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184节

  运算所那边根据最终图纸做DJS-60D样机,可是花不了多长时间的,毕竟他们人多力量大,以他们的这个劲头,估计一个星期内就有结果。

  所以就干脆要他们亲自过来了,一是当面教比较顺畅,二来嘛,顺便他们还能把东西带回去。

  老何笑得牙花子都露出来了:“好,好,好,我马上就安排。回头见,宝贝可一定给我留着啊,别被其他单位抢走了,我们可是您的嫡系部队。”

  老何一激动就开始满嘴跑火车了。

  放下电话,老何回到上课的地方,马上安排:“那个谁,马上落实一下,我要去京城出个差,另外,上次去高副总师那里学习的几个人也准备好,这次你们也一起去。”

  说来也怪,老何没有指名道姓,只是一句“那个谁”,就有人自然而然的去办事了,一切都是那么顺畅,看来大家都习惯他的这毛病了。

  高主任那里叫自己过去,多半是为了火控或者稳定的事情,把这几个苗子带上总没错,再说了,他们回去看看老师也是应该的嘛,何总安排得非常周到。

  所有人都羡慕的看着那几个人,这就叫“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运算所的人动作非常快,头天回去,第二天早上刚上班,报告就传过来给高振东审了,高振东改了一些地方,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内容,看来他们做事情非常上心,估计也是被DJS-60D电路板的错误给刺激到了。

  收到他的审阅稿,池总工一边安排人修改打印签字盖章,一边笑着道:“看看,高主任弄的这玩意,就是好使。要放在以前,这两个单位之间来来回回送稿子都得送一两天,现在,一个小时就完事儿了。”

  高振东把报告回传过去之后,一个小时,运算所的人就带着打印出来的纸质报告,请高振东和

  报告经老陈也签字之后,送到厂办签字盖章,杨厂长一边签字一边笑,莫名其妙的就落了个成果下来,搁谁都得笑啊。

  当天下午,十七机部和十二机部就分别收到了第三轧钢厂联合运算所呈送的报告,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原理样机暨单板型量产机——集成电路单板计算机DJS-60D研究成功。

  这个名字看起来是又臭又长,但是却很讲究,说明了两个事实。

  一是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的原理样机搞成了,二是这个原理样机也没浪费,本身就是可以量产的单板机型,可以大批量实用的。

  十七机部领导拿着这份报告,仔细研究着里面的内容,里面有很多专业知识,所以他需要消化消化。

  花了不少时间从头看到尾,领导笑出声来:“这个振东啊,果然打了不少埋伏。要他出成果就报上来,效果是立竿见影嘛。”

  虽然这个成果和十七机部本身没什么太大关系,可是这重要吗,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推广和实用意义的成果,而且是十七机部的人带头做出来的。

  对于运算所在里面打的酱油,明白人看报告都看得出来。

  哈哈哈哈,十二机部老X那里,在我面前可就更难受咯。

  他没想错,拿着这份报告的十二机部领导,表情复杂,欣喜之中,掺杂着那么一丝丝的尴尬。

  他知道这事儿肯定是高振东为主自己捣鼓出来的,否则不会到出了成果他才知道,部里可是对运算所有要求的,和高振东有关的事情,无论是否上项目,都要报上来的。

  像今天这种报告,一看就是高振东自己捣鼓完了,拉上运算所分摊点力气活儿,高振东也大气,力气活儿也是活儿啊,大家都算上。

  以十七机部和十二机部负责的领域来说,这就由不得他不尴尬了。

  但是这个事情能怪高振东,能怪运算所么,不能够啊。

  那没事儿了,接着奏乐接着舞,重要的事情是,这玩意它真特么好用啊,意义重大!

  关于DJS-60D的作用和意义,不需要多说,他心里门儿清,想到这里,他抓起电话,就打往十七机部。

  你在我面前装个大的没事儿,我们两一起在其他部委面前也装个大的找补回来不就行了嘛。

  谁敢打我?谁敢打我俩?

  十七机部领导接起电话,一听对面自报家门就乐了,这年头没有来电号码,得接了才知道是谁,只是他们这里,应该也没有骚扰诈骗电话就是了。

  “啊,是老Y啊,有事情?”十七机部领导明知故问。

  “去去去,老X,我不相信你没收到报告,我也不相信你收到了还没看,装什么呢。”十二机部这边直接掀桌子。

  “啊啊啊,你说你们运算所和高振东那个事儿吧,嗯,我收到了收到了,小事情,刚才没想起来。”这个装哟,那真是炉火纯青。

  “你再说一遍小事情?我看你乐得后槽牙都露出来了吧。可别,是你们高振东和运算所的事儿。”十二机部领导不惯着他,还主动把主从顺序给换了过来。

  “嗯,的确是大事,如果说DJS-59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的话,那他们这个解决的就是能有多少人用得上的问题了。”

  十七机部这边一正经,反而整的十二机部领导有点儿不会了,愣了一下才道:“你说得对,别的不说,防工委那边,第一个就得跳起来。”

  “我倒是觉得除了防工委,教育口和邮通委跳得不比他低。”

  “外商部呢?他们可指着这玩意扬眉吐气很久了,现在又有了新货,还不知道得折腾成什么样儿。”

  “我倒觉得有防工委在,这东西他们不一定卖得成啊,哈哈。”

  “.”

