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是的,那边的同志就是为了这个事情才在这里的。”
“是哪个单位的同志?”
“防工委指派的。”
老同志眼睛看向场中忙碌的高振东,喃喃自语:“看来,他不止搞点儿枪这么简单啊。”
随即又回过神来:“那他在靶场上瞎晃悠什么?瞎胡闹!你去通知京城工大的同志,今天的试验到此为止,先把今天已经搞完的试验结果总结总结,明天再继续。”
他身边的同志面有难色:“首长,这不好吧?你不也在靶场晃悠嘛。”
老同志一时语塞:“这……你小子还会扯淡了是不?我们能一样么?”
“不一样,我觉得你更重要。”这位同志撇了撇嘴。
老同志狠狠的剜了他一眼:“行行行,通知他们散了散了,我也走,行了吧?”
“好嘞!”
接到老同志那边的要求,柳教授他们依言而行,枪械试验要做的事情不少,自然不是一天能搞完的,这个安排也没什么。
见今日的试验结束,高振东和老同志打了个招呼,离开了京城工大。
防工委那边,也很快接到了关于这一天的试验的情况。
防工委领导对于试验他没说什么,他对这个班用枪族和枪挂榴弹的整个过程和现状是比较掌握的,大方向上一切都挺好,没什么好担心的。
第491章 安全无毒,环保人道
不过听到老同志想调高振东去练兵的时候,却是没忍住大笑起来。
“这个老家伙,眼睛倒是挺毒。只可惜啊,下手晚咯,哈哈哈。”
同样是在防工委,一名同志接到了驻扎三轧厂三分厂同志的一份总结汇报。
看着这份汇报,他眉头紧锁。
“这人也忒多忒杂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不接待还不行,个个都有重要工作。这不成,得立点儿规矩,不能让人随便进到核心区去,尤其是办公室试验室。”
说完,他转头从文件柜里拿出一份现成的制度文件,开始勾勾画画,修修改改。
——
三分厂里,高振东正在拿着一叠纸张修修改改。
不是别的,他正在改的,正是一份近距离突击作战的指南。
既然答应了,那就早给早了事,他这里早一天,那同志们开始训练也就可能早一天,反正不涉及任何需要研究的地方。
这东西是他花三次抽奖机会从系统里提出来的,之所以修改,主要是有些不太合适,或者超出现有背景条件的东西需要调整一下,花上一个下午也就改完了。
唯一困难的是一些涉及到人像的图,图上的装备和装具和现在的不太搭,高振东非常鸡贼的用火柴人做了替代。
我又不是画家,用火柴人替代很合理吧?
只要把重要的姿态和关节如实的体现出来就可以了,再说了,部队的同志也不是傻子,他们没准根据这些图,能有更合适的想法也不一定呢。
改着改着,高振东摸起了下巴,这玩意改还是不改呢?
