脉宽,压缩到1秒,同时保持信号峰值中心不变,就能解决你们的问题,而且,还能带来其他的好处。”

  这个技术在后来的PD雷达上面,基本上是标配,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研究出来的,至于这里的10秒和1秒,只是高振东方便举例随口说的。

  刘总对于信号处理的熟悉程度,那也是非常精深的,在脑袋里面略一回想,马上就意识到了这东西的好处。

  “对啊!高总,你这个想法真是天才,用大脉宽发射,保证功率,在保证信号峰值中心的前提下,压缩回波信号脉宽,就能保证目标位置精度!绝了!真的绝了!”

  刘总这番话,可不是拍马屁,他是真的觉得高振东这想法简直是太绝了,非常好的兼顾了功率(探测距离)和精度的问题。

  甚至这东西还能用在单脉冲雷达的改进上,毕竟只要用到脉冲,那这个问题就都存在,而这个解决方式,能够很好的解决所有的类似问题。

  虽然这个雷达是脉冲多普勒的,可是导弹上面,单脉冲雷达还是在大量用的,毕竟这东西便宜。

  高振东笑道:“而且还能带来其他好处。”

  “高总高总,你先别说,让我想想,来来来,大家都一起想想。”刘总赶紧止住了高振东的话头,不想放过这个练兵的机会。

  顶级大佬带着练兵,这机会可不多啊。

第723章 匹配滤波

  “高总,我想起来了,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多目标处理能力!脉宽一旦被压缩,就意味着相邻两个目标的回波信号就有可能被清晰的区分开来,这样一来,原本的多目标处理能力,也被提高了。”

  高振东笑了:“嗯,对,的确有这个效果。”

  这其实根子上,还是分辨率提高了带来的好处,分辨率低误差大,自然没法区分两个相邻信号,反之亦然。

  刘总想得,却比他手下的同志要更深一些。

  “高总工,这种脉冲压缩,是不是能够把回波信号从白噪声里给捡出来?能够大大提高系统对抗白噪声带来的误差的能力?”

  高振东点点头,姜还是老的辣:“对了!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白噪声是很均匀的,但是经过压缩的信号,其幅度会大大超过白噪声的幅度,自然而然就从白噪声里被捡出来了。”

  雷达信号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有时候白噪声看起来幅度比回波信号还大,仿佛完全没法分开的样子,但是合适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却能从这里面,把回波信号从白噪声里给摘出来,单独处理。

  通俗的来说,回波信号能量是一定的,脉宽被压缩了,就意味着幅度增大了,会出现明显的信号尖峰,这就很好处理了。

  “对啊!这思路真是绝了,还能有这个效果。”

  “嗯,刚才那个好处都是附带的,这个好处才是单独的。”

  “脉冲压缩!太好了,回去就弄。”

  “……”

  说是回去就弄,但是怎么弄?这个问题其实不比刚才的那个问题简单。

  有很多原理上的解决方案,看起来很好,但是一旦进入工程实践,就会发现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问题是,怎么压缩?”有的同志提出这个问题,一下子像是在刚才还兴高采烈的同志们头上,泼了一盆冷水。

  都知道脉冲压缩好,但是脉冲怎么压缩?

  这东西可不像是团棉花,捏一捏就能压缩到一块儿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大家开始冥思苦想,虽然看高振东笑呵呵的,胸有成竹的样子,想来他是有办法的,但是大家还是想自己能不能想出办法来,毕竟不能什么事情都等着喂饭,而且人家高总工也喂得够多了。

  但是他们想来想去,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用模拟器件压缩?还是用数字信号处理?毫无头绪。

  “高总工,还是您来说说吧,这个东西,我们一时之间没有头绪。”刘总很快就放弃了,浪费时间在这里不值得。

  不出大家所料,高振东对于这个事情,果然是胸有成竹的。

  “脉冲压缩的话,就要用到一个叫做匹配滤波器的手段了。”

  说完,高振东走到了黑板前,拿起了粉笔。

  高总工要画电路图了!大家都很兴奋,愣着干什么,准备记啊!所有人都翻开了笔记本。

  但是出乎大家所料,高振东一笔电路图都没画,而是在黑板上写起了数学公式,一边说还一边解释。

  “……这里,输出信号是由信号和噪声两部分组成……”

  “……通过傅里叶变换,然后对信号在时域上进行卷积……”

  “……可以看出来,信号能量,是频谱表达式的模的平方的积累……”

  “……根据施瓦兹不等式……最终我们会发现,经过处理,信噪比与波形无关,只与信号能量和白噪声强度之间的比值有关……”

  有的同志听得如痴如醉,有的同志听起来基本不懂。

  虽然涉及到的数学的东西并不特别多,可是这一连串下来,还是有人像是听天书一样。

  但是听懂的同志,真是如获至宝。

  终于高振东把粉笔头一扔:“嗯,大概就是这么个原理,匹配滤波就是这样了,不知道大家听明白没有。”

  同志们就算是没明白的,也不好意思说“高总,你再讲一次吧”,哪儿来那么大脸呐?

