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长桌宴
这个最大的事情一搞完,剩下的基本上就进入了“夸夸群”模式了,不会有人在这个节骨眼上故意拿人出来触霉头。
眼见形式一片大好,街道办的同志感叹道:“你们这个院子的文明称号果然名不虚传,真的就是一家人啊,你们不如一起搞个活动,吃个团年饭也挺好啊。”
团年饭不一定是年夜饭,年夜饭还是要各家回各家吃的。
其他邻居听了,还在想这是个什么操作的时候,易中海却是眼睛一亮,这事儿能干啊!
但凡是个男人,不论年龄,不论岗位,不论高低,都希望自己至少能干一点能够领导群伦,齐心协力的事情来。哪怕这个事情不一定是什么大事,仅仅是登高一呼,却只为吃吃喝喝,游戏玩耍。
像这种带有很强烈的真正的“领导”意义,还是很是正向的事情,那就更感兴趣了,多多少少,也算是他们管事大爷的“政绩”嘛。
闫埠贵这位刚上来的二大爷,虽然心有顾忌,主要是怕管事大爷要付出更多。可是刚当上二大爷就反对街道办同志的建议,好像也不太合适,闫埠贵大聪明没有,这种小关节,还是看得清楚的,也就没有说话。
至于刘海中,就更不可能反对了,只要这由头是街道办的同志提起来的,那他就算是捏着鼻子,硬着头皮也要支持的。
这几位管事大爷没意见,院子里的邻居就更来劲了,看热闹是我们的一大爱好,凑热闹也是。
“我觉得行,大家伙儿觉得街道办同志这个建议怎么样啊?”
“嗯,这事儿能行。”
“对对对,今年比去年的情况好多了,东西也没那么缺了。而且院子里各家今年光景都还不错,就算是困难户,也是在好转,我觉得可以。”
“街道办的同志这个提议好啊,辛苦一年了,年底整个大院聚起来高兴高兴,也是个乐呵事儿。”
“要是大院真搞这个,我掌勺,谁也别和我抢。”
“……”
娄晓娥听了,比高振东还激动,她就爱凑这种烟火气十足的热闹,摇着高振东胳膊:“振东振东,我要参加我要参加。”
看着跟个凑热闹的小孩子似的娄晓娥,高振东也点点头:“嗯,易师傅,这事儿能干,我觉着你们可以组织组织,这可以算是一段佳话嘛。”
除了满足娄晓娥的愿望之外,高振东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他想到自己家里那一堆福利怎么处理了。
见大家都非常有兴趣,易中海、闫埠贵、刘海中三个人商量了一下,高声宣布:“邻居们,经过商量,我们决定,今年呐,我们院子,一起吃个团年饭,时间就安排在腊月二十九的中午,大家看好不好?”
1961年腊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除夕那天是二十九,而不是三十,确切的说,1961年左右,连续很多年的腊月都只有二十九天。
要是放在后世,这个时间是不合适的。
除夕这天,各家各户不是在接待归家的游子,就是在招呼回乡过年的亲戚,而且自家年夜饭的准备,也是个颇为耗时的事情,要说在除夕那天中午把大家聚起来,那是有点耽误事儿的。
但是60年代这个时候就还好,交通不便,没那么多亲人客人需要招呼,至于年夜饭,呵呵,虽然情况好转很多,但是依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去准备,就那几样东西,做出花儿来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听见这个决定,院子里一片叫好声。
傻柱叫得尤其来劲:“好好,掌勺我来,保证让大家吃得满意,喝得舒服。”
一些妇女同志也笑道:“我们打下手,保证利索。”
整个大院不过几十号人,还不过百,对于傻柱这种大厨来说,他一个人掌勺就够。
这时候,有位邻居突然问道:“那啥,一大爷,东西哪儿来?”