  两人就这么你来我往扯了一会儿淡,倒不是两人太闲,其实这是心情高兴的一种外放表现。

  最终,十二机部领导说起了正事儿:“你看这事情我们怎么处理?”

  “我觉得,我们联合发个通报到各部委就行了,然后自然就热闹起来了。估计想抢先到手的单位不会少,同时通知过去,让他们内部解决嘛。”十七机部领导倒是洒脱。

  “倒是可以,不过现在产能是不够的,都通知?”

  “就是因为产能不够才都通知嘛。”

  十二机部领导笑道:“嗯,你这是把矛盾转移出去啊。那行,我叫人写通报,你签名就行。”

  在两人商量的同时,高振东却在接待通信院的人。

  邮通委领导说了很多次要通信院的人配合他工作的话了,诚意不可谓不足,投桃报李,这回有东西能实现他们的夙愿了,还是得先说一声的。

  不然一开始这点儿样机,他们不见得能够的着,等到下一批元件到来,又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

  虽然现在用不上,但是至少让他们拿到一两台样机,先把报文通信系统搞出来嘛,这个小事情高振东就没兴趣掺合了,给通信院样机,剩下的事情他们自己搞定就好。

  毕竟邮通委诚意十足,高振东家那条超规格的电话线,也有人家一份功劳的。

  接到高振东电话的通信院,马上就由院长、总工亲自带队,直奔第三轧钢厂而来,运算所每次来这里是什么规格,他们还是有所耳闻的,咱们也不能比运算所的低了不是。

  等了这么久了,终于是有信儿了,肯定要慎重对待嘛。

  见到来人,相互介绍,几句寒暄过后,高振东就带着来人,径直来到了计算机房,指着单板机对两人道:“董院长,冯总工,这就是这次的主角了,DJS-60D单板计算机。”

  看着那么一块小不点儿,两人眼睛都直了。

  冯总工走过去仔细的看了一遍,转过头对高振东道:“高主任,就这么点儿,就是一整台计算机了?”

  高振东笑道:“对,就这么大,当然,核心规格上,比DJS-59要差一些,不过也能做很多事情了。”

  冯总工这才觉得合理了,就说嘛,这么个小不点,能和DJS-59比?

  不过高振东的下一句话,就让他的心跳再次加速。

  “虽然规格要差一些,不过由于技术的进步,它的工作频率要比DJS-59高20%左右,所以总体性能上,大致可以说不相上下吧,尤其是运算速度上。”

第301章 “电报数据化通信机”

  见他们目露讶色,高振东解释道:“这除了是一台实用的单板计算机之外,它还相当于是第二代计算机的原理样机。虽然规格比较低,但是用的技术,却是不折不扣的第二代计算机技术,所以才能在这个规模下实现与DJS-59基本一致的性能。”

  冯总工了然的笑了:“这样啊,高主任小步快跑,而且规划很得当啊,中间成果也没浪费,也是大有用处的好东西啊。”

  “小步快跑”,听见这话,高振东觉得DNA里有什么东西在动。

  作为通信领域的顶级专家,毫无疑问冯总工是知道这个规模的“DJS-59”能做些什么事情的,通信和信息分不开的嘛。

  董院长也附议:“高主任的第二代计算机发展规划果然巧妙。这次你叫我们来,就是准备给我们这个?”

  高振东点点头:“对,董院、冯总,虽然现在因为制造工艺问题还在解决过程中,这个东西的产量还非常低,比不上DJS-59,但是我可以先提供一部分资料给你们,你们先熟悉起来。

  说完,他转身打开保险柜,从里面取出了一叠资料,又道:“等过几天运算所按照我的设计制造出第一批样机,我做主给伱们两台,你们就可以先把相关产品给做起来了。”

  两人闻言大喜过望,他们知道这种新产品在产能爬坡之前,是没有多少可供分配的,更别说外系统里面,和高主任最熟悉的防工委肯定也虎视眈眈,这单位,谁都抢不过他们。

  本以为除了画饼之外,高主任能先给他们看看饼,熟悉熟悉就好,却没想到高主任大笔一挥,先拨两台过来,这就很仗义了。

  他们不担心高振东这话兑现不了,对于高振东的本事,他们还是略知一二的,自己委里的领导,可没少提起这位,要求配合他工作的命令也下了好几次了。

  只是命令己方这边虽然下了,可是高主任好像不太在意己方这边,一直也没消息。没想到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来就给了一个大惊喜。

  邮通委领导:仗义吧?电话线换的。

  当然这是开玩笑了,没那条件,想装是装不上的,想换也是换不来的。

  董院长笑道:“我就说通信电子不分家嘛,高主任果然没把我们当外人啊,那我们就却之不恭了。”

  他没有推脱一下的想法,万一高主任以为他们真想发扬风格怎么办。

  冯总工趁热打铁:“高主任,在你看来,第一步我们搞个什么东西好?”