  好在总有明白的,也有明白一部分的。

  “高总,那匹配滤波器的具体电路设计,是怎么设计?”有同志比较心急,想知道最终结果。

  听见这个问题,高振东不太好说,只是笑呵呵的看着刘总,这个……你的人,你来解决。

  刘总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刚才不是都说完了么?还要什么电路?”

  高振东这才笑道:“这个匹配滤波器,根子上其实是一个数字滤波器,你们把采样的信号,送到数字信号处理器里面去,按照刚才提到的数学原理和处理方式,算就完事儿了,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电路。”

  这就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逆天的地方,它只要把信号按照一定的精度采样进来了,那剩下的就是纯数学计算的事情了,都不需要额外的什么电路。

  所以老毛子的“侧卫”的倒卡神器由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不过关,重量差不多要按吨计算,但是花旗佬同期的PD雷达,就只需要按照百公斤来算重量。

  问出这个问题的同志,闹了个大红脸,但是其他同志却是暗暗心惊,高总工这手段,真的绝了!

  不但能解决问题,而且难得的是,还能大大简化系统复杂度,降低系统重量,提高雷达适装性,而且可以预计的是,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也能大大增加。

  刘总又向高振东询问了一些刚才高振东讲解的时候,他没有听明白的地方,听完之后,他乐呵呵的道:“高总工,今天我们就先到这里,太感谢你了,你这一番话,彻底的解决了我们脉冲雷达的探测距离和精度问题,我们先回去消化消化,如果有什么新的问题,再来请教您。”

  对于他们来说,探测距离和精度的矛盾这个最大拦路虎算是被一朝解决,他们对于其他的问题,已经没什么兴趣,或者说还没碰到,现在当务之急,是回去把高振东给的技术,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这东西高振东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想要用好,他们还是需要花费不少功夫的。

  高振东笑着点点头:“随时欢迎过来交流。”

  ——

  高卢鸡,勒戈夫拿着一份照会,带着一脸的喜色走向塞纳先生办公室,这回东方人的要求,想来会让塞纳先生非常高兴。

  “塞纳先生,东方人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有些特殊的请求。”

  说完,他将手里的照会文件向塞纳递了过去。

  “他们又有什么东西想要向我们炫耀了?”塞纳先生嘴里一边嘟囔着,一边接过了文件。

  打开文件定睛看了几眼,不出勒戈夫所料,塞纳眼里果然露出了喜色。

  “哈哈哈哈!他们终于向我们提出点儿正经的高科技产品需求了。”塞纳觉得自己有一种“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感觉。

  除了一些用于交换的军事技术之外,东方人好像对于己方提供的高科技产品毫无兴趣的样子,这一年多来,对方对待自己好像是对待农场主一样,这让塞纳先生非常的不满。

  这一次,对方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像是开窍了一样,终于提出了一种一看就代表高科技的求购需求。

  但是情况好像与他预想中,又有一些出入的样子。

  “利福霉素?他们说是皮鞋国那边的东西?该死,他们连皮鞋国的东西都看得上,怎么就不考虑向我们买点儿什么?”

  “塞纳先生,我已经核实过了,对于利福霉素,我们有一定的影响力,或者说,你把它看成我们的,也勉强说得过去。”勒戈夫耸了耸肩。

  “噢?我亲爱的勒戈夫,给我仔细说一说。”听见勒戈夫的话,赛纳先生的脸色好看了一点。

  “这种还在研究中的抗生素,最早的样品来自于我们松林中的土壤。所以,我们就这个药品,能向皮鞋佬施加一定的影响力。这种抗生素虽然还在实验中,但是他们的专利保护已经完成,所以对于出售一定数量的样品或者试验用药剂,他们非常乐意配合。毕竟能有人和他们一起试验是一件好事,同时不管别人拿来做什么,都得找皮鞋佬买,他们都能赚钱。”

首节 上一节 469/6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