这句话一问出来,顿时鸦雀无声,对啊,东西哪儿来啊。
今年的物资是宽裕一些了,可是要说富裕,那是根本不搭界,非要说起来,院子里也就和三分厂沾边的那些同志今年好一些,至少过年是够够的,但是要说要求人家拿出来给大家分享,好像也有点过分。
街道办的同志站了出来,体现行政管理机构作用的时候到了:“同志们不用担心,你们大院啊,今年也拿到了文明称号的,这个称号是有奖品的,是一些米面油之类,不多,但是一顿饭的量,还是撑得住的。”
街道办的同志也不是闲得慌,那么多大院,每个大院开年前的全院大会都参加?没那个时间。
他们会参加的,无非就两种,要么太差的,要么太好的,原因不用解释。而南锣鼓巷95号,无疑就是属于后者,这是典型,还是要来参加一下,给院子里的“领导班子”一点支持嘛。
而这个院子在好的里面,都属于是出挑的那种,所以能玩出点花儿来,也是街道办的希望。
今年上头给予精神文明建设相关的经费物资什么的都要充裕一些,文明大院也有实际的奖品了。
这也算是解决了易中海他们的一个小难题,就那么点儿米面油,均分吧,一个人也没多少,甚至可以说用寒碜来形容。重点照顾吧,又不太好确定这个“重点”。
像这种干脆坐下来大家一起吃了的办法就不错。
大家一听,才算是放下心来。
至少主食没问题了,而且有面有油,大家凑吧凑吧,整点带油星的素馅包饺子也行,搞点浇头弄成面条也行,至少已经不会太难看了。
闫埠贵这时候能发挥作用了:“我听说啊,在其他地方,有一种习俗叫长桌宴,就是一家出个菜,不拘高低,不论荤素,要的就是那份热闹。我寻思,我们也可以这么搞,大家说好不好?”
这事儿新鲜,其实京城也有类似的,但是一加上“长桌宴”这么个名字,就更有味道了,“宴”,说明规格是有的,而“长桌”二字,又让这个宴有几分接地气的感觉。
“好,这个办法好。”
“有意思啊,这个名字起得好,三……二大爷不枉是当老师的。”
“嗯,就算再穷,一个菜还是出得起的。”
“就这么搞,今年我们大院儿啊,是这个!”
街道办的同志也喜笑颜开,这下子这事儿,就更有说道了,好,文明大院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高振东也适时的开口:“各位邻居,大家都知道,我杂七杂八的工作比较多,相关的单位,过年也非常热情,送了些福利过来,我家就我和晓娥两口人,也吃不了那么些,所以啊,请邻居们一起帮我解决下这个问题。”
自己吃不了,拿出来大家一起吃嘛。
至于会不会有人眼红什么的,那就是想多了。高振东家收到一大堆福利这事儿,看见的人可不少,自己捂着就没人眼红了?也许自己捂着慢慢吃别人也不会说太多闲话,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拿出来的风评,肯定比自己掖着要好。
说得难听点,你要藏着掖着,反而有人要怀疑是来路不正了。
大家都一愣,高总工大气,就是这是不是多了一点?
“振东啊,这是不是不太合适?”易中海有些担心。
“有什么不合适的,来路正大光明,大伙儿不用担心,尽管吃。只是放到全院来看,数量其实也不算多,大家还是都凑个菜,闫老师提出的长桌宴的本质,我们还是要抓住的嘛。”
高振东的“不合适”和易中海的“不合适”完全两回事儿,不过他是故意给弄拧的。
大家哈哈大笑,街道办的同志暗暗点头,这就是领导啊,虽然这个事情高调,但是做事儿说话都尽量周全。
作为街道办下面的股级干部,高振东级别可比她高不少。
这个事情,就这么给定下来了,就明天中午,南锣鼓巷95号,长桌宴。
散了会,傻柱带着几位帮忙的邻居,到高振东家把各单位的福利往中院搬,他的事情可不少,明天中午吃,那他至少今天晚上就得开始准备,一起搬过去的,还有高振东的那个铁皮炉子。
虽然普通人在过年前已经没有什么事情了,但是有的人是没有这个节的,他们很忙。
哪怕是除夕早上,京城某地,防工委的领导正在向一位首长汇报K-5空空导弹仿制终止的事情。
K-5的引进,本来也是国家花了大力气的,现在决定终止仿制,肯定要汇报到位才行。
“你是说,经过严密的论证,最终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终止仿制?”首长没有不悦,而是就事论事,了解情况。
防工委领导点点头:“是的,首长,经过严谨的论证,与会技术专家和空军的同志,一致认定这个弹的技战术性能落后,功能被更好的装备完全覆盖,没有仿制的意义了。”
第521章 他今天是真的高兴
“嗯,既然经过科学论证,意见一致,那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首长说话很是儒雅,他对于科学工作者的集体意见,还是非常相信的。