  高振东想都没想,张口就来:“上次你们委里领导就想过用调制解调器加电话线路部分替代电报,将电报的成本和价格压下来,我觉得第一步搞这个就不错,技术成熟,基本上都是搞好了的,只要集成一下就行。”

  对于这个事情,董院和冯总都有耳闻:“嗯,是听说过这么个事儿,这个靠谱。高主任,这个DJS-60D的价格,能比DJS-59低么?”

  如果价格高的话,那就还是有推广上的问题。

  高振东笑道:“这个你们放心,一定会压下来的,而且会低很多。其实现在这东西的价格就不算高,只是元件来源问题,数量比较少而已。”

  两人闻言,放下心来:“好,高主任,我们就做这个!”

  虽然不准备直接插手,但是高振东还是提了一些建议。

  “技术上,不论是报文传输设备、报文传输软件、报文编辑软件等等,都是现成的,这个随后我通知运算所那边移交给你们。你们主要做的就是集成,其实会很快。”

  冯总点头:“嗯,你搞的那个调制解调器和配套的软件我们都用过,的确是好用,而且不用大改。我们主要是要套壳,把符合我们和邮政通信管理要求的一些外围的东西加上去,核心都不用怎么改。对了,高主任,这个DJS-60D的编程工作和DJS-59区别大吗?”

  他们可是有不少DJS-59的编程人员的,C语言虽然难,可是学得溜的也不在少数。

  高振东笑了:“你问对了,两者的指令集和架构是一脉相承的,如果用汇编编程,那主要要注意寄存器和寻址空间的区别,如果是用C语言编程,那就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了,修改一些预定义和宏就可以。”

  冯总大喜:“那可太好了,你说的这几个区别跟没区别一样,根本没有学习成本嘛。”

  他自己在DJS-59一系列技术出现之后,他可是一点儿没拉下,学得可好了,所以一下子就能评估出来,这特么就没什么需要重新学习的地方。

  说完,还顺手给高振东一顶高帽子:“高主任,你搞的这个C语言真是绝,可移植性太好了。”

  几个人热烈的讨论了很久,通信院过来的同志,还很认真的依葫芦画瓢,把DJS-60D的外形和接线给分毫不差的画了下来。

  别看这办法土,可是对于在没有实装设备的情况下,对于增强对设备的熟悉度,提高感性认识,是有帮助的,有很多实操的东西,说半天不如看一眼。

  “接在电路板背后左数第二个9针航插”与“喏,插这儿”相比,明显后者要清楚得多。

  因为第一种说法得先定义电路板的前后,以及“左右”的观察方向,否则就真有可能见识到什么叫“防呆不防傻,大力出奇迹”。

  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我们的军队在“人等装备”的时候,可没少干纸箱子上画仪表,边等边训练的事情。

  一直到将近中午,通信院的同志们才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满意的心情,告辞离开,高振东留他们吃中饭,不过没留住。他们在这里呆的时间长是工作需要,可没想着赖到中午蹭饭。

  临走,他们和高振东约定,很快就把“电报数据化通信机”的研究申请和计划弄好,发给高振东斧正。

  送走他们,高振东自己就全心全意的设计起单兵反坦克导弹的火箭发动机来。

  俞允成还在1761所,毕竟单晶炉这么大个事情,他回去也有不少相关的收尾工作要在所里主持完成,比如,分分他们所里的蛋糕之类。

  方迎红已经作为专家,去支援上次提到的那个技改工艺去了。

  而梁发明和刘荣国两人,正在拿着高振东给的资料烧双铂铑热电偶呢。

  所以想想暂时没有什么急事,高振东难得的可以把精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第二天是星期六,除了防工委和邮通委两家胸有成竹之外,十七机部和十二机部接到了不少单位的电话,都是询问DJS-60D的事情的,很明显,不少单位都看到了这东西的潜力,想要先睹为快,先来先打铁嘛。

  这让两部委大受影响,干脆,开会开会。

  各部委都一起来看看听听,至于怎么分,那就会上再说。

  会议定在下个星期三的下午,大家要聚集起来,也是需要时间的,但是参会人员的要求挺严,每部委限一人,而且对岗位和保密级别有一定要求。

  这也是会议定在下个星期三下午的原因,够格的人,一般都需要一点时间重新计划和安排工作,毕竟这算是个突然的通知。

首节 上一节 184/6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