不改吧,现在真没有。
改了吧,这玩意还真有用,而且是超前装备里,比较容易实现的。
想了一会儿,高振东在这里写下了一个【注:详见附件1】,然后继续修改后面部分。
改着改着,他又增加了一个【注:详见附件2】。
花了一些时间改完之后,他摇了摇头,还是没忍住啊,还得加点儿东西。
好在这两个东西不用他自己花太多精力,主要是想法比较新颖,现在的同志暂时还没往那个方向想而已。而具体的实现,估计国内想搞的话应该问题不大。
他正写着附件1和附件2呢,有人敲门。
起身开门一看,是谢建业,手上拿了一叠纸。
一边把谢建业引进来,一边笑道:“哟,老谢,你在我这儿可是稀客啊,哈哈哈。”
由于工作原因,谢建业在厂里是很少会到高振东办公室里来的。
谢建业笑道:“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不,上头关于内保工作,有最新的安排和规定,其中有一部分需要你这里的配合,我就给你拿过来了。”
高振东从他手里接过文件,一边翻看一边问:“你应该已经了解了吧?先说说。”新的内保规定,全面通读了解是肯定要的,不过先听老谢说说重点,解读解读。
政策和制度文件很多时候就是这样,规定不一定能看得懂,得看解读。
谢建业指了指文件目录的某几处:“主要是这几个地方。”
高振东眼睛扫过去,看到的是诸如“访客接待规定”等类似的字样。
谢建业让他一边看,一边开口解释。
“主要是你这里访客多,访客本身很重要,同时你这里又是内保工作的重点,所以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内保工作,对于访客接待等做出了一些规定。”
“负责内保的同志在你办公室附近,收拾了两间会客室,从这个规定执行开始,原则上你、以及技术科等部门的同志会客,都是在这个地方进行,至于他们能否更多、更深入的进入内部,就要根据条件综合来判断了。”
高振东了然,随着自己这里成果的增加,发生这种变化也是正常现象,部里、防工委、十二机部等等,哪个看着三分厂都是提心吊胆的,肯定得规范和严格起来。
虽然自己重要的东西都在存储库里,办公室里那堆也就是装装样子,但是别人不知道啊。
防工委:别扯淡,有的东西自己可能觉得不重要,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儿。
他把文件收下来:“行,我知道了,回头我好好看看,什么时候正式执行,通知一声就可以。”
谢建业事情办完,也知道高振东忙着呢,正要离开,高振东叫住他:“来都来了,总不能空手出去,我这里有点儿好东西,来来来,见面分一半。”
谢建业乐了,这个好,一点儿不客气,直接把高振东拿出来的一条烟撕了半截,揣兜里跑了。
高振东坐下来,继续写他的那两个附件。
当天下午,高振东在靶场上碰见的老同志,就通过机要通道收到了高振东的文件资料,都在京城,加急!速度还是很快的。
至于为什么是直接送纸质的,主要是要老同志对着闪闪的屏幕看东西,还是有点儿难为人了,而且那些火柴人也没法编辑到电子文件里嘛不是。
——《关于近距离突击作战的一些想法》。
高振东名字起得很谦虚,这就只是我的想法而已,别说指南了,对不对都不一定,反正我把我的想法说出来。
老同志戴上眼镜,边看边点头,嗯,不错,我就知道这小子肚子里有货,只可惜啊,想拉是拉不过来咯,也不能拉过来。
内容很齐全,近距离突击作战的样式、分析、训练、兵力组织构成、装备、战术战法都有,甚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那小子还给配了图!
“哈哈哈,有趣!”
老同志看着纸上的一片灵动的火柴人,乐呵呵的笑出了声,嘿,还挺会想办法。
正当他看得津津有味时,一个没见过的名词映入了他的眼睛,这是什么鸟玩意?没听说过啊,而且还不止一个。
再一看,有附件负责解释的,那没事儿了。
在他看来,细节装备的重要性肯定是不如战术战法训练等等内容的,因此他并没有急着去翻后面的附录,而是继续看前面成体系的内容。
实际上也是如此,单一武器很少有能决定性的改变态势的,比如S1发明的坦克,其实对于堑壕战地狱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观,真正发挥作用,是到了S2有了合适的战术之后,才有了高卢鸡的光速滑跪。
冷知识:被人们笑话了几千年“纸上谈兵”的赵括,初出茅庐就面对战神白起,但他坚持的时间比高卢鸡长,而且最后亲率前军突围,最终战死,嘿,人家没投降。
老同志看完除附件之外的所有内容,连连点头:“嗯,这个不错,再归整归整,军校里能学,部队也能学,地方剿匪反特的同志也能学。”
带着满意的心情,他翻开了附件。
——《关于研制闪光震爆弹的建议》
——《关于研制催泪驱离弹的建议》
两份附件都是装备的研究建议,至于催泪驱离弹这个略显繁琐的名字,是高振东故意的,主要是催泪弹这东西吧,有点儿敏感,严格说来属于化学武器的一种。
所以高振东在起名字的时候,除了凸显“催泪”之外,而且还强调这个的作用是“驱离”,不是为了毒死人,只是为了让目标挪挪窝而已,很仁慈吧?