防工委领导继续汇报:“对于这个弹的替代品,我们也在准备相关的工作了,年后开始论证,马上过年了,就没有拉着同志们继续讨论。但是现在已经有一定的眉目了,在决定终止K-5仿制的会议上,大家已经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十七机部的高振东同志提出了不少建议,空军的同志觉得非常有兴趣。”
“高振东同志?就是那位和图-4特、红外空空弹、电侦船都有很大关系的年轻同志?”首长记性很好,在工作中也多次听到过高振东的消息。
“对,就是他,他在这些方面很有见地,虽然不一定参与具体的细节工作,但是在大方向和技战术原理上的想法,非常适合我们现在的情况。”
“嗯,这就好啊,看来我们建国后新一代的科技工作者,也成长起来了,而且像高振东这种同志,还成长很快嘛。”
这才是首长最欣慰的地方,具体的装备,当然重要,同时透过这种现象看到的本质,也非常重要。
“嗯,我们一直都很重视人才的培养、输送和使用,这位同志,现在被京城工大聘请为讲师,正在给京城工大的同学们授课,从校方的反馈来看,效果很好。”这些都是防工委的工作内容和成绩,还是要好好汇报一下的。
“那就很好嘛。”首长非常高兴,“但是讲师是不是不大合适啊?我看他的工作、他的成果,给一个教授都绰绰有余啊。”
对于高振东的情况,首长还是有一些了解的,主要是最近工作中经常有这位年轻人的影子,这种崭露头角的年轻骨干,还是要关心一下的。
“啊……这,主要是考虑到避免揠苗助长,怕木秀于林。再说这位同志觉悟也很高,对这些不是很在意的。”
首长的声音非常清朗:“这不好,人家觉悟高,不等于你们就可以欺负人嘛,揠苗助长?我看人家成长得很好嘛,可以有一个过程,但是不要过程太长了,这本来是千金市马骨的机会,硬生生被你们呐,搞成了削足适履了。”
防工委领导大喜,你以为我想压啊,这不是怕影响不好嘛:“好的首长,我们接受批评,开学就先给他评个副教授,教授太突然了,给我们一点时间。”
三十岁不到的副教授虽然不多,但不是没有,也不算太扎眼,放到世界的范围内,那就更多了。
“嗯,不要让刻苦钻研的同志们寒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这位同志的问题,不要本末倒置嘛。”
——
此时的四合院里,一派热闹欢乐的景象。
中院里面,一排好几个一字排开的大灶小炉,底下烧着火,上面架着锅,火光熊熊,热气升腾。
主灶是傻柱连夜盘起来的,这年头席面做得好的厨子,都有一手盘灶的好手艺,在外面做席面的时候,往往主家不见得有趁手的大灶,都得现盘。
傻柱经常出去给人做席面,这盘灶的手艺自然不用多说。
几口锅里,有的热浪翻滚,有的滋滋作响,一股股不同的香味从锅里飘散开来,闻着都带劲。
炉灶旁边,傻柱不愧是大厨,使出浑身解数,硬是把几口不同的锅都照顾得个个周全。
一边忙,他还一边抽出空来,招呼着帮忙的邻居婶子,大嫂小妹。
一群半边天洗菜的洗菜,切墩的切墩,碗盘勺筷,都先清洗一遍,这些都是邻居凑的,五花八门,用完了还得还回去。
最高兴的,莫过于院子里的小孩了,他们才是最纯粹的享受着这一切的。
虽然还清苦,但是至少他们早已远离战火,不再担心头上会掉下炸弹,也不担心身边什么东西会爆炸声。
高振东在自家门口惬意的看着这一切,身边是正在拿零食逗小孩的娄晓娥。
“砰!”
一声爆炸声响起,几个小孩哈哈哈的从垂花门外跑进来。
的确他们不怕爆炸,因为爆炸就是他们自己干的。
“快跑快跑,泥点子差点儿溅着人了。”自从高振东说过“炸泥潭可以,炸粪坑不行”之后,小孩子们果然没有再去炸粪坑。
但是这泥潭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听他们这话,估计是在外面泥潭里放鞭炮,泥点子差点儿飞别人身上。
院子外面隐隐约约传来骂声:“小兔崽子,要不是今儿大过年的,我屁股都给你们打开花。”
隐隐有大人的道歉声传来,估计是“大过年的”和“还是孩子”两大buff加成,别人也没太在意,声音很快就平息下来。
几个惹事的小孩一人屁股上挨了几巴掌,一边喊着“不敢了不敢了”,一边哇哇大叫着在院子里跳,但是一个都没哭,还是笑得很开心。
“棒梗,滚过来!”高振东笑着喊了一声。
棒梗扭扭捏捏的走过来,高振东在他脑袋上轻轻拍了一下:“长本事了,学会估着时间点炮了是吧?”
多半是估计好人的距离,到差不多的时候才点的炮,等人走过来,正好被吓一跳。
棒梗一脸的惊恐:“高叔叔,你怎么知道?”
我怎么知道?这事儿我小时候就干过,过年的男孩子,放起鞭炮来花样来来去去都差不多。
“下次不许了啊!再这么干我叫你妈收拾你!去去去。”
看见高振东教训棒梗,娄晓娥觉得有趣,咯咯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