老同志一看,果然,这位小高同志不是那种管杀不管埋的,既然提到了新东西,就肯定会拿出对应的建议来。
他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高振东的两个建议,建议里面涉及到技术的不多,而主要是概念性、描述性的内容。
“通过闪光和巨响让敌人短暂失能?这和扔个手榴弹有什么区别?费这事儿!”
老同志一边念叨一边想,想着想着,脸色就变了。
“噫,妙啊,妙啊,抓活的!闭上眼睛和背身也不能消除闪光影响,震爆就更不用说了。”
闪光弹的光强,不是闭眼、背身、遮挡就能消除的,因为光是能透射和反射的。
当然,高振东前世在网吧打局域网CS的时候,“打闪看脸”那种骚操作不算。
至于声音,就更不用说了,只要在同一空间内,无处不至,耳塞并没有什么鸟用。
“嗯,这个不错,另辟蹊径,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而且有手榴弹替代不了的功能。正面战场上不一定好使,小股穿插,侦查敌后什么的一定得带点儿。”
带着满意的心情,老同志看到了催泪弹。
“这这这……这小子,毒啊。”
毒(化学)。
说起来是催泪,驱离,但是心里有数,这玩意到底是啥,当年花旗佬可没少用这东西,而且和高振东提议的这个不会致命的不同,那是要命的。
带着一点莫名的情绪,老同志继续往下看,笑嘻了。
“哈哈,亏特么他想得出来。”
纸上那一行字实在是让他忍俊不禁:“采用食用制剂辣椒素、胡椒素达到驱离效果,安全无毒,兼顾作战效果和人道主义需求……”
催泪弹的刺激剂有很多种,辣椒素主要是刺激呼吸系统的,刺激眼睛的主要是化学制剂如CS、CR、CN等,而且辣椒素在燃烧型催泪弹上效果要差一些。
但高振东想得很简单,先忽悠上了再说嘛。
第492章 高振东的年终盘点
只要东西上马了,具体做成什么样,可就不一定好说了,总之就是把握住非致命,基本无长效残留,达到刺激效果就行嘛。
老同志看着高振东在附件2里面阐述的理由,缓缓点头,这东西的确是有用,特别是密闭洞穴、房间、驱离驱散等情况下,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说实话,如果不是像烟雾弹这种东西早就有了的话,高振东能把烟雾弹都给写上去。
食品制剂,无残留,无毒,具有特定的效果……
老同志想了很久,最终拿起电话,打了出去。
电话是打向防工委的,这两个附件,不找他们肯定落实不了。
防工委领导接起电话,一听对面的人,笑了:“是你啊,有什么指示啊。”
“我哪儿敢指示你啊,是这样,我这边有人提出一些新的战法,需要配套两种新装备,你们给我落实一下?”
防工委领导道:“又有什么新东西了?介绍介绍。”
他们还是习惯在电话里直接说,而不是发文件,或者说发文件是电话之后的收尾操作,反正他们的电话又不会被拔线。
这边把闪光震爆弹和催泪弹的大概介绍了一下,防工委这边想了想,笑道:“诶,你还真别说,这两个东西在特定情况下,还真挺有用处的。提出这玩意的同志,脑袋挺灵活的,应该是个一线的战斗人员吧,有战斗经验,还深入思考过。”
这边笑道:“这个人的确是有战斗经验,不过可惜啊,现在不在作战一线了。你们委里应该是挂了号的,你问问你们委里负责安全的同志,应该是知道,我在京城工大碰见他的时候,还看见你们委里的相关同志也在。”
防工委领导面色古怪,你说的这些,再加上是在京城工大碰见的,综合下来,你说的该不